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综合护理对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探讨
2013-03-22李延平
李延平
(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 山东 莱芜 271100)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全身性的骨量、骨密度损失及骨组织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并引起骨的脆性增加、骨的强度降低,骨折的危险性增加[1]。骨质疏松症在中国59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发生率为67.6%,骨质疏松症发生人数逐年上升,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探讨本病有效的防治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注意的热点问题。如何延缓骨质疏松症的进程,减少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骨折隐患,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医学界的重大课题。为了评价其临床疗效、适应性和安全性,从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我们应用综合护理措施与治疗对84例骨质疏松症的病人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试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总数84例,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病人来源于我院骨伤科,其中,门诊病人25例,住院病人59例。治疗前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中医症状分布、骨密度检查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明显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遵医嘱治疗组服用补肾养血壮骨汤(药物组成为:补肾养血壮骨汤的药物组成:炒白术10g、巴戟天10g、五加皮10g、威灵仙9g、山茱萸10g、枸杞子9g、淫羊藿9g、川牛膝10g、金毛狗脊10g)。水煎2次,合并煎液300ml,分2次口服;对照组服用钙尔奇D,一日1~2次,每次2片。两组共服三个月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疼痛消失,症状体征记分下降70%以上,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提高>2%;有效:疼痛明显减轻,症状体征记分下降30-70%之间或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提高1%-2%;无效: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变化,症状体征记分下降<30%,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提高<1%。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分析。所有剂量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Ridit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意义。
1.5 综合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治疗时间长、收效慢、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因而有情绪低沉、悲观或烦躁、易激怒等负面心理。护士应与患者交朋友,应理解尊重他们,做到关心、耐心、细心,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生活情况,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给以开导,帮助他们纠正心理失衡状态,鼓励他们参加社交活动,适当娱乐、听音乐、冥想,使情绪放松以减轻疼痛[1]。这样不仅有利于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症状,提高疗效,促进康复,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2)饮食护理: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荐的钙摄入量[2]作为指标,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资料显示:80%的女孩和60%的男孩的钙摄入不足以获得正常的骨量,75%成人的钙摄入量不足以维持骨量。低钙摄入是一个全球性的营养问题[3]。钙有广泛的食物来源,通过膳食来源达到最佳钙摄入是最优先的方法。在饮食上要注意合理配餐,烹调时间不宜过长。主食以米、面杂粮为主,做到品种多样,粗细合理搭配。副食应多吃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含钙的食物有奶类、鱼、虾、海产品、豆类及其制品、鸡蛋、燕麦片、坚果类、骨头汤、绿叶蔬菜及水果。通过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调节饮食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OP的有效、安全、经济的措施。
(3)运动指导:运动项目的选择应依个体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能等特点及运动史选择适当的方式、时间、强度等。一般来说,年轻人宜选择运动量大的体育运动,老年人宜选择逐渐加量的力量训练,强调户外运动至少1h/d。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运动方案,采用散步、慢跑、爬楼梯和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以身体能适应为原则,由小渐大,以轻度疲劳为限。运动强度要求适宜,根据心率判断运动量,老年人运动时的适宜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0%,最大心率=220-年龄;或运动中出现身体发热出汗、轻度疲乏、肌肉有酸痛感,但休息后次日能恢复,且精神愉快、精力充沛、食欲和睡眠正常表明运动量适宜[4]。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分析表 [n(%)]
3 讨论
中国传统医学文献中无“骨质疏松症”的病名,但根据该病多有全身四肢关节、腰背疼痛的特征,辨证当属“骨痹’的范畴。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主骨藏精,精充则髓足,髓足则骨强。因丈夫“八八”、女子“七七”后,天癸已竭,肾虚精亏,肾阳衰微,阴阳俱虚,无以藏真阴而寓元阳,故而骨弱;又虚邪交争,则骨痛难忍,深刻指出肾与骨质疏松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沈自尹等[11]认为“肾”与“神经系统、内分泌及免疫系统有密切的关系;而“肾虚”的实质表现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免疫等呈退行性病变,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及垂体-性腺系统功能的低下。该研究提示,补肾养血壮骨汤针对该病的病机特点组方而成。方中巴戟天、五加皮、金毛狗脊、淫羊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威灵仙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炒白术、山茱萸、枸杞子滋阴补肾养血;川牛膝活血通络,引药下行。诸药合用,共奏强筋壮骨、祛风除湿、补肾养血之效。
[1]梁毅玲.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7,10:46-47
[2]盛春卿,陈李丽.骨质疏松症的早期健康干预[J].中国健康教育,2001,17(9):41-42
[3]张青莲.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5):42-43
[4]肖建德.实用骨质疏松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