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哲学思想融入中医院校生物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3-03-19刘长安汪远金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特殊性生物化学

刘长安,汪远金,朱 洁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中,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传授科学知识显得既重要又迫切。将哲学思维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教给学生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去掌握其基本内容和内在规律,并从中激发出他们积极的创造性思维[1],有利于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本文结合几年来笔者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运用哲学思想讲授有关内容的实例,分析哲学思想对生物化学教学以及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指导性意义。

1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体现在矛盾的各个方面,并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所以,我们在观察事物时,既要考虑矛盾的普遍性,也要考虑矛盾的特殊性。在中心法则的教学中,首先提出“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遗传信息的表达按照DNA→RNA→蛋白质的方向进行,DNA处于遗传信息的中心位置。随后指明双链DNA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少数低等生物只含单链DNA,而这些特殊的形式采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复制,是对中心法则的挑战、重要补充和发展,即矛盾的特殊性。目的在于传达给学生这样的观点:应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眼光看待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从普遍性中看到特殊性,通过对特殊性的解决看到普遍存在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倡的辩证思想的方法。

2 矛盾的对立统一

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事物总是作为矛盾系统而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它又可分裂为两个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部分,所以只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事物,才能全面揭示其本质。如讲授生物氧化时,要看到氧的两面性,一方面,生命体离不开氧气,生命体靠氧化营养物质供能来维持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另一方面,在生物氧化中必然会产生活性氧族,对生命大分子具有极大的毒性和破坏作用,进而导致生命体的疾病、衰老乃至死亡。再比如给学生讲解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对于人类对抗疾病和认识自身的重要意义后,话锋一转,讲解一旦每一个人的基因组测序能够实现,则必然会出现基因歧视,若某个国家的基因数据库被敌对国家或恐怖分子获取,则对该国来说有种族灭绝的危险。再比如在讲授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的合成与分解、物质代谢的来源与去路的相互关系中也可融入对立统一规律。通过以上举例,让学生充分了解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实际教学中,以上举例使学生的反响十分强烈,同时也对该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积极性。

3 量变与质变

量质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当量变达到度的关键点后必然引起质变。比如在蛋白质的变性、沉淀与凝固等的特性中体现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酶的“中间产物学说”可看作是量变质变规律在生化中的鲜活运用。酶在体内催化不同底物最终形成产物的过程中,从底物到产物的过程是一个质变的过程。而“中间产物学说”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种中间产物,即酶-底物复合物,正是这一中间产物的形成,才更有利于酶通过诱导契合等多种机制对底物的催化作用,这些正是酶促反应的量变阶段,是最终生成产物这一质变的必要准备。再比如讲授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低,酶的活性也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大;但当温度超过酶的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反而下降,从量变到质变,最终酶会失活。讲授DNA的热变性时,DNA从开始解链到完全解链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的,也可以解释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4 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比如讲解酶的本质内容,早期的观点是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某些rRNA前体本身具有自我催化作用,进而提出了核酶的概念。1995年又报道了具有DNA连接酶活性的DNA片段。酶的定义被不断修正,完美体现了科学发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通过对实例的讲解,说明科学的发展也充满了前进性与曲折性,在前进中充满了曲折,在曲折中不断前进,每前进一步,就是向着真理靠近一步,这就是科学发展的过程,真理发展的过程。

5 物质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认为物质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生物化学是唯物辩证法两大原则的完美结合。生物化学是一门联系的科学[3]。首先,各知识点间是彼此联系的,各篇内容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间存在广泛的联系,形成了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生物化学又是一门发展的科学。早期的分子生物学采用从单个基因或蛋白质入手的策略,得出的结果不能充分揭示一个生物系统的真实情况。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需要将还原论与整体论结合起来。如从研究单个基因到基因组,从研究单个蛋白质到蛋白质组,从研究某一个信号转导通路到信号转导的网络,最终实现了部分向整体的回归。

6 哲学思想在高等中医教育中的作用

生物化学是高等中医院校医学生的必修科目。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中医专业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对较难掌握的生物化学课程有抵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渗透哲学思想和观点,让学生理解并主动学习生物化学是迫切而必要的。比如在生物化学的绪论课中强调,虽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促使现代医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目前相当多的重大疾病对人类来说仍然无法根本治愈。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的还原论研究模式在根本上无法彻底解析生命的本质,从而发展并提出系统生物学。只有最终将每一个生物学个体看作一个整体,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解读并还原生命。而中医的哲学思维就是整体论思维模式。通过对还原论和整体论的哲学思想进行介绍,进而将形式上完全不相通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这两种表面上的矛盾对立体通过哲学方式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使学生敢于挑战旧的理论、敢于提出新的设想,努力去实践自己的想法。

[1]郑用琏.课堂的“磁力”来自哪里[J].中国高等教育,2004(8):34-36.

[2]赵建滨,程牛亮.浅谈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2):137.

[3]焦飞,王娟,谢书阳,等.论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唯物辩证思维[J].陕西教育,2011(3):90.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特殊性生物化学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中医治疗特殊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研究
网络教学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