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自我呈现类人群需要动机分析研究
2013-03-14李珊柔磊
李珊柔磊
【摘要】目的:探究大学生网络自我呈现类人群的需要动机。方法:在湖州师范学院各大学院里发放250份纸质问卷,100份电子稿问卷,问卷分为制定背景信息问卷及专业个人需要测验。调查结果:被试者上网频率不同,则其安全需要呈现较大差异性,而信息公开度不同在自我实现需要这个维度上呈现较大差异性。除此之外,在上网频率与信息公开度进一步比较中发现,被试者在归属和爱的需要方面呈现较大差异性。结论:大学生网络自我呈现现象十分普遍,并且与该类人群的需要动机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网络自我呈现;需要动机
0.引言
对于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人来说,每天在微博、人人、QQ等地方发表自己的心情与想法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网络自我呈现”。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底,在中国2.98亿网民中,拥有博客的网民比例达到54.3%,用户规模为1.62亿人。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网络自我呈现”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行为了。人们通过“网络自我呈现”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发表自己的状态,进行适度的宣泄,有利于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也可以关心他人的状态,增进朋友亲人之间的感情,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这样一种现象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而对网络自我呈现行为行进一定的分析,探讨其背后的需要动机有助于我们能更好的利用网络,预防各种问题的出现。
1.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资料,以此更好的了解并分析网络自我呈现的现状以及各影响因素与需要动机之间的关系。
1.1被试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湖州示范学院的学生为被试,共发放250份纸质问卷,100份电子稿问卷。其中纸质问卷中有效问卷为235份,作废15份。男女比例约为3:4。
1.2研究工具
1.2.1个人需要测验
该测验卷是由诺姆四达公司研发的成熟产品,而诺姆四达研究院(NormStarResearch,简称NSR)是由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上海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诺姆四达测评咨询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创办的国内首家专业人才研究机构。故是具有较高信效度的专业测验。
该测验共50题,答题时间20分钟,是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专业编制而成,主要考察了马斯洛所划分的五中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对比一个人在不同需要上的量的大小,从而分析当前需要所处的状态。测评的结果既能够从总体上了解个体的需要状况,而且能够具体分析其在具体维度上的差异。测验采用专业的计分方法,由系统给出五个维度上专业且准确的分数,分支越高,则表示在该维度上的需求越大。
1.2.2调查问卷
该调查问卷是以了解网络自我呈现类人群现状为目的而编写的,包括了解被试者基本信息以及被试者使用的网络交互工具类别、使用网络交互工具频率、信息公开程度等方面。
1.3实施过程及数据处理
在校园各大学院发放问卷,回收问卷整理数据,个人需要问卷输入诺姆四大测评系统,生成测验结果,并将所有结果结合背景信息调查问卷录入spss17.0对数据作分析。背景调查问卷输入officeexcel2003,统计各问题选择比例情况,整理成统计图。
2.研究结果
2.1网络自我呈现现状分析
2.2网络自我呈现类人群的需要层次普遍较低
2.3信息公开度不同在归属与爱的维度呈现差异方差分析
3.讨论
3.1网络自我呈现类人群在各需要维度上无明显差异
研究表明,不同的网络交互工具使用频率的网络自我呈现类人群和不同的信息公开度的该类人群在个人需要的各维度上并无表现出明显差异。这说明现在大学网络自我呈现类人群在个人需要方面有着较高的相似度。而在研究差异性的同时,发现92.1%的被试在物质需要方面高于60分,相反,只有1.6%的被试在自我实现需要维度的分数高于60分。产生这一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现在多数大学生都有家庭的经济支柱,故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并无较高的追求。多数大学生在大学是以读完大学为目标,并不想在大学真正学到东西,自我实现。从这个角度也解释了一部分大学网络自我呈现类人群交互工具使用频率较高的原因。另外,研究发现,76.4%的被试在归属与爱需要维度上的分数超过60分。现在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于家中受到的宠爱比较多,故对归属与爱的需要也会相应的比较大,除了家里人给予的归属感,也会通过其它方式寻求。这就涉及到了网络交互工具,就必然增高使用网络交互工具的频率。这也从侧面解释了网络自我呈现类人群信息公开度差异,网络交互工具使用频率差异的原因。
3.2被试者在归属和爱的需要方面呈现较大差异性
研究表明,网络自我呈现类人群信息公开度低,其归属与爱的需要相对较高,而信息公开度高的,其归属与爱的需要相对较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信息公开度低的人群在现实生活中于人际交往方面有一定的问题,其缺乏爱与关注,也就是在归属与爱维度比一般人有着更强的需求,同时也因为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其对他人的信任度低,则在网络上的信息公开度也相对较低。相反,信息公开度高的,生活中得到较多的关注与交流,对他人的信任度也要来得高,则该类人群在归属与爱的维度上的需求不高,故对网络信息的公开度未表现出过大的保密性。
3.3预防改善方案
研究表明,现在自我呈现类人群在物质需要维度呈现较大需求,而在自我实现需要方面却低的多。要预防和改善现在因自我呈现而走入极端或者产生心理偏差的状况,首先就是要提高网络自我呈现类人群的需要水平,不要仅仅只停留唉物质需要水平,提高各维度的需要水平才能减缓这一现象。针对这个,可以组织各学校社区多搞创新研究以及各个方面的比赛,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鼓励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多多创新,提高自身追求,增强其自我实现需要。其次,针对那些在人际交往方面有问题的人群,学校社区能组织多项集体活动,增加人与人当面交流机会,从而改善该人群的人际交往问题,这样就不会过分依赖网络来呈现自我。
4.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网络自我呈现类人群的网络自我呈现状况与各需要相关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网络自我呈现类人群在物质需要维度上表现较高,而在自我实现需要方面,表现较低;不同类型的网络自我呈现者在各需要维度上无明显差异。
(2)网络信息公开度表现较低,则在归属与爱维度表现较高;相反,网络信息公开度表现较高,则在归属与爱维度表现较低。
(3)提高该人群的需要层次能够预防网络自我呈现现象走歪。[科]
【参考文献】
[1]王君玲.新闻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2).
[2]李芳.经由网络自我呈现建立的纯粹关系与自我认同[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2-40.
[4]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