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建制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3-03-19陆科达甘金明

梧州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梧州实验室

陆科达,甘金明

(1.2.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中心建制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陆科达1,甘金明2

(1.2.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以梧州学院区级软件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建设为依托,对以中心建制的实验室建设、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通过了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实验室建设思路,改善了原来实验室建设布局不均、标准不高的问题,改革中心建制管理体系,提高了管理效率,建设实验信息平台,加强实验室共享,降低了运行成本。实践证明,经过建设和改革,全面提高了梧州学院实验室建设水平,在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心建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梧州学院软件工程教学实验中心2010年被列为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虽然已基本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硬件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软件工程已经发展成为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文件,对实验室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功能集约、资源优化、运行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突出教学科研有机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条件。使梧州学院培养的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迅速融入业界环境,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教研水平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梧州学院根据区级软件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建设过程,进行了以中心建制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 改革实验室建设思路,构建教研一体的实验室

梧州学院作为地方性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实验室建设水平的好坏高低,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中心建制实验室通常由多个不同功能的实验室组成,比如梧州学院软件工程教学实验中心由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软件实训实验室、软件开发中心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构成。这些实验室原来由计算机科学系来负责建设、规划和管理,并仅用于教学。存在着分散建设、分散投资、封闭管理,资源浪费较严重的不利局面[1]。以中心建制的梧州学院软件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室建设分为3个部分:(1)基础实验室建设、重点建设这类实验室的基础教学条件,比如满足公共基础教学的公共机房教学环境、满足理工科软件工程相关学科基础课实验室和实践能力培训平台。(2)做好专业实验室建设项目完善、科学的整体规划,对软件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先后进行顺序选择,特别是优先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显著的项目,对有利于软件工程教学实验中心长期高效发挥作用的实验室建设项目优先建设。(3)构建软件工程教学实验中心教研一体化实验平台。这些项目由学院教务处统筹安排,相关系部参与,通过实验室的撤、并、改、建,将过时的实验室撤销,相近的实验室合并,落后的实验室改建,同时新建一些必要的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兼顾教学和科研的用途,在设备选型上,教学和科研都要兼顾,如嵌入式实验室在购买通用教学平台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科研用的实验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更高层次的实验设备,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创造条件,通过探索以中心建制对实验室进行整合建设,能有效地解决过去教学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资源分散建设、分散管理、运行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有效解决了原来建设的实验室只能满足计算机科学系教学使用的问题,现在中心可以满足理工类相关系部的教学和科研同时使用,实验设备的档次明显提高。

2 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实行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以中心建制的实验室管理直接影响到梧州学院区级软件工程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质量和长远发展,所以必须打破原来的非中心建制的实验室管理体制。过去的管理各自为政,由系部直接建设管理,建设水平较低,仅仅考虑本系的教学需要,同时实验室只供本系使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共享,出现重复建设的局面,如数字媒体实验室,计算机科学系和艺术系同时进行建设,特别是公共电脑机房,各系都进行申请建设,极大地浪费资源,出现系部学生人数多的系实验室不够用,系部学生人数少的实验室使用率极低、任务极不饱满的局面。实验室的管理也没有专职人员,只由教学系随意派一个人员进行管理,只能负起开门关门的职责,以上这些都是由于实验室管理体制造成的。以中心建制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必须在学校层面上整合优化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资源,加强统筹建设和管理,形成为多学科、多专业服务、开放共享的实验室管理模式[1]。自从区级软件工程教学实验中心立项开始,学院筹划打破原有依附于系部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建立适合跨学科、跨专业需求的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实行独立建制,有条件地进行实体化运行管理。

以中心建制的实验室管理模式,采取学院一级管理,建立从中心主任、实验室专职技术员、实验室具体责任教师、实验室学生辅助岗4层实验室管理体制,各负其职,协调管理。中心主任由学院任命,主要负责中心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实验教学计划制定、中心外联、中心人员调配、建设资金的使用等工作,有效保证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实验室专职技术员主要负责各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日常事务及实验的准备等工作,以中心建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系部界限,提供了面向全院各学科的交叉、综合的实验平台,最大可能地进行共享;实验室具体责任教师主要负责各实验室的实验开设,一般需要双师型教师,实行定岗定编,严格坐班制度;实验室学生辅助岗由学院勤工助学聘请,每年招聘一批,在高年级本科学生中进行招聘,主要协助实验室专职技术员工作,同时协管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在工作过程中学生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为保证以中心建制实验室管理理念的贯彻实施,保障以中心建制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实验中心管理制度基础上,特别制定教学科研平台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梧州学院软件开发中心助研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中心机房管理制度》、《中心研发保密制度》、《出入中心机房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相关管理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规范了以中心建设实验室的管理,增强了老师和学生的责任意识。

