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物流问题探析
2013-03-19姚红玉
姚红玉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一、现代农业物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有力的支撑
农村物流体系是指为农村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支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所组成的体系。[1]现代物流作为联系农业与工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存在着大量生产资料以及农产品、消费产品的流通需求。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加强和完善农业物流体系就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1.生产发展需要发展现代物流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农业物流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衔接作用,影响着农业生产和产品流通的水平和状况。
首先,在农业生产前期,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充足供应离不开必要的物流支撑。它涉及生产、包装、储运、配送、销售等农业产前物流。
其次,农业生产的产出成果除少部分农民自己消费外,其余部分都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最终到其他消费者手中,这一物流过程也是目前农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关键环节。根据农产品的分类,其物流包括:粮食作物物流、经济作物物流、畜牧产品物流和林业产品物流等。由于农产品本身是特殊的、有生命的植物性或动物性产品,因此它们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但是,“新鲜”又是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因此对物流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需要发展现代物流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也需要有现代农业物流的支撑。
首先,随着生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宽裕,广大农民也将有条件享受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除了物质生活的提高,他们也会有进一步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许多生产、生活的消费品和现代科技的工业品、家电设备、音像书籍等也将成为农民的必需品,从而形成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也对物流配送提出新的要求。
其次,为了实现村容整洁这一目标,广大农村要进行修路、建房、电网、通信、饮水、沼气和垃圾收集等建设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开展,大量的建筑设施及材料就需要及时配送到位,也需要物流体系的建立。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有便利、及时的物流产业。应该重视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在广大农村尽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物流体系,使物流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有力的支撑。
二、中国农业物流现状及问题
受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生产,轻流通”,“重种植、养殖,轻加工、包装”的经济思想和文化传统,缺乏现代物流意识,导致我国农村物流得不到及时的发展。从而造成农村的生产和消费存在流通难,增值程度低的问题,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进程。
1.基础设施薄弱,流通体系不健全
新农村建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通村公路的建设力度,虽然大大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状况,但是还达不到构建方便快捷物流体系的要求。尤其是在农村乡村一级,道路交通运输远远达不到当地的物流需求。许多地方的农产品还不能得到及时、快捷的流通。而且我国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不够健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成本都比较高,一般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占到总成本的30% -40%,一些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甚至达到60%。农产品流通中80%以上的产品还只是进行原产品的销售,没有任何的加工、包装。运输中受资金、技术的限制只能采取常温储存、农产品物流所需的现代冷藏储运基础施严重滞后,在流通中造成农产品的巨大损失。
2.交易方式落后,流通渠道不畅通
我国目前农产品的流通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种植户自产自销;依靠小商贩小规模批发;由合作社或购销公司统一收购。第三种情况也只是在一些已经形成生产规模的地方才会有一定的比例。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副产品都是以原始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运输工具也局限于人力或者小型农用三轮车等简单机械。进入流通领域的农产品大多数都是原产品,既没有进一步的深加工,也没有进一步的分级包装,更谈不上树立品牌商标意识。主要的销售方式是把产品堆放在市场上展卖,讨价还价,现货交易,通过现金直接支付。广大农民受知识、能力的限制,不能充分利用短信、电话、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进行交易,也会延误农产品的及时流通。目前我国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流通一般由以下几个主要环节构成:生产地市场——批发商——销售地市场——零售商——消费者。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中,需要多次的搬运,需要比较多的环节、比较长的时间。尤其流通中的农产品大多都是未经加工的鲜活产品,鲜活农产品具有“鲜活”的特点,不易保鲜,容易腐烂,这些特性决定了其在物流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与其他农产品有所不同。[2]如果没有完善健全的物流产业,根本无法保障产品的顺利流通。尤其是当大量农产品集中上市时,更易造成流通过程中的损失,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除此之外,我国许多地方普遍存在管理上的部门分割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导致流通渠道的不畅,也会影响农产品的顺利销售。
3.市场管理滞后,主体发育不成熟
现阶段的农产品流通中,批发市场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大多数批发市场仍属于村、镇、街道的自营企业,设施简陋陈旧,信息、质量检测体系薄弱,管理方式落后,以收费代替管理的经营模式普遍存在。大多数批发市场的作用只是简单的为交易双方提供场地,不具备产品流通中所需要的其他设备和条件。市场体系建设与管理的步伐远远跟不上农业市场化的进程。各经营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销售模式难以形成合力,也不利于规范市场秩序。目前,大多数农业生产的方式是各农户自己经营,生产、销售方面都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指导。同时受教育、知识、能力、经济实力的限制,他们的思想观念、生产理念、经营水平都很不成熟,达不到现代市场经济所需的水平,使他们不能成为合格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主体。
