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与启示

2013-03-23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群众

王 磊

(1.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2.天津财经大学 珠江学院,天津 301811)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初,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全国人民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而且有远见、有策略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果丰富、影响深远,对于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

1.以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化运动为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群众拥护党和新政权的领导,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和政治运动当中,但是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导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甚少,特别是他们的思想观念还存在许多与新社会不相适应的东西,例如封建思想、小农意识、自由资本主义思想等,必然存在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因此,党中央及时展开了对广大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往的理论学习仅仅局限于党内和领导干部,那时“要让人民群众系统地去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都是困难而不现实的”[1]。而这次学习运动是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学习热潮,旨在宣传和普及社会发展史和唯物史观,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此,理论界适应群众学习需要编写了一些教材,例如艾思奇于1950年4月出版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义》,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前后发行上百万册,成为继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放社编的《社会发展简史》之后颇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教材,对哲学普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了配合群众的学习运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1950年4月10日起举办“社会科学讲座”,帮助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些机关、学校、团体认真组织收听广播,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社会发展史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人民日报》上重新发表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号召全党和全国开展学习“两论”的运动。“两论”发表以后,哲学工作者们积极投入到以学习和研究“两论”为中心的新哲学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中,其中李达先后写了《〈实践论〉解说》和《〈矛盾论〉解说》,以通俗的形式、浅显易懂的语言,对“两论”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李达对于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受到了毛泽东的赞扬。在《〈实践论〉解说》第一部分刚刚发表不久,毛泽东就写信给李达说:“这个《解说》极好,对于用通俗语言宣传唯物论有很大的作用。”[2]这一时期,机关、学校和团体围绕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纷纷举行座谈会和研讨会,掀起了全国学习和宣传“两论”的热潮。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运动是在党的领导下有策略、有步骤地开展的,并且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深刻变革,较好地促进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2.以开展整风运动为重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通过整风运动全面加强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广大党员也经受了革命的严峻考验。但是政权建立后,极少数分子在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下而堕落,党内也产生了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等错误倾向。鉴于此,1950年5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主要任务是“提高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3]72。整风的重点是干部作风,“整风的方式是阅读某些指定的文件,总结工作,分析情况,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4]。1951年2月整风运动基本结束时,为进一步巩固整风成果并解决党内组织不纯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及时作出决定,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一次整顿,进行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和社会主义前途等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批新党员。这一时期的整风运动还与“三反”、“五反”运动相结合,坚决处决了刘青山、张子善等一批贪污腐化的党员干部。整风运动不仅纯洁了党的队伍,提高了党的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而且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供了有力的支撑。

3.以投身抗美援朝运动为结合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政权面临着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口号的激励下,大批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共中央紧密结合抗美援朝,激发起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为了使人民群众进一步正确认识当时的形势,消除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确立胜利的信心,1950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明确将抗美援朝时事教育纳入到全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展开对抗美援朝时事学习宣传教育运动。1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开展抗美援朝的政治教育》的社论,对思想宣传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此后,全国各市县、农村迅速掀起了以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抗美援朝宣传教育热潮。在东北三省宣传教育尤为显著,11月12日,东北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加强时事政策教育的指示》,指出“必须加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时事政策教育,以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并以此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随后下发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事政策教学提要》,明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是开展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各级学校“迅速改变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以抗美援朝为具体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一系列围绕着抗美援朝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民群众不仅增强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清了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实质,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策也产生了高度政治认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4.以进行土地改革运动为契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以进行土地改革运动为契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中央深知,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就必须坚持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结合。因此,在土改运动的过程中党一方面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广大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清除农民的封建迷信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土改运动既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现实基础,更是关系到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从当年冬季开始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广大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了消除广大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种种顾虑,保障土改的顺利进行,党和政府派出了近30 万人的土改工作队,宣传党的土地改革政策和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不合理性,并组织群众开展诉苦活动,加强了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教育。到1952年冬,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全国3 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4600 万公顷土地和大量的生产资料。中国共产党不仅出色地领导完成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而且破除了封建迷信和宗法思想对农民的束缚,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认同,从而大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5.以组织文化批判运动为依托

