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大专院校及中学结核病防治现状调查及分析

2013-03-19高巧芬宋随福杨枢敏穆涛俊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结核病肺结核学校

高巧芬,宋随福,杨枢敏,王 雯,穆涛俊,张 岚

(1.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甘肃 兰州 730030)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学习、住宿环境拥挤,肺结核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学校一旦有肺结核患者,就很容易引起传播。甘肃省有大、中专院校420所,其中55所大专院校,365所中学,在校学生达99.2万人之多,因此,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不容忽视。2008—2010年,我省登记报告活动性肺结核人数居全省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的第二位,前三位分别为25008例、23779例、22843例。职业分类发病第一位是农民,其次是学生。学生3年来发病数占全省报告发病人数的7.96%,肺结核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55岁。近年来,我省学校每年都有结核病集中发生,登记报告的肺结核患者中,学生病例在逐年增加。2009年6月,会宁县四中在体检时发现肺结核患者十几例,引起了各级结核病控制中心(CDC)的高度重视。因此,为了掌握我省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探讨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之下建立结核病防治机构与学校医院的合作机制,把学校肺结核患者纳入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统一管理,了解患病学生及健康学生结核病KAP(知识Knowledge、信念Attitude、行为Practice)的影响,提高各级政府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及为学校肺结核病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笔者开展了甘肃省学校结核病防治现状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方法,将甘肃省55所大专院校和365所中学,按照类型比例、地理位置、学校规模列成一张表,随机抽出4所大专院校和6所中学为调查单位;对目标学校的健康学生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即每个年级抽取一个班,每班约50名学生,共约20000名学生进行结核病的知识、信念、行为的问卷调查。

1.2 调查对象

负责目标学校结核病工作的区、县CDC的领导和结核科长;被调查学校预防保健医生、内科医生、放射科医生;于2010年6月1日到2011年5月31日期间,在学生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目标学校学生中发现的所有疑似及肺结核患者;同时期目标学校的健康学生。

1.3 调查方法

于2011年8—12月利用设计的各类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答卷,答卷前由调查员说明答卷要求,调查员为省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在调查前对其均进行了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了访谈方法和交流询问的技巧,问卷中各项问题及选项的含义以及正确的填写规则,明确了访谈提纲中各项内容和访谈要达到的目的,理解了质量控制的内容和要求。对校医院医生、院长和目标学校辖区CDC人员根据访谈提纲进行访谈,整理访谈内容。

1.4 调查内容

学生肺结核病患者发现方式、治疗及管理情况,对结核病防治机构诊疗水平、免费抗结核药品的信任程度,学校医疗机构的转诊行为,辖区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情况,学校及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及国家免费政策的知晓情况等。

1.5 资料统计

采用Epidataxia建库,由两名研究人员录入数据后,进行一致性核对和修改错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 结果

2.1 学校结核病发现方式

2016年6月—2011年5月间10所学校登记的肺结核病患者有53例(其中涂片为阳性的患者13例,每例患者在统计期间均为第一次发病)。学生患者中,通过因症就诊方式发现比例为 71.8%(38/53),入学体检发现比例为 20.7%(11/53),其他为7.5%(4/53)。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小于或等于两周的患者占29.6%。

2.2 学生患者治疗管理情况

在调查的53例患者中,在学校辖区CDC治疗的占62.2%(33/53),住院治疗的占9.4%(5/53),医疗机构门诊治疗的占9.4%(5/53),休学回原籍治疗的占 5.6%(3/53),其他的占 13.2%(7/53)。治疗期间查痰3次和3次以上的占56.6%,查痰两次的占1.7%,查痰1次的占9.8%,治疗期间未查痰的占31.9%。

2.3 转诊率、转诊到位率、追踪率、追踪到位率

调查的10所学校中疑似和结核病患者转诊率为41.6%;转诊到位率为49.1%;追踪率为50.7%;追踪到位率为47.3%;总体到位率56.2%。

2.4 总体到位率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转诊因素:40.3%的患者到综合医院就诊,38.7%的患者住院治疗,11.8%的患者回原籍治疗,其他占9.2%。

影响转诊到位因素:30.5%的患者不知道CDC免费检查治疗肺结核,17.5%的患者到大医院求医,13.4%的患者学习忙顾不上,12.9%的患者住院,11.2%的患者对CDC不信任,7.5%的患者回原籍治疗,7.0%的患者误以为患了感冒不重视。

影响追踪因素:人员少,工作忙没有时间的占53.7%,没有追踪经费的占19.7%,追踪信息不全、假信息等的占26.6%。

影响追踪到位因素:否认患结核病(27.0%),学校无专人、配合不好(26.1%),回原籍治疗(17.6%),假信息假地址(13.6%),患者没时间(8.8%),出院治疗(6.9%)

2.5 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

结核病常规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结核病防治KAP的影响情况:学生对5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57.0%(10205/17905),两条主要核心信息的全部知晓率为48.6%(881/1812),3条主要核心信息的全部知晓率为24.3%(406/1672)。学生肺结核病患者防治KAP正确应答率为22.6%(12/53)。

2.6 辖区CDC定性研究结果

访谈结果显示,CDC人力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当前结控工作的需要,与辖区学校医院普遍没有建立合作关系,辖区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结控工作关注不够。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多个省市报告学校结核病聚集性发病[1],主要原因是学生发病后没有及时就诊,或者学校对学生健康状况缺乏足够的重视,未能及时发现患者;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的信息沟通不畅[2-3],常规的健康宣传活动对学生的结核病防治KAP影响力有限,学校对肺结核患者及疑似病例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总体到位率低;校医院没有健全的预防保健机构,无专人负责,缺乏完善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与CDC尚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CDC的服务能力不足,对校医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不够。有研究显示,在患者未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原因中,转诊医生没有说清楚的占53.7%,医生没有转诊的占34.1%[4]。些数据说明非结核病防治机构医生未按规范的转诊程序进行转诊工作,导致患者不能及时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

卫生部曾多次就规范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下发了文件,因此,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督导检查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尽快协调解决CDC的人力资源,以满足不断深入扩展的现代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需要。对于没有能力承担结核病临床工作的CDC,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医防合作。

同时应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共同出台控制结核病的指导性文件,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加强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指导。建立健全学校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和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明确职能,制订奖惩措施,督促各自履行其职责,保证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学校学生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因此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卫生和教育两个部门共同开展。在学校应适当开设健康教育课,传播结核病的防病知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灵活的健康促进活动。

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之下与学校医院合作,建立良好的结核病控制工作长效机制。适时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宣传,对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要指导学校进行密切接触者的筛查,预防学校结核病的流行。

[1]陈松华,李群,杨石波.浙江省1999—2003年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324.

[2]范静,胡代玉,周开宪,等.重庆市某中学高三年级24例结核病情况分析[J].重庆医学,2007,36(19):2004-2005.

[3]崔晴容,葛君华,庞茂伟,等.一起学校肺结核病集聚性感染疫情的调查[J].疾病监测,2010,25(4):335-337.

[4]罗兴雄,张广恩,陈马秀,等.肺结核患者转诊不到位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热代医学,2010,10(12):1438-1439.

猜你喜欢

结核病肺结核学校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学校推介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35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