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工作的强势与弱化——江苏省大丰市总工会主席李国城专访
2013-03-16中国工人编辑部
《中国工人》编辑部
(2012年11月16日,本刊编辑胡宏梅对大丰市总工会主席李国城进行了专访。本文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并经被访者本人审阅。)
胡宏梅:近年,大丰的产业结构正在加速转型,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上升很快,第三产业稳步提升。请问李主席,这对大丰的劳动关系状况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产业转型期的劳动关系是不是也会出现不稳定的状况?
李国城:2005 年我市第二产业增加值53.12亿元,201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173.82亿元,增长227.6%。2005年我市第二产业占G D P 的比重为41.9%,2012年第二产业占G D P 的比重已达到44.2%。2005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39.9亿元,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56.27亿元,增长292%,占G D P 的比重为39.7%。
大丰经济高速发展,产业工人数量猛增。“十五”末期,大丰市就业人数近10万人,“十一五”末期,我市就业人数近20万, “十二五”就更多一些了。随着高新科技新型产业及大型企业的增多,劳动者的层次也在改变。企业之间盈利空间差异很大,工人工资的差幅也很大,有高有低,而且大丰的劳动力市场也一直处在求大于供的状态,所以劳动力流动性增大了。
在大丰,老企业和大企业运转时间长,工会运作情况较好,维权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小微企业仍是少部分,产业工人数量不多,其劳动关系受到一些冲击,但通过基层工会的有效作为,并不影响大丰整体的劳动关系和谐。
胡宏梅:企业的构成有什么特点?外资企业情况怎样?
李国城:大丰的国有企业只占10%左右,民营企业中以股份制企业为多,也有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大概占到了20%左右,以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的为主,也有一部分来自欧美。
大丰的外资企业,一般都能自觉地接受管理,劳资关系紧张的情况没有出现。这些企业的总经理一般都是大丰本地人,董事长是外籍人士,所以其管理理念和文化理念融入地方也较快,其企业工会工作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像韩国的民进机械是主动申请建立工会的。
胡宏梅:这次的产业转型是以第二产业的迅速增长和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为目标的,尤其是第三产业,大丰市制定了2008年至2015年的发展规划,我的印象是,其中港口、生态旅游是核心。这两个行业的职工状况如何?能否适应大丰的服务业战略发展规划?市政府与市总有什么计划?
李国城:港口和生态旅游这两个行业中高素质人才偏少,大丰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培训本地专业人才的方式,一方面吸纳外地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对招聘的本地职工,加大培训力度。
港口和生态旅游是大丰市“十二五”期间提出的“以工强市,两海齐抓,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四大战略中的重点。沿海开发和生态旅游若要更好更快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才支撑和保障。大丰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优惠政策,面向国内外大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创新人才。比如大丰市与全英学联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并在全英学联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第二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学者唐文虎博士、英国皇家院士马丁先生与鼎晟阀门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等等。这些措施都能很好地为大丰的战略发展服务。
大丰市总工会近年来开展了“三到三见”活动,针对高端、新特产业发展,职工思想文化和技能需求增大的状况,深入了解职工的需求,全面启动“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开办多个职工技能兴趣小组,不断强化职工素质的提升,以此来服务企业,适应经济的发展,推动以港口为重点的沿海开发跨越式发展。
胡宏梅:“三到三见” 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
李国城:我是2011年3月到市总工会工作的。通过调研发现,工会部门是“上面热,下面冷”。冷到什么程度?冷到部分工人都不知道有工会,也不知道工会是干什么的。我觉得这是个严重问题。工会工作的关键是扎根在基层,要为职工服务,就必须经常走下去,和职工打成一片,与职工交朋友,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和需求。于是,我们对工会干部提出了“三到三见”的要求。
“三到三见”就是在工会干部中开展“到企业见业主、到工会见主席、到车间班组见职工”的活动,通过召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会干部以及职工座谈会,入户走访、慰问困难职工、问卷调查、开展法律援助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征求生产一线职工、经营管理人员、镇区和企业工会干部的意见建议,了解职工的思想和工作状况,推动解决一批基层工会和职工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
