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分析

2013-03-22滕明杰邵天宇

东岳论丛 2013年11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协同企业

滕明杰,邵天宇

(1.济南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250013;2.山东省教育厅,山东 济南250011)

“协同创新”是时下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呼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教育部、财政部为落实讲话精神,随即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在高校中培植全国性的“协同创新中心”,力图通过国家的力量,突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种科研力量之间的分隔屏障,强强联合,整合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探索建立全新的科研制度。各地方政府配合“2011计划”,随后推出一系列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协同创新措施。协同创新体系中,各级政府是整合各类创新资源的主导力量,高校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掩卷而思,协同创新过程中,涉及大量应用技术创新,应用技术领域具备微观经济的特征,其创新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所需要的应用技术,与企业的经济价值有着直接的联系,属于企业层面的创新活动。如果只关注国家层面协同创新中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高校协同创新的主体地位,容易忽视企业在应用技术领域协同创新的主导地位,影响协同创新在应用技术领域的开展。

一、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

协同创新理论源于协同学,协同学是自组织理论的一个分支。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演化路径论、协同学、混沌论是构成自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些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协同学研究协同系统在外参量的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协同系统的状态由一组状态参量来描述。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关键在于:组成该系统的各子系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能否产生相干效应及协同作用,从而实现结构及功能上的有序化。20世纪90年代迄今,围绕创新与制度变迁的互动关系,诸多创新研究对创新环境、创新过程、创新机制的探讨,都为协同创新理论在创新组织构建领域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

目前,国内学者在讨论协同创新问题时,普遍认同的协同创新概念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葛洛给出的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①教育部科技委《中国未来与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未来与科技创新(201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5页。。最初人们关注协同创新,更注重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内部及企业与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互补企业、竞争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上的资源共享与协作运营。后来逐步扩展到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强调原来各自独立开展的科技创新,通过特定的渠道集结在一起,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大科研创新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围绕共同目标,共享信息,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创新合力,获取外部性效应,即实现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益超出各独立主体总和效益,创造出1+1>2的效用,从而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协同创新,是解决技术创新资源分散和技术创新各主体间彼此封闭性的重要手段,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其本质属性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协同创新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战略协同,它既包含参与协同创新各方在文化与价值观上的协同,也包括彼此信任和交流基础上的愿景协同,还涉及风险和利益观念上的协同,是协同创新的基础;其次是知识协同,它是知识在协同组织内部的交流与共享,本质上是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各自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和提升过程,是协同创新的核心;最后是组织协同,它是对原有各自独立、互不隶属的创新主体进行协同管理的全新跨组织关系,是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是协同创新顺利实施的组织保障。

二、中国企业应用技术创新现状与制约因素

1、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近年来,伴随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实施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创新技术因素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开发企业的专有技术越来越成为企业培植核心竞争的主要手段。在全国科研经费支出中企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78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达76.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各类企业R&D经费投入净增1262.9亿元,对全社会R&D经费增长的贡献率达78.4%。2012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为173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的24.1%。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得到加强。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拥有研发机构4.6万个,比上年增加1.5万个;机构人员226.8万人,比上年增加45.1万人;机构经费支出5233.4亿元,比上年增加1276.4亿元。企业创新产出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10529.8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新产品出口21894.2亿元,比上年增长8.3%。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1.9%,与上年基本持平。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技术创新投入有了较快的增长,技术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其他科研力量比较,企业技术创新还有相当的差距。总体看来,高水平技术创新成果较少、应用研究严重不足。据统计,近两年企业在全部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中,仅占三分之一左右的比重,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比重相比,形成巨大反差。而在反映国家应用技术创新的奖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中,这个数字仅为百分之十左右。高校与科技机构仍是目前高水平科研人才的集聚地,企业高层次研发人员与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据统计,全国具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在企业任职者只有百分之十三左右,两院院士在企业任职者不足百分之十。这些指标都反映出企业应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尴尬状况。当前,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与企业科研人员数量已经是整个社会技术创新的主体,但科研成果却没能与之匹配,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事实:企业技术创新力量主要集聚于技术的试验领域。《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0298.4亿元,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为498.8亿元,应用研究经费支出1162亿元,试验发展经费支出8637.6亿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8%、11.3%和83.9%。企业在应用技术创新中,主要从事消化国外引进技术和转化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工作,其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缺乏坚实的基础。

2、制约企业应用技术创新的因素

谈到制约企业应用技术创新的因素,人们总能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对传统观念、人才匮乏、资金不足等方面罗列出林林总总的原因。我们认为,在诸多原因中,两个因素的影响最为巨大,一是技术创新体制,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现行的技术创新体制,相对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明显是滞后的,仍保留了浓厚的计划经济的色彩。当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资源处于垂直管理的体制控制之下,造成了技术创新资源的分隔。从科研目标的甄选,到经费的支出、人员的配置都是各自独立完成的,各科研主体彼此孤立,基本各自为战,影响了各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效率。尽管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体制改革,已经尝试了多年,但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人员自愿的自由的流动问题,没能解决科研经费支出与科技成果效益相统一的问题,产学研科研平台只能局限于个别项目短期的合作,不能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产学研的科研体制本身所包含的体制障碍,仍不能消除。在科研过程中,高校与科研机构更注重研究的学术意义,对技术的市场状况关注不够,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应用的经济价值,研究成果与市场脱节的现象比较突出。高校与科研机构普遍把科研人员申请的科研经费数量,作为考核教师与科研人员水平的重要指标,造成科研人员重视科研经费金额超过重视科研实际价值的现象,降低了技术创新质量。企业对技术的市场价值具有更为直接的体会,但企业受制于相当薄弱的科研基础,难以独立提供满足企业经营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支持。现行科研体制下,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失衡,技术效率、创新效率低下在所难免。

