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探索与发展
2013-03-24高地
高 地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13002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深刻阐述,也是基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需要而采取的一种务实选择。特别是在社会各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尽一致、观点不尽相同、看法多种多样的情况下,这一论断对于避免思想模糊、认识混乱、选择迷茫,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形成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也应看到,这种开放而未定性的表述方式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概括总结、凝练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了广阔空间和充分余地,如何在充分践行“三个倡导”基础上,科学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认为科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确保核心价值观凝练方向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归根到底是要坚持党在长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这一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建立于对90多年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之上,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规范等多个维度的内容。
一、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认为“以谁为本、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首要的、根本的、原则的问题。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以往一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资产阶级一向标榜他们是以所有人为本的,是为所有人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但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以人为本”只是也只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即为资产阶级服务。马克思主义“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从创立之初就公开申明它的理论以及以此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这从根本上回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谁为本、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正如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所阐明的那样,“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因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1]
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价值取向。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这个问题似乎是已经解决了,不需要再讲了。其实不然。”当前,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封建主义文艺、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资产阶级文艺、为帝国主义者服务的汉奸文艺仍然是有的,这些都是“为着剥削者压迫者的文艺”。“在我们,文艺不是为上述种种人,而是为人民的”[2]845-855。那么,在当时的中国,哪些人才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呢?针对这一问题,毛泽东在对当时中国革命与社会阶级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作了详细阐述。“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为人民服务,“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了武装起来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2]855-856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体现在当时党的文艺战线上,在军事战线等各个方面也都有充分体现。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讲到,我们的人民军队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2]1039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明确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3]江泽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他指出,“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十六大之后,胡锦涛根据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变化新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民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5],强调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持、丰富与发展。一方面,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历史主体性观点的集中体现。唯物史观并不否定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它反对片面夸大个人历史作用的英雄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6],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这一人民历史主体性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又是对人民历史主体性观点一脉相承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党根据我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这一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对如何正确理解和揭示“人民”的科学内涵及构成、如何实现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等基本问题上。这些理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成为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实践的行动指南。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现实价值追求
《共产党宣言》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7]286。这是因为,现存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在这种前提下,“工人仅仅为增值资本而活着,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活着的时候才能活着”,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消灭私有制,并非要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而是要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7]286-288。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相关论述为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价值追求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坚持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并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开放初期,针对人们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种种误解和偏差,邓小平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8]137“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9]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新的更加深入的探索与思考。探索过程中,先后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是社会主义”等等。这些论断从否定和批判的角度揭示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进一步廓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视角对社会主义的现实价值追求进行了深刻提炼和高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373。这一概括突破了以往主要从制度等维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理解,而是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入手,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认识问题。笔者认为,这一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涵。
第一,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首先是要达到人民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形态。在这样的社会里,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充分涌流,人们的精神品格十分高尚,劳动成为第一需要,产品实行按需分配。要实现这样的社会目标,首先要不断发展生产力,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逐步走向富裕。如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社会发展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越来越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就会背离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第二,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共同”这两个字上。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生产力不断发展,任何社会都有不同程度的富裕。虽然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形态中富裕的人群和程度各有不同,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形态,富裕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少数人的富裕,都是剥削者的富裕,都是两极分化的富裕。这是由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占有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的现实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了剥削阶级,也从根本上消灭了导致少数人富裕、大多数人贫穷的制度根源。因此,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所追求并能够实现的现实价值,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第三,坚持先富带动后富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价值追求的主要途径。面临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多、底子薄等特殊国情,如何在中国建设好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现实难题。针对这个难题,邓小平提出了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构想,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374。为了避免产生两极分化,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邓小平指出应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关系。“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8]374
第四,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讲,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全新的社会发展道路,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是“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强调走这样的路“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8]374。邓小平的这些精辟论述深刻阐明了我们应持何种态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不是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不是等什么事有了“百分之百的把握”才去干的态度,不是僵化地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态度,而是要大胆试,大胆闯,“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错了纠正就是了,因为“我们有优势”,“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只有放下包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
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理想
马克思主义说到底是关于人的科学,一切都为了并围绕人的发展而展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和终极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现实而提出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都生活在一个非常狭隘的活动范围之中,从事专门、固定的职业,扮演着单一的社会角色,“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在这一前提下人的发展显然是不自由、不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明确指出,这种问题是由旧的社会分工所导致的。“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人要想摆脱这种束缚,真正能够自由全面地发展,就要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7]85而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消灭私有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7]243
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理想。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针对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毛泽东曾先后从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政治与业务(“红与专”)的关系、德智体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指出,要使理论联系实际,“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10];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和青年骨干要做到又红又专,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也要精通专业技术和业务;青年要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其中德是第一位的,是一个人的方向和灵魂,智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而身体健康是保证正常学习工作开展的前提,要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邓小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1982年7月,他在军委座谈会上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8]110。根据这一思想,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2001年,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1]这一论述进一步阐明了在当代中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基础,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素质。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所坚持的价值目标和终极理想。围绕这一终极价值理想,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基本构成要素、实现路径和条件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基本价值规范
价值规范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以价值规范为依据,人们能够清楚地判别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社会主义价值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从事生产活动时的基本标准和具体体现。
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规范?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探索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针对红军初创时面临的纪律问题,就提出“部队对待群众要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这些纪律后来发展成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了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规定“三大纪律”包括: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包括: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12]。“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价值规范区别于反动军队的集中体现和现实要求,成为红军及后来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加强军队建设、团结群众、取得革命胜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党探索社会主义价值规范奠定了前提和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五爱”国民公德成为当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认识与探索逐渐突破了泛政治化的传统模式,趋于更加丰富完善。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党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科学认识的集中体现,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系统性与整合性的辩证统一。从普遍性与特殊性来看,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普遍性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共有的价值准则,又是对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严格意义上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整合性和系统性来看,以往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提炼与概括大多是从政治或道德等某一维度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首次将多个维度的社会主义价值规范集于一体,进行总体概括与提炼,具有历史性的突破意义;它既涵盖了总的指导思想、社会共同理想,也涵盖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道德观念,既有政治价值规范,也有经济价值规范和道德价值规范。不同层次的内容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2012年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高度精炼和精辟概括,是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规范探索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追求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凝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制度层面对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凝练,也是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强调的公民意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的凝练,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强调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三个层面的价值规范相互联结,集中表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探索,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构建形成了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是根本价值取向,主要回答“为了谁”的问题;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是现实价值追求,主要回答“向何处去”的问题;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理想,主要回答“终极目标是什么”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基本价值规范,主要回答“遵守什么”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四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有机联系,共同规定着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性质和方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奠定理论前提和内容基础。
[1]列宁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97.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
[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911.
[5]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2-313.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1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9.
[1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