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阳村少年”

2013-03-17张倩

廉政瞭望 2013年21期
关键词:技校寝室农场

文_张倩

北京太阳村周末的喧嚣让张德龙很不自在,在没有被安排任务的时候,他更愿意躲在房间的最深处。

周一至周五,他生活在一群和他有着同样身份的孩子中间,在彼此眼中,他们与正常人无异。但周末,他们则会被冠以“罪犯的子女”这一标签,与来到太阳村的爱心人士们“相处”,这让他感觉很不自在。

孤独少年们

16 岁的张德龙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河南洛阳。每年暑假,太阳村的老师会带他去一趟洛阳,看望在监狱中服刑的爸爸。探亲之旅,是他一年中难得走出太阳村的时候。

张德龙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被送到太阳村的,从太阳村自办的报纸上看到,自己来此的年龄是5 岁。儿时的记忆便是这些有着彩色屋顶的简易房,以及和他有着同样身份的伙伴们。

太阳村有着严格的生活规律,早上6点起床、6 点半吃饭、7 点上学,中午12 点吃饭、1 点半上学……工作人员的哨声是最严格的指令,10 多年的时间内,张德龙在哨声中数着日子。

生长环境的闭塞,让张德龙沉默寡言。他的室友,18岁的周晓前不久离开了太阳村,到北京昌平一所技校学习。这让原本宽敞的寝室更显空旷。

在寝室的时候,张德龙大部分时间都是盯着窗外的菜地发呆。寝室的周围种满了蔬菜和低矮的灌木。

当有爱心人士突然“闯进”时,张德龙会随即端坐好,之后手脚拘谨、不知所措。

不止张德龙,不善沟通是太阳村大多数孩子的共性。

在太阳村,孩子们说得最多的两句话是“叔叔好”和“阿姨好”。太阳村的工作人员承认这两句话是他们要求孩子们说的,“来这儿的人都是来帮助他们的,见到以后向这些爱心人士问好是必须的。”

但问好后,孩子们的目光会不自然地躲闪。

13 岁的康旭东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床上摆弄着一个发夹,神情专注,全然不顾来来往往的陌生人。这个18 平方米的寝室中有三张铁制的上下床,除康旭东外,还有另外5个女孩在这居住。6个女孩的床铺非常相似,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被子旁边统一放着一个由爱心人士捐赠的毛绒玩具。

链接

太阳村,也称儿童村,作为非政府的慈善组织,十多年来无偿代养代教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对服刑人员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开展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权益保护及职业培训服务。在全国有六个中心,共有近500 名孩子在太阳村生活。其中以北京太阳村规模最大。

由于害怕孩子在太阳村以外的地方发生意外,儿童部的老师严禁任何人和团体将这些孩子带离太阳村,所以和张德龙一样,康旭东的记忆里只有太阳村。当爱心人士来到她的寝室并试图对她的生活进行更多了解时,点头、摇头和几句简单的“是”“不是”“喜欢”便是她所有的表达方式。

对于孩子们现在的状态,太阳村接待处的负责人张正祥表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们现在还小,等长大了有些事情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被遗忘的群体

周末,来自北京市区和其他省市的爱心人士和团体会带着大米、衣物等物资奔赴位于顺义的太阳村。将捐赠的物品在特定位置摆放好后,剩下的搬运工作则交给太阳村的孩子们来完成。

14 岁的李林熟练驾驶着电动三轮车将这些物品搬运到工作人员指定的仓库,几个来回下来,他的额头和鼻子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有点累,但和去农场(农场是太阳村为了保证孩子们生存所创建的经济实体)干活比起来,这算比较轻松的了”。

去农场干活是太阳村孩子的“梦魇”,李林说完后,他身边的一位同伴立即附和:“一想到去农场干活,我就害怕。”

