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最远的那个人
2013-03-20徐南鹏
徐南鹏
明朝那阵子谁走得最远?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郑和。他带着一只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总计航程三十万公里,堪称是那个时代的伟大创举,无人能出其右。
走得最远的人,当然要有一个起算点。那么,去郑和故里看看,实在是必要的。郑和是云南昆阳人,这倒出乎不少人意料。一个出生在高原的人,见到一方小池塘都要称之为“海”,却把自己的生命与波澜壮阔的大海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人生就更加神奇了。
金秋十月,昆明的气候实在好,阳光的柔和度,空气的清新度,都似是配合人体的需要来的,或以舒适二字可代之。这个地方、这个时候,最好是邀二三知己,找一处向阳坡,晒晒太阳、饮饮茶。云南是茶乡,一杯好茶能喝出人生的境界来。但因早先已应承别人,我得放下这份奢想,与几位诗人朋友一道,来到距昆明60公里的晋宁县。昆阳就在晋宁,傍月山而建,现山上建有郑和公园。公园说不上雄伟,但在一个小县城,有这样规模的公园也够奢侈了。公园内有郑和塑像、纪念馆和重新修建的立有“郑和故里”牌坊的郑和故居。纪念馆所藏无非是郑和下西洋的碑文拓片、石刻以及航海用具等物,倘若遇到一个挑剔一点的人,这里所藏有文物价值的东西实在是少了一点,与郑和开辟伟大航线的壮举实在不般配。还好,在中国甚至海外,还有不少为纪念郑和而建的公园、寺庙等,内藏与郑和有关的文物就算是浩瀚了。在管理人员引导下,我们沿林木蓊郁的小路寻到了马哈只墓园,据传这里埋葬着郑和的父亲。郑和之父曾到达麦加朝圣,归来后,依习俗被尊称为“哈只”。突出地表的石棺上,看那粗糙的雕花,便知非明代实物。问管理人员,确是今人所建。而石棺前立着一块红沙石碑,用玻璃门锁住,一看便知是重要物件,管理人员肯定地说那是原物。碑阳的正文以楷书阴刻,一部分文字已经在岁月中风化不可辨认,但尚可见立碑时间为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由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志刚撰文;碑阴则刻有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郑和回乡扫墓题记44字。对于这块碑石能够免遭文革劫难,让我们今天还能见到相对完整的真迹,不免又生出许多感慨。
诚如碑文所言,永乐九年即公元1411年的冬天,郑和回过生育他的故土。这在明史里也有记载。那年,郑和40岁,据他离开昆阳已经整整30个年头,他也已经完成了三次下西洋的任务。郑和原姓马,名三宝,之所以叫三宝,说法不一,但他在家中排行老三的说法诚然可信。对十岁那年为明军所掳,受宫成太监的经历,隔着这么浩渺的时空,我们是无法猜想郑和自己是如何看待的,甚至连郑和在宫中的行为历史上亦无一字记载。历史从来都是伟人的历史,是皇帝的历史,即使像郑和这般在历史上算是有影响的人物,在史书的卷册上也只能寻得些许蛛迹。这不能不令人叹历史之无情,从而倍加珍惜人生。做了一名太监,郑和被送进朱棣燕王府,成为朱棣的陪读。靖难之变中,郑和跟随朱棣立下战功,成为燕王的重要亲信。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宝郑姓,并改名为和。郑和官至四品,任内官监太监。宣德六年(1431年),明宣宗朱瞻基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郑和的航海生涯,始于永乐元年。那一年,郑和奉旨出使暹罗国。暹罗即泰国,要途经中国南海,航程已是不近。一路上,郑和累次校正针路,牵星图样,以中国山水笔法描画海岛水势山形,这成了最早的航海图本。后一年,郑和又奉命出使日本,日本以属国的名义对明朝朝贡。明朝赐日本实际统治者足利义满“日本国王”金印一枚,足利义满回书自称“日本国王,臣源义满”。这两次远行,对于郑和来说,仅仅是小试牛刀,真正意义的远航是在永乐三年,即公元1405年7月11日,一支由240多艘船只、27000多名船员组成的船队浩浩荡荡地出海了。一向以内陆国自居的中华帝国,第一次向更加辽阔、更加不可知、更加难以控制的海洋进发了。这一次远行,历时两年多时间,至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郑和才率领船队回国。《明史》对此记载:“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域,以次遍历诸国。”第一次远洋回国稍事休整,同年10月郑和二下西洋,抵达了文莱、泰国、柬埔寨和印度等地。永乐七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郑和开始第四次远航。永乐十五年,郑和完成了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郑和已经50岁了,再次率船队第六次下西洋。宣德六年,即1431年,郑和再次出使西洋,并于归国途中病逝。七下西洋,郑和到过50多个国家,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也可能到过澳大利亚。2002年,英国海军退休军官加文·孟席斯出版《1421:中国发现世界》,宣称郑和早于哥伦布70年发现美洲大陆,并绘制了世界海图;在麦哲伦的100年前,完成了环游地球的壮举。这种说法当然有点新意,但也只是一说,其实并无实际意义。
