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环节试卷讲评模式初探

2013-03-15

化学教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溶质滤液试卷

朱 靖

(徐州市第七中学 江苏 徐州 221011)

试卷讲评课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始终,上好试卷讲评课对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试卷讲评课不仅仅是澄清正误,单纯分析试题,更是突破难点,诊断纠错,提升思维,点拨解题思路和技巧,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归纳延伸,更是对新知学习的有益铺垫。传统的试卷讲评课,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上教师围绕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错误,逐一分析讲解。这种试卷讲评模式,教师独揽课堂,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知识状态,其主体功能严重弱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难得到培养。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自查自纠-讨论释疑-难点解析-变式纠错”四环节试卷讲评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简析如下。

一、自查自纠

所谓自查自纠,就是让学生对试卷再审视,对错题再分析、再思考的自主纠错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位学生针对自己的错题,独立阅读、审题、思考、分析、判断,独自完成纠错任务。对学生答题失误的原因分析表明,多数试题错答的原因,并不是因学生在知识和思维能力方面的缺陷所致,而是因为审题不认真,观察不细致,答题不规范等非智力因素造成。例如,由于学生在考试时心里紧张,容易把选择题题干或选项中的“不正确”看成“正确”,忽视了简答题中的“用化学用语”或“用序号”填空等关键条件,结果导致答题错误,这类错误基本上可在自查自纠环节中解决,教师无需讲评。

自查自纠要讲究实效性。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尽快阅试卷,尽早做好错题统计分析,争取第一时间把试卷发给学生,趁学生余味未尽时,进行自我纠错效果最好。

自查自纠式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而且还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严谨的考试态度,对今后的应试中提高正答率很有帮助。

二、讨论释疑

在自查自纠环节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可进入第二个环节,讨论释疑。讨论释疑是指,小组同学间围绕共同的问题,展开交流讨论,相互质疑释疑,互相启发补充,以求得问题解决。试卷中的一些中档题和少数较难题都可以在讨论释疑环节解决。讨论释疑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现简述它在试卷讲评课中的具体运用。

1.科学分组,提高交流讨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小组划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讨论释疑环节的教学效果,在划分小组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同错同组原则,即尽可能将有同类问题的同学划分为一组,这样在交流讨论时组内每位同学都指向明确,目标一致,围绕共同存在的问题展开交流讨论。(2)异质同组原则,这里的异质是指在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同学。异质同组的优点是,便于在交流讨论时优势互补,从而保证每组中都有1-2 名成绩优秀同学作为引领和带动。因此分组时要考虑学习成绩优中差的搭配,内向型学生和外向型学生的搭配,男女生的适当搭配等。(3)小组人数要适中,每小组人数一般为3-5 人为宜。人数过多,不利于每位同学的充分交流,人数过少,不利于生生间的有效思维碰撞。

2.教师引领,把握交流的方向性

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充分发挥好启发、引领和点拨作用。因此,要深入到各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参与情况及纪律状态,发现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点拨化解学生思维障碍;当发现学生讨论的问题出现偏颇时,要及时给予纠偏,从而保证讨论释疑活动沿着正确方向有序有效地开展。

3.小结点评,明晰答案

小组交流讨论结束后,常有少数试题学生观点不一致,答案不明确,教师可用简短时间给以统一点评,明晰答案。讨论释疑环节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绝大多数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表达,在讨论中彼此启迪着思维,在争辩中开阔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增强了记忆。例如在研究盐类物质的性质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均产生白色沉淀。他们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对自己过滤后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及分析】

甲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少量CO2,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 和Ca(OH)2。

丙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另一支试管中的滤液加热至沸腾,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HCO3。

【反思与评价】

(1)老师认为乙、丙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合理。

①丙同学的实验中,加入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乙同学的结论,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2) 老师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存在不足。丁同学通过以下实验帮助甲同学确认了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

(3)结合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盐溶液可能显碱性

b.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

c.碱和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一种碱和另外一种盐

d.判断溶液混合后的成分不仅要考虑产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该题难点在于滤液中溶质的判断和验证。引导学生先从反思评价(3)进行分析,结合b、d 选项,引导学生联系中和反应终点的判断方法,运用图像进行分析: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依次为:①NaHCO3+Ca(OH)2=CaCO3+Na2CO3+H2O,②Na2CO3+Ca(OH)2=CaCO3+2NaOH。在反应①结束前,反应物NaHCO3剩余,滤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HCO3;当滴入的石灰水和NaHCO3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Na2CO3; 反应②进行后溶质为Na2CO3和N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NaOH; 石灰水再滴入就会剩余,溶质为NaOH 和Ca(OH)2。不仅如此,讨论释疑式教学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难点解析