李林的说法得到了农场场长刘海晨的证实,“夏天活比较多,工人们忙不过来,就让小孩们也来农场干活,反正他们在暑假也没事做”。

为了快速将获赠的物资装进仓库,张德龙也被太阳村的工作人员安排到了搬运物资的队伍中。肥大的校服套在本就瘦小的张德龙身上,使他看起来愈发弱小,而将50 斤一袋的大米搬到电动三轮车上,对他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12 岁的张燕燕这周被安排的任务是卖鞋垫。

张燕燕所卖的鞋垫是太阳村的工人利用获赠的窗帘、床单之类的物品缝制而成的,有精美的花色和图案,5 元一双,这在前来的爱心人士眼中很有新鲜感。

爱心人士们纷纷慷慨解囊,张燕燕忙乱地收钱、找钱。钱越来越多,手里拿不下了,张燕燕索性将他们放在了摊位的最里侧,闲暇的时候再一张一张地整理好,交给生活老师清点。

摊位前没人的时候,张燕燕会自顾自地低头轻声哼几句歌,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在太阳村生活时,歌声停止,继而沉默。

但除了在太阳村生活,他们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父母服刑期间无人照管的未成年子女,并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的监护办法、程序、监护主体及其责任。父母一旦进入监狱服刑,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将陷入无人照看的境地。

“父母一旦被送进监狱服刑,孩子会变得非常可怜,政府又不管,最后只能流落街头。”原河南省女子监狱狱警王密说到。

这种现象在偏僻和比较穷困的农村地区更加明显,受困于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孩子的亲属根本没有能力抚养他们。

司法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高达60 多万人,在太阳村生活的孩子算是这其中的“幸运儿”。

明天在哪里?

张德龙正在读初二,在他眼里,太阳村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两条出路,第一是回到户口所在地参加中考、读高中,学费、生活费继续由太阳村支付;第二则是继续留在太阳村,初中毕业后去读技校。

在太阳村生活的孩子大多数是外地户口,有些甚至没有户口,按照规定他们不能在北京参加中考。而独自回到空无一人的家,在陌生的故乡备战一个人的中考,对他们的身心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年幼的他们还没有勇气去独自面对生活。

而且多年没有回过位于河南三门峡的老家,张德龙自己也不清楚老家现在还有哪些亲人。

在他眼里,第二条路更适合他。

目前,张德龙已经是太阳村中年纪比较大的孩子了,和他一块长大的“哥哥姐姐”们初中毕业后,便在太阳村相关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先后到顺义、昌平的技校去学习谋生的技能。

“这些孩子初中毕业后,我们会把他们送到职业学校学习会计、数控、酒店管理等技能。从技校毕业找到工作后,他们便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太阳村儿童部的苏老师表示。

从技校出来后,他们大多被分到了北京郊区的电子厂成为组装车间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或去酒店从最底层的服务员做起。

18 岁的赵磊在顺义的一家技校读了一年半了,过完年后,学校会安排他去北京郊区的一家电子厂工作。“管吃管住,每月还给1800 元的工资”,赵磊兴奋地表示,这是他离开太阳村后,在社会上迈出的第一步。

比赵磊小3岁的张小森在蔬菜摊旁来来回回地转悠,这个周末他的任务就是卖菜,被问到以后想做什么时,这个男孩快速地摇了摇头说:“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菜摊上长达一米的蛇豆吸引了几个小孩子的驻足,他们是周末被父母带到太阳村来接受“教育”的,在孩子的央求下,这些父母们向张小森询问这些“蛇豆”的价格。之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临近中午,爱心人士们纷纷散去,张小森又像刚刚一样,在菜摊旁转悠,为自己寻找乐趣。“张小森,你有卖菜的样吗?”在距离菜摊四五米左右的地方,太阳村一位工作人员提醒到。听到提醒后,张小森迅速坐回摆放在菜摊后边的板凳上,神情专注,时刻准备着招呼下一位顾客。(文中服刑人员子女全部采用化名)

猜你喜欢

技校寝室农场
农场假期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农场
一号农场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丰收的农场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