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蒜茬水稻机插栽培技术

2013-03-22石荣堂李宪生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花肥邳州市秧田

石荣堂 李宪生 邹 丽

(邳州市农业委员会,江苏 邳州 221300)

大蒜作为邳州市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近3.3万hm2,由于水旱轮作可较为有效地缓解重茬带来的系列矛盾,改善土壤状况,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大蒜——水稻一年两熟制的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2012年种植面积1万hm2,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为促进邳州市水稻生产水平的提高,实现蒜稻两熟周年产量和效益双增,邳州市在2011和2012年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中,示范推广了蒜茬水稻机插栽培技术。该项技术较人工移栽水稻节本省工;较麦茬机插水稻育秧早,移栽时间弹性大,易整地,栽插质量好,成穗足,收获较早,适宜蒜稻两熟,周年产量高,效益好。

1 品种选择

选择成熟期适中或偏早的中熟中粳稻品种或三系杂交稻品种,如连粳7号、徐稻5号、Ⅱ优084等,确保在10月10日前收获,避免因成熟偏晚影响大蒜的栽种。

2 播种期确定

大蒜收获腾茬时间在5月20~25日,育秧、机插也相应提早,育秧前期秧苗生长处于温度偏低阶段,因此,秧龄以25 d左右、叶龄3.5~4叶为宜,播种期一般在5月8日~5月15日,由于蒜茬水稻栽插时间弹性比较大,在适播期范围内,可根据机具、劳力和灌溉等条件分多期播种 (每台机以3.3 hm2为一播期,每一播期间隔2~3 d),并确保6月10日前每批次秧苗均能适龄移栽。

3 培育壮秧

3.1 种子准备

大田用种量常规粳稻3.5~4.0 kg/667 m2,杂交稻1.5~2.0 kg/667 m2。浸种前择晴晒种1~2 d,浸种药剂可选用浸种灵、恶线清等药剂,一般用10%浸种灵2 ml对水10 kg,搅拌均匀后浸种5~6 kg,根据天气浸种48~60 h,一般籼稻需浸足积温60℃,粳稻需浸足80℃。药液高出种子层面10 cm,在室内浸种,每天早晚各搅拌一次。浸种后淋去药液,在室内适温条件下催芽至破胸露白时摊晾待播。

3.2 秧田准备

秧田应相对集中,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秧田与大田比例基质育秧为1∶150、营养土育秧为1∶(80~100)。播前10 d精做秧板,秧板宽1.4~1.5 m,长度视需要和地块大小确定,秧板之间留宽20~30 cm、深20 cm的排水沟兼管理通道。秧池外围沟深30 cm,围埂平实,埂面一般高出秧床15~20 cm,开好平水缺口,保持秧田水平面不变。板面达到“实、平、光、直”。

3.3 减量播种

减量播种是在播足秧盘数量的基础上,降低播种量,达到秧盘足、秧苗壮,保证基本苗栽插量足、构成合理,提高栽插质量的目的。用育秧盘数量30盘/667 m2,播量从130~150 g/盘降至110~120 g/盘。播种流程为:顺次铺盘→匀铺床土 (基质)→泅足底水→精细播种→细土盖籽→盖无纺布。

3.4 秧田管理

3.4.1 无纺布全程覆盖。无纺布内一般不会产生高温烧苗,适当晚揭布延长覆盖时间,有利于防治灰飞虱危害。但无纺布影响光照,也不能揭布过迟,一般看天气和虫害发生情况,在3叶期左右揭布为宜。

3.4.2 湿润灌溉。水浆管理以湿润灌溉为主,灌满沟水,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新水。如遇低温应灌水护苗,天气转好后排水透气,促苗盘根、快长。机插前3~5 d左右控水炼苗。

3.4.3 看苗施肥。床土用壮秧剂培肥的可不用施肥,床土没有培肥及苗瘦的秧苗在一叶一心期建立浅水层后要施用断奶肥,秧田用尿素5 kg/667 m2(约合每盘用尿素2 g)对水500 kg,于傍晚秧苗叶片吐水时浇施;在栽插前2~3 d施好送嫁肥,撒施尿素5 kg/667 m2,施后用少量清水淋洒一遍。

