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新词英译:翻译还是释义
2013-03-22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州350108
刘 燕(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州 350108)
汉语新词英译:翻译还是释义
刘 燕
(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州 350108)
汉语新词抽象凝练、高度概括,英译时既要保留其新颖性和独创性,又要考虑可读性,给译者造成较大困难。从汉语新词的特点以及英译难度入手,结合“翻译”与“释义”这一对概念的差异及其使用原则,探讨新词英译到底是翻译还是释义。考虑到译文的可读性,基于汉语新词外宣翻译的目的,在“回译”、“转换”以及“直译/音译加解释”等翻译方法不宜使用时可采用“释义”法,把隐性的理解过程显性化,直接求得新词信息的传达。
汉语新词;可读性;翻译;释义
一、引 言
叶子南老师在《中国翻译》2012年第一期所著翻译导读《翻译还是释义——再谈文学翻译》[1]一文中,对“翻译”和“释义”这对概念进行了阐释,并对文学翻译中“翻译”和“释义”的作用和使用原则进行了探讨。那么,汉语新词这一独特文本的英译是翻译还是释义,笔者望与叶老师一同探讨。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说过:“时间能改变一切东西——语言也同样无法逃避这一普世法则。”[2]新千年以来,不断涌现的汉语新词正是科技进步与全球化进程对中国人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变革影响的最大体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3-7]公布了当年出现的汉语新词语的数量及条目:2006年171条,2007年254条,2008年359条,2009年396条,2010年500条,2011年594条。为了全面、生动、准确地向外国读者宣传介绍我国国情和社会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实现沟通的畅通,确保新词译文能被译语读者所接受,翻译这些汉语新词的作用和意义就毋庸置疑了。
那么出于以上目的,汉语新词英译究竟应基于什么样的原则,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汉语新词英译是翻译还是释义?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汉语新词的特点以及汉语新词英译的目的,继而结合“翻译”与“释义”这一对概念及其使用原则来分析汉语新词英译。
二、汉语新词的特点及其翻译难度
从语义学角度看,新千年以来出现的汉语新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从新词的长度看,以二字、三字、四字词为主导,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一字和五字及以上的词。例如,2008年新词:囧、槑、雷、两岸一日生活圈、奥运指路地图衫等;2009年新词:订单式保姆、文化消费券等。其次,从新词构成看,其具有丰富多样性,许多词由“汉字+英文字母”或“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汉字”或“汉字+数字”、“数字+英文字母+汉字”或“英文字母+数字+汉字”构成,如M型社会、2时歇业令、3am女郎等。此外,派生词或合成词为主要构词法,如~族、~客、~门、~山寨、博客~等。因此,汉语新词具有一切汉语词语的特点:抽象凝练、高度概括,给新词翻译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重大事件及网络催生并且促进了这些汉语新词的传播使用。[4]7正因为汉语新词的“新”,翻译时没有足够的中英文资料可供借鉴。此外,英译时要做到既保留汉语新词的新颖性又能维持其独创性实为难上加难。再者,这些新词语的译文是否能够被译语读者所接受并使用也需拭目以待。有些汉语新词语不久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其译文甚至来不及推敲。此外,新词翻译与文学翻译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些新词语的译文需要进行不断的求证、修改和更新,以便与时俱进。
汉语新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世界介绍变化中的中国,为国外母语为非汉语的读者以及国内需要使用此类汉语新词译文的有关人士提供借鉴。然而,汉语新词因其新颖、独创性及其流行和普及程度的差异,其词语意义未必能被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所熟悉。那么在翻译这些汉语新词时,是否或者能否保持其新颖、独创性,采用广义上所说的翻译的方法还是采用“释义法”尤难断定。若为了追寻文字上的对应,尽力尊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否会造成译文晦涩难懂?若为了满足意思的宏观对等,把隐性的理解过程显性化即采用“释义”,是否又违背了翻译的基本原则?