3 改革实验室运行机制,建立运行信息化平台

以中心建设的实验室运行机制,主要包含教学实验体系、实验教师培养机制、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创新的运行机制,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降低了实验室运行成本。

3.1 构建分层次的教学实验体系

学院软件工程教学实验中心不仅承担着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各专业方向、数字媒体技术等理工科专业本科学生和专科学生的实验教学任务,也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考试的报名点和考点。建立了从课程实验教学、教研结合、学院大学生发展中心实践3层实验实践教学机制,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就业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

3.1.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程实验教学上,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结构要求和能力结构要求,构建了学科基础实践教育教学平台、专业基础实践教育教学平台、专业综合教育教学平台和创新教学科研平台等4大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学科基础实践教育教学平台主要面向低年级的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的强化教育,帮助学生熟悉学科基本知识、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专业基础实践教育教学平台,针对高年级的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的本科学生,以项目实践为平台,以项目促教学,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专业综合教育教学平台,针对准备毕业的大四学生,以开放式实验室为依托,以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为出发点,进行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主要突出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教学科研平台,主要针对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学生参加,利用软件开发中心教学科研平台,通过教师实际纵向科研项目、企业实际需求横向项目、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比赛,如:“全国软件人才设计大赛”、“桂林高新杯软件设计大赛”、“安利杯软件设计比赛”等各级各类竞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3.1.2 教研与社会实际应用需求结合

通过科研优势提高实验教学能力,以服务地方进行教学和科研,反过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促进科研的发展;以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教研一体化平台培养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素养;注重实验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如在实验中引入真实的道路红绿灯控制实验,增强实验教学的应用性,提高学生成就感。通过对教学、科研成果的应用与反馈,经过不断地总结和提炼,软件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项目工程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3.1.3 学院大学生发展中心实践

学生经过课程实验的培训,通过教研项目的提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在大学生发展中心建立学生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提高的实践平台,学院专门拨出资金为学生科研项目进行资助,同时学生自己可以外联项目或者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的子项目,通过两年的建设,资助的学生科研项目有20多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有30多项目。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

3.2 创新师资队伍培养建设

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师队伍,建立健全实验教师建设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鼓励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热爱教学工作的师资积极投入到实验教学工作中,促进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的互通。引导和激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目前,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已经基本形成一支由学术带头人负责、科研能力较强、勇于创新、结构较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第一,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制定了专门的人才引进机制,采用全职工作和半职工作引进相结合,通过全职工作方式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在企业工作过或者具备双师型的人才专职负责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通过半职工作方式不定期邀请其他学校或者企业的骨干人员来校进行短期工作;第二,制定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员参加各种实验教学研讨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讨会,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进修学习,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利用暑假或寒假派教师到企业参加工作或专业培训,定期组织系列学术活动;第三,开展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由退休并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教学督导,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考核,同时经常性地组织交流实验教学方法及经验,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3 中心建制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打破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先进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实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现代化、开放化、高效化的重要保障[2]。以中心建制实验室包含多个子实验室,适应不同的实验需求,但其必须以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为了更加高效地运行,在建立中心网站的基础上,同时建设中心各实验室的网站,网站的功能主要包括实验室设备管理、开放实验预约、虚拟仪器实验、实验管理人员考核、实验报告递交、实验课件等内容,所有的实验过程都可以在网上完成,大大地提高了实验室的信息化水平,节约运行成本。

4 以中心建制的实验室建设成效

经过以中心建制的软件工程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逐步规范了从中心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管理及运行等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建立了课程实验教学、教研结合、学院大学生发展中心创业3层实验实践教学机制,理工科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平均就业率达到92.7%,就业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近两年,100余名学生获得2010年、2011年全国和全区软件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课题组多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利用教研平台,老师和学生参加科研项目,获得3项梧州科技进步奖,5项软件著作权。这些成绩的获得,以中心建制的实验室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摸索出一条适合学院发展的道路。

[1]陈兆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2(6)∶26-28.

[2]曹广胜.基于示范中心建设改革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2)∶123-124.

G642.4

A

1673-8535(2013)03-0078-04

陆科达(1978-),男,梧州学院系统架构设计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甘金明(1976-),男,梧州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责任编辑:覃华巧)

2013-04-06

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213)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梧州实验室
中共梧州城工委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
基于PLC的冲压成型自动化教学实验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