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的审美教育价值分析
2013-03-12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00
王 楠(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声乐艺术作为一门能够给人予美的享受的艺术形式,侵润了人们的心灵,不同的理解给声乐艺术带来了审美范式的不同,但是声乐艺术在表达和感受的过程中均是给人心灵以慰藉,传递了“美”的感悟与享受。
声乐艺术属于直觉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与音乐、语言相结合而产生能够美化人们心灵的艺术作品,它凭借对语言的述说实现了对人们的情感的表达,他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人的声音与多种音乐手段相结合,实现情感的完全表达。
一、声乐艺术审美的动力
不同的审美环境决定了个人的审美情趣,声乐艺术作为发声艺术,其审美的特性是建立在心理的基础之上的,歌者通过歌声传递给观众美感,而观众通过心理的共鸣感受声音艺术的美感,在情绪和情感的共鸣中两者实现心灵的沟通。古人曰:“凡人声音不等,各有所长。有川嗓,有堂声,皆合被萧管。有唱得雄壮的,失之村沙;唱得蕴拭的,失之乜斜;唱得轻巧的,失之闲践;唱得用意的,失之穿凿;唱得打掏的,失之本调。”从中不难看出情感是声乐艺术审美的基础和源泉,歌者与观众的情感通过声音的形式实现二者的沟通。在内心建立起良好地音乐审美感觉是声乐艺术审美的重要方面,因此歌者需要从生活中感悟声乐艺术的美的真谛,通过体验人们的情绪的不同,通过体验自然的风格的差异,通过感受高水平声乐演唱者的作品来领略内心对事物的审美诉求。
另外,情绪美感与声音的美感也是有机融合的。柴可夫斯基在批评重声轻情的歌唱者们说:“那些小鸟们,只要嗓音,不用整个心灵去唱歌。”只有用心演唱的歌曲才能够具有审美的意义,艺术的魅力通过情感来体现,因此声乐艺术的审美核心主要在于对情感的把握,声乐艺术通过对音乐、作品内容的把握实现审美的基本要求,即其中情感的把握,只有把握住情感这根主线才能够创造出具有美感的声乐艺术作品,才能够与歌者引起共鸣,才能够打动观众。因此,声乐艺术内在的情感要求是声乐艺术不竭的源泉和动力,而这样的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实际,能够反映民群众的息怒、里、哀、乐,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理想并深受大众的喜爱。
二、声乐艺术审美过程
首先应该通过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来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注意平时对知识的积累以及对事物的观察,积极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使自己能准确而且深刻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现的艺术内涵,以达到思想的升华。另一方面要积极提升自身的音乐辨识和分析能力。以音乐的审美能力为基础,要对音乐具有客观的鉴赏能力。一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这是对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基础,只有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鉴赏者才能正确理解音乐本来具有的艺术内涵,从而感受到音乐本身具有的陶冶灵魂的艺术魅力以获取音乐真正的乐趣。当然,对音乐技巧以及词曲的理解能力也是音乐鉴赏的重要要素。准确深刻的理解音乐技巧以及词曲才能够使自身充分的意识到音乐所要表现的深刻艺术内涵,才能使自身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中去,达到精神和灵魂的升华,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音乐本身所要带给人的艺术启示。
总而言之,声乐艺术的表演者以及欣赏者演奏和欣赏过程都是对声乐艺术进行一种审美的心理过程或者情感的表达。而这种审美的心里过程和艺术情感的表达都需要人们在日常实践中去积累自身的艺术修为以及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声乐艺术作品这一表演者与欣赏者这一介质,实现双方的相互交流,以完成一次美好的艺术享受。
三、声乐艺术的审美教育价值
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政治的高速发展,人类文明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以经济意义和功利价值为前提的人类活动的根本代价是人自我价值的丧失与失落。正如马克思所言,“文明如果是自发的发展,而不是自觉的发展,所留给自己的是荒漠。”文化的发展要从人自身以及文化内涵方面来进行思考和发展。而声乐艺术作为音乐文化的种类之一,其审美的教育价值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深刻的诠释。苏格拉底曾在《理想国》中对音乐的美学教育价值对人产生的终身影响有过这样的评价:“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是不是为这些理由?头一层,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此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音乐审美的这种教育功能使得音乐的审美活动更加具有教育意义。声乐艺术通过声音传递美,是人心理的真实反映,歌唱与发声正是通过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心理反映而进行的。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心理反映过程,歌唱者的演唱活动才能完整的、有效的表达出来。因此通过声乐艺术作用于人的心理使其内在的审美要求得到满足。
1.盛天启·艺与美的旋律——美学篇[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2.万凤妹等编著.京剧音乐百问京昆曲牌百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11月。
3.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第一卷(范明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