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为魂 基地为要 载体为形
——乐山市反腐倡廉教育的本土化实践

2013-03-17赵田

廉政瞭望 2013年21期
关键词:专题片乐山廉政

文_赵田

廉政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工作,近年来,乐山市创新廉政教育内容和方式,突出廉政教育的文化性、地域性、针对性,有效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反腐倡廉教育建设的积极性,营造“人人思廉,人人倡廉”的良好氛围。

文化为魂、让教育富有乐山味道

一是打好山水文化牌。组织文化名人、专家对乐山佛禅文化、山水文化、茶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先后举行“平常心”、“清心”、“静心”多场传统廉洁文化研讨,编印峨眉山—乐山大佛廉政故事集、警句篇、佛谒集、茶道集、尚洁醒世掇句等作品,组织四川书画名家书写出版《峨眉山廉政楹联精品集》,在各大景区建立廉廊、廉墙、廉路、廉政雕塑等传统历史人文景观,免费发放乐山廉政文化书签、廉政台历、廉政对联两万余份,增加了廉政教育的认知和共鸣。

二是打好名人文化牌。与中国郭沫若研究中心共同组成“沫若廉政文化研究”课题组,开展“沫若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和产品创作,提炼了“戒骄防腐,至公至纯”的沫若廉政思想,让干部耳熟能详,张口能背,开通“沫若廉政文化网”,新建沫若廉政文化展厅,接待游客120多万人次。

三是打好民间文化牌。先后创作了反映本市秀法官王锡俊事迹廉政话剧《守望天平》、歌曲《天地有正气》、廉政话剧《桥啊桥》、廉政川剧《丑与笑》,廉政戏剧《陌生的朋友》获得全国第九届艺术节“群星奖”。举办“廉政周末大舞台”、“送廉戏下乡”、“反腐倡廉文艺晚会”等活动,参与群众20多万人次。

基地为要,让课堂建在干部身边

一是警示基地抓触动。重点打造乐山监狱、五马坪监狱警示教育基地、法纪教育基地。针对领导干部、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等不同对象,梳理了职务犯罪、经济犯罪等不同案例81 个,每年有12 万人次在基地接受廉政教育

二是传统基地抓活力。对竹园革命烈士纪念馆、五通丁佑君纪念馆、金口河铁道兵纪念馆、沙湾郭沫若纪念馆等5 个具有历史积淀和正面影响的红色基地进行升级改造,组织专家对新时期革命传统教育的新内涵进行再提炼,在传统的参观、学习、宣誓基础上,开发体验式教育、互动式教育,让老基地焕发新活力。

三是廉政示范点抓活力。全面开展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全市创建82 个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在机关、学校,开展廉政文化大讲堂活动,借助课堂、校刊、墙报等阵地,开设廉洁教育专栏。在社区、农村,建立廉政文化墙、廉政文化中心户、廉政文化大院、廉政文化一条街。在企业、工厂,开设反腐倡廉教育专栏,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举办了廉政文化进家庭风采展示大赛、"弘扬廉政清风,构建和谐家庭"茶话会;在景区,开展廉政故事解说词大赛,营造了“学廉、敬廉、倡廉、崇廉”的良好氛围。

载体为形,让要求变为实在效果

一是开展廉政考试,让要求硬起来。在各级干部培训中广泛开展廉政知识考试,把考试作为任职的前置条件,进一步深化了廉政教育质量。目前,廉政知识考试已经在新任领导干部、新进公务员、新聘大学生村官中开展,并积极探索在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级新进纪检监察干部中实施。

二是制作廉政专题片,让教育更生动。将宣传载体从报纸平面媒体拓展到电视媒体。在市电视台建立了《廉政视点》电视专栏,每月播出2 期反腐倡廉专题片,每个县(市、区)完成2 个本土制作的专题片。

三是实施廉政宣传周,让受众更广泛。开展廉政宣传月活动,先后组织贯彻廉政准则、廉洁自律从我做起、廉洁自律防微杜渐、家庭助廉等主题,市县乡三级整体联动,集中报刊、电台、电视台、移动通讯、网络传媒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发廉政短信微信、制作廉政动漫、建设廉政文化一条街、举行纪委开放日等活动广泛造势,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反腐倡廉教育格局。

猜你喜欢

专题片乐山廉政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廉政之歌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