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制度关进廉洁的笼子

2013-03-17邓联繁

廉政瞭望 2013年21期
关键词:面向全国失灵中央纪委

文_邓联繁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正成为当下反腐的指引。且不论权力是否愿意被关进笼子,或者怎么把权力关进笼子,更具挑战性的是,有时候制度不仅关不住权力,相反还会出现制度被权力与利益俘获乃至制度腐败的现象。

制度一旦被俘获,就可能事与愿违,不仅没有关住权力,相反可能被权力束缚。制度本身的腐败更甚,即制度与腐败同流合污,助纣为虐,加剧了权力的恣意与滥用。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海南省纪委、监察厅2007年调研发现,一些腐败案件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之所以时有发生,其原因并不仅仅是不执行、不落实制度,而恰恰是制度本身出了问题,如制度本身不周延、不严密、不廉洁,不可执行、不可监督、不可问责,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制度化。

在权力不情愿进制度笼子与制度笼子也可能监守自盗的现实情况下,要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实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把制度关进廉洁的笼子里就是关键之一,是必由之路。

把制度关进廉洁的笼子里,呼唤面向全国推行制度廉洁性评估。

如同市场、政府存在失灵现象,制度也可能失灵。就反腐败领域而言,虽然国家层面没有单行的反腐败法,但相关制度多如牛毛,然而却治理不了“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腐败”。与其说今日中国制度反腐的症结是缺少一部单行的反腐败法,不如说是比比皆是的反腐败相关制度失灵。

2009 年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推动海南省、卫生部等地方与部门开展了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主要是评估制度草案是否符合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国家预防腐败局2012年工作要点》也明确规定要“全面推行制度廉洁性评估”。这一点在《国家预防腐败局2013年工作要点》中重申。

但国家预防腐败局2012年关于“全面推行制度廉洁性评估”的计划为什么没有如期实现呢?更重要的是,2013年即将结束,评估工作能否成为现实呢?这事关到反腐倡廉建设的公信力,不能不令人深思。建议加快面向全国推行制度廉洁性评估,减少社会各界对于制度廉洁性评估的疑虑。

面向全国推行制度廉洁性评估,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制度廉洁性评估的标准问题。

2010年7月,中央纪委办公厅与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文件就制度廉洁性评估有一个大致的指导,偏重于狭义的“廉洁性”。但制度廉洁性评估中的“廉洁性”是广义的。

同时,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廉洁性的标准都不够清晰,操作性不强,容易引起争议。

实际上,在汉语中,“廉”的本义是“边”,不妨从“边界”、“界限”角度理解“廉洁”,而不是将之泛化。从“边界”、“界限”角度理解“廉洁”,进而明晰制度廉洁性评估的标准,将大大提高制度廉洁性评估的专业化与科学化程度,有助于形成制度廉洁性评估的“中国模式”。

猜你喜欢

面向全国失灵中央纪委
《今天》杂志(面向全国发行的大型综合期刊)
《今天》杂志(面向全国发行的大型综合期刊)投稿须知
《今天》杂志(面向全国发行的大型综合期刊)
失灵的指南针
2020年一汽奔腾T99智能钥匙失灵
面向全国征稿 面向国内外发行 欢迎订阅《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
“幸运拍”失灵了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9家央企“巡视清单”
水利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