到企业见业主,是因为工会工作必须向业主渗透,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到工会见主席,是因为要了解基层工会做了什么工作,并指导他们怎么做;到车间见职工,是为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于是,大丰市总工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三到三见”活动的意见》,使之成为一个固化、实化、常态化的工作制度。
胡宏梅:先调研,找出问题,思考对策,再出台具体措施,这样的工作思路很清晰。
李国城:只有沉下去踏踏实实地做事,工会工作才会有实实在在的发展。为了保证“三到三见”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大丰市总工会制订了“下基层工作日制度、定期汇报交流制度、上下联动制度、服务企业服务职工制度、学习培训制度、作风建设制度、督查考核制度”等七项针对性制度。制度规定,工会机关干部每周要到所挂钩的镇区、企业工作不少于半天;每半年集中下基层工作两周;每月集中汇报交流“三到三见”中职工和企业反映的意见和要求,研究解决基层工会工作中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同时还规定,市总机关干部与镇区 (系统)、企业工会建立挂钩联系,每个分工干部挂钩服务镇区两个以上企业和两名以上困难职工。制度要求在“三到三见”活动中,严格执行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不给基层添麻烦。对挂钩服务人员到点工作情况、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督查考核,督查考核结果纳入干部个人实绩考核。
“三到三见”改进的是作风,畅通的是渠道,基层的问题和困难一个个被反馈上来。而最突出的问题,一是镇区工会、基层工会缺少人员干事,缺少经费办事,缺少平台做事,市总把工作布置得再好,思考得再多,到下面都没用,动不了。二是兼职的工会主席,大多是组织委员,没有太多时间管工会的事情,而且兼职主席一调走,工会的资料就全没了,工会工作脱节了。针对这些问题,我马上就进行了调整,聘请专职工会干事,市总工会出钱,镇党委政府聘用。市总与镇党委政府签协议,做到了每个工会有一名专职的工会干事,像新丰镇、大中镇、西团镇、港区、开发区都成立了总工会,有2名以上专职的工会干事。我们还给每个工会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工作设备,并下拨了一定的工作经费。这样一来,镇区工会就有人来做事、有钱来干事了,工作就开展起来了。不然的话,原来大家在上面感觉很热闹,实际上透过县一级工会、镇区工会再往下看,就看不到工会工作了。我刚到工会的时候就发了一个文,鼓励发明创造、搞节能减排,可到一家重点企业一看, 工会主席却说不知道。我着急了,这么大的企业都不知道,说明区工会主席根本没有传达,没有往下布置。我于是采取了措施,从2012年1月份起,每个季度开镇区工会主席会议,挑选了26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工会直接参加会议,市总的声音一步到位,解决了中间“肠梗阻”的问题。可见, “三到三见”是可以做到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的。
胡宏梅:大丰的民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也承接着长三角地区调整产业结构造成的投资影响。这是否意味着大丰在复制长三角以前的产业模式和劳动关系模式?
李国城:我认为不应该是复制。首先,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是从低到高逐步走过来的,经过了一个较长的产业结构形成过程。大丰融入长三角的时间尽管晚了一些,但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起步的,大丰的产业定位一开始就立足于高新技术产业和世界500强企业上,是“以产业定位找项目,以招商选资引企业”。二是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大丰的劳动者素质和企业理念也不一样。长三角地区起步时,全国各地大批劳动力进入,其中绝大部分是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工,在供大于需的情况下,企业对劳动力的选择比较广,职工对企业的要求也比较低,加上劳动法律不健全,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差,因此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关系经历了由不稳定到和谐稳定的过程。在多年的发展中,劳动关系双方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自然就强,另一方面劳动法律日益健全,以职工为本的理念已成为企业的主流文化,同时“刘易斯拐点”引起了优质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在企业选职工的同时,职工也在选企业,能尊重职工、善待职工的企业就有了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工会的影响力不一样。大丰现在的情况是,项目签约时就约定要建立工会,企业建成运行时就必须同步组建工会,这是长三角地区初期工会想都不敢想的事。
胡宏梅:“以产业定位找项目,招商引资选企业”,是不是说引什么样的项目招什么样的商,都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与产业布局相适应?那些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项目和企业,对职工的素质要求也很高,大丰的情况能适应吗?
