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运粳24号的特征特性及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2013-03-22胡广斌王亦勤廖大标郭树林周庆高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武运基本苗水层

胡广斌 王亦勤 廖大标 郭树林 周庆高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弶港分公司,江苏 东台 224236)

武运粳24号是江苏 (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2009年引进本地区种植,通过人工移栽和机械插秧等多种途径栽培,已摸索出一套适合该品种在本地区栽培的配套技术。

2012年,弶港分公司种植武运粳24号总面积为734 hm2,实收总产 780万 kg,平均产量709 kg/667 m2。武运粳24号水稻高产田40 hm2,平均产量达760 kg/667 m2的好收成。对武运粳24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便对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1 主要特征特性

经试验示范,武运粳24号在东台种植,全生育期为156 d左右,株高102 cm,株型集散适中,分蘖性中等偏强,着粒密度适中,易脱粒;基部节间较短,茎秆粗壮,富有弹性,具有较强的耐肥抗倒能力;穗粒结构协调,年度间稳定性较好,一般有效穗18万~21万/667 m2,每穗总粒数在140~160粒之间,结实率在90%以上,千粒重在26~28 g之间,产量在700~800 kg/667 m2之间。

2 主要配套技术

武运粳24号穗型较大,粒重较高,高产栽培应在保证适宜穗数的基础上攻取大穗,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充分发挥其穗型偏大的优势,要想实现产量超760 kg/667 m2的产量指标,必须采取“施足基肥,确保适宜的基本苗,前期促早发,中期保稳长,后期攻大穗”的栽培策略。

2.1 掌握适宜的播种期

既要考虑到此品种不受温光资源的限制,又要避免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危害,还要与前茬作物相衔接,故适宜的播种期应安排在5月12日~6月5日之间,秧龄14~18 d为宜。

2.2 确定合理的基本苗

武运粳24号属于偏大穗型的品种,分蘖性中等偏强,长势较旺,必须坚持宽行窄株栽插,株行距配置为11.1 cm×30 cm,每穴插4~5苗,确保基本苗8万~10万/667 m2,机插密度不低于2万穴/667 m2。

2.3 提高整地质量

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插质量、施肥质量、水层管理质量、病虫草害的防治质量、搁田控苗质量以及发苗质量等等,所以,千方百计地提高整地质量是夺取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2.3.1 抓好大水泡田。将田间所有的垡块都能泡到水,泡透水,为机械快速旋田创造良好的条件。

2.3.2 抓好薄水灭茬。即在灭茬之前,要调整好田间的水层,将多余的水排掉,留一层薄水层,灭茬时,秸秆全部能埋入土中,达到田面无秸草的目的。

2.3.3 抓好浅水刮平。灭茬后让其沉淀3~5 h,水少时,再补上一点水层,有利于细平器进行刮平。

2.4 全方位的提高移栽质量

移栽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苗和成穗率的高低。所以,要全方位地来提高移栽质量,主要从五个控制上下功夫。

2.4.1 控制机插秧龄。根据多年来的实践,机插秧龄一般应控在14~18 d为宜,有利于缩短缓苗期,据调查,适龄移栽的秧苗,缓苗期较超秧龄移栽缩短3~5 d。

2.4.2 控制机插深度。以不漂秧为原则,机插秧的插深应控制在1~2 cm为宜,有利于争取较多的低位分蘖。据调查,浅插秧苗的低位分蘖较深插秧苗的分蘖多2.8个/穴。

2.4.3 减少机插缺穴率。要使机插秧缺穴率控制在5%以内,功夫必须下在流水线上,即从源头上来控制大田缺穴率,确保播土、播种以及喷水喷药等都要均匀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为争取足苗足穗打好基础。

2.4.4 减少机插伤苗。要反复的调试插秧机和及时地更换秧针,使伤苗率尽量控制在0.1%以内。

2.4.5 减少单本移栽。只要严格地控制单本移栽,就能保证每穴成穗数在10~12个之间。据田间调查,凡是单本移栽控制在1%以内的田块,每穴成穗数能达到9~10个之间;反之,单本移栽在3%~5%的田块,每穴成有效穗只能在7~8个之间。

2.5 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武运粳24号在砂土地上一生需纯 N 20~22 kg/667 m2,P2O5为 5~6 kg/667 m2,K2O 为7~8 kg(N∶P∶K=1∶0.3∶0.5)。N 肥运筹的最佳比例为:前期 (茎蘖肥)∶中期 (长粗期)∶后期(穗肥) =6∶1∶3。穗肥分促花与保花两次使用,保花肥以高效 (N∶P∶K=15∶15∶15) 复合肥为主,搭配适量N肥,在主茎叶龄余数1.5叶左右时使用。

2.6 科学搞好水浆管理

2.6.1 前期薄水机插,寸水返青,浅水促蘖。

2.6.2 中期分次晾田控苗,坚持“早、轻、勤”的晾田原则,高峰苗控制在30万/667 m2以内。

2.6.3 后期除了减数分裂和扬花期保持一定水层外,其余的时期采取“干湿交替”的灌水方式,养根保叶,活熟到老。

2.7 狠抓病虫草害防治

2.7.1 坚持药剂浸种。在搞好盐水选种的基础上,按规范要求配置药液浓度,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为培育无病虫害壮秧奠定良好基础。

2.7.2 坚持秧田防治。秧田重点是抓好灰飞虱、稻蓟马、苗瘟以及立枯病的防治,移栽前打好出嫁药。

2.7.3 坚持本田防治。在杂草的防除上,重点是抓好“两封一杀”。即移栽前封闭:用60%的丙苄60 ml/667 m2,对适量水均匀喷雾或拌肥料均匀撒施,保水2~3 d,排水后机插;栽后10~12 d二次封闭,用53%苯噻酰50 g/667 m2,结合分蘖肥一起施用,保水4~5 d,5 d后排水晾田,排毒、透气增温,促根增蘖。分蘖末拔节前一杀,田间仍有残留杂草,根据杂草种类,选择药剂配方进行防除。在病害的防治上,重点要抓好纹枯病、穗颈瘟以及稻曲病的防治;在虫害的防治上,重点是抓好飞虱、稻纵卷叶螟、大螟、二化螟、叶蝉以及突发性害虫的防治。无论是发生草害、病害,还是虫害,都要及时用药,把病虫草危害的损失率控制在最低限度。

猜你喜欢

武运基本苗水层
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分层群聚特征分析
水稻水层管理田间试验总结
直播水稻不同品种氮、磷吸收利用特性和产量的差异试验小结
溧阳市2016年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武运粳31号”在江阴市的引种表现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小麦新品种浚麦k8最佳播量研究
啤用大麦品种扬农啤10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火山岩气藏气水层测井识别图版的建立及应用——以吉林长岭1号气田为主
基本苗数对席草东席1号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武运”岂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