一支在大海中航行的庞大船队,要不迷失方向,不葬身海底,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经济实力,二是造船技术,三是航海技术。经济实力自不必说,从宋朝以来,一直到明朝末年,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当时中国大致占世界生产总值的70-80%。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宝船”,船高四层,船上九桅可挂12张帆,锚重几千斤,要200多人才能启航。《明史·兵志》记载:“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早些年,我在泉州海交馆也见识过明朝的沉船,其造船工艺着实令人叹服。另外,航海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郑和那时已经熟识“牵星术”,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星宿进行航船定位,确定航向的一种技术,同时还有罗盘、探测水深的仪器设备和详细的航海图等。一次远航,确实展示了王朝的实力,展示了皇帝的威仪。
但是,我还是不禁要问,当年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学界对此大抵有相似的口径,有外交说、贸易说等等。但民间还有一种说法,郑和下西洋是为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当年,朱棣攻破金陵,建文帝一把火把宫殿点燃了,烧死皇后和他儿子。但是他自己到哪里去了,一直以来是个谜。有说他出海去了,有说他跑到山上当和尚了。按照传统,建文帝是明朝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朱棣当皇帝,有窃位之嫌。朱棣也是一个讲道统的人,虽然他对外宣称建文帝自尽了,但心底下还是十分不安。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怕世人怀疑他执政的合法性。所以,他命郑和到海上去寻找建文帝,这是合情理的。可以想象,这是一项绝密的任务,非亲信不可为。朱棣选了自己身边的郑和担此重任,也是选对了人。郑和下西洋,虽然没有带回建文帝的消息,但是有一个意外收获,他带回了许多小国的建交文书,有的还慑服于明朝的威仪,主动朝贡。这对朱棣弥补继承皇位的合法性无疑是有帮助的,四海来朝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朱棣心中的不安。这用来解释为什么郑和要一次又一次,不惜耗费巨资下西洋,是说得通的。朱棣去世以后,他儿子朱高炽继位,在位不过十个月就暴病身亡了,明宣宗朱瞻基登上帝位,改年号为宣德。对朱瞻基来说,他不可能有他爷爷那种对执政合法性的焦虑感,加之远洋行动开支巨大,其工程浩大实不逊于我们现在搞的登月计划,其时郑和已逝,朱棣到底交付给他什么任务也显得无关紧要,朱瞻基完全有理由叫停这项对他来说出力不讨好的远洋行动了。郑和七下西洋回来后,朱瞻基颁发一道圣旨,开始实行海禁,明令一舟一楫不许下海。一个辉煌的时代至此终结,几百年后从中国海上驶来的却是西方的坚船利炮。
月山郑和公园的山顶,建有一座船形建筑,飞檐画栋,像是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登高而望,可见静伏于山脚下的昆明湖。千年以来,昆明湖不惊不乍,只以清净波心映照穿梭日月。而我在想,因为郑和的存在,明永乐不愧为一个伟大的时代。但是,一峰突起,不可能造就大地的海拔;只有群峰耸峙,才可能抬起高原的厚重。郑和七下西洋,前后历时近30年,竟没能培养出一批能为当时朝廷所用的航海人才、商贸人才,更没人能超越郑和走得更远,真是历史的无奈和无情!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受刑之地也在昆明。若只论明朝皇帝,他应该算是走得最远的那一个了。逃难时出过国,到了缅旬,而后被投清旧将吴三桂追回并在昆明绞死。自此,明朝灭亡。这是1662年的事,距郑和一下西洋已经过去257年,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已经过去294年。也是这一年,还有一位姓郑的明朝将领,名成功,收复了台湾。郑和下西洋的时代,正是西方文明开始萌芽的时代。如果可以假设,郑和的时代不是一个终结,而是一个开端,是不是就没有跑得最远的朱由榔的事?之后的中国历史是不是该有另外一个篇章?
这种问题,当然十分可笑,就权当一个痴人在问风、在问雨。但经常这么问问,有时也会使梦中人突然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