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勒米诺菌属致感染1例分析

2013-03-21李小娜牛沛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舒巴坦头孢哌酮氧氟沙星

李小娜,牛沛兴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

勒米诺菌属致感染1例分析

李小娜,牛沛兴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

目的:报道1例勒米诺菌属致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病例分析、临床诊治、药敏结果等方法,分析导致勒米诺菌感染的原因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勒米诺菌属是比较罕见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基础疾病严重、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免疫力低下等是常见的感染原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检测分离的勒米诺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勒米诺菌属感染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勒米诺菌属;抗菌药物;药物敏感性

随着抗菌药物品种的增多、抗菌谱的扩大以及广泛的应用,院内感染的病原菌逐渐增多,大多为条件致病菌,耐药性强,使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面临严峻的挑战。勒米诺菌属为肠杆菌科的一个新菌属,和其他肠杆菌科具有类似的特征,不同的是该菌在临床非常罕见,本文以我院1例勒米诺菌感染为基础,探讨其感染原因及对药物的敏感性。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退休干部。慢性结肠炎30余年,26年前因肾结石行手术治疗,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药物控制血压效果不佳,后多次因高血压病脑梗死住院治疗。口服替米沙坦片控制血压尚可。一年前出现腹膜后血肿,有长期低钠血症史。20 d前因摔伤后出现右侧股骨颈骨折,住我院骨科保守牵引治疗。2012年5月23日出现恶心、呕吐、纳差,伴有剑突下不适,停止排便、排气。为求进一步治疗,2012年5月23日转入我院消化内科。入院查体:T37.5℃,P 72次/min,R18次/min,BP134/74 mmHg,精神差,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锁骨下留置静脉置管,活动受限。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1.27×109个/L,RBC 3.63×1012个/L,Hb 112 g·L-1,PLT387×109个/L,NEUT 92.91%。肺部SCT:双上肺陈旧结核,右下肺感染,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上、下腹部及盆腔SCT: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右肾多发结石,左肾多发囊肿,胃体体积扩大其内可见大量气体存留。入院诊断:肠梗阻,胃潴留,肺部感染,营养不良,低钠、低氯血症,右侧股骨颈骨折并压疮感染,高血压病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冠心病,前列腺增生症并尿潴留。入院当晚最高体温高达38.5℃。予以灌肠、胃肠减压、纠正低钠血症、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并予以左氧氟沙星抗感染。2012年5月26日停止持续胃肠减压,患者无食欲,不愿进食,经胃管内注入流食及药物。2012年5月28日血常规检查:WBC 6.90×109个/L,NEUT 60.30%,LYM20.0%。2012年5月30日送检血培养出理查德勒米诺菌,药敏试验表明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敏感。T38.2℃,患者青霉素皮试阳性,根据药敏结果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2012年6月4日送检血培养阴性,辅助检查:WBC5.43×109个/L,NEUT65.00%,LYM24.00%,T36.8℃。精神及食欲良好,肠梗阻、胃潴留治愈,肺部SCT示肺部感染吸收,临床症状好转,患者要求出院。

2 讨论

理查德勒米诺菌为勒米诺菌属条件致病菌,常见于侵入性医疗操作和频繁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且免疫力低下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本案例中,患者为老年男性,长期患有慢性结肠炎、高血压、脑梗死等多种疾病,多次住院治疗,本次又因严重骨折住院20余天,活动受限,长期有深静脉置管,入住消化内科后多次进行胃肠减压及经胃管内注入流食和药物,体温一直偏高,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易受病原菌入侵。

勒米诺菌最初仅从人类粪便和尿液中分离出,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各种侵袭性操作的增加以及先进的检测设备,痰和血液标本中也陆续分离出该病菌。Blekher等[1]通过调查发现,勒米诺菌属几乎都是在患者住院时间超过72 h才能检测到,表明它可能是院内感染的病原体,引起的临床症状比较常见,在检测到勒米诺菌属感染的14个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中,发热者57%,白细胞增高者43%,白细胞降低者7%。本案例是在患者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第5天送检的血液标本中检测到理查德勒米诺菌,该菌培养周期较长,血培养24 h未见致病菌生长,48 h后才能检测并分离出该致病菌,患者入院后精神差,无食欲,体温一直在38.0℃左右,WBC11.27×109个/L,NEUT92.91%。文献报道,本菌属中只有个别案例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大多数耐药性较强,仅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常规抗菌药物难以控制[1]。但是,我院检测分离到的首例勒米诺菌属病原菌,还未发现因药物滥用使其产生耐药菌株,所以它对多种抗菌药物均敏感。患者入院后经验性选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控制肺部感染,5 d后,白细胞及中性细胞比率降至正常范围内,但体温一直居高不下,且从血液标本中检测到理查德勒米诺菌,而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左氧氟沙星敏感,表明左氧氟沙星并不能彻底杀灭该菌。勒米诺菌属是革兰阴性杆菌,兼性厌氧,而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抑菌剂,虽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但对厌氧菌作用较差,所以使用左氧氟沙星后,仍然能从血液标本中检测分离到该致病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第三代头孢类药物与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两者联合使头孢哌酮的抗菌谱扩大,抗菌作用增强,不仅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大,而且对革兰阳性需氧菌和厌氧菌也具有抗菌作用,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比较合理。因此,静脉滴注治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5 d后,患者血培养显示无致病菌生长。头孢哌酮影响维生素K吸收,使凝血因子合成受阻,可引起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功能障碍和血小板功能障碍,出现明显的出血现象,因此在应用头孢哌酮时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2]。

目前,勒米诺菌属作为一种新的肠杆菌科细菌,其如何在临床标本中出现、耐药机制及临床意义等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相关的临床信息而使医生在临床诊治中感到困惑。其耐药性强,作为院内感染病原体应引起高度重视,医护人员应了解和掌握引起院内感染的各种因素,提高医院感染的监控质量,重视病原学检测,根据病原菌特点、药敏结果以及患者实际情况、临床症状等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1]Blekher L,Siegman-Igra Y,Schwarts D,etal.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patterns of leminorella spp.,an emerging nosocomial pathogen[J].J Clin Microbiol,2000,38(8):3036-3038.

[2]王艳宁,钟慧.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检测,2005,5(1):57-58.

R969.3

A

1001-5213(2013)01-0077-02

李小娜,女,硕士,药师,电话:0371-66028035,E-mail:lxnly_2006@126.com

牛沛兴,男,学士,副主任药师,电话:0371-66028035,E-mail:b_11etty@163.com

2012-06-27

猜你喜欢

舒巴坦头孢哌酮氧氟沙星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33例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