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范畴化认知视角下的副名结构
2013-03-22姚咪王斌
姚 咪 王 斌
非范畴化认知视角下的副名结构
姚 咪 王 斌
为了避免传统语言学的不足,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在原型范畴理论的框架下对现代汉语的“副名结构”进行合理的分析。副词激活名词的内涵意义中偏描述性的成分,形成从名词到形容词非范畴化的一个连续统,最终解释了“副名结构”的合理性,揭示了语言巨大的生命力。
原型范畴理论 副名结构 内涵意义 非范畴化 连续统
传统语言学对词性搭配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约束,以至于“副名结构”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不合乎规范的、民间随意乱造的语言用法。副名结构主要有六种类型:程度副词+名词,如很淑女、很中国、太葛朗台;范围副词/语气副词+数量结构/数量名结构,如就三个人、大概一小时;时间、频率副词+时间名词,如都中午了、已经秋天了;“不”+名词,如男不男、女不女;比+名词+还(更)+名词/越来越+名词,如比男人还男人;“净”/“光”+名词,如炕上净人、屋子里光书。迄今为止,除了“程度副词+名词”的合理性仍遭人质疑外,其他的几类基本都已被人接受。本文的研究对象只限于前者,如很中国、十分阿Q、非常江南、很铁、太书呆子,太CNN等。为了行文方便,下文简称“副名结构”。
鉴于语言使用除了受有限的法则规约之外,从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人体的主观识解的事实,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在原型范畴理论的框架下试图对其进行全面的、合理的以及动态的研究。
一、副名结构的生成理据
(一)名词的内涵意义
英国语义学家Leech把词义分为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七种类型,其中理性意义是基础,其他的词义内容都依附于理性意义而存在。名词除了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意义之外,还有丰富的内涵意义。它是人们在理性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自身体验而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性质的认识。由于人类体验的共性,人们对事物内涵意义的认识上也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但由于人个体的体验差异,人对事物内涵意义的认识也表现出或多或少的差异。例如,“男人”这个词,它所指的对象是男人,男人体格“强壮”,个性“勇敢”,社会角色的特征是“闯事业”等,所有这些被人认可的内容以词汇的形式凝固起来,就成了“男人”的内涵意义。所以内涵意义是名词词义中具有描写性质的成分,它使得名词能够表现出形容词般的描写性特征。
(二)原型范畴理论与非范畴化
1.原型范畴理论与非范畴化
范畴是人们在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本质在思维上的系统反映,是人们公认的事物属性特征的集合。所以范畴的划分受识解主体的影响,因而其边界具有模糊性。原型范畴理论者认为,范畴化主要依靠人的经验和想象力,如感知、动觉活动、文化、隐喻和意象图示,不可能根据无意义的符号运作而获得范畴意义。非范畴化是指范畴成员丧失一个或多个范畴属性,逐渐远离范畴中心即原型而进入另一个范畴的动态过程。
2.原型范畴理论对词性的探索
人们对词性的普遍认识是:名词标明物体概念并区分物体,动词标明过程和状态,形容词标明物体的特性,而介词标明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些就是认知学对词性的原型认识。由于所有这些都是以事物为承载来表现的,所以这些范畴之间可以凭借共性,通过隐喻或转喻等方式发生渗透,最后呈现出放射性的扩展。所以,“男人”的内涵意义“强壮”、“勇敢”就是从名词范畴向形容词范畴放射性扩展的表现。
二、副名结构的生成机制
(一)副名结构的生成机制
副名结构的形成是名词非范畴化的结果。名词到形容词是一个非范畴化的连续统(如下图),越是靠近名词端点的范畴越具有名词的典型特征,随着范畴化过程向形容词范畴端点的进行,该名词逐渐丧失某些范畴成员,名词的典型性剥落并呈现出形容词范畴的特征。如若以“+”表示名词到形容词的非范畴化,那“—”即是名词到形容词的范畴化,其边界是模糊的。
我们认为,在这个结构中,名词的表现方式或表现的词义是间接由时下的交际意义决定,并直接由位于其前的程度副词激活的。程度副词用于表示程度的特点要求其后是形容词性的成分,也就是说该副词具有强吸引力。具有强吸引力的副词能够从名词众多的范畴中吸引出离名词原型最远且具有形容词性特征的范畴。词语的词性没有改变,表现在词义上却是与名词相关的可主观量度的属性,亦即名词的内涵意义被凸显了。其他关涉性词义,亦即名词的理性意义,就隐匿了。“副名结构”中,进行非范畴化的名词就像Langacker所做的比喻那样,那些对于观察者来说十分明显的星星就是该结构中由副词吸引出来的名词内涵意义,而那些围绕在最亮的星星周围只有经过努力寻找才能发现的星星就是不受副词吸引的名词理性意义。理性意义和内涵意义是同时存在的,只是两者分别是以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存在的,简而言之,是存在方式的不同。
(二)合理副名结构生成的条件
虽然非范畴化理论能够解释“副名结构”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该结构的合理性仍受名词本身的影响。 类似“椅子”、“青菜”、“水壶”、“压力”等名词就不能受副词修饰,生成“副名结构”。正如之前所说,非范畴化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副名结构”是否合理要看其每一步的非范畴化是否成立。例如,如果某个人的肚子很圆很大,有人把它比作是一个圆圆的皮球。如果有人承认这个比喻,可能就会对它进行词性的非范畴化,把名词“皮球”用作“皮球肚”。如果这个描述得到另一个人的认可,他就可能再次进行非范畴化,得出“他的肚子很皮球”的说法。如果第一次非范畴化没有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就不可能会有第二次的非范畴化,最终也就不会得到“很皮球”的“副名结构”。因此,不是所有名词都能与副词形成 “副名结构”。
三、副名结构的动态识解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意义是在线意义(online meaning),同样,认知语义学关注的也是百科意义(encyclopedia meaning)。认知语义学的语义百科观认为,语义是基于人的感知体验,是概念化的结果,与人的主观心智密切相关,所以它就由人的体验认知的积累决定。名词的词汇意义只是指引我们的一个方向,能够把一个名词变得意义丰富的是该名词所具有的各种形容词般的内涵意义,它们是不同范畴域的相关元素。因此,对一个“副名结构”的解读就应该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下都会有不同的解读。所以,理解“副名结构”时,更应该被关注的是内涵意义。 例如:
(1)你现在的这种打扮很中国,很东方。
(2)鲁迅先生是很中国的。
(3)应该让外国来的客人吃一些很中国的东西。
在上述的例子中,副名结构“很中国”的意义都不一样。在句(1)中,“很中国”指的是穿着很有中国传统服饰的感觉。句(2)可能是指人的言行举止或想法观念,句(3)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物。要正确地理解这些“副名结构”,必须在知道其理性意义的同时,根据当前语境,从积累的心智体验中选择最合适的内涵意义。
四、总结
“副名结构”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非范畴化理论揭示,不应该用客观的语法规则严格区分名词和形容词。名词可以独自存在并表达概念,但以名词为服务对象的形容词则要依附于名词,名词是多个表示形容词属性范畴域的集合。“副名结构”有着丰富的修辞效果,丰富了语言表达。但作为曾经引起过争议的一个语言现象,与方言、英语、日语、德语等的跨语言研究还比较少。因此,进行该语言现象的跨语言研究意义重大。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2007.
[2]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宋培杰.名词的内涵意义和副名结构[J].河南:许昌学院学报,2003.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