新中国成立初期,旧社会的思想意识并没有随着旧政权的消亡而消亡,而是在蔓延滋生。为了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党不仅加强理论宣传,组织广大群众进行理论学习,而且开展文化批判运动,对思想文化领域唯心史观思想进行清理,双管齐下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950年12月,电影《武训传》在全国公开放映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毛泽东对此高度重视,认为它宣扬的思想与当时新中国的精神风貌很不协调。1951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开展对《武训传》的讨论。5月20日,《人民日报》以社论形式发表了毛泽东亲自撰写的《应当重视〈武训传〉的讨论》,认为它宣扬的是传统观念和封建道德,是一种“反动思想”,并且特别批评了“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认为“他们学得了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但是一遇到具体的历史事件,具体的历史人物(如像武训),具体的反历史的思想(如像电影《武训传》及其他关于武训的著作),就丧失了批判的能力,有些人则竟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3]167。此后全国上下对唯心史观进行了广泛的批判。新中国成立初期批判《武训传》的运动对全国人民特别是文艺理论界的知识分子,是一场广泛而又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继批判《武训传》之后,中央开始了对俞平伯红学思想的批判。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中运用胡适派唯心主义方法论——实用主义考证方法,创立“新红学”,两名青年对其观点持反对意见,批判了俞平伯的唯心主义观点。毛泽东支持两名青年的批评文章,并以其政治敏锐性发动了对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批判。这次批判对于肃清胡适的实用主义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弘扬历史唯物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以批判俞平伯红学思想为契机,党中央对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胡适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党的领导,为此,从1954年底开始,批判胡适的哲学观、政治观、文学观和历史观的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使人们认清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认识观和历史观。紧随其后,党中央又对胡风的文艺思想和梁漱溟的文化哲学和乡村建设思想进行了批判。

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批判运动尽管存在着学术批判政治化的错误,在不同程度上混淆了敌我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使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但是其积极意义是主要的,通过批判,对扫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扩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确立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注重从实践出发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注重从理论入手系统地指导实践。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57“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5]15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结合、与大众结合,就是实现理论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与时俱进,其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既要对人民群众进行理论宣传和教育,又要促进理论成果向实践的转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深知,仅仅向人民群众空谈马克思主义是不行的,必须以理论成果的转化增进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为此,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理论宣传,普及社会发展史和《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统一财经、开展土改,在实践中特别是在经济上向人民群众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可行性,让群众从内心上真正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因此,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把理论的宣传、教育同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矛盾(例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拉大和环境污染等)紧密结合,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改革开放30 多年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党的建设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建设的强劲动力。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论从党内的整风运动,还是从党外的哲学普及和文化思想批判运动来看,都是在党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下进行的,这体现了“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思想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本质的马克思主义,集中反映了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此,鲜明的党性原则和无产阶级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证。这一时期,鉴于党员、干部普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匮乏,党中央系统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和教育。党员、干部认真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经典著作,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共产党员的八项标准等,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产生了高度的政治认同,认真贯彻党的方针和政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党内大众化的发展。有鉴于此,在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党的事业的繁荣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繁荣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要注意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对象而非全体对象,要避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注重向党内集中不思考向群众覆盖的错误倾向,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走向大众,为大众所接受和掌握,成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科学理论武器。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过程。“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让人民群众在深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力量和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后,牢牢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自己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获得了群众“转变阶级立场,提高政治认同”的广泛支持和响应,作为土改运动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此过程中被群众广泛接受,从而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一切依靠群众”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让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不仅仅作为客体被动接受马克思主义,而是作为主体去主动地运用、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结合抗美援朝运动,一方面培养了群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紧紧依靠群众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美援朝运动,增强了“反美反霸”意识和国家、集体主义观念,为过渡时期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只有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现实的困难和疑惑,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价值归宿。因此,当前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妥善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考量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把“标尺”。只有在关注民生需求(如就业、医疗、教育和住房等)和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说服力和群众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物质基础,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不断进行思想文化领域批判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是十分必要的。面对旧的思想意识,如果仅仅采取正面的宣传和教育是很难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肃清旧思想、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目的的。所以,要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还必须采取批判的方式,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来达到这个目的。同正面的宣传和教育相比,批判的形式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更大,因为触及内心思想认识的批判更容易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强烈的冲击,使新的思想和理论得到迅速传播。党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的批判运动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这一主题,使人民群众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非马克思主义,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从事研究。这一时期开展的思想批判运动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即将开始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不能否认这一时期由于受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影响和党执政水平不高的制约,在学术批判中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并一直延伸直至“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遭遇挫折,对于这一曲折的过程应该深刻地反思和总结。

[1]李曙新.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226.

[2]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07.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1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群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