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英双关对比研究

2013-03-22林跃武李玉英

关键词:双关语双关接受者

林跃武,李玉英

(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330022)

一、引 言

目前,国内外语界对英语Pun与汉语双关语的认识达成了大方向上的共识,认为两者并不等同。2000年李国南的一篇文章有理有据地辨异了这对“假朋友”,论证了Pun与双关的主要区别,他认为汉语“双关”都是“双重含义”或“关涉两种事物”的,而英语Pun并没有“双”的内涵,可能“三关”、“四关”……英语Pun的涵盖面要比汉语双关大[1]。这一观点得到了学术界的基本认同。Pun和双关作为英汉两种语言中重要的修辞格,历来是中英修辞学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国内有不少文章探讨Pun的涵义与分类、Pun的可译性与难译性、某些相关译例的得失等等[2]。此后从修辞角度比较Pun与双关语的一些论文多从两者的涵义与分类来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对于Pun与双关的对比研究应该从其他角度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接受美学理论就是一个新的思路,本文拟从接受美学这一视角来对比探究Pun与双关的美学特质,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这一对中英修辞格在美学价值上的异同。

二、接受美学理论及其对英汉修辞研究的启迪

接受美学又名“接受理论”、“接受与效果研究”等。它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德国,70年代初开始在德国文学理论界崭露头角,在德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文论流派,随后越过国界传播到西欧诸国,还漂洋过海传入美国,与读者反应批评合流。80年代中期,该理论传到中国,使中国的文学理论界萌生了一阵接受美学的研究热潮。可以说,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领域,无不流淌着接受理论的血液。它是西方文学研究中的一种崭新的方法论,是以姚斯和伊瑟尔为杰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创立的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接受美学理论形成了内部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大研究方向,即“接受研究和效应研究。接受研究以姚斯为代表,着重于读者研究,关注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经验;而效应研究则以伊瑟尔为代表,着重于接受活动中的本文研究,关注文本的空白和召唤结构,关注阅读过程本身和这一过程中的交流”[3]。反应和接受构成了接受美学的两大核心研究课题,作为接受美学的两位创始人,姚斯与伊瑟尔的理论出发点是一致的,他们都将研究的注意力转向对文本——读者关系的研究,其理论基点都是强调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突破了传统的关注作者——文本关系的视角[4]。

上世纪90年代,接受美学的理论触角开始探向中国修辞学研究领域,为修辞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观念。1992年《接受修辞学》一书出版,这是国内最早专门探讨修辞接受问题的专著,将接受者之于修辞活动的重要性上升到理论高度。从审美的高度来审视修辞接受问题是此书的一个显著特点,作者认为,“修辞活动是言语交际双方共同创造最佳交际活动的审美活动”,换言之,“修辞既是言语交际活动,更是审美活动,修辞过程中所传递的修辞信息不仅包括语义信息,还包括审美信息,并且以审美信息为主”[5]125。修辞是否具有造美价值和审美作用,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接受反应体现出来,根据接受美学理论,修辞活动应强调接受者对修辞话语的审美接受与感知。修辞在本质上是以语言文化为载体的语言思维——认知过程,是面向接受的审美过程,接受美学下的修辞研究体现了修辞主体对语言的美学构建及修辞接受者对语言理解的双向互动过程。无论是Pun还是双关都是修辞主体以美学认知为基础,以适宜接受者心理为目的的从表层含义向深层含义转化的审美设计。

三、接受美学视角下的pun与双关对比

笔者选取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较为常见且基本对应的Pun与双关语作为对比研究的对象。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反应,修辞是表达和接受互为对象的双向活动。修辞作为言语调适活动不仅仅是调适者的事,从修辞的接受效果看,接受者的接受反应才是调适者从事修辞活动的尺度,修辞本文只有被充分接受才会产生能动的修辞效果[6]。修辞的使用必定关照了接受者的审美体验。由此可见,接受者能否接收到修辞除语义之外的审美信息关系到修辞的艺术魅力所在。对英汉修辞的对比研究绝不可忽视接受者对修辞话语美学价值的审美体验。笔者试从关照接受者审美需求的角度来探讨Pun与双关呈现的美学价值。

(一)Pun与双关共具的美学特质

无论是英语Pun还是汉语双关语,它们解决的都是话语的审美建构和心理认同问题,讲究的是对话性原则,高举的是以可接受为本的大旗[7]。好的修辞手段应使接受者理解和感动:理解是指接受者接受了修辞的语义信息,而感动是指接受了修辞的审美信息。满足受众易感知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意识,是修辞的一条重要原则。双关的效果应看受众的接受效果,若失去了受众的接受效果,双关则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接受者能否获得最佳的审美享受是评判双关修辞效果的关键所在。Pun与双关对语言表达艺术的追求带有更多的美学上的意义,其修辞效果作为美学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其审美特质。笔者认为无论是Pun还是双关,都具有情趣美、空白美、距离美等主要美学特质。