中国经济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为世界所瞩目,在近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愈发光彩夺目。但分析我们的经济,仍不掩结构失衡,增长粗放的窘境。应用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其中反映应用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影响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产品的销售额比重,中国仅占10%左右,而经合组织国家占35% -40%①[ 美]乔治·吉尔博伊:《对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反思》,《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3期。。中国还是新兴经济体,经济社会发展还处在追赶世界先进国家的艰难征途中。在追赶世界先进国家的过程中,就企业而言许多先进技术值得引进模仿,远比自主研发新技术更容易,短时间内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更为客观。近三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伴随西方国家在华投资带来的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家用电器制造、摩托车制造、汽车制造、计算机生产以及方兴未艾的手机生产等技术,都为中国企业带来过丰厚的利润。处在经济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承接世界先进国家技术扩散,造成中国企业更多关注技术引进改造,或模仿创新。不需要自主技术创新,企业照样可以获取丰厚利润,企业自然缺乏自主创新的迫切性。近几年,部分经济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在世界经济竞争的大潮中,逐渐培养了经营企业的危机意识,在经历了模仿、引进与消化技术后,开始探索自主技术创新,如华为集团、三一重工、吉利汽车等。目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科研力量还无法与国外成熟的跨国公司相匹敌。

三、企业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的主导

创新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意义,在于通过改进企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最终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然而由于传统科研体制的限制,目前,科研的骨干力量聚集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技术创新起步晚,创新的能力还很薄弱,企业借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资源,创建全新协同创新组织,展开协同创新是提高技术创造质量的可行选择。有效开展协同创新,首要问题是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彼此独立的创新资源有机地协同在一起,形成一致的创新目标,发挥出各自的创新优势,使各创新主体明确自己在创新组织中的角色定位,并服从创新组织的统一安排,共同实现创新目标。核心问题是确定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种资源中由谁来主导创新过程。为此,要明确实现战略、知识、组织三个层次协同的主导力量②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2期。。

战略协同需要明确协同创新目标。企业参与创新必然围绕企业的经营开展,协同创新的目的显然是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应用的新技术,它与企业的经济价值有着紧密联系,企业最明确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而高校与科研院所关注的是学术研究,不具备企业的市场敏锐性。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大量隐性知识的存在,企业不容易把自己对市场的感受及已有的技术基础,向其他协同创新的参与者做出准确的表述,使得创新目标的确定上,企业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因此企业成为战略协同的必然主导,由企业协同相关的创新资源,形成一致的创新目标。高校与科研院所则围绕企业提出的创新实施方案,展开协同创新。

知识协同是使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自拥有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换与提升。知识资源通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可以被观察的部分是显性知识,而隐藏在水中不可见的部分是隐性知识,人们直观感受的只是冰山一角,隐性知识要远远大于显性知识。协同创新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都具有这两种性质的知识,其中隐性知识是组织核心能力的关键,是人们的灵感与思想火花的源泉,是人们在技术创新中进行新构思、新设想、新发明的源泉。在开放的创新环境下,显性知识容易交流和共享,隐性知识难以用系统的、编码的语言清晰表达出来,在不同的创新主体之间交流困难。在企业主导的创新战略体系中,知识的转换、融合同样需要围绕企业知识这个中心,吸纳企业所缺乏的,而高校和科研院所又拥有的知识,使之同企业原有的技术以及经营过程中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结合,构建协同创新组织的新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与科研院所是协同创新组织的新的知识体系的有益补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中的知识协同过程,自然是一个以企业原有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为基础,由企业创新知识所主导的知识交流与提升的过程。

组织协同是将行政互不隶属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进行协同管理,构建全新跨组织关系的过程。组织协同的关键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者,在协同创新组织中谁更具有对协同创新参与者的控制力,主导协同创新的实施过程。应用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新技术,协同创新的结果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存在直接联系,企业是协同创新成功的直接受益者。当然,协同创新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种创新资源融合在一个组织中,有着一致的利益,协同创新目标的实现,会给各协同创新参与者带来各自不同的收益。但高校与科研机构是科研导向,更关注协同创新对学术研究的促进,企业则具有明显的利润导向,重视的是协同创新的经济价值,企业享有协同创新成果带来的经济利益。同样,企业也必将是协同创新失败的风险承担者,企业需要承担协同创新费用的支出,协同创新失败,企业最终要负担研发经费的损失。追求协同创新成功利润的激励与负担协同创新失败风险的压力,迫使企业要主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协同创新资源的组织协同,控制协同创新过程,以更好地防范风险,追求利润。也只有企业主导协同创新中的组织协同,才能确保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确保企业主导协同创新的知识体系的高效,才能有效控制协同创新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

协同创新,将为中国未来技术创新科研体制改革开辟新的路径,也必将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突破传统创新主体壁垒,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由于创新技术层次的差异,企业经营中所需要的应用技术与企业的联系最为紧密,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过程中,由于隐性知识不容易在协同创新参与者之间传播的特质,决定了企业具有高校与科研院所所不具备主导创新战略协同、主导知识协同、主导组织协同的优势,使企业自然成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过程的主导者。厘清各创新主体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的角色定位,才能将分散的创新资源凝聚在一起,围绕一致的创新目标,发挥出各自的创新资源优势,提高应用技术创新的效率。

[1]陈劲:《新形势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李丹:《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协同行为及管理机制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薛传会:《论高校的协同创新战略》,《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7期。

[4]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7期。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协同企业
企业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企业
企业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