3.4.4 防病治虫。主要防治灰飞虱、稻蓟马、稻象甲、螟虫等虫害。防治灰飞虱及传播的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应用无纺布全程覆盖,阻止了灰飞虱等害虫迁入,病虫害发生极轻;对于揭布后及未覆盖的秧池,用25%吡蚜酮20 ml/667 m2或20%异丙威200 ml/667 m2或40%毒死蜱100 ml/667 m2等药剂交替使用,于傍晚前对水40~50 kg对准秧苗均匀喷雾。蒜茬水稻机插育秧期间气温低,还要注意防治立枯病,于揭膜后结合秧床补水,用70%敌克松1.5 g/m2苗床,对水1.5 kg喷雾。在移栽前2~3 d,所有秧田要用一次药,做到带药下田。

4 提高机插质量

4.1 整地要求

大蒜茬无秸秆残留,易整地,在整地前捡除残留塑膜,整地稍浅些,宜粗不宜烂,以提高土壤透气性,一般耕深7~8 cm,通过整地,使田面平整、无残物,表土软硬度适中,达到上细下粗、上烂下实,不陷机、不壅泥,保持水层1~2 cm深。机插前田块沉淀24~36 h,以达到上糊下实的要求。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施45%复合肥20 kg/667 m2、尿素 7.5 kg/667 m2。

4.2 合理配置基本苗

蒜茬水稻机插时间早,分蘖时间充足,可通过调整株距插足穴数,适当降低每穴株数 (粳稻每穴3~5株,杂交籼稻1~3株)来合理配置基本苗,保证壮个体,拿足穗,争大穗。通过近几年的高产栽培研究,蒜茬机插粳稻产量650 kg/667 m2,成穗数24万~25万穗/667 m2,一般栽插密度为1.7~1.8万穴/667 m2,基本苗5~6万/667 m2,实践证明分蘖发生率能达到80%,而且个体健壮,群体协调,易获高产。

5 加强大田田间管理

5.1 化学除草

栽插后5~7 d,结合施肥及时进行化除。由于机插秧苗体较小,可选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100~120 g/667 m2,拌细潮土或尿素撒施,施药后1~2 d灌水并保持3 cm水层5 d;或用异·苄 (异丙草胺和苄嘧磺隆复配剂)拌湿润细土20~30 kg/667 m2均匀撒施,施药时田间水层3~4 cm,药后保水5~7 d。

5.2 肥料运筹

大蒜生产期间用肥量大,对下季作物有明显的肥效,蒜茬稻田肥力水平较高。目标产量650 kg/667 m2应施纯 N为20 kg/667 m2,P2O5为8~10 kg/667 m2,K2O 为8~10 kg/667 m2,及锌肥1~2 kg/667 m2。氮肥的运筹上,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5∶5,基蘖肥比为4∶6,磷肥以基施为主,钾肥50%作基施、50%作促花肥。分蘖肥分别于栽后7 d、15 d分两次施用,施用尿素7.5 kg/667 m2、5 kg/667 m2,在倒4叶期叶色褪淡时施用促花肥,10 d后施用保花肥,促花肥和保花肥的施用量以当时苗情叶色而定,一般分别施尿素7.5 kg/667 m2加45%复合肥20 kg/667 m2、尿素 7.5 kg/667 m2。

5.3 水浆管理

栽后7 d内保持浅水活棵,适当露田,以后浅水勤灌促分蘖,够苗80%时自然落干。搁田采取分次适度轻搁的方法,控制最高群体不超过30万苗/667 m2,提高分蘖成穗率,协调好穗数粒数,达到理想的穗粒结构。之后,浅水灌溉干干湿湿至收获前7 d断水。

5.4 病虫害防治

蒜茬机插水稻生长发育时期较麦茬水稻不同步,病虫害预测要做到因时因地,并及时进行综合防治。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等病虫害。

6 收获

待水稻进入完熟期,一般在10月初进行机械收获。

猜你喜欢

花肥邳州市秧田
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穗颈瘟的影响研究
立足常规课堂的化学微项目教学实践研究
——以“铁花肥”教学为例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邳州市实施“六个强化” 筑牢城市安全之基
感怀
小猫花肥
邳州市 深化改革 推进应急管理基层建设
水稻施保花肥与不施保花肥产量对比试验简报
墨韵育人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小学优秀书法作品展
江苏邳州市新河镇新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