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013-03-19

文化学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实力特色

林 丹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础,塑造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标准和科学素养等。随着历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逐渐凝结成为时代精神,反映社会进步,推动文化创新。儒学主张的“贵和”、 “仁爱”、 “诚信”、“民本”、“忠孝”、“礼义”,法家的“明赏罚”,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等思想信念与品格情操等,都给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宝贵的启迪。罗素在《中国问题》中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中华文化体现了和平、和谐、包容、和而不同、天地合一等人类共同的理想,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之中,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须体现其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体现着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中国有能力、有条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和谐共存、共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塑造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需要突出时代感、大众化和独创性。所谓时代感,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体现与反映时代主题、时代精神和时代潮流,这样它才能发挥引领社会进步的作用。例如,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和谐和睦”等理念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因此,能够在全球产生共鸣。所谓大众化,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关注大众生活,具有广泛的亲和力,能够引起强烈的社会认同。例如,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就能够反映出世人处世、行世、立世的基本准则与规范,更加容易走进大众的心灵深入。所谓独创性,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反映出其特色、原创性与普遍意义。在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只有那些具有独创性的价值理念与思想文化,才能经得起历史筛选与实践的锤炼,这就是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的过程。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方面是总结中国人民自己的历史与实践,提炼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也致力于面向世界,关注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在此基础上,阐明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观念与价值主张。在新形势下,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此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竞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举措

文化即是力量,这不仅包括在精神方面发挥力量,也包括在经济社会方面发挥力量。随着经济与文化越来越融为一体,一方面经济产品的文化内涵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价值;另一方面精神文化的扩散很多也是通过文化产业实现的。可以说,文化不再仅仅是外在于经济生产的单一的精神因素,而是已经成为直接渗透到经济生产过程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渗透性要素。这就是说,随着文化的发展,它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内生力量”,文化既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一种硬实力,即经济社会实力。随着人类社会逐步驶入文化经济时代,具有精神动力与科技动力的文化,对整个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影响与渗透力量。文化的发展除了需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还需要与政治、军事、外交等国力要素相互融合,从而发挥出文化强大的提升综合国力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的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揭示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实力要素相结合,进而提高国家经济社会竞争力。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生产力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文化与经济的交融日益深入,文化同科学技术一样,日益成为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之一。文化的经济化促使以满足人们精神心理需求的消费品的生产及其服务活动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产业。文化的生产力效用日渐彰显,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文化产业。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可以说,在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正在取代自然资源优势,它不仅直接体现与催生着民族国家的生产力和硬实力,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文化不仅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是一种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包括五个组成部分:激励中华民族形成强大向心力的文化凝聚力;获得国外仿效的文化吸引力;推动发展、追求领先的文化创新力;将文化要素组织成效能最大有机整体的文化整合力;向外界正确表达意图的文化辐射力。其中,文化凝聚力是内核要素,文化吸引力是基础要素,文化创造力是倍增要素,文化整合力是集成要素,文化辐射力是功能要素。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创新力

在人类从事所有物质生产实践与活动的过程中,文化都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创新力量,这种力量既体现在它能够丰富与完善实践主体的知识结构,还体现在它能够改善实践主体的精神面貌,从而推动整个人类越来越有效地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朱谦之先生认为“文化本来就是生活,……文化生活乃在永远创新,永远变化的过程当中;文化本身就是变和动的表现,而这个变动,就是生活进行,就是进化。所以文化和进化根本只是一个,一方面是时时刻刻的积累,一方面即时时刻刻的创新”。[1]社会的发展表明,文化创新在当代已经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创造力的范型和基础。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到2020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部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核心内容的优势

(一)具有以和谐为核心的审美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的“天人合一”、“和谐”、“和为贵”、“和善”、“祥和”等观念,不但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具有普世性价值,对人类文明进步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和谐世界”的观念,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成多样性公约》提倡的“各种文化互相共存,互相包容”的理念是一致的。他指出:“构建和谐世界,必须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和而不同’是引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平、和合、和睦、和谐相处进而‘协和万邦’的普世原则”,深刻揭示了和谐精神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内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续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就是指通过国际沟通,我们要达到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促进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

