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滕王阁中忆王勃

2013-03-13朱定华

现代企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滕王阁王勃千古

□ 朱定华

春深四月,我们前往江西南昌采风,一睹江南春色和那青山秀水,这对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心情甭提多激动啊!

列车经过十五个小时的运行,到达江西境内,下午两时左右,我们在南昌下车入住。外面下着小雨,淅淅沥沥,可我的心早已飞向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南方唯一一座皇家建筑的滕王阁中了。在南昌文友刘德英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梦中向往的滕王阁。美丽雄奇的滕王阁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唐永徽年间,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特别因有唐朝四杰之首的才子王勃作的《滕王阁序》,这个“千古一序”让它在三楼中最早名扬于天下,成为名符其实的三楼之首楼。

抵达滕王阁广场,游人如织。滕王阁历史上历经劫难28次,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第29次重建的保留古建特色的新楼,比原楼略高。新滕王阁为仿宋木结构样式,楼净高57.5米,从底层到顶共九层,采用宋代楼阁“明三暗七”格式。滕王阁依城临江,瑰伟绝特,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艺术殿堂。美不胜收的历代大家书法,各种珍稀古玩,我们流连在各层之间,迷醉于亭阁堂室。在第五层中厅正中,有一面屏壁上用黄铜板镶置的王勃《滕王阁序》长卷,特别吸引人们的眼球。它有10万平方米面积,甚是宏大。据记载是宋苏东坡手书,经过现代技术复印放大,并由全国征召的能工巧匠镌刻而成。

心中默默念着王勃作的《滕王阁序》,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能惊叹它的言辞绝妙,意境高雅,美轮美奂。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一幅盛大画卷:盛唐时期,皇亲贵族及王公大臣为彰显其名,时常邀请文人骚客聚在一起吟诗作画。这天,王勃省亲路过唐洪洲都督府,参加了都督举行的大宴,地点正好在滕王阁上,酒宴上都督命人作序以夸客,在各自谦让中,王勃欣然提笔,面对上百宾客,洋洋洒洒,一挥而就,还不加修改,传过众人手,满座大为惊奇,频频称王勃真乃当今奇才也。

王勃作的《滕王阁序》,历经千百年,令多少文人墨客称奇叫绝。更可叹的是王勃当年不过二十的少年,能写出如此千古绝句,可见其文学功底之深,笔力之厚。可惜后来,王勃为到今越南河内西探望父亲,从广西驾船出海,扬帆于大海中,遭遇台风,船被掀翻,不幸溺亡,年仅二十九岁。但序中的精彩妙句,直至今日,仍是学子们的范文习策。“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登高临远,意境飞扬。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而呈现紫色。上下两句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了

秋日景物的特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千古绝唱。好一幅深秋山水画: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而上下又浑然天成的绝妙画图。“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富有哲理思想的警句,更为其序增色。

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中也不消沉放弃。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人人可敬!有志者,事竟成,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敢于搏击风浪者,才能将航船驶向胜利的彼岸。

猜你喜欢

滕王阁王勃千古
滕王阁 我心中的歌
少年王勃
第三届“滕王阁杯”童谣大赛获奖名单
滕王阁,我心中的歌
思州千古梦
经典吟诵第七期《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经典吟诵第八期《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如果能重来,我选择不坑爹
蜀中九日
荏苒时光
一字千金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