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衰病人贫血机理的探究

2013-03-18吴瑞科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20期
关键词:肾衰叶酸尿毒症

吴瑞科

(伊宁卫生学校,新疆 伊宁 835000)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在其早期的临床实践指南中就已将肾性贫血及其处理列为专题进行研讨[1]。慢性肾衰病人的贫血机理较为复杂,引起贫血的因素也较多,本文就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际病例等对慢性肾衰病人的贫血及贫血发生机理进行探索,希望通过本文能明确慢性肾衰贫血的原因,为其正确治疗提供依据。

1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减少

CRF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是造成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酸性糖蛋白,是促进骨髓红系祖细胞生长、增生、分化和成熟的主要刺激因子。1984年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研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加速了人们对EPO的基础及应用的研究进程。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较强的促进分化功能,可缩短成熟期和增加骨髓造血细胞的成长和释放。慢性肾衰的病人,其肾实质受到严重损害,肾实质的作用能力减弱,对缺氧反应不灵敏,从而使得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浓度降低。所以,机体就不能产生足够数量的红细胞,进而导致贫血的发生。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生物技术不断进步,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也被发现和使用,在一些欧美国家得到了推广,并且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给慢性肾衰病人贫血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纠正效果。有些病人的血红蛋白数甚至达到了正常水平。通过对慢性肾衰病人的临床调查研究发现,慢性肾衰病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此外,山根兴的研究也指出:慢性肾衰病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比肾功能正常的人低。所以,慢性肾衰病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较少或相对较少是导致其贫血的主要因素之一。

2 血清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增多

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最早由Markson和Pennie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和医学界争论的热点。研究发现,把慢性肾衰病人和正常人的血浆进行实验对比,发现慢性肾衰病人的血浆对正常的骨髓红系祖细胞CFu-E和BFu-E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这种抑制作用足以说明慢性肾衰病人的血液中存在某些抑制因子。对慢性肾衰病人进行腹膜透析或者血液透析后,对其血浆进行实验,发现这种抑制的现象依然存在,这说明这种抑制的物质不是单一的物质,有可能是多种物质同时作用的结果。透析能透析掉一些抑制因子,但是不能保证完全清除。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在慢性肾衰病人的血液中提取了很多种物质,这些物质包括腐胺(Pu)、精胺(Spd)、精眯(Spm)、甲状旁腺素(PTH)等小分子物质,此外还有一些中分子和大分子物质等。有研究发现,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慢性肾衰病人的血清进行检测,发现以上物质都呈显著性增高,而透析后再进行检测,发现以上物质明显降低。还有研究发现,慢性肾衰病人的血清检测报告中腐胺(Pu)、精胺(Spd)等物质是正常人的6倍多。Solan-gi的研究表明,慢性肾衰病人的血液中存在一些不能被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所清除的大分子抑制物,这些抑制物将抑制骨髓造血细胞的生长。甲状旁腺素是一种尿毒症毒素,它和贫血的关系也引来了较多人的研究和关注。临床研究发现,对于原发性的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者或者尿毒症并发的甲状旁腺病人,切除其甲状旁腺,贫血得到较大程度的好转[2]。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在慢性肾衰病人血液中的产生和增多是引起慢性贫血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有体外研究发现,甲状旁腺素并不是抑制因素,而且对多胺在体外的研究发现其不仅抑制红细胞,同时抑制其他细胞,然而慢性肾衰病人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都不降低,所以,以上这些说法也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3 红细胞生存期缩短

研究发现,正常人血红蛋白的生命周期为22~27天左右,而尿毒症病人血红蛋白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为18~20天。研究发现,影响慢性肾衰病人血红蛋白寿命降低的原因是血清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包括多胺等,这些物质抑制了血红蛋白的活性,促使红细胞内的钙离子增加,而钠离子内流,多余钾离子外流,从而导致细胞壁脆性增大,能量降低,寿命减少。

4 其他[3]

(1)铁动力障碍:铁的贮存和网状内皮系统代谢功能异常,血红蛋白代谢出来的铁的开释受到影响,其结果是血清铁下降和供给骨髓的铁减少,从而影响造血。

(2)叶酸缺乏:慢性肾衰竭时,由于摄入量不足常引起叶酸缺乏。此外,尿毒症病人叶酸结合蛋白量增多,可使移动至细胞内的叶酸数目减少,长期透析的病人更易产生叶酸缺乏。

(3)红细胞的寿命因受潴留的代谢产物的影响而缩短。肾衰时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常有出血倾向,如鼻衄、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等,失血使贫血加重。

(4)慢性肾衰还可能由于其他疾病引起,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部分疾病可能影响造血功能,也可能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而诱发贫血。

综上所述,慢性肾衰病人的贫血机理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可以肯定的是,慢性肾衰病人的贫血与肾功能的丧失有直接关系,但是要找准贫血的确切机理,还需要等待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1]王河斌,陈济民,张志玉,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红系祖细胞功能及贫血机制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4(1):77.

[2]丁小强,廖履坦,吴兆龙,等.尿毒症贫血与红细胞生成素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5(4):194-196.

[3]徐英.肾性贫血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3):95.

猜你喜欢

肾衰叶酸尿毒症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人物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40例临床护理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