(二)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跨越几千年而不衰,屹立于东方之林的内在动力与强大纽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于铭松先生论述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的巨大推动力。”,“这相当于中华民族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历史宣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蕴涵着一股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品格,是我们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激荡与碰撞,有助于使青年一代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了解与掌握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在发展进程中所积累与沉淀的身后的思想文化底蕴,发掘中华民族发展与进步的强大生命力。从而不断提高全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具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创新包含着革新、弃旧图新之意,也就是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与创新,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相互促进、互为动力。这一动态进程能够有效地实现旧事物向新事物、旧思想向新思想的转变。从而形成适应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和发展目标、特定时代主题、特定时代发展趋势的最活跃、最先进的社会意识结构,即所谓的时代精神。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可以看出,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其中所蕴含的韧性与品格,有助于整个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理论上时刻保持自觉与清醒,有助于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助于促进整个人类的全面进步与长足发展。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内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有利条件

其一,文化产业化。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区分,强调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个巨大突破,同时也毫无疑问地成为文化改革与发展实践上的一个巨大的创新。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文化生产力空前释放,文化活力显著增强,经营性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明显增大。从理论层面看,文化体制改革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提升了人们对于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从实践层面看,文化体制改革有效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协调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逐渐培育起充满活力的、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文化发展体制和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理顺了政府、市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重新塑造市场竞争的主体;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其二,文化多元化。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文化主体相对封闭的状态被打破,不同文化成为可感知、可比较的存在,这导致文化多样化、差异化。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会议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文化的个性化、多样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否认、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全球化的发展,冲击了各民族文化的相对封闭状态,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在世人面前。这种文化的激荡与碰撞使文化成为一种可比较、可感知的存在,各个民族的个性文化、多样性文化必须在与其他文化的相对关系中寻求发展。

其三,文化自觉化。文化自觉化与文化多样化息息相关。“文化传统的独立性和价值在交汇的漩涡中失去其清晰的轮廓,所牵涉到的民族性、文化身份、文化模式等问题构成了这个时代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3]这种自我民族认同的文化观照有利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当代的理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发展,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改造利用其合理成分,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淘汰有碍进步的文化糟粕。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应当凸现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和中华文化的自觉性,而这种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觉并非囿于狭隘的民粹主义和文化自大,而是通过中西文化交流会通的角度,在清醒的文化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础上,站在人类与世界的立场上,为人类和世界提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知识和价值。”[4]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要具有真正的文化活力,已不能再将中西作为两个单纯的孤立体看待,而必须切入其间的交接面,关注其间的间性特质,这个对二分视野的扬弃,不仅更加切合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而且鉴于其相关性方法还更能提供现实所需的洞悉。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一个多元发展、相互作用的系统进程,形成并创造于跨文化或文明之际的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中。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作为全球化的文化动力,[5]在应对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差异,要跨越文化浪潮,即所谓“全球化思考,在地化行动”(thinking globally,acting locally)。

五、新时期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发展方向与具体路径

首先,明确目标受众,实施与目标受众有效沟通战略。清楚地确定国家文化的目标受众,可以快速高效地塑造与提升国家的正面形象。其一,成立专门的国家品牌文化营销机构,形成统一规划、多方协调的管理体系,这是实施与目标受众有效沟通战略的基础。例如,伦敦、纽约和阿姆斯特丹等都拥有自己的专门负责文化品牌管理的机构。在此基础上,培育具有特色的名牌产品、企业和节庆活动等,进一步夯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其二,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否能够与目标受众有效沟通,也取决于国家的信息沟通力、组织沟通力和人际沟通力等,如果能够有效地提升国家的沟通力,就能够快速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所具有的人际沟通能力、信息沟通能力与组织沟通能力等决定着其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深度与广度。如果国家不断从这些方面提升自身能力,就会增进与目标受众的联系,获得目标受众的认同。

其三,实施与目标受众有效沟通战略,应当进一步加快国家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沟通与交流,快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举办国际会议、国际会展、国际性体育赛事等重大项目为契机,积极改善国家的硬件设施与环境条件,从而展示出国家的正面国际形象,提高国家的国际声望和国际认同度。

