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效应研究

2013-03-22齐飞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长三角

齐飞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长三角16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协同集聚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存在滞后的相互促进作用,而同一时间段的二者集聚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效应。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就要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攀升。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集聚 协同集聚 长三角

问题的提出

生产性服务业是由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发展起来的,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全球经济呈现出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全球产业服务化的突出表现之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并且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如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其GDP的比重超过48%,其他发达国家情况也大体类似。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制造业越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就越发达;而反过来生产性服务业又推动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了制造业的竞争力。这种互动促进作用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双重集聚。

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相关研究成果非常丰富。顾乃华等(2006)归纳出目前四种论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观点,即“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互动论”和“融合论”。同样有部分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关注和研究。Martin Anderson(2004)通过分析瑞典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区位选择,就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区位选择是相互影响的。陈国光(2010)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形成双重集聚的内在原因,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上下游产业关系,而非共享的劳动力市场和知识外溢。高峰、刘志彪(2008)提出了产业协同集聚的概念,突出了上、中、下游产业之间的外部经济,他们指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分工协同,有利于两个产业各自的升级与集聚。但是关于它们的协同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还比较缺乏。本文试图利用回归模型分析方法来实证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协同集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对策。

分析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区位熵指数(LQim(t))

区位熵指数由哈盖特(Haggert,1996)首先提出,用于衡量要素在某一区域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该区域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该指数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业规模在该地区总规模中所占比重与全国该部门规模在全国总规模中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用行业从业人员数来表示规模量。其计算方式如下:

LQim(t)=[ eim(t)/Σieim(t) ]/[em(t)/Σiem(t)]

其中,LQim(t)表示t时期i地区m行业的区位熵指数,eim(t)表示t时期i地区m行业的从业人数,em(t)表示全国在t时期m行业的从业人数,Σieim(t) 表示t时期i地区从业人数的总和,Σiem(t)表示全国在t时期所有行业的从业人数总和。若LQim(t)大于1,则表示行业m在i地区相对集中。本文统一用区位熵指数指标来表示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集聚程度。

(二)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均是在《上海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和各城市统计年鉴基础上整理得出。

依据长三角区域制造业内部的行业增加值比重情况,本文选取了制造业中的十六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上述十六个行业的生产总值占到长三角地区整个制造业总产值比值的80%以上,基本能反映长三角地区整体制造行业的状况。

把长三角整体作为考察对象,将江、浙、沪三地生产性服务业2004-2009年的指标数据,即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址勘察业的数据加总进行计算,得到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一个整体情况,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2004至2009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熵指数一直大于1,说明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己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聚。

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

本文回归模型去除产业集聚影响的其他因素,即只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聚本身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来考察两者的相互作用。基于产业集聚一般都具有路径依赖特性的考虑,即某产业的集聚程度受到上一年集聚的影响,本文模型自变量加入了集聚程度的滞后一期进行回归;同样,考虑到某个产业的集聚对另外一个产业集聚的影响也可能存在滞后效应,本文也在模型中加入自变量的滞后一期进行回归,设定模型如下:

(A)

(B)

其中,si,t 表示t时期i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si,t-1表示该地区滞后一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mi,t表示t时期i地区的制造业集聚程度,mi,t-1表示该地区滞后一期的制造业集聚程度。

(二)实证结果

使用Eviews软件对该模型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在考虑选择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时,使用Hausman检验;若通过了Hausman检验,则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不然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是模型A、B未通过Hausman检验,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

第一,从整体产业上看,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及制造业集聚均具有明显路径依赖特征。模型(A)和(B)的回归结果显示,前一年的行业区位熵的区位系数均显著,且数值均在0.9以上,表明上一年度的产业集聚程度对后一年产业集聚的贡献率约为90%。根据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最初始的产业集聚出于一种历史偶然,初始优势因为“路径依赖”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效应。由于历史偶然性产生的产业集群(或是产生于某种特定的区域需求,或是已有相关产业提供了资源要素积累等)形成了一定的外部性,这些外部性包括当地熟练、高度分工的劳动力市场、企业创新竞争的环境、辅助性行业的产生、专业化技术设备的发展、经常性支出的降低、技术外溢等。产业集群形成的外部性作用又进一步强化了地区的产业集聚,不断有企业出于对外部性的追求进入集群,使得集群沿着某一特定的路径继续发展。因此,产业集聚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效应。

第二,滞后一期的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有促进作用。从模型(A)的回归结果看出,mi,t 前面的系数为负,也就是说当期的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成负相关关系,即当期制造业的集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这与预期相反,本文推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过程中可能出现资源排挤现象,即一个地区土地、劳力、资本等资源有限,出于政府政策倾斜或者地区规划的原因,可能就会顾此失彼,本年度制造业的集聚阻碍当年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但同时,模型(A)的结果也显示,滞后一期的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正面推动作用,系数为0.307,表明上一期的制造业集聚对本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贡献率为30.7%。本文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旦制造业集聚形成,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巨大需求,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的时候,对市场的认知也会有一个滞后时间,它们比较倾向于选择己经形成制造业集聚的地区。

第三,滞后一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制造业集聚的发展。由模型(B)的回归结果可知,当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对制造业集聚的贡献度为负,原因如上文推测所述,即可能由资源排挤效应所造成。此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滞后一期对当期制造业集聚影响系数为正,说明滞后一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当期制造业的集聚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认为,出现这种促进作用的原因在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能提供多样、全面、有竞争力的服务,制造业企业做区位选择时,优先考虑在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形成集聚的地方,这有利于企业更方便地获得其所需的中间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结论与建议

在全球化竞争中,长三角地区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实现产业链高端的攀升,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目前,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虽然经历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也处在全国领先位置,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滞后,整体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下端。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在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集聚,特别是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但集聚程度有待提高。

首先,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生重要的滞后推动作用,所以发展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不能忽略制造业的影响。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长三角第二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但这并不代表长三角不发展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不可能单独存在,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制造业的支撑。所以长三角制造业要做的是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加强产业链较长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集聚,在制造业内部实行升级,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这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其次,由于资源排挤效应,同一时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聚可能存在相互阻碍的现象。要避免这种不利影响,就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政策上,政府应从全局角度出发统一规划,做到政策资源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合理高效的分配。政府应该完善信息咨询和沟通联系等服务功能,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互动融合,极大化两者的相互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Paolo Guerrieri,Valentina Meliciani.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16)

2.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

3.代中强.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来自长三角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08(4)

4.高峰,刘志彪.产业协同集聚:长三角经验及对京津唐产业发展战略的启示[J].河北学刊,2008(1)

5.厉无畏,王慧敏.世界产业服务化与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5(1)

6.程佳.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长三角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