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药炮制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3-03-19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炮制实验课驱动

武 莹

(北京卫生学校,北京 100053)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1],也是职业教育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完成完整的任务,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2]。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明线,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为暗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而特别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3]。

中药炮制是在中医临床用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传统的制药技术,它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材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这一项传统技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我国医药学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炮制技术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历史沿革、工艺、规格标准,探讨中药炮制原理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中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工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中药炮制实验课是中药炮制技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学习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体验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独立思考、独立工作,为继承和发展中药炮制学打好基础。笔者尝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进行中药炮制技术实验课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药炮制技术实验课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1.1 提出任务

教师选取代表性药材的炮制过程作为学生实验课上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如传统炮制方法炒焦技术的操作。学生通过完成对药物的炒制,熟练掌握了炒焦技术的操作方法,炒药时火力的选择与运用,掌握了炒制药物时的操作要领、成品规格标准、成品性状及炒制品是否符合成品规格标准的判断要点。

1.2 分析任务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任务。学生先根据已学知识分组讨论,分析要完成任务的所需步骤,熟悉成品的质量标准。教师再进行引导、提示和补充。如炒炭技术操作的任务是炒蒲黄炭,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炒制步骤是:(1)准备蒲黄生品;(2)净选;(3)选择中火;(4)进行炒制。教师准备了蒲黄炭的成品给学生,让学生熟悉成品的质量标准。由于蒲黄炭在炒制时容易出现火星,为避免学生慌乱而出现安全事故,在学生分析任务后,教师应补充强调安全操作方法,并播放视频告知学生如何消灭火星。

1.3 完成任务

教师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根据分析的情况来完成任务,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尝试操作,每位学生都要完成这一任务。在此过程中,主讲教师与实验教师一起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并进行个别辅导。对于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还可以集中示范演示,并对学生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

1.4 任务评价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3种。学生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首先对自己进行评价,然后由同组组员对自己的操作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可以对自己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梳理,明确优点及不足,获取经验与教训。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完成的优秀成品,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对完成情况不够理想的成品,教师也要与学生一起分析其问题所在,避免以后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药炮制技术实验课教学实施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任务设置应涵盖多个知识点

应用任务驱动法时,教师应该把知识全部包含在任务中,应该把知识点作为任务设置的主体,否则就容易造成知识点的遗漏[4]。如果一个任务无法包含所有的知识点,就可以尝试设置另外的任务;如果个别知识点无法用任务涵盖,也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或利用其他的教学方法进行补充。如炒黄技术,教师就可选择设置炒王不留行、炒莱菔子、炒苍耳子、炒酸枣仁等几项任务,将火力选择(文火或中火)、程度判定(比、听、嗅、看的方法)、炒制后的特殊形态(爆裂成花、刺焦)以及炒制时间长短等知识点涵盖。学生通过完成这几项任务,就可以学习并掌握炒黄技术的内容了。

2.2 任务设置应该具有层次性,由易到难

知识点有重点、难点,教师在任务设置的过程中应该以层次的形式进行突出。任务的整个过程应该是知识点由易到难的推进过程,这可以让学生一层层、一级级地去掌握知识。对于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应该将其放在任务的关键点上,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对这一知识点形成深刻的印象[4]。如加辅料炒技术的任务设置,从大处着眼,任务可以分解为备料→预热→炒制辅料→与药物共同拌炒→出锅→筛去辅料6个步骤。若从小处着手,教师选择设置的几项任务又会各有侧重,层层递进。第一项任务麸炒枳壳,学生重点熟悉这6个步骤。第二项任务米炒党参,在继续熟悉这6个步骤的同时,侧重练习湿米拌炒的操作。第三项任务土炒山药,巩固6个步骤的操作,并侧重让学生体会炒制辅料时灵活状态的含义。通过前3项任务的层层递进,这6个操作步骤绝大多数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第四项任务砂炒骨碎补,除继续体会灵活状态的含义之外,教师应让学生学会炒制后去毛的操作。第五项任务蛤粉炒阿胶、第六项任务滑石粉炒水蛭,在继续巩固炒制辅料至灵活状态再投药的操作要求的同时,侧重药物炒制成品程度判定方法的学习。通过这样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地设置任务,可使学生对于新知识能够一层层、一级级地掌握,也使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在不断地重复之后,使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

2.3 设置任务应具有可操作性

中药炮制的各种技术代表药物很多,相对而言,设置任务时的选择面就比较宽,教师设置任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出选择[4]。如炒炭技术,由于所需火力较高、炒制时间较长,因而烟尘较大。笔者所在学校虽然在实验室安装了抽风设施,但仍然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烟尘排出,不能达到消防安全的需要。因而笔者设置任务时,选择了烟尘较小的槐米炭、蒲黄炭,而没有选择干姜炭。

2.4 任务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任务小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任务小结和对知识点的回顾,可使学习薄弱或操作有疏漏的学生跟上教学进度,全面掌握知识点。同时,任务小结也可分析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以获取经验和教训。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还要评价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总之,教师在任务小结和评价的过程中,要客观公正,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优点,也要看到其不足,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5]。

我们在中药炮制技术实验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总是带着具体任务学习,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操作过程中,他们若碰到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就会动脑动手,分析讨论。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把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复习,把新知识进行了融入,以旧带新,触类旁通。这样就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传统中药知识传授过程中,创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让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崔贯勋,王勇,潘瑜,等.基于任务驱动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6):164-166.

[2]贺利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3-104.

[3]胡婷.任务驱动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90-92.

[4]徐伟.初探任务驱动法中的任务设置问题[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2856-2857.

[5]蒋秋英.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J].电脑学习,2010(1):62-63.

猜你喜欢

炮制实验课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