李国城:是的,我们的招商引资政策也是不断探索出来的,一开始也像长三角地区一样,只要是企业,不管是大是小,也不管产业层次怎么样,能来都欢迎,结果发现这样的招商效果并不好。后来,通过调研论证,产业结构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建了风电场,投资22个亿,运营了好几年,却发现有个问题,就是从国家乃至全球来讲,风力发电固然环保,但因为其占地面积大,自动化运营,不需要太多职工,因而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另外从收益看,它占用了一大片土地,税收才三四千万元,要是这么多土地办工厂的话,大丰能解决多少就业问题,能增加多少税收呀!因此后来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比如搞设备制造,金丰科技过来了,南车集团过来了,其他好几个配套企业也跟进来了。现在找项目就必须与电子产业、新能源产业、海洋产业等相关。非关联的产业就要有所不为了。至于选择的企业,也是有一定门槛高度的,一般都是产业中的龙头老大,排名比较靠后的企业基本就不考虑了。
产品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项目和企业,对职工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按照当前的产业定位来看,大丰的职工素质还是基本能够适应的,因为大丰有职教中心,根据大丰目前的产业定位来设置课程,培训职工,一年有一千多人毕业,能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一线产业工人。原来的传统产业工人也可以合理利用。目前大丰最需要的是高级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针对这个问题,有几种方法效果较好:一是有像正大丰海、辉丰、丰山等十多家企业那样,把研发中心建到上海、南京,因为那里的城市配套设施和其他条件可以满足人才高需求,能留住人才;二是人才引进,大丰市政府通过建人才公寓、发放奖金津贴、关系挂靠在事业单位等多种方式来引进人才;三是对本地人才的培训提升。
胡宏梅:全总“两个普遍”三年规划任务时间已经过半,大丰的推进落实情况如何?有什么好思路和新做法?
李国城:我们的目标是全总数据库中的企业,工会组建率要确保达到99%左右,列入统计的规模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工会组建率要达到100%。目前这些目标已经实现了。小型企业通过二次覆盖,以成立联合工会的方式,工会组建率要达到97%。这是一个动态目标,因为企业每年都在增加。
这些目标是我们考核的硬指标。2012年,市总提出的镇区工会标准化建设,不是单看办公室、会议室和制度上墙等硬件,更重要的是看软件,其中有一条就是工会组建率,达不到指标就一票否决,硬件再好也不被认可,因为工会工作首先要扎根,哪里有工人,哪里就要有工会。正如省总张艳主席讲的,今后哪个辖区内企业出了问题,没有建工会就要追究当地工会主席的责任。这话是有道理的,没有基层工会组织,哪儿有工会的作为?能力大小则是另外的问题。现在,我们把建会贯穿在整个工作的始终,不管哪个企业,都有工会,这也是工会的一个重点工作,因为有了组织机构,才有为职工维权的基本条件。
胡宏梅:大丰的抛丸机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卓有成效。您是否认为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是工资谈判的出路?
