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经》中的婚恋诗
2013-03-12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孙 影(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一、研究意义
婚恋是人类感情生活最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最温馨、最美好的感情。所以它自古以来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也是最早用文学形式反映我国古人爱情生活的一部作品。“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诗经中的婚恋诗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古代婚恋的丰富内涵、婚恋观及古代文学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婚恋诗创作的文化背景
诗歌创作产生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不同时代的背景对于创作者的创作刺激是不同的,想要正确地解读作品,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诗经》婚恋诗创作的背景。
首先,《诗经》跨越的不同时期分析。《诗经》创作时代大致从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允许一妻多夫,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男女双方在拥有彼此的同时,允许有临时的异性朋友,再演变为一夫多妻的主要婚姻形态。诗经》婚恋诗的创作时间跨度很大,我们在分析不同时段的婚恋诗时,不能用单一的评价理念去理解,要切合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另外《诗经》婚恋诗也受地域的影响,不同地域的婚姻观与婚姻风俗也不尽相同。比如《周南》《召南》两首诗的创作产生于周域,受周朝礼乐的影响就很大,所以对不同地域的婚恋诗要依据地域,不能过于笼统。
三、婚恋诗分类
从《诗经》的文本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表达对爱情的追求
这一类诗表现的内容比较丰富。谁都曾经年少,都曾痴迷于爱情,少女怀春,男子痴情,这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性的情感冲动。比如《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表达了男子对淑女强烈的爱慕之情。 善良美丽热爱劳动的采荇姑娘,引起男子爱慕之情,奈何“求之不得”,所以只能“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地思念。从这首男对女爱恋的诗我们发现古代男子对于爱情的感情特点,或粗犷,或深沉含蓄,这首《关雎》中的男子对于爱情的表达是含蓄的,他没有大胆的倾诉与追求,而是通过想象,能够用“琴瑟”“、钟鼓”方式友之、乐之。
那么古代女子对于爱情的追求有着怎样特点呢?我们来欣赏《陈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沦。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元为,中心娟娟。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长相思,夜难眠。见英俊的男子,朝思暮想没办法,只能“涕泗滂沦”。
显然,古代女子对于感情的表达要比男子更大胆、更直率,但强烈于思想,却止于行动,与现代女子有着相似之处,只能等待男方展开追求,遇到心仪的男子,只能表达出“追求我的小伙子,切莫错过好时辰。”。
2.描写婚姻生活;
《诗经》中描写婚姻生活的诗往往洋溢着热烈而欢乐的气氛,比如《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一诗,以“灼灼其华”的桃花衬托出新婚的欢乐与新娘的青春焕发,用“有蕡其实” “其叶蓁蓁”来表现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3.描写婚后生活
这一类的诗往往表现夫妇的琴瑟相和,或者表现夫妻反目,妻子被丈夫抛弃的痛苦与怨恨。比如《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这首诗表达的就是思妇对久役在外丈夫的强烈思念,“夕阳下山、牛羊牧归”使人触景生情,心生惆怅。
而《卫风·氓》则是弃妇诗的典型代表。这首诗详细叙述了订婚、迎娶,受虐、遗弃的具体经过,表达出弃妇受遗弃的痛与悲,也表达了她对男子不忠贞“二三其德”的愤怒。
四、婚恋诗折射的婚恋观
“发乎情而止乎礼”“追求自由平等”是最基本的婚恋观
随着西周礼制的不断完善,它对于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婚姻礼仪制度的确立,无论是上层社会还是民间婚姻,礼仪日趋规范。分析《诗经》表现的婚恋诗,不难看出“男女有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对于人们婚恋的影响。 “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可以说是最好的概括。然而,《诗经》婚恋诗还存在这种现象: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允许自由平等地表达爱慕,追求意中人。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刺激了这种婚恋观的产生。
《诗经》婚恋诗在表达远古人们情感的同时,也具有鲜明的道德观与审美观,在抒情艺术上,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赋比兴的手法,都赋予《诗经》婚恋诗永恒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不断研究。
注释:
①《论语·阳货》孔子.
②《礼记·仲尼燕居》.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