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总目次)
2013-03-23
科技哲学研究
理解技术设计
[美]卡尔·米切姆, [美]布瑞特·霍尔布鲁克(1,1)
技术形态情境下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
张文国,陈 凡,马会端(1,9)
论“技术—伦理实践”在场的合法性
——对荷兰学派技术哲学研究的一种思考
陈首珠,刘宝杰,夏保华(1,14)
技术会聚——技术哲学研究应当关注的新对象
陈 佳,杨艳明(2,111)
从底线到边界:伦理场域的界限及其建制
杨竞业(2,116)
消费社会语境中的拜物教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
荣 鑫(2,122)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技术哲学的新探索
肖 峰(3,221)
生态现象学:生态哲学的新路向
赵 玲,王现伟(3,228)
孔子战争观的伦理色彩
骆 毅(3,234)
社会管理与中国现代性的个体主体生成
王英伟,陈 凡(3,239)
依据《存在与时间》所展示的三重技术
包国光(4,331)
试论波普尔哲学与后现代哲学的“家族相似”性
王丽丽,洪晓楠(4,338)
论工程的本质与工程创新管理
郑文范,张 蕾(4,344)
德川时代西方科技在日本的传播特征探析
王秋菊,陈红兵(4,349)
近代科学诞生的科学文化哲学基础
李宏伟(5,441)
技术实践:哲学的观照及嬗变
于春玲,闫丛海(5,446)
网络技术异化的主体根源与重构
孙 涛,陈红兵,刘 炜(5,453)
科学与人类的栖居——基于科学史的沉思
齐文涛,严火其(5,459)
“信息哲学”与走向融贯的信息哲学范式——一个概念史的文本
王 健(6,551)
生态创新的概念内涵和特性:与一般意义上创新的比较与思考
杨 燕(6,557)
论文化科技创新
杨 凤,陈 思(6,563)
文化产业创新及其发展研究
韩雪冰,郑文范(6,569)
经济与管理研究
收入分配调整与国际收支失衡调节
徐仲昆,肖继五,王乔菀(1,19)
我国生产效率的分解与经济收敛性的变迁
冯 烽,叶阿忠(1,26)
创业投资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宋 罡,徐 勇(1,32)
企业成长的判断标准与非常规成长的类型及成因
丛茂国(1,38)
跨国公司外派人员回任后缘何离职频繁?
——基于工作嵌入理论的阐释
杨春江,刘 锐,李陶然(1,44)
戴颖杰,谢 燕,冯照桢(2,128)
中国当前是输入型通胀吗?——基于汇率传递的视角
王 胜,田 涛(2,134)
后危机时代的商业银行改革:任务与路径
刘兴赛(2,140)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原因分析
李东军,张 辉(2,148)
顾客参与、感知服务质量对顾客心理契约的影响研究
赵 鑫,王淑梅(2,154)
IT投资与企业市场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
石 川,任 菲,李 东(3,245)
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与经济增长
——基于200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李 强,徐康宁,魏 巍(3,251)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
柳金红,刘则渊,王贤文(3,258)
辽宁省农民工转移规律的实证研究
刘 铭,安 岗,寇振亮(3,265)
信息投资者与股票波动——基于2010—2011年上证A股的数据
邢治斌,仲伟周(4,355)
基于信号博弈的内部控制一般缺陷披露研究
刘 焱,姚海鑫,姚舜怀(4,361)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阈下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
王海涛,徐 刚,恽晓方(4,367)
管理者预算参与行为与管理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态度视角
赵学珩,吴 粒,陆小丽(4,375)
中国股票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缺失——来自上证50指数的实证证据
宋玉臣,季 宇(5,465)
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实证研究
——基于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的证据
聂 荣,王欣兰,闫宇光(5,471)
技术创新中的政府激励导向——基于委托-代理视角
齐晓东,李兆友(5,478)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问题研究
张 磊,谢 祥,朱佳鑫(5,484)
金融危机背景下欧美股市联动性研究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的实证分析
何 康,殷 敖,王珂飞(6,575)
中小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及其生存状态的实证研究
——基于2010年经验数据
张玉明,刘睿智(6,582)
不可持续消费中的适应性行为倾向及其影响策略
万松钱,鞠芳辉,谢子远(6,589)
基于自组织分析的鞍山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孙 贺,夏灵安,李 洋(6,595)
知识联盟激励障碍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张立志,孙新波,李佳磊(6,601)
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
理顺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三重关系
方 俊(1,50)
行业协会与政府合作治理市场的可能性及限度
郭 薇,秦 浩(1,56)
我国部分城市事业单位分类体制改革方案的文本分析
刘 钊,娄成武(1,62)
国有民营模式:公共服务“逆市场化”的选择
王欢明,诸大建(1,68)
李金龙,王 昶(2,160)
阮 博(2,165)
网络时代中国政府治理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王秋菊(2,17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区农户满意度的IPA分析
——以天津市华明镇为例
