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促进流通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2013-03-15重庆市商业联合会
■重庆市商业联合会
一、出台具体措施促进农超对接
重庆市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最大限度的税费优惠,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额。
对各种农业生产组织申请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等应缴纳费用,在认证后由区县政府适当补贴;对各类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建设配送中心所购置机械设备及建设信息化系统,按不超过投资额的50%给予补贴;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100吨以上的冷冻冷藏库,每100吨容量补贴10万元,对批发市场、超市新建1000吨以上的冷冻冷藏库,每1000吨容量补贴50万元;对商贸部门验收认定的社区直销连锁菜店,给予办店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店一次性设施设备补助2万元。
市内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严禁超市、餐饮企业等向供应鲜活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企业等收取进场费;收购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企业等的产品,必须24小时内转账;对农超对接后实行统一采购并配送到门店的鲜活农产品等,已在超市企业总部物流中心由质监、工商等部门进行统一抽检并取得检疫检验证明的,配送到连锁超市销售时,各地相关部门不再重复抽检。
二、加快商圈建设
近年来我市加快了商圈建设,逐渐构建了以城市核心商圈为主体,社区便民商圈、乡镇商圈为基础的全市商圈发展格局。
城市核心商圈方面:一是打造一个核心商圈,通过3年-5年努力,商圈商业设施达到40万平方米-50万平方米,年社零总额达到30亿-50亿元。二是建设一批专业市场。有2个-3个专业市场,形成对周边的辐射带动,每个市场销售额达到20亿-50亿。三是建成一条特色街。强化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等服务功能,突出特色,吸引市民和外来消费者。四是打造一个夜市。依托特色街道和商圈,打造比较成熟、适合夜间消费的场所,形成“不落幕”市场。五是在重点边贸集镇打造好一个商贸服务中心。六是培育一系列品牌展会,依托本地特色,重点培育市级特色展会至少2个-3个。七是建一个标志性的牌坊。八是建设一个冷链系统和配送中心。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丰富边贸中心的商品集散地功能。九是打造一批规模性餐饮住宿业门店。加快餐饮住宿业“软硬件”的提档升级,培育星级酒店和钻级酒家,提升餐饮住宿品质。十是抓好商旅联动发展。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商品市场,培育旅游特色食品和特色餐饮,吸引人气,拉动旅游消费,形成商旅联动。
社区便民商圈方面:一是出台《重庆市社区便民商圈建设规范》,从规划布局、设施建设、业态配置、服务规范、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突出便利性、规范性和持续性。二是结合“十二五”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与城市核心商圈相衔接、与宜居重庆“51015”目标相符合的社区商业布局,确保城市居民15分钟到达社区便民商圈,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一站式”消费需求。三是加强必备型业态配置,重点配置超市、菜市场(社区菜店)、便利店、餐饮(含早餐)、家庭服务、大众理发、洗衣、家电维修等业态,实现必备型业态全覆盖。四是推进96980家政服务平台等与社区服务站对接,让居民不出家门或不出社区便可享受信息、预约、配送、订购和集家庭服务、维修、日常购物、餐饮、休闲等多种便民服务。五是鼓励和支持相关机构进行服务功能整合,推出集金融服务、刷卡消费以及水、电、燃气、电视、电话等公共服务费用缴纳功能为一体的便民惠民卡,方便社区居民消费。六是引导商户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六是组织开展最佳社区便民商圈评选活动。力争通过3年-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市社区便民商圈实现全覆盖。
乡镇商圈方面(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重庆作为全国首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县有商品配送中心、乡乡有连锁经营超市、村村有便民放心商店”全覆盖目标。从2009年起,重庆市商委通过整合农业银行重庆分行、中国移动集团重庆有限公司资源,研发推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村级“农商通”信息机。目前我市村级农家店已安装“农商通”信息机5725台,覆盖全市61.2%的行政村,计划明年底实现全市9000个行政村全覆盖。2010年农家店通过“农商通”信息机刷卡消费已达800多万元,移动充值达1500余万元,平均每月为农家店店主增加收入200多元,有效的提高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造血能力,帮助我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长效发展。我市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建设采取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农行、移动“三方共建”模式,突破了信息化工作“单打一”的局限,使商品、资金、信息“三流”合一,成功打通“最后一公里”,进到农家店;实现了流通、金融、通讯、信息服务“四大功能”;达到了商贸主管部门、金融单位、通讯企业、万村千工程龙头企业、农家店、农民群众“六方共赢”的效果。
三、开展“当优质服务标兵、做诚信经营模范”主题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商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市商委今年在全市商贸行业开展了“当优质服务标兵,做诚信经营模范”主题活动。
1.大讨论活动
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为主题,在全市商贸行业组织大学习、大讨论,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优秀商业传统、现代市场经济信用理念,商贸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教育,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切实增强优质服务意识,认真总结商贸行业、企业的好作法、好经验,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2.公开承诺活动
以全行业集中统一方式,向社会作出“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公开承诺。在参加主题活动企业经营门店的醒目位置,企业公示“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承诺,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结合实际,公示自己的经营规范和服务标准,同时对有违规范、标准和承诺的行为,建立有效的投诉、反馈和处理机制,真正做到取信于民。在员工中组织开展“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活动,以此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作风,提升服务水平。
3.岗位练兵活动
加大商贸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力度,重点培训经营知识、服务技能、职业道德和文明礼仪。开展多形式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职业竞赛活动,立足岗位,敬业爱业,增强才干,争创一流,形成“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市商委举办全市餐饮住宿业职业技能大赛、家政服务技能大赛、美容美发技能竞赛、人像摄影艺术展等活动。
4.示范创建活动
以主题活动统领商贸行业各类示范创建活动,整合资源,扩大声势,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相关行业和企业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山城百店无假货”、“餐桌文明大行动”、“药品诚信经营”、“放心粮油”、“酒类诚信经营”、“星级加油站”等示范创建活动,促进行业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加快农村流通业发展
今年,市商委联合市扶贫办、西南大学共同举办了全市贫困村贩运大户培训班,这是贯彻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执政理念的具体举措,是今年全市商贸系统十大民心工程之一,全市将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市贫困村中,每村至少选择一名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农产品贩运的农民,通过系统知识培训,新增贫困村专业贩运大户2000户以上。一是建立健全档案,编制《全市贫困村贩运大户工作联系手册》,便于日常工作联系;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市商委和区县商贸流通主管部门落实专人加强与贩运大户的日常联系,指导建立工作台账,建立起贫困村种养殖业大户信息库,组织贩运大户参加农商对接活动,定期发布农产品价格信息以引导农业生产和有序上市交易;三是年终,根据贩运大户组织贫困村农产品销售的情况等进行排位,对名列前茅的予以通报表彰,树立一批先进典型。2012年全市将培训500名贫困村贩运大户。
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2012年市商委出台14条具体措施,引导地区商贸繁荣,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鼓励和引导工业消费品流通领域民营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生产资料流通领域民营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农产品流通领域民营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餐饮住宿行业民营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其他生活服务和商务服务领域民营经济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发展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商贸物流;鼓励民间资本发展电子商务;鼓励民间资本发展会展服务业;支持民间资本有序进入成品油市场;引导民间资本规范发展典当业务;支持民间资本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支持民间资本拓展拍卖业务领域;鼓励和支持民营商贸企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