李国城:大丰的抛丸机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做得是很不错,我认为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应该是工资集体协商发展的趋势。
从大处说,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有利于促进行业的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大丰抛丸机行业有150多家企业,产品在全国占有近50%的市场份额,是大丰西团镇经济的支柱产业。2011年组建行业工会联合会,建立行业职代会,推选出职工方协商谈判代表,并开展了行业的首次工资集体协商。经过协商谈判,形成了行业统一的工种、工时、工价执行标准,同时协商确定了行业企业行为规范。经行业职代会通过后,行业商会与各企业签订“执行承诺书”,有效地遏制住了长期存在的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职工无序流动、劳动关系矛盾频发等影响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行业职代会上,职工代表对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和行业工资协议执行测评满意率达100%。具体来讲,一是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效率高,组织一次协商,就可以覆盖同行业的全部企业。二是协商谈判真正体现了主体双方平等,企业方代表由商会组织企业推选产生,职工方代表由职代会推选产生,双方代表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因而平起平坐。三是过程更透明、结果更公正,协商情况向职代会报告,行业工资合同交职工代表审查表决,即使不公开,“一夜之间”整个行业的职工就都知道了。四是执行力和效果有保证,有职工代表、监督委员会、执行承诺书等多重约束,保证了工资集体合同的履行。这是企业内部工资集体协商所不能或者不能完全达到的效果。
胡宏梅:大丰其他行业的工资集体协商情况怎样?
李国城:大丰的产业类别还是比较丰富的,有机械类、石化类、电子类、纺织类、玩具类等等。有些产业相对集中,搞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条件比较成熟,见效也快。我们目前搞了五六个行业,并不想一下子铺开,希望有一个认真探索的过程。如果摊子铺得太大,精力也跟不上,容易搞成花架子。先在几个行业做实,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往前走。
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必须要有主体。某个行业没有成立商会、协会,主体没有出来,我们成立联合工会是对谁呀?于是首先就要培植他们的商会、协会,我们这边则发动职工成立联合工会。联合工会成立后,就推选职工方的代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要约到商会、协会,提出要协商的职工的要求。之后,双方坐下来谈。协商的内容很实在,很具体。比如,算到每个工时工钱,企业加工一个配件现在是5元,大家商量好,以后统一涨到5.5元。就这样,会长说说企业的发展和问题,职工代表讲讲自己的希望和困难。协商成功,双方签约,交职代会通过,所有的企业必须要签订履约承诺书,之后这个行业所有的企业都必须遵守,并在市人社局进行备案,以便下去抽查执行情况。如果哪个企业没有执行到位,就可以用法律维护职工的权益。
胡宏梅:从2011年7月起,工商联也以企业代表的身份加入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大丰市工商联是怎样做的?
李国城:市总和工商联包括人社局、经信委三方,有三方联席会议,但是还没有就行业性的工资集体协商和他们正式交涉。目前我们主要还是借助行政手段,先经过乡镇书记和镇长,把这个区域的一些行业组建起来。我以前在经信委工作,与乡镇领导的关系都很好,有什么想法,与他们一交流,他们马上就会开会布置下去,当地企业主一听是党委发出的号召,行动就很快。比方说,我到白驹镇,因为我在那里当过党委书记,去之前打个电话,讲了大体的意向,请他们把几个企业的老板集中起来,与他们沟通,摆事实讲道理,谈工会的作用,谈工资集体协商的积极效果。充分沟通交流后,他们会权衡利弊,协商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工会也启发职工的意识,让他们有参与的积极性。
大丰是一个县级市,我要是想搞政绩,一个月就能把所有商会、协会都组建起来,并把行业工会组建起来,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效果可能不好,表面的数字政绩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大丰港区。港区的石化企业比较多,非公有制企业也很多,我们会考虑与工商联的配合,加大推进行业协会建设步伐。
胡宏梅:工人在选择工作时,一般习惯把目标定在地区工资水平最高的企业,如对整个地区工资水平不满意,就会流动到别的区域。如果实行区域性的工资协商,是不是更能发挥宏观调控总体劳资关系的作用?
李国城:目前,区域性的工资集体协商还停留在概念层次,因为一个区域内的企业,生产类型不同,所有制类型不同,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个地区内的消费水平、劳资关系、企业盈利、工业原材料价格指数等等情况。因此,要实行区域性工资协商,操作难度太大。在大丰,目前尚在探索中,区域协商的重点仍只能是确定一个区域的保底工资底线。
胡宏梅:是不是也可以像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一样,在相对小的区域先进行试点,然后再谋求建立大丰整个地区的工资集体协商?