1.情趣美

Pun与双关都展示了其修辞效果的情趣美,体现了修辞的表达主体有意识地为接受者增强接受的兴趣,因为兴趣对于提高接受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提高了接受者的审美意识,方能强化其审美期待欲,并对其产生较大的审美效应。英汉双关的使用能使语言表达更富情趣和表现力,具有愉悦性,能感染和吸引接受者的审美注意。因为接受者不仅是为了接受信息,同时也希望在接受言语信息的过程中获取审美快感的体验和艺术审美的享受。不论是Pun还是双关,都巧妙地运用音与义的关系增添语言的趣味性,体现了表达主体在语言组织过程中关照了接受者对语言情趣美的审美要求。

2.空白美

伊瑟尔提出的“文学作品”和“隐含读者”都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基础之上,这就是“不定性”原则。“空白”是“不定性”最基本的结构,所谓“空白”即本文中未具体、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是本文未具体表现出来并在其规定的审美范围内向读者所暗示的东西,它存在于作品的各个结构之中[8]。笔者认为,这种“空白”也存在于Pun和双关中,并且正是这种“空白”造就了它们的“空白美”,这种美是依靠接受者能动的发掘与构建,这是由其本身含蓄委婉、不直接表露的特性决定的,这不仅能召唤接受者接受,而且为接受者提供了有效接受的控制机制,给接受者的欣赏留足了回味、咀嚼的空间。接受者在发挥创造性并且依靠想像填补留白的过程中可获得空白美的享受。表面上的“言”无法将内中的“意”完全地传达,于是留下些许空白供接受者玩味与溯寻,以寻求更为丰富的言外之意。

3.距离美

这对修辞格都利用了语音相同或相近的条件,或是利用了词语的多义性来营造一语而有表里双层语义的修辞文本模式。从心理角度去追踪溯源,它们实质上都是借助“心理距离”来实现修辞效果。心理距离最初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他认为“心理的距离”是创造与欣赏美的一个基本原则,将对象置于一定的距离之外,以超然的态度欣赏它时,就形成了美,所谓距离产生美。利用表里双层语义这一模式,在接受上,文本语义的深层与表层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并在表层义之外出现了一定的“留白”[9]。这是由于修辞主体有意拉开修辞编码和修辞解码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接受者对文本距离美的审美需求。伊瑟尔认为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创造性并且要靠想像去填补文本中所谓的空白,正由于文本有了空白的存在,才使文本语义的表里层产生“距离”,也使受众与文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距离”,这种双层距离可大大提高受众接受的兴趣与文本的审美价值。总之,接受者可在“距离美”的体味中获取这一辞格建构的文本审美价值与文本解读成功的心理快感[10]。

(二)Pun与双关各自具有的典型美学特质

“人的审美心态,是文化意识的产物,是长期的历史积淀,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的,它包含有复杂的文化原因,又有独特的心理状态”[11]。而“修辞是一种言语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修辞话语是审美符号,也是文化符号。以获取审美信息为要义的修辞接受需要接受者文化经验的介入”[5]125。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必定导致中西方人们修辞接受的审美差异。Pun与双关作为英汉两种语言中重要的修辞手段,也必定具有各自典型的审美特质,打着各民族审美的烙印。这里的“典型”并非是指“独具”,而是偏向“侧重”之意。

1.汉语双关的诗意美

双关是用了一个词语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12]。汉语双关语有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谐音双关是利用汉语词语的同音或近音的条件,同一个词语关联两义,一明一暗,一隐一现,催人联想,富于诗意,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一种双关形式”[13]。汉语谐音双关常运用负载诗意情怀的字词来构成双关语。这种富有诗意的字词往往能引起汉语文化中接受者的美感直觉。修辞接受者据此再现修辞主体心中原有的诗意,在心中引起兴趣、情感和欣赏的愉悦感。接受者之所以产生审美愉悦,是将自己的内心情感投射到一种能显示自己诗性情感的意象上去。负载诗意情怀的字词具有双重特性:它既是一种语言形态,也是一种审美形态。这决定了它传递了双重的意义信息: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语义信息的意义确定,审美信息依附其存在,隐藏其中。两层信息互为表里,共同作用,可产生强烈的审美效应。正由于它所具备的这种双重特性才使它备受汉语双关语的青睐。以六朝民歌《子夜歌》为例:“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这里的“芙蓉”和“莲”就是富有诗意美的字词,谐音“夫容”和“怜”,字面只写雾重霜浓,见莲不得,而字里却暗含着女子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却又忧思烦怨,疑虑重重。此外,接受者通过这两个富有诗意的字词还发现了诗歌的辞里之质,由谐音双关关顾到“情”字之后的思维拓展,深入挖掘女子忧思的缘由。这些字词表面意思是次要的,内涵意思才是主要的,“言在此而意在彼”,听起来含蓄深婉,语义深长,美不胜收。诗意美是汉语双关语有别于英语Pun所具有的典型美学特质,它更注意话语语义的两可性和主观意图表达的隐蔽性。这也反映了中国人在话语意义的构建、理解和交流中所体现的诗性情怀与语言智慧,这是由中国接受者所特有的诗性思维和身心融入思维所决定的。