其次,塑造城市品牌文化,实施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战略。国家文化品牌,展示出一个国家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所具有的深刻时代意义,而且代表这个国家的文化作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如果一个国家的品牌文化能够使目标受众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又能够陶冶情操,那么,这个国家的文化就能够形成巨大的辐射力,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呈跨越时空式地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不解地狠抓国家品牌文化建设,实施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战略。

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一:充分发展传媒业、影视业、国际组织和会议产业,以发挥其倍增器的作用。在中国,只有北京、上海等极少数城市在传媒业、影视业、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和会议产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其余绝大多数城市的传媒业、影视业、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和会议产业等在国内都几乎没有很大影响力,更谈不上在国际城市中的竞争力。然而,即使是北京这样的国内领先城市与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的差距也非常明显,如2009年北京尚没有一家媒体集团入选福布斯2000强,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认定的具有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中,北京也仅有15家,这都远低于纽约和伦敦的水平。因此,中国在发展中,非常有必要将传媒业、影视业、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和会议产业等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将其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路径之一。

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二:实施“国家文化传播信息工程”。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具有现代气息的文化传播体系,凸显出国家文化行业的优势。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不断推动城市文化传播内容、载体、方式与手段的创新,改造传统国家文化传播系统,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质量、传播速度、传播效果以及传播范围等。不断推进新闻、广电、报业等传统媒体与新兴的网络媒体相结合,致力于打造主流媒体。另一方面,做大做强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文化龙头企业,鼓励这些企业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对外文化输出能力与对外文化传播能力。

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三:加强“国家人才引进培养工程”。一方面,通过建设高层次紧缺性急需文化的绿色通道,重点引进文化产品自主创新人才、文化经纪人、文化策划人等高层次文化创新人才。为这些新一代的优秀艺人、文体骨干等文化人才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提供优先的城市服务和充分的展示才华的平台,从而形成一批在国内知名、在国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艺术家、理论家等文化大师及文化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在制度、政策等方面,对于文化名人、文化大师予以特别优惠,大力引导其设立各种各样的文化项目研究工作室和文化研究流动站等。

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四:积极创办研究生园,提升科教文化软实力。为了加快提升培育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可以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依托国内高等学校创办研究生园,集中高校的人才和科技研发资源,推进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研究生园的人才优势、科技研发能力和高新技术成果,带动国家文化创新和相关服务业,增强教育、科技和文化支撑能力,这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步骤之一。

再次,开动科技引擎,实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将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依托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律和城市的整体发展愿景,从全球化的视阈来制定其科学的发展规划,并持续地、系统地提供符合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和组织制度保障、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一方面,大力实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战略,打造一批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链结合紧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群。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和规范管理,精心打造具有上下游文化产品相互带动、联动发展优势的国家文化创意产业链。另一方面,积极构建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配套服务体系,重点资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为中小型、成长性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最后,形成系统完整的制度环境,实施整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战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塑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文化软实力资源来源广泛,塑造主体众多,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受众亦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如果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塑造与提升缺乏组织上的保障,就很难有效地整合国家文化软实力资源,难以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的愿景与行为,不能做到统一协调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的各项投入,那么,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塑造过程中,就不仅会造成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国家也很难向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受众传递连续一致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形象,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的效果也必将大打折扣。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与提升环境,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明确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定位,并对国际化目标规划出具体明确的空间定位与功能定位等。另一方面,依托国家文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的国际化水平。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问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79.

[2]胡勇.变形的龙——从《女勇士》的艺术与文化接受谈华裔文学的跨文化特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27-31.

[3]蔡利民.从全球文化融合看中华文化的主体自觉[J].求是学刊,2009,(3):13-18.

[4]周宁.中国转动世界——探寻世界文明的中华文化资源[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18712

[5]庄德林,杨颖.城市软实力建设热潮下的冷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10,(2):96 -101.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实力特色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特色种植促增收
实力抢镜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中医的特色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完美的特色党建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