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机播夏玉米幼苗整齐度的主要技术措施

2013-03-22赵同林周思言李居春赵红方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响水县苗情夏玉米

高 山 赵同林 周思言 李居春 赵红方

(1.江苏省响水县种子管理站,江苏 响水 224600;2.江苏省响水县农机职校,江苏 响水 224600)

响水县自2010年推广夏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措施以来,全县推广面积逐年增加,已经从开始的1.2 hm2,2011年达到 8 hm2,2012年达到70 hm2。推广夏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虽然极大地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因为机械化大小粒混播,土壤墒情不一,小麦秸秆多,播种质量差等原因,从实践看与人工板茬点播相比较,也存在着田间出苗时间不一致、素质不一致,导致玉米幼苗整齐度存在差距,必须从提高播种质量、加强苗期管理入手,提高机播夏玉米幼苗整齐度,从而为提高产量奠定基础。

1 造成机播夏玉米苗幼苗不整齐的主要原因

1.1 种子质量差异

根据国家标准GB 4401.4—2008的规定,玉米种子被分成常规种、单交种、双交和三交种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种子只有纯度的标准不一样,而净度、发芽率和水分的标准是一样的,具体标准是: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都不低于85%,水分都不高于13.0%;纯度标准按四种类型种子分别制订:常规种的纯度不低于97.0%;单交种的纯度不低于96.0%;双交和三交种的纯度不低于95.0%。

目前种子市场上,生产使用的基本上是单交种,而且大小粒混存,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其中纯度不低于96.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都不低于85%,水分都不高于13.0%。但是,并没有达到机械化播种的去掉杂质和小粒,发芽率不得小于98%的要求。因此,会出现大小粒种子吸收水分进度不一、出苗时间不一,因而出现苗情差异,影响苗期整齐度。

1.2 土壤墒情差异

响水县夏玉米机械化播种期间,正常年份干旱少雨;全县旱地地势高低差距大,不适宜漫灌抗旱;喷灌机械缺乏,农户习惯抢播,没有进行抗旱播种;土壤类型复杂,黏土缺墒重、黏夹沙表土墒情不一致。因此,会出现水分供给环境差异,种子水分吸收进度、出苗时间差异,导致苗情差异,影响苗期整齐度。

1.3 小麦秸秆多,机播质量差异

由于旱地小麦产量高,秸秆量大;小麦机械收获时,切碎程度差异大;机械播种人员操作水平差异,播种深度、覆盖程度、压实状况不一致。都会造成玉米种子水分供给环境差异,种子水分吸收进度、出苗时间差异,导致苗情差异,影响苗期整齐度。

1.4 幼苗期管理水平影响

现在农民旱地氮素肥料施用基本上是表土撒施,很少是进行机具深施,而且撒施不均匀,玉米幼苗吸收肥料水平不一致,造成苗情差异,影响苗期整齐度。另外,玉米幼苗期使用除草剂操作不慎重,也会导致苗情差异,影响苗期整齐度。

2 提高夏玉米幼苗整齐度的主要技术措施

2.1 精选种子

夏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清选,使种子纯度达到95%以上,净度达97%以上,发芽率达98%以上。播种时,要进行大、小粒分开播种,同时做好药剂拌种 (防黑粉病和地下害虫的药物处理)。

2.2 处理秸秆

对上茬小麦秸秆要进行粉碎并均匀抛洒在田间,以免造成玉米播种机的堵塞。

2.3 适时、适墒,精细播种

适时、适墒播种是保证出苗整齐度的重要措施。6月15日以后,土壤含水量在14%左右时,即可进行播种,对于土壤水分不足的要进行喷灌抗旱处理。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按照适宜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特性,选定合适的播量,保证出苗株数符合农艺要求。播种量要精确,精量播种理论上要求每穴1~2粒。达到精细播种的作业标准:单粒率≥85%,空穴率<5%,伤种率≤1.5%。播深要一致,播深或覆土深度一般为4~5 cm,误差不大于1 cm。株距要一致,株距合格率≥80%。播种行呈直线,种子行距左右偏差不大于4 cm,以便于田间管理。

2.4 强化幼苗期管理

实施苗肥机具深施,保证幼苗吸收肥料水平一致性。强化幼苗期除草剂的科学规范使用,加强病虫害防治。在播后出苗前,用40%阿特拉津悬浮剂170~200 ml/667 m2或72%异丙甲草胺乳油100~150 ml/667 m2或50%乙草胺乳油100~140 ml/667 m2对水35~50 kg均匀喷洒地面。作业时尽量避免在中午高温 (超过32℃)前后喷洒除草剂,以免出现药害和人畜中毒,同时要避免在大风天喷洒,避免因除草剂漂移危害其它作物。

猜你喜欢

响水县苗情夏玉米
响水县联合督查企业环保设施安全
抢抓早春麦田管理 力促苗情转化升级 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组来晋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响水县全力推进百日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响水县成立不锈钢产业商会海外调解中心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Then and now
苗破土 查看苗情
河南省小麦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苗情向好转化
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2016年广西蔗区甘蔗生产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