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课程管理现状与对策

2013-03-22张晓蕊

关键词:课程管理管理制度设置

张晓蕊

(新乡学院 新闻传播系,河南 新乡453000)

在我国,积极创新与发展高等学校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国策[1]。在几十年的发展与改革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得到改进,越来越向着完善和先进的方向前进。但是随着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在我国高等院校课程管理的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逐渐表现出了与发展迅速的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等方面不适应的矛盾,并且越来越突出。所以关于高等院校课程管理改革这一课题已经成为了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

一、我国高校课程管理研究现状

(一)对课程目标的研究

课程目标的内涵包括行为目标取向、扩展性目的和表现性目标取向三个方面。陈彦许认为目前我国高校教育课程目标主要关注的是行为目标,并且要求整齐划一。郑晓梅提出高等教育实质上应该是以“使学生熟悉并且能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为追求的行为目标和“培养出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培养学生展现个性品质等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扩展性目标两者直接的有机整合。周光泽则认为高等院校的课程管理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与独立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本目标[2]。以上研究充分体现制定高校课程目标时,要能够充分与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相结合。如今高等院校中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依据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而定的,这就提升了课程设置中实践与评价的指导性作用。因此可见,高等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正逐步地转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由原先的传统专业型教育慢慢地扩展到职业规划教育。

(二)对课程内容的研究

课程内容不仅全面讲解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也要熟悉并掌握相关技能及技术。梁鸿松等学者提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指的是要同时兼顾理论知识与经验知识的结合、新知识与基础知识的相辅和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共鸣,并且还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黄克孝还提出在强调高等院校教育课程内容基础与应用并重的同时,人生价值取向与素质的提升同样是不可缺少的。除了高等院校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之外,张海峰认为还应将自身体验与所学知识相联系,逐渐提升自身对所学知识的领悟[3]。总而言之,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内容不能仅限本学科的特点,还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借鉴,能够使高等教育向着跨学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最终也能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社会化的需求。

(三)对课程组织的研究

夏志华关于高校课程组织形式的研究,提出了以知识单元或者实践单元的形式将各个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分解,并以知识的递进关系编排各种组合单元。李曼等认为课程组织形式应当灵活多样。在注重集体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个体学习或者是小组学习的模式。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还要经常施行讲座和实践等多种非常规性的课程教育。经常采用的有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

(四)对课程实施的研究

张社宇认为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实施课程,有“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和“感性认识—理论认识”两种模式。在课程实施的行为方面,王浪等认为课程实施中和谐性的重要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融洽轻松的课堂气氛,能够开放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自由创造的能力,同时老师要懂得尊重和开发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鼓励学生们能够各抒己见,积极讨论,使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提升。郭新玲认为一个富有灵活性的课程实施将会帮助学生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吸取知识,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教师来说,王荃等认为面对多样的课程实施,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逐步建立与相应课程实施的辩证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人文本”的教学观念,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这是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4]。课程要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开发为主要目标进行实施,授课教师也要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的过程中要全方位地利用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如:情景性教学、实验教学、实际训练等激发学生的潜能,更好地提高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我国高校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全面

首先,现阶段我国的各个高等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上生搬硬套,没有考虑结合本校的具体办学特色的学校居多。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呈现为,对必修课的课程设置过多,对选修课的关注程度普遍较低。据权威部门数据统计,某些高等院校的选修课比例仅占所有课程的3%。这样的课程设置大大阻碍了学生对多领域、多类型的知识的渴求,对学生知识领域的扩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挥,都有着不利的影响。课程学时太多是我国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目前在我国四年制的本科学时通常为3 000—3 200[5]。学生课程负担太重,几乎没有过多可支配的时间用于选修其他课程,这对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而不科学的教学计划设计,不优化的课程结构,更加不能保证通过选课扩大、完善知识体系和优化能力结构的目的的实现,更不用说培养创新型人才了。其次,我国高校普遍开展学分制,按照这个要求而定的选修课的开设,导致了参差不齐的选修教学水平。课程的安排随意化和自主性,致使高水平的选修课程极少,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全面需要,课程结构的必然合理性被违背,也不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最后,微观课程的比例较大、宏观课程的比例极少。微观课程的概念多指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程,例如:数学、中文、法律等;宏观课程则从培养综合性人才出发,注重多种课程的结合。一直以来,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普遍重视微观课程的设置,但是宏观课程的课程设置很少。对宏观课程的持续忽视,会造成学生知识体系建立的单一与片面。

(二)课程的资源相对缺乏

目前,有限的课程资源影响了高校课程管理的实施。在我国,高等院校教师的师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不能支撑过多的课程开设。在以学分为主的高等院校中,学生自身没有自主权去选择教师,更不按照自身的特质选择喜好的课程。这就造成了为了学分而学习,不得已而选择了不在兴趣范围内的课程,使学生无法更多地获取知识,这样的情况下就违反了当初开设选修课程的目的,单一的课程设置和学生选择性少等原因造成课程资源的不足。其中,课程资源的缺乏则是阻碍课程管理作用发挥和课程设置的完善最主要原因。