试卷中的少数难题,在自查自纠和讨论释疑两个环节无法解决的,则需通过教师分析讲评来化解疑难。值得指出的是,这里的讲绝非传统意义上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灌输式的讲解。

1.注重点拨,启迪思维

在难点解析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放在解题步骤、过程及结果的讲解上,而应重点思考如何启发、引导、点拨学生。例如,有这样一道考题:把铝箔放入CuCl2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放出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 ( )

A.小宇同学推测气体是氢气并检验

B.小琪同学猜想CuCl2溶液呈酸性并测定

C.小寒同学认为气体是氨气并检验

D.小梁同学认为试剂变质,更换后再实验

我在讲评这道考题时,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哪些选项可以归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很容易知道,A 与C 可以归为一类,是对科学探究中“探究结果”的考查,B 与D 可以归为一类,是对科学探究中“猜想与假设”的考查。接着,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猜想B 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若猜想B 正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后得出,氯化铜属于盐类物质,其溶液可能会呈酸性,活泼的金属能和酸性溶液反应产生氢气。这样,选项A 也就迎刃而解了。我接着追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猜想?得出哪些结论?”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容易得出反应物种没有氮元素,不可能生成氨气。

通过启发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再现和应用,通过点拨,让学生寻找解题思路、方法及突破口,力求在教师点拨和指导下,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一些难度大、思维量大的题型可利用分段启发,分步引导的方法。

2.重规律、方法、技巧的指导

教师的讲解切忌就题论题、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讲解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梳理解题方法,点拨解题技巧。例如,有这样一道考题:如上图所示A~G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 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请回答:

(1)G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E 与F 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______,写出物质B 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

(2)C、D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________。

我在讲评这道考题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解决推断题的关键是找到“突破口”。学生容易发现此题的突破口是A(盐酸)和G(氢气),然后让学生知道,不论是A反应生成G 和B,还是A 和E 或D 反应,考查的都是酸的通性,再引导学生回顾酸的通性,结合题意得出B是二氧化碳,E 和D 属于金属氧化物,从而解决问题。

这样,通过对这道试题的评析,达到解一类问题的效果,从而形成由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迁移。对同一道试题,在讲评时要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剖析,力求融汇贯通。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重学生反思

反思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都注重学习反思。在难点解析环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每讲完一道试题后,都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反思时间,让学生反思解题思路,回顾解题方法、步骤,总结解题规律技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所讲的试题透彻理解,熟练记忆,从而形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要指导学生形成反思意识、形成反思习惯,并将反思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四、变式纠错

变式训练是目前广大化学教师积极倡导的一种纠错训练方式,现结合试卷讲评,谈谈它的用法。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化学试题,仅靠教师的一遍乃至几遍的讲解是很难解决问题的,这就需要再训练、再强化。

1.选题要突出一个“变”字

听讲中发现,不少化学教师试卷讲评后的作业布置是,订正试卷中的错题,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省时省事,但它不利于纠正错误,原因有二:一是原题重做多数学生不感兴趣,在纠错时不认真对待;二是原题重做不利于对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有效的做纠错训练,在选题上要突出变字,如变换条件,变换设问角度,变换试题呈现背景等,使每次的问题呈现都新意。

2.训练要抓住一个“实”字

这里的实字是指在课堂上抓落实。一些化学教师的纠错训练,试图放在课外完成,在当今江苏高考模式下,化学被冷落到边缘中的边缘,课外纠错很难落实。要有效落实纠错,就必须在课堂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纠错任务。

3.“多疗程”跟踪纠错

纠错类似于中医治疗顽疾,有时需“多疗程才能治愈”。因此,既要安排当堂纠错训练,又要有错题的周期性再现。如单元测试再现,章节测试再现,期中、期末再现等。

四环节试卷讲评模式与传统的试卷讲评模式相比,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凸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总结反思、生生有效交流互动等现代学习方式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讨论争辩使整个课堂充满着生命活力。目前,“四环节”试卷讲评模式在徐州市贾汪区多数中学普遍应用,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溶质滤液试卷
土壤一维稳态溶质迁移研究的边界层方法比较*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长填龄渗滤液MBR+NF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的DOM化学多样性
某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层鼓包的分析与治理
进水pH对MBR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的影响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归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