李国城:事实上,我们已在刘庄工业园区和草堰镇尝试进行了区域性的工资集体协商,但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有待一个周期的时间检验,看最终效果,我们再在面上推行。
胡宏梅:就目前来看,区域的工资水平主要还是靠地方政府出台的最低工资标准来调节。大丰的情况怎样?
李国城:基本情况是,省里确定的大丰最低工资标准线是1100元,且每两年增长10%以上。我们按照大丰的企业、工人状况、消费情况等经济指标来确定,绝大多数企业一般都要高出省定最低标准的2-3倍。
胡宏梅:目前的制度性约束,使得企业工会主席在集体协商中发挥的作用有限,您也主张企业工会主席要与企业主脱钩,赞成工会干部职业化。但工会干部职业化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尽管工资由上级工会发放,在经济上独立于企业主,但由于工资较低,仍可能存在被企业主收买等问题。您怎样看待这些问题?
李国城:民营企业工会主席的报酬由企业主发放,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在集体协商谈判中双方的地位不平等,企业工会主席讲话时腰杆硬不起来,怕影响自己的发展,其结果是谈判过程中争取的力度不大,影响了最终的效果。
2012年我们市总聘请了6位大学毕业生做工会工作,为镇区配聘20名,他们的工资由市总统一支付。专职的工会干事由镇区聘任,和市总不发生直接的劳动关系。市总对聘用的工会干事进行年终考核,如果不合格,就直接向镇区党委讲清楚,不再聘用。省总领导到大丰调研,他们赞同我们的做法,解决了苏南没有解决的问题。苏南也聘用了一些工会干事,合同签了两次以后就是无固定期限了,如果不胜任的话,解聘非常麻烦。我们的做法就是吸取了这一教训。有些人认为,人事权抓在自己手上有利。我不要这样的权利,干实事更重要。
至于企业工会主席,其工作总要看老板的脸色,不敢理直气壮地为职工争利。我们下一步的打算是,积极探索在大型重点企业搞试点,试行由上级工会审查推荐企业工会主席,经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后上岗,工会安排专项经费支付其报酬。企业工会主席工作成效一方面由工会检查考核,一方面由职工监督评价,这样就可以防止出现被企业主收买的现象。试行一段时间后,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全市规模企业逐步推广。同时,我们建议上级工会在上缴经费中,应划拨专项经费,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
2013年,大丰市总工会预算资金中增长的资金将全部用于基层,而不是用于机关。
胡宏梅:您原来在市里从事经济工作,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从事工会工作后,您认为工会经费最有效率的使用方向是什么?目前的工会经费从体制到使用方式上,应进行哪些调整?
李国城:工会经费的使用要遵循“增收节支、调优结构”的原则。首先,要把“蛋糕”做大,为工会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这里有几个方面要注意:一是地方工会要对辖区内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人数、工资发放基数、收缴总数等,做到心中有数,不当“糊涂官”。二是对收缴情况加强与委托代收部门的正常性对接分析,查补漏洞。三是积极参与地方招商引资工作,主动服务于企业,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将职工基数做大,为增加工会收入创造良好条件。其次,要把“水龙头”关紧,强化机关行政预算费用的严格规范管理,做到能省则省,压缩行政费用支出比例。同时,要争取把公务员经费纳入地方财政,腾出更多资金。再次,要“调优结构”,坚持像国家财政那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挤出更多经费,用于基层、用于职工。同时,也希望上级工会像政府其他行政部门那样,列出专项经费,采取“钓鱼工程办法”,吸引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基层工会为职工建设有效的服务项目,并鼓励基层工会开发非公益性盈利项目来增加收入,使基层工会真正动起来、活起来,让广大职工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
胡宏梅:怎样把“蛋糕”做大?