(三)课程选择的指导作用不强

目前,在我国的大学学分制度体系下学生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的课程。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只为得到学分而不考虑自己的喜好、盲目选课、上课,为了得到学分而学习的现象。其原因有:首先学生在选课前没有专业的老师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这造成的后果是选课时,学生是带着盲目的态度和功利性的目的。这些原因共同造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对教学的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课程的管理与建设有滞后性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为应对上级检查与评估,适应高校规模上的急速扩张,加快了课程管理制度内容本身的建设,被动地生搬硬套上级文件,或者采用“拿来主义”,借鉴甚至照搬其他学校的相关制度。缺乏对管理制度内容的规划和探讨,更缺少对学校人文管理的复杂性的调查研究,必然导致管理制度的刚性需求与课程管理建设的实际相脱离[6],对课程管理制度的系统性、针对性认知滞后、重视不够,导致课程管理的制度没有针对性,工作被动,呈现的问题有制度上的模棱两可,制度冗繁复杂,极不利于具体工作的实施。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课程管理制度与实际管理互相矛盾,办事流程的复杂与混乱,管理制度逐渐沦落为一纸空文。僵化的管理理念与照本宣科管理方式,失去了课程管理制度设定本身的意义。

三、完善高校课程管理制度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要求高校各级领导从学校人文管理的复杂性入手,充分调查研究,把全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认知统一在一起,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课程管理进行体系化改革,制定出合理的课程改革规划,分步骤推行,切实把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当前进一步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来抓。第一,把全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实施课程管理制度统一在“以人为本”的共识中来。号召全体教职人员深入学习“以人为本”的课程管理制度,从而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第二,转变课程管理制度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课程管理制度的实施,关键要勇于打破传统管理制度的思想桎梏,确立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观、高素质人才培养观。其一是“以人为本”的课程管理制度明确指出学生作为受教育和高校服务的主要对象,高等院校不仅要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服务,更要为学生职业道路的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其二是学校教师和各级管理者应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第三,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探求,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二)大力完善课程管理体系

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使课程管理具体实施,达到预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与制定要围绕两个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以人为本、人才适度成长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进行知识结构合理的制定。与此同时,制定科学的课程设置,为下一步优化实施完全学分制提供了可靠保障。除此,为了确保的课程教学质量,课程设置还应充分考虑到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之间的联系,应突出以下四个特征:1.学生自主选择的高度性;2.课程进度的实时性;3.人才培养的多元化;4.课程设置的多样化[7]。优化课程的具体办法是要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针对学习诉求、认知层次、理解能力的差异来设置不同的课程板块,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为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优化课程管理操作系统

其一,成立课程管理委员会。由教务人员和各相关教学单位管理人员组成课程管理委员,委员会具体负责课程设置的管理与审核。加大对社会需求的调研和学生就业需求信息的调研。使课程设置切实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市场的需求,最终达到教育效果最佳化的目的。

其二,积极开展课程效果评估。建立课堂效果评价体系,针对所有课程的效果进行必要的评估,由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督导组,对课程内容的结构合理性以及开设课程的价值等进行审查;由各教学部门负责人督察课程教学的规范性;由参与听课学生反馈教学内容接受效果。最终形成对现有课程进行整改或停止开设的决议,以此加强实施对所开设课程的有效监控,保证课程授课质量。

其三,科学指导学生自主选课。针对高校学生对选课的盲目性和“弃难求易”的选课思想,教学管理部门应充分准备,给予学生信息量充足的选课指导。适当开设一些“选课指导”方面的专题讲座或者编印《选课指南》之类的参考资料,使学生详细、全面地了解课程各自的特点、内容和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等,使学生能按照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有的放矢的进行选择。

其四,建立规范性的课程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应有章可依,应形成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管理实施方案》,课程管理还应有序可行,要有详尽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形成《课程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课程管理制度,借此规范课程管理。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为的课程管理,能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而师资力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学术水平的高低和高校的教育质量,所以一支素质较高、后备充足的教师队伍,是保证高校课程管理的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是保障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全面性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的课程管理的实施,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教育教学水平。

(五)提高课程管理人员素质能力

以人为本的课程管理,更进一步提出课程管理人员在教学组织和课程安排上重点体现形式多样化的教学管理要求。因此,要求管理人员能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熟悉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更加明确“为教学工作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思想,注重专业技能、人文精神和学校文化三方面的协调融合。高校教育制度的实施和落实与课程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高低息息相关,所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是工作的关键。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知识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高效办公、服务意识强的管理团队,这样才能实现更加切实有效的高校教学管理。

[1]贺利.浅议高校课程开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5(3):51.

[2]曾长虹,刘萌芽.基于多任务代理理论的高校薪酬激励机制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2007(6):34.

[3]殷红春,黄宜平.多任务委托工程监理激励机制设计[J].现代财经,2006(9):45.

[4]汪霞.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及其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6):12.

[5]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1(8):27.

[6]杨行勇.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激励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J].成人高教学刊,2006(4):19.

[7]骆品亮.主观绩效评价与客观绩效评价的优化组合[J].系统工程学报,2001(2):105.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管理制度设置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基于学校课程体系文本分析的学校课程管理组织建设现状研究
——以京、川、浙三地58所学校为例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学校课程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