2.英语Pun的语用美

英语Pun发展到现在,已逐渐失去了莎士比亚时代的那种严肃与高雅的韵味而变得通俗化、大众化、幽默化、诙谐化甚至游戏化。笔者认为英语Pun相较汉语双关更强调语用特色上的美学特质。巧妙使用Pun可令语言变得含蓄委婉,平添诙谐活泼之美,使语言接受者感受到幽默滑稽、挖苦讥讽、声东击西等效果。总之,该辞格以幽默俏皮为特色,属幽默辞格,它十分强调语用的“幽默性”,幽默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运用双关进行文字游戏,制造幽默可产生意想不到的语用效果。笔者通过查阅《韦氏国际新词典》第三版、《美国传统英语词典》和《新牛津英语词典》,发现这些词典在解释Pun时都运用了涵义相近的词汇表达,例如“Humorous use of a word(单词的诙谐运用)”,“A play on words(玩文字游戏)”,“A joke(玩笑话)”,“An amusing use of a word or phrase(对某个单词或短语的趣用)”,它们在表述上都带有很强烈的语用色彩。由此可见,英语Pun更侧重对词语的趣用,通过利用同音词或多义词来构成双关,虽然有时可表达较严肃的思想,但主要是为了达到轻松滑稽,声东击西、打诨取乐、冷嘲热讽的幽默效果。这可从Pun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商品广告及日常生活的广泛运用中窥探一二。这是由西方接受者重体验、崇兴趣的接受思维特点决定的。英语修辞更重视形式上的准确表达,以达到精确表达下的有效性交际,引发笑意,产生幽默的语用效果。例如 A lion would never cheat on his mate,but tiger wood.这则英语笑话的幽默之处就在于tiger wood与tiger would谐音双关,Tiger Wood(老虎伍茨)是美国高尔夫球手,伍茨偷腥门引起一片哗然,此处运用谐音双关将tiger与lion进行对比,很好地达到讽刺效果,令接受者对此句精心营造的语用美忍俊不禁。虽然汉语双关语也呈现语用美,但不如英语Pun那样强调。

四、结 语

从接受美学理论关注接受者审美体验这一视角来对英汉语双关进行对比研究,应该建立在它们所共同具备的审美特质基础之上,但同时又不可忽视它们的美学特点上的差异。这一修辞美学特点上的共性是由人类共通的趋美心理所致,也是由各民族相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所致;然而各民族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这也决定了英汉双关语具有各自的审美特质。总体而言,英汉双关语共性远远大于差异,这也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思维内核存在着共同的东西。接受者对修辞美学特质的审美接受决定了这一修辞的艺术魅力,本质上来说,双关语的使用是注定为接受者而创作的,关照接受者的审美感受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视角来探究中英双关的异同可以激发我们对英语Pun与汉语双关新的认识。

[1]李国南.“pun”与“双关”辨异[J].外国语,2000(6):37.

[2]蓝若宇.“pun”的译名及其在文学文本中的汉译[J].外语研究,2009(2):89.

[3]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47.

[4]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行为[M].金惠敏,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18.

[5]陈志国,尚永亮.筚路蓝缕 自著新范——读增订本《接受修辞学》[J].江淮论坛,2002(2):125.

[6]孙汝建.接受修辞学[J].外国语,1994(1):40.

[7]孙汉军.关于修辞基本属性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4):46.

[8]罗旭.接受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J].大家,2010(7):33.

[9]王苹.汉语修辞与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39.

[10]李明达.中韩外来品牌名称翻译比较论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6.

[11]张文勋.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184.

[1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77.

[13]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98.

猜你喜欢

双关语双关接受者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感悟“双关”修辞 提高习作能力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双关语认知
Flu Study
双关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双关语的随附性解释
也说双关语的解读机制*——兼谈最佳关联推定策略的细化
基于有限承诺审核的信息传递均衡策略
双关语翻译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