三、翻译与释义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而“释义法是一种直接向译语读者解释原语词句在上下文中的隐含意味,而避免逐字逐句地死译原文的翻译辅助手段。运用此手段,可以帮助译者克服原文与译文形成难以对应的障碍,而直接求得原文信息的传达。在表达方法上给译者以较多的自由”。[8]那么,“可假设翻译(translating)更严谨,不轻易放弃文字上的对应,因此沿用原文中表达的机会较多,而释义(paraphrasing)不太关注细节的对应,译者消化后重组的可能性就较大,释义者很关注可读性,所以仅求语义的相近,不希望让太过精确的语言表达影响了译文的流畅和整体效果”[1]。显而易见,当无法在译语中寻求到“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时,为了如实地传达原语信息而把隐性的理解过程显性化,即为“释义”或者说是一种“近似值”(approximation)的翻译[9]。试看以下几例汉语新词的英译。
例1:蹭爷
译文1:moocher; scrounger; cadger; bum
译文2:people who take advantage of free services or goods
“蹭爷”指的是利用商家提供的试用服务而趁机免费消费的人。“爷”在汉语里是对长一辈或年长男子的尊称。当然,“蹭爷”中的“爷”不无调侃、揶揄之意味,其中也夹杂些许对这些坚持不懈试用免费商品或服务,且毫不理会他人负面看法的人的钦佩之情。然而,不论是“moocher揩油者,敲诈者”、“scrounger乞讨者,行乞者”、“cadger乞讨者,行骗者,骗吃白食的人”,还是“bum流浪汉,流浪乞丐,白吃的人”,都无法精准地表达出该词所暗含的意思,更无法保留其新颖、独创性。相较之下,只好舍弃形式而求其义,采用“释义”法。
例2:课托儿
译文1:a class shill
译文2:a hired substitute student; a paid class impostor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托儿”的:指从旁诱人受骗上当的人,即英文里的“shill”。然而,“课托儿”并不以主动诱人为目的,而是越不被发现越好。“课托儿”即“替课族”,指替学生出勤而收取一定费用的人。因此,若一味注重文字上的对等而不考虑可读性而翻译成“a class shill”就不合适了。“课托儿”其实就是以欺骗校方或老师为目的的替人出席课堂的人。所以“a hired substitute student”或“a paid class impostor”这样的释义更为贴切。
例3:新港仔
译文1:new Hong Kong baby
译文2:a Hong Kong born mainlander baby
“新港仔”指内地孕妇在香港生产并因此取得香港居民身份的婴儿。这里的“新”并无“新”、“旧”意义之对比,而是与香港本地出生的婴儿相对而言的。为了让读者明白这一汉语新词的意义,提高可读性,只能牺牲其语言的简练和新颖性,采取释义。
例4:月老族
译文1:the moon-NEET clan
译文2:the Chinese boomerang generation who live from paycheck to paycheck
“月老族”是指兼具“月光族”和“啃老族”特点的人。当“月光族”大手大脚地把自己的钱花光的时候就只好伸手向父母要钱,成为“啃老族”了。“月老族”这一合成词形象精炼地刻画了此族人的鲜明特征,同时也给其英译造成了无法逾越的障碍。英语中,“people who live from paycheck to paycheck”指的就是“月光族”,而“啃老族”因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差异较大并无对等翻译。“啃老族”可以是“the NEET group (an acronym for the government classification for people currently‘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根据英国教育部[10]的解释,特指那些既没有在上学或工作,也没有在接受任何职业培训的人,也可是“the boomerang generation”,指在成年离家后因为经济不景气或在就业问题上受到冲击搬回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但与父母在经济上的关系多数仍然是相互独立的。相较之下,汉语“啃老族”的语义范围比起“the NEET group”和“the boomerang generation”要广得多。并且汉语新词“月老族”指的一定是有薪水收入的年轻人,所以用“the boomerang generation”来指代这其中的“啃老族”会更为合适一些。若使用剪切词“the Moon-NEET clan”,似乎保留了其在汉语中语言的精炼和新颖性,然而对于大多数英语读者来说却是不知所云。虽然“释义”法必定冗长,但却不得不为之。
综观这几年的汉语新词,有一部分新词是英译外来词,即可采用“回译”的方法找出此类新词在英语中的原始表达。例如,电话门、剩女、汽车病历、车客、桌底钱等汉语新词在英文中的对应表达依次为:the bugging scandal; “3S lady”(ladies who are single, born in the seventies and stuck); vehicle maintenance log; a professional slugger/a paid carpooler; money under the table。除了此类可以回译的新词外,还有一些汉语新词可以在译语中找到近似对等的表达。例如,人体谷歌、泡良族、凤凰男、孔雀女等新词依次可译为:walking Google, pick-up artist, Cinderella man, wealthy uptown girl。此外,还有一类汉语新词,为了保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可采用直译/音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例如,范跑跑、打酱油、公厕户口等可依次译为:Runner Fan (nickname of Fan Meizhong, a teacher at a local school in Sichuan province who was the first to run away, leaving his students behind when the earthquake struck); no comment (a term used to show one’s indifference to hot news and social events and his or her reluctance to make any comments); public toilet registered as residence (hukou with the permanent residential address in a public lavatory in urban cities. Parents change their residential address to the address of a public lavatory in order to entitle their children to be enrolled to a good public school)。
那么剩下的相当多的一部分新词,考虑到译文的可读性且避免逐字逐句地死译原词,宜采用“释义”。例如,白托、洋腐败、维权绿卡、高知贫民、小洽会、炒婚、童养蟹、双亲孤儿、一拿通等应译为:daytime community elderly services for the old, corruption involving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right-defending telephone directory, low-paid knowledge workers, conference on financing small-sized enterprises, wedding hype, immigrated Yanchenghu hairy crab, kids in child-care center whose parents are still alive, smart telephone with “110 Calls for help”/dial-through alarming device。
四、结 论
诚如奈达所言:“所谓沟通,即使在同一语言内,也难以绝对达意……而在跨语言之间当然就更难完美。”[11]汉语新词翻译,作为在具有不同语言、语用规则的符号系统之间传递信息的语言文化活动,既要准确传达新词意义又要保持其新颖、独创性,实为“职业翻译人士最为头疼的问题”[12]。为了直接准确地向世界传达变化着的中国,在“回译”和“转换”等翻译方法不宜使用时可采用“释义”法。
[1]叶子南.翻译还是释义——再谈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2012(1):113-114.
[2]AITCHISON J. Language change: progress or decay[M]. 3r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4.
[3]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下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7:下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8:下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下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1[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8]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615.
[9]林 巍.“非常道”与“非常名”——关于不可言和不可译的翻译[J].中国翻译,2011(3):60.
[10]Data on 16- to 18-year-olds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NEET)[EB/OL].[2013-03-04].http://www.education.gov.uk/a0064101/16-to-18-year-olds-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neet.
[11]NIDA E A, TABER C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4-5.
[12]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140.
2013-05-09
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科研究立项项目(600717)
刘 燕(1980-),女,讲师;E-mailiwonderthe@sina.com
1671-7041(2013)06-0124-03
H315.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