李国城:做大“蛋糕”是保证工会经费稳定增长的关键。若工会经费不能稳定增长,工会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我们首先是加强和委托代收部门之间的沟通,这是需要动些脑筋并讲求方法的。其实,委托代收部门利用工会的政策和资源,确定了双方合理的增长机制,所以代收部门也是十分支持的。以前,代收部门收了多少经费,收了哪些企业,哪个企业交了多少,都不知道,拿大丰的话说就是“随老爷赏”。我到工会以后就跟这些部门沟通,要来收费清单,再从其他部门调来资料对账。比方说,我从供电公司、统计局、经信委、国税、地税等单位调来企业的资料,逐一查对。1000家企业,你收了800家,我把没收的名单给你,你继续收;收的钱数,如果差距太大,就从住房公积金和养老医保缴费入手,查明工资基数。
有些工会主席没有搞过经济工作,不懂这个账,不懂可以从哪些渠道收集哪些资料,怎么来对接。如果工会主席不懂这些,委托代收部门就会说:“该收的都收了。”你没话讲,因为你没有依据。而我们一分析资料,他们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就会去查漏补缺,我们的经费也大幅度增加。
另外很重要的,市总也要主动参与大丰经济建设,工会干部要与企业挂钩,招商引资的企业多了,职工的基数就大了,把服务企业的工作做好了,工会经费就不是困难问题了。这也是把“蛋糕”做大。
胡宏梅:关于工会经费的分配结构问题呢?
李国城:全总、省总收取的工会经费很多,应该在预算中设置一些专项经费,并提出特定的标准和要求,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别对待,欠发达地区补助标准要高一些,发达地区低一些。比如江苏,苏北高一点,苏南、苏中低一点,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升苏南,发展苏北,凡安排的财政补助的项目资金必须有50%,甚至55%的量是放到苏北的,其他就是苏南、苏中地区。盘子分配的比例体现了对困难地区的扶持,发挥着杠杆作用,就是“四两拨千斤”,用有限的资金去做实事。我认为工会经费分配与使用的体制和机制要做出一些相应调整,起码给欠发达地区工会一个“放水养鱼”期,在经费上能够有点“余粮”。
胡宏梅:实际上是用抓经济的手段对工会工作进行调整。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工会原来的那套方式不适合了吗?
李国城:本来我是想搞一个推动工作,增强职工共同推动工会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推进基层工会的规范建设,让职工体会到,入会和不入会是不一样的,但是能力跟不上,因为队伍太庞大了。比方说,入会的会员每年可以免费体检;搞一些职工服务超市,有会员证的可以打折,免费享受一些娱乐活动等等。我们去苏南参观,那里的会员困难职工,每月可以有水电费等补助,这和不入会的职工待遇是不同的。
我们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工会有没有生命力、凝聚力、号召力,关键看我们的组织能否在广大职工中扎下很深的根,能否让入会的会员有光荣感、自豪感,这就需要让工会会员和非会员享受不同样的待遇。我们要求党员无私奉献,因为它有很强的政治性,而工会是群众团体,所以对会员的要求与对党员的要求是不同的。我认为,工会工作该强势的要强势,该弱化的要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视经济基础与经济利益的工作,也许往往是空洞的,无效的。工作也不能大包大揽,要突出重点,彰显个性。
胡宏梅:工会工作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弱化呢?
