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新疆中职类卫校民族学生特点浅谈病原生物学教学方法

2013-03-19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卫校基础医学免疫学

高 剑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中等职业教育类卫生学校数十个,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卫生类人才的培养基地,招收学生中维、蒙、哈萨克族学生占多数,他们毕业后主要在新疆各地、州、县、市的卫生医疗机构中从事护理和助产工作,目前仍然是新疆医疗卫生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但从教育现状上看,这些民族学生普遍存在汉语水平有限、理解能力差、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和专注性低等特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一门以研究病原生物和机体免疫功能为核心内容的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1]。中专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可以为其后期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十分重要。现结合新疆地区卫校教学现况和民族学生特点,就现阶段如何提高新疆民族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如下探讨。

1 新疆地区卫校教学现况和民族学生特点

1.1 新疆地区卫校教学现况

1.1.1 卫校缺乏基础医学专业教师人才且教学硬件设施落伍新疆各地区卫校从事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学科的教师主要来源于经工作调动来的原临床医护工作者,学历以本科为主,硕士以上人才较少。他们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工作,对基础医学各学科的知识比较生疏,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后容易照本宣科,很难发现教材中的纰漏与错误。例如,目前新疆地区各卫校乃至全国广大地区卫校应用的人卫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第一章:微生物概述,在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结构模式图中,将线粒体结构错误标注为“内质网”,而大部分讲授此课程的卫校教师都没有进行当堂纠错,这容易对学生造成基本知识点的错误混淆。

从教学硬件设施上看,结合目前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各卫校尚不能达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条件有限,大部分卫校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护理学基础操作和急救护理学实践运用的硬件设备上,对基础医学各课程需要的设施未能改善与补充。病原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以对各类病原生物形态特点的辨识为基础,缺乏CAI设备和显微镜实验,只依靠教材中的黑白简图,无法给学生加深教学印象,因而学习效果不佳。

1.1.2 卫校不能合理进行由基础医学教学过渡到临床医学教学的课程编排 医学各课程相互交叉融合,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先进行各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才能进一步进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其教学内容牵涉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多方面的学科融合。按照三年制医学的教学计划,在学生结束上述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后,于二年级对其进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课程的讲授比较合理,但有些卫校将病理生理学与该课程放在同一学期进行讲授,由于缺乏对各种病理生理机制的全面理解与掌握,使学生对病原生物学主要致病机制的学习十分困难。

1.2 新疆地区卫校中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

1.2.1 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有限会影响教学效果 与同年龄同年级层次的汉族学生相比,民族学生由于汉语水平有限,对以普通话教学为基础的医学课程的学习较为困难。中专学生主要为三年制,学习时间有限。尽管各卫校对民族学生在进行医学相关课程讲授的同时也进行了普通话培训,但主要以汉语普通话的发音纠正为主,辨其音形而未解其意,经常把汉语词语分字而读,而专业医学名词晦涩难懂,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医学课程的学习效果。

1.2.2 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度低 三年制卫校教学时间紧迫,一般只设置主干医学课程,而对医学生物学和医用物理学、医用化学等学科一般不予设置。中等职业教育是继初中教育之后的职业教学,面向初中毕业生授课,新疆各地区初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卫校的民族学生大多来源于广大牧区,初中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与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这门课程相关的初中化学、生物等知识的学习基础非常薄弱,教师在授课时,通过对学生初中学习过的化学和生物知识来引入病原生物学相关的知识点时,学生的反应比较迟钝,无法对曾经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延伸,教学效果较差。

提高中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注性是中等职业教育中各门课程教学普遍的难点和重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医学免疫学基础、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3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因免疫学部分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学生难懂、难记;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2]。在落后的教学条件下,只依靠书本上的文字无法加深学生对所授课程内容的印象。

2 新疆卫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2.1 加大教材中的图片编排比重以及图库建设

学生的形态学学习离不开图片,图片相较于文字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一方面,应该加大教材中图片的编排比重,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经费和设施有限的情况下可与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进行交涉,将他们由于CAI教学设施普及而搁置不用的旧式挂图收集起来,为学生建设一个病原生物学图片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随时观察各种病原生物的形态特点,以加深学习印象。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内容的教学上,以播放电教片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抗原抗体结合、免疫应答过程等内容的理解,以解决书本和传统式板书教学枯燥乏味的问题。

2.2 卫校教师应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课程编排技术

卫校学生毕业后会直接进入各地、州、县的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大众,坚实的专业基础对他们未来的整个职业生涯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讲授中有一个严谨的教学态度,在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还应结合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实践运用,不可简单“照本宣科”。以人体寄生虫学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侧重为例,结合新疆地方病的流行现状,教师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可能遇见的棘球绦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这两个虫种上,而如今常规教材中未涉及这两类虫种的内容讲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地方疫情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和补充,多讲授一些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可能会用到的知识。

中专学生学习基本功比较薄弱,学习习惯比较差,不会主动回顾或预习书本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建议教师在黑板上随时悬挂人体解剖结构图谱,这样在讲授病原生物的致病性上可让学生随时明确感染部位和病理变化过程,而不是靠强硬灌输和死记硬背,让学生从影响机体各系统功能运转的角度来理解病原体的致病机制。

教师在整体课程编排上一定要有合理的层递性,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交叉联系和讲授的先后顺序,先基础后临床,先结构后机理,注重学生对医学各课程学习的连贯性。

2.3 注重对民族学生的“双语教学”

这里涉及的“双语教学”不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常规称谓的“汉英双语教学”,而是针对新疆地区卫校民族学生的民族分布进行汉语和维吾尔语、哈语、蒙古语等民族语言的互动教学。一方面,要求卫校教师在针对民族学生的汉语强化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发音标准,应更多注重医学专业名词的词义教学;另一方面,鼓励卫校的民族教师编写相应的汉语—民族语言互译医学词典。因为这对民族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针对少数民族患者在卫生宣教和疾病解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除了要学习通过汉语表达医学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会如何用本民族语言表达医学的相关知识,这对整个新疆地区的卫生宣教和疾病普治意义重大。

[1]覃金霞.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5):73-74.

[2]许丽.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法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2):66-67.

猜你喜欢

卫校基础医学免疫学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卫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浅谈中职卫校英语课堂常遇问题和应对策略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浅谈中职卫校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构建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