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软环境建设探讨
2013-03-14邓子穗
邓子穗
【摘要】文章指出图书馆软环境要素为:图书馆理念、图书馆精神、技术软环境、图书馆文化环境、馆风与馆训。并论述了建设软环境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图书馆软环境;图书馆管理
1.图书馆理念
理念一词是法理学、法哲学上的用语,与思想、精神词义相近。一般理解,理念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是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观点。即指人们通过实践逐步形成的对事物发展指向性的理性认识,它形成之后又会影响人们的实践,去推动事物的发展。图书馆理念是图书馆思想和图书馆理论的具体体现和凝结,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图书馆本身及其价值实现途径的坚定不移的根本性判断和看法,它强调“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图书馆理念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寻求理念、形成理念的过程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总结图书馆的历史经验和自身经验,这种经验能够促进人们对图书馆问题和图书馆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能够增强人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反思的意识与能力。图书馆理念往往是对优秀图书馆经验特别是自己的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系统化。理念中不仅蕴涵着人们的理性智慧,还凝聚着人们的情感,所有这些情感能感染和激励人们去为理念而奋斗。图书馆理念是图书馆人言行的指南,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指导着人们去做与之相符的事情。它能够将人们的智慧与精力集中在理念所指的方向上,先进的图书馆理念能有效地推进图书馆改革与发展。图书馆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意或新的图书馆观点,不论是寻求理念的过程还是它确立后的行动都能引导人们破旧立新。图书馆理念是一个人图书馆观点和图书馆经验的浓缩与代表,也是一种图书馆理论与思想的代表。理念是否揭示了图书馆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必然趋势,是否代表了图书馆改革的方向,是否有助于图书馆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和个人的成功都很重要。中学图书馆作为集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为一体的高等教育的载体,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战略性选择。对于一所现代大学图书馆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当代的办馆理念,继承文化传统,应对现实选择,敢于创新。21世纪中学图书馆应当在学校办学方向及理念下,树立图书馆作为知识经济重要支撑机构的理念,引入知识管理思想的理念,以知识导航为内容的多元化服务理念。
2.图书馆精神
精神是一哲学名词,《辞海》对精神的解释是:主要指的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我国图书馆的渊源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中,自古代图书馆(藏书楼)创立之时起,图书馆精神就在图书馆这一特定领域中处于积淀与形成、继承与发展的循环之中。因此,图书馆精神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图书馆事业中,由此引出了各个历史阶段与当时社会相适应的图书馆精神,是整个社会精神的发展在图书馆界的反映。
19世纪形成的追求信息公平与信息民主的精神、务实的理论精神,20世纪形成的科学、理性的图书馆学理论精神、合作与资源共享的精神、关注技术的精神,这就是图书馆学鲜明的理论精神。图书馆精神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表现于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学理观念,一种是贯穿于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工作中的行业精神,这是图书馆精神的两翼。在技术情结中注入人文的内涵,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应当是十分重要的。而图书馆行业精神则较为广泛,程焕文先生曾将其概括为5个方面:“强烈的民族自尊、自信与自强精神;强烈的自爱、自尊与牺牲精神;大胆的吸收、探索、改革与创新精神;读者至上精神;嗜书如命精神。”当然,作为一种表现行业风貌和特征的精神都是“人文”的。作为第四代图书馆人,程先生提倡,应做到“四爱”。即爱国、爱馆、爱人(热爱读者、热爱图书馆人)、爱书。
图书馆的理念与认识、理论与实践、方针与政策等都充分体现出了图书馆精神。这种由馆员和读者、图书馆和社会共同培育、创造的特有的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构成完整的图书馆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才素质的灵魂,精神的升华要达到更高的境界层面,以崇高的科学精神为指导“求真”;以崇高的人文精神为指导“求善”。处在急剧变化的信息环境中,正确理解并继承优秀的图书馆学理论精神、行业精神,有助于我们把握并通过开发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健全图书馆的基础体制,使图书馆的发展与新的信息环境相适应。
3.技术软环境
软环境主要包括队伍建设环境、基础工作环境、外部自然环境等。将诸环境因素逐一加以理顺、治理和整顿,使之符合计算机管理工作的要求的过程就叫做软环境的建设。中学馆要创造良好的软环境,还包括开展对读者辅导和进行参考咨询工作,开展用户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利用文献信息的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数字图书馆概念已经把计算机界、图书馆界、“内容产业”界的人聚集在一起,对每一位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参与者而言,首先要考虑清楚自己是想借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取得短期收益,还是看好这个产业的前景而辛勤耕耘。如果答案是后者的话,除了要有投身其中的热情,还应该有对数字图书馆发展方向中软环境建设的认真思考。
4.图书馆文化环境
图书馆拥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优势,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前提,对德育教育课堂教学具有不可或缺的补偿与保障作用。
4.1物质文化环境
图书馆藏有大量人文类书刊,从哲学原理到文学艺术作品,从心理研究到道德修养,这是政治课课堂教学内容所难以包容的。精致的雕塑、名人名句、伟人画像、书画长廊、内容丰富的宣传橱窗、特藏展厅、本校名人学者文库等,处处营造出一种浓浓的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氛围。
4.2行为文化环境
随着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时间会越来越多,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图书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者的行为是无声的语言。比如从事文献服务的馆员助人为乐的热情服务态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人间的爱心温暖和世界的和谐美好,馆员群体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及读者群体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对每个人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这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自身及相互之间互动联动的“群效应”,对于受教育者的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4.3制度文化环境
图书馆健全而易行的规章制度,创造并维系了其制度文化环境优势:思想活跃而又秩序井然,独立自主而又开放兼容,自由轻松而又严肃紧张。它既提供了统一的行为道德规范,又提供了个人创造性发挥的自由和实践体验机会,是自觉自由与纪律约束的统一,共性规范化与个性多样化的统一。
5.馆风与馆训
“馆风”一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内涵是图书馆的作风,亦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的重点。优良的馆风是最重要的服务环境。校风校训融入国家理想和民族精神,馆风馆训与之一脉相承,融会贯通,蕴含着为科教兴国创造新的辉煌的内涵,体现了中学图书馆的伟大使命。巴金曾在1997年参观上海图书馆新馆时,题下了“散布知识,散布生命”这句意味深长的话语,深刻揭示了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和应恪守的价值理念,同时,也从另一更高层面上语重心长地指出了图书馆软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科]
【参考文献】
[1]李锋.21世纪图书馆先进理念探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5):91.
[2]吴禾余年.图书馆精神不等于图书馆人文精神[J].图书情报工作,2009,(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