李国城:自身的某些实效不大的工作要弱化或调整。比如职工书屋,不要千篇一律地一个企业搞一个,尤其是小微企业没有必要。现在很多企业大多集中在工业园区,可以集中搞一个功能齐全的像样的职工服务中心,里面有职工书屋,有卡拉O K ,有健身房等等。这样,不仅减少了浪费,节约了资源,而且比一家家企业单独来做,效果要好得多。
与有关部门交叉的工作要弱化,比如说像下岗职工培训,人社局有培训科,有专项经费,还评定职称;女工保护,有妇联,这些不是重复的吗?搞困难帮扶,农村的是民政局,下岗退休的是人社局。这些工作可以弱化,我们应该联合有关部门重点来做好在职会员的培训、帮扶工作。
现在的情况是,工会工作量是正宝塔,工会机构设置是倒宝塔,越往下工会人财物力越弱,而要求做的事越多。基层工会手上政策资源、资金资源、市场资源普遍不多,很多工会干部还不懂企业经济,该做的事情做不出好的效果,不该做的事情一大堆。因此我感到,推进工会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精力,抓住能够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企业和规模人数多的企业,通过推进这些企业工会作用的发挥和影响,来带动其他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我建议上级工会在提工作具体要求时慎提“全覆盖”、“百分百”,更不能“样样抓”。
胡宏梅:工会工作在哪些方面该强势呢?
李国城:基础建设要强势。基层工会组建是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工会法》也明确规定了工会组建的要求,特别在基层,不组建基层工会,哪里来的会员?怎样开展基层工作?哪里来的工会知晓度?职工对工会不了解,有要求不知道去哪里提,不知道如何保护自身的权利,我认为基础建设工作必须要夯实。
抓维权源头要强势。各级政府出台政策文件,凡是涉及职工利益的,必须要有工会参加。我觉得应该从源头上来维权,这就是强势,不能搞形式主义。现在政府和工会的联席会议,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有事也是滞后的。维权是工会的首要职责,维权要从源头抓起,不是等事情出来以后才开始维权。所谓源头,就是政府各个部门关于职工利益政策的制定,工会必须参与。没有硬性规定,也就没有强势。如果上级党委政府明文规定必须要有工会参加,这就是强势,工会要进入决策的过程并且要起作用。
抓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要强势。劳动关系和谐与否,不仅事关每个劳动者和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和谐社会的风向标、晴雨表。劳动关系双方是利益共同体,只有切实保障了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权益,才能保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充分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只有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职工工资收入增长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胡宏梅:可能会有一种反驳的观点,认为原来工会工作安排的模式只是助手的角色,并没有要求工会干部本身具有参与相关决策的素质,比如说涉及经济政策问题、工资问题,工会方面可以给出符合实际的科学性分析吗?
李国城:这就要看什么事项,有些事件工会只能当配角助手,但在职工维权方面,就是主角。要当主角就必须具备能力。诚然,在一定阶段,可能个人水平跟不上,能力欠佳,但不等于这个组织就应该放弃这项工作。有了硬性规定,组织上就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高素质的适宜人才也会流动到工会领域。构建和谐社会,产业工人是主体,但相关决策却没有几个产业工人代表参加,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只有工人才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
工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这也是我们要推进“三到三见”的原因。我们不断地下基层,直接真实地与职工互动,通过与他们的交谈,以及与企业老板的交流,我们就能及时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就能了解当地企业职工的生产、生活状态和思想动态。我们了解到了实际情况,就能够给出科学性分析。
胡宏梅:如果以您原来从事经济工作的角度来看待现在的工会状况,您会对目前的工会工作有个什么样的评价?
李国城:工会既是为党、为企业、为职工做实事、做好事的部门,也是苦于资源手段较少的部门,更是要特别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和科学把握工作力度的部门。目前的工会队伍建设,存在着新生力量不足,选拔重用不够的现象,客观上容易形成养老工会,内在活力不足。现阶段的工会工作过于杂乱,难以系统地开展工作,并且存在对工会工作定位不准的情况。工会工作该强势的要强势,该弱化的要弱化,尤其是要研究如何突出重点、彰显个性,打造与时俱进的品牌。因为各地的经济文化环境、企业规模及职工素质等情况不同,加之上级工会对基层情况的熟悉程度、地方党政的视角不同,工会开展工作的难度也不尽相同。我倡导用理念引导、行政推动加经济管理的手段管理工会,用项目推进的方法推进工会工作落实。如果还是坚持过去的思想僵化的老套路,满足于口号创新和形式的东西,工会工作很难有真正的发展。为此,我深感工会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