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

2013-03-19

文化学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载体记忆大学

宋 平

(大连大学档案馆,辽宁 大连 116622)

档案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古以来已经存在。档案文化不仅有自己的含义、属性和功能,它作为大学文化记忆的重要元素和大学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档案文化的内涵及属性

狭义的档案文化一般指记录、反映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档案信息及其载体。广义的档案文化还包括人类充分利用这种实体文化成果而进行的档案管理活动。本文采用的是狭义的档案文化概念。

档案文化的基本属性有四点:一是真实性。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其贮存的信息具体而真实,其载体具有固化恒定性。二是知识性。档案横穿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内容来源广泛。它记录着各行各业社会实践中的史实、数据、成果和理论,蕴藏着广博的知识,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三是连续性。它能不断将发展中的社会文化信息及时收藏起来,虽然记载档案信息的载体不断变化,但记载在载体上的信息始终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延绵不断的。四是基础性。档案信息的原始性决定了它的基础性,纯“天然”的原始信息为许多文化产品提供了“母资源”。档案是各种文化实践活动的基础,文化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而档案则是生活的真实记录。[1]

二、档案文化的功能

(一)贮存记忆功能。档案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反映出历代人们的文化创造和成果。可以说档案是“人类的记忆”。档案是人类存贮文化最有利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贮藏器,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档案文化的存贮,那么就成了没有历史记忆的国家和民族。档案的文化价值是与存贮时间的长短成正比的。

(二)继承传播功能。档案作为一切社会形态记忆和传递的源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它可以穿越时空,跨越年代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延伸,使文化得以发展和继承。所以说,没有档案,历史将失去记载,历史的前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将受到阻碍。

(三)文化教育功能。档案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详细记录了人们创造历史的奋斗足迹和光辉历程,凝结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不容质疑,因而,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是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文明以及业务知识技能教育的重要素材。

(四)文化创新功能。[2]档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活动,它在人类文化发展中还有着一个重要的功能——文化创新作用。档案中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它如果与其他文化实践结合,就可能产生出更具有创造性、更富有感染力的新的文化成果。如许多文学、艺术、影视作品的基本材料都取自于档案素材,通过艺术再创造,使作品既具有严肃的历史真实性,又具有艺术的生动感染力。

三、档案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

高校的档案文化与大学文化密不可分,档案文化是反映一所大学文化内涵、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的积淀及珍贵财富。

(一)档案文化是大学文化记忆的积累和沉淀。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大学记忆所依托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档案作为文化的承载体,不仅记录了学校物质形态的变迁,同时也记载了大量的文化史实,这些信息资源为我们创造时代文化成果,同时也为后人的文化构建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营养。

(二)档案文化是大学文化记忆的要素。通过档案我们可以追忆过去,如一些历史悠久大学里的特色景观和历史建筑,我们现在只能观察到它的形状、结构和建造材料等,如果通过历史资料文献这一记忆元素,就可以了解它形成的历史背景、建造时间和过程,档案可以印证它特有的文化价值等信息。

档案又以其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内涵,成为构建“新”的大学文化记忆的重要元素。人们可以通过学习过去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实现对学校各项工作最新的、最优化的管理,从而进行新的文化的再创造。

(三)档案文化展现大学文化的文脉。[3]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可以说,档案文化系统地连贯着学校发展的每一个时期。丰富的馆藏资源,能够充分反映出学校历史的发展轨迹,形象地展示学校各个时期的文化氛围,反映不同时期的文化精神、文化模式及文化理念,从而展现出学校文化发展的脉络。

四、档案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档案是大学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及文化传承的记忆和再现,它以其原始性、直观性和历史性反映着高校优良的文化传统及特色文化风貌,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础。大学精神是一所院校经过长期历史沉淀、凝聚而成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是学校文化的精髓和灵魂。高校档案记载了学校的辉煌历史和发展经历,凝聚了丰富的爱国荣校的教育内容,通过历史名人、专家学者和杰出校友的照片、录音、录像、名言警句以及诗词书画举办展览、开发档案文化产品等形式,可以激发师生爱国爱校热忱,增强师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培养其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操行品德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营造宽容、尊重、关爱、合作的文化氛围以及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

(二)大学制度文化的重要依据。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制度规章、行为规范以及组织形态等内容,它既影响着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管理的协调、全面发展,也发挥着管理育人的作用。高校档案记录了学校各个历史时期有效的规章制度、实用的管理方法以及成功的经验总结等内容,反映学校传统的管理运作机制,它一方面可以为管理者建立与大学文化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提供可靠的资源,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也将对师生自觉地将规章制度融入个人的工作模式、将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大学物质文化的重要源泉。[4]物质文化是校园建筑、图书资料、园林景观等物质载体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形态。高校档案中记录着本校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利用它们建设反映本校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或反映本校历史的建筑、雕塑,提炼有教育意义和学校精神的校训、校歌、格言、警句等,这些学校的“立体档案”和“实物档案”可以提高师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质,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优良的校风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陈永成.档案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J].中国档案,2000,(12):7.

[2]廖芬.试论档案文化内涵及其功能[J].兰台世界,2010,(1)(下):41 -42.

[3]崔明.档案:城市文脉的绵续[J].兰台世界,2010,(3):9 -10.

[4]范红.试论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J].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72.

猜你喜欢

载体记忆大学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大学求学的遗憾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