4.信息流通不畅,服务水平跟不上
近年来,我国虽然加大了农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建立了相应的农业信息网络,但是,我国的农村经济信息化水平仍然比较低。首先,处于核心地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程度不高。许多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配置相应的信息设备,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地进行市场引导。其次,针对农户生产经营的信息服务十分有限。我国乡、村一级的信息网络覆盖不好,农民没有信息意识,加上资金、技术的限制,往往不重视信息设备的购置和使用。相关的网络服务公司也不愿意把资金和设备投入到目前投资大、收益小的农村市场,由此导致不能及时搜集和发布农产品流通中市场的供求信息,市场的指导功能也得不到充分发挥,也进一步影响了以后的生产导向。
5.技术设施落后,相关人才欠缺
我国多数农产品均以初级产品形式进入流通过程,缺乏深加工,附加值极低。首先农产品从地里生产出来到流通到消费者手里,整个过程中间有较长的时间,而且农产品对存储条件的要求十分严格,但是,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存储技术比较落后,存储设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流通中各环节的需求。其次,农产品物流运输设备落后、技术不高,导致农产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农产品的鲜活性要求运输的交通工具有先进的保鲜技术和保鲜设备,但我国目前农产品运输的交通工具都是普通的汽车、火车等,相应的技术和设施都极为缺乏,致使运输中成本高、浪费大。此外,由于我国现代物流业刚刚兴起,处于摸索阶段,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刚刚起步,具备现代物流意识和经验的人才极度缺乏,也是影响我国农业物流发展水平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全国大中城市的物流人才都极为紧缺,农村地区就更不用说了。
三、构建强有力的农村物流体系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把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这对促进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和改造,规范市场管理,把农产品进行质量等级化分类,进行规格化的包装,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
1.推进市场升级,完善市场体系
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扩大,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应该避免重复建设,要从原来简单的数量扩张转变为稳定数量,提高质量。重视现有市场的设施改造升级和业务功能拓展,鼓励和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向农业方向的投资和发展,建设一批符合我国新时期农产品流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批发市场。
2.发展连锁经营,建立营销体系
要在目前供销合作社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民的思想引导,树立产品产业化意识和现代物流意识,引导和推动我国农资和农产品的连锁经营。国家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引导和支持。对承担农村流通工程建设的企业,提供贷款额利息补助,企业开办的每个乡级“农家店”给予相应的补助,同时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在广大农村市场构建起一个商品质量有保证,服务优质快捷的“农村现代流通营销网络”,创新服务意识,开展合作经营,为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推动农村现代物流业稳步向前发展。
3.完善绿色通道,保证运输畅通
农产品大多是鲜活的产品,容易腐烂和变质,其腐烂和变质的时间和程度与流通时间和距离有密切关系,因此实现快速、高效的物流是保证农产品价值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低下,生鲜农产品远远没有做到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导致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既损害了生产者的利益,也使得消费者为此支付了更高的价格。[3]对此,许多地方都开通了方便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从1995年起,我国根据实际生产状况,先后开通了山东寿光至北京、海南至北京、海南至上海、山东寿光至哈尔滨等4条主要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但是,由于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的部门之间的分割管理、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绿色通道”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影响了运输的畅通无阻。我们应该在现有绿色通道的基础上,根据各地最近几年的发展需求,开辟新的通道,完善通道网络。同时,在发展通道数量的同时,增加通道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有效地改善鲜活农产品的流通环境,为农产品的及时、顺利流通提供有效的保证。
4.加强源头管理,发展深加工
我国农业生产一直注重农产品总量的增加,重视生产,忽视产品品质、产品包装和加工,导致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普遍较差。因此,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理念应该调整,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能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又能实现农产品保值增值。[4]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要重视产品质量的提升。要建立健全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产品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逐步实现规模化的生产、标准化的基地、品牌化的产品、规格化的包装。同时,把一些易腐烂,不易储存的原产品进一步深加工,使加工品在保质并保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值,想方设法增加农民的收入。
总之,为了给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应当重视农产品的物流建设,从农产品的加工入手,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储藏、运输等技术,加强相关物流设施建设,建立起适应农产品流通的物流服务体系。为农村物流的发展创造条件,实现我国现代农业物流的飞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1]王新利.论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特点与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3(4):263 -266.
[2]施海霞.浅析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的比较以及启示[J].商品经济,2008,(9):27 -28.
[3]彭东华,张春霞,宫磊.改进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的对策[J].商业现代化,2007,(13):105 -106.
[4]郑金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若干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2006,(4):36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