吴云青,张再生,蔡为民(2,175)
地区主义的生成、进化与困境——基于欧洲与东亚的历史经验分析
程晓勇(3,270)
社会管理政策的多源流分析:议程、方案与机制
邓剑伟(3,276)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下中国住房政策过程透析
徐 涛,魏淑艳(3,282)
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营路径设计
——基于全国社保基金成功经验的借鉴意义
沈 澈,邓大松(3,288)
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特征、类型与发展趋势
生奇志,高森宇(4,381)
美国福利政策改革和贫困治理模式演进——基于新自由家长主义治理视角
王 颖(4,386)
基层维稳工作中增强政府回应的有效途径探析
聂 鑫,王 鑫(4,392)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选择
孙宏伟,孙 睿(4,398)
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地方政府合作——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
允春喜,上官仕青(5,489)
地方政府临聘人员岗位规模应该如何决定
——基于多方评价观点的比较实证研究
田蕴祥(5,495)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研究——基于对24个实践案例的分析
董 静(5,500)
我国网络反腐官方回应的误区及其矫正
李国青,杨 莹(5,506)
基于政策执行的基层政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一项面向西部Z县的质性研究
刘泽照,王惠佳,黄 杰(6,606)
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法律定位的新思考
张 雷,张 平,齐 宁(6,613)
近年来日本产学联盟多元化发展及启示
安宇宏,李 彬,郑成功(6,619)
法学研究
刑法中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之关系研究
孙运梁(1,75)
作品使用者权的价值回归与制度构建——对“著作权中心主义”的反思
王国柱(1,80)
见义勇为认定的法理反思与制度建构
孙日华(1,86)
商事登记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刘训智(2,182)
法社会学视阈下的村落纠纷与村落秩序的回归
何生海,刘燕飞(2,188)
证明力规则的效力分析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文本的解读
徐 阳,张溶开,张宛初(3,294)
以法律促进科技创新:美国的经验及启示
费艳颖,王 越,刘琳琳(3,299)
高校信息公开与程序法定——探究保障学生权利救济机制之完善
于 熠(3,304)
资本弱化税制改革的两种主要方式:ACE与CBIT
那 力,叶莉娜(4,403)
慈善捐赠余额所有权归属研究
潘 乾,尹奎杰(4,409)
应对REACH的竞争法视角
隋 军(4,414)
我国利益冲突制度现状的多维探究与渐进改革策略
刘 洋(5,511)
论遗嘱继承中的特留份法律制度
骆东升,刘耀东(5,517)
国有土地租金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以17省市地方立法为样本的考察
李 岩(5,524)
我国行业协会的经济法主体地位述评
阎其华,李升智(6,624)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胡锦涛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析
秦书生,王 宽,张 瑞(3,310)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进路
张 雷(3,315)
阿尔都塞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保卫·肢解·启示
刘明明(5,530)
论胡锦涛的公平正义思想
张 瑞,秦书生(5,535)
教育研究
英国大学科研评估的改革及其借鉴意义
李漫红(1,91)
高校德育视阈下的美育思维研究
王立慧,李瑞奇(1,96)
基于制度场域的大学组织二维性的和解
王天力(2,194)
大学与社会的共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适度关系研究
阎国华,邹放鸣(2,200)
教育及其产品属性的新阐释
宋官东,韩 雪(4,418)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丁义浩,王 铄(4,424)
论合作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
王祖林(6,630)
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维度研究
田雪飞,史万兵,马士军(6,636)
美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王克君(6,642)
语言文学研究
论文学的功利性
蒋书丽(1,101)
唯美主义面纱下的现实主义——解析王尔德的《莎乐美》
李 岩(1,106)
语法隐喻的转移向度研究
何清顺(2,205)
村上春树与菲茨杰拉德的叙事技巧比较研究
付筱娜,时贵仁,赵乃萱(2,211)
管窥文化资本维度下的新移民融合问题——以加拿大华人为个案
徐 丹,梁璐璐(2,216)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词语变异现象探析
韩忠军(3,319)
从“范式”到“建构”——论主体命运与作者的身份变迁
庞 弘(3,325)
抵达之谜的破解与历史性的诠释——奈保尔的《抵达之谜》中的“空间”内涵研究
周桂君(4,429)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外部研究趋势与“真实”诉求
王婉秋,杨 冬(4,435)
网络环境下明喻与隐喻的理解机制研究
郭爱萍(5,541)
“他者之镜”——评伊丽莎白·冯·海靖的书信体小说《他未曾收到的那些书信》
张 意(5,546)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语言学习策略实证研究----以德国某大学中国留学生为例
姜 峰(6,647)
明清耶稣会士来华经历对于文化传播的启迪
李 枫(6,653)
·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