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钢琴课程体系的扩展和改革初探
2013-03-12裴照亮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系河南郑州450000
裴照亮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系 河南郑州 450000)
一、钢琴课程体系的含义
课程体系,就是一门专业所开设的所有课程的综合体,若干门课程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课程体系。一般来说,课程体系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灵活性的特征。具体到钢琴教学来说:所谓针对性,就是指所有的课程设置,以及各门课程之间分工和配合,都是围绕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与这个目标无关的课程,不能被纳入到课程体系中。钢琴专业就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钢琴演奏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人才,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以此为目标的。所谓系统性,就是各门课程之间,要体现为一个整体,在横向上看,各个课程之间具有各自独立的价值,又有着互补的价值。比如钢琴音乐史和钢琴名作鉴赏,前者是对钢琴历史的了解,后者则侧重对作品的鉴赏,都有着各自的功用,属于整体构成的一部分;从纵向上看,课程之间是有难易差别的,课程难度呈梯形形式。比如钢琴演奏学习,就要从599、299到849等教程的演奏过程,难度是逐渐加大的。所谓灵活性,则是指课程体系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随时调整的,旨在能够使课程建设更加适应的培养目标的需要。比如近年来对于钢琴伴奏能力的需要较之以往有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就可以根据这种需要及时的增加一些伴奏类课程等,体现为一种与时俱进。
二、钢琴课程体系的扩展和改革
1.丰富和扩展钢琴教学内容
当前高校钢琴的主要内容,体现为两个特点,一个是时间特点,一个是地域特点。所谓时间特点是指主要钢琴曲目都选自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后期这个时间段中。所谓地域特点是指主要的钢琴曲目都是西方作品。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后期,是人类音乐文化发展的最高峰时期,西方国家的诸多音乐巨匠创作出了大量经典的钢琴作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和尊重的,但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段和地点的钢琴作品虽然经典,但是并不是钢琴艺术的全部。从时间上来说,古典主义之前的巴洛克时期,也有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和优秀的钢琴作品。如库普兰、拉莫、亨德尔等人。浪漫主义之后,也有格什温、勋伯格等人。这些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是应该得到充分重视的,能够大大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反之,如果对其视而不见,那么其教学内容都是不完整的。从地域上来说,除了西欧之外,如南北美洲、亚洲、非洲等国家,也有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尤其是作为一个中国钢琴学习者来说,应当对中国钢琴作品予以充分的关注。一方面,世界上钢琴艺术发达的国家,都是以本民族的钢琴作品作为基础的,将演奏本民族的钢琴作品视为己任。另一方面,中国钢琴作品有着和西方钢琴作品所不同的艺术风格,对学生的技术练习和审美理解,都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从当前钢琴艺术的发展情况来看,需要传统的钢琴教学内容进行扩展,而前文中所提到的时段和地域上的扩展,则是扩展的首要方向。
2.大力完善艺术实践环节
钢琴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表演的艺术,在众人面前演奏是钢琴表现的最主要的形式,艺术实践也是钢琴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但是长期以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钢琴实践环节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由此带来的后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很多学生在课下练习的时候都能较为熟练和流畅的演奏,但是一到了回课或考试的时候,就会格外的紧张,致使演奏水平的发挥大打折扣。而且多数学生一年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的实践机会,唯一的公开演奏就是考试的时候,在几位教师面前演奏。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方向很广泛,公开演奏是他们必须的基本技能,但是现实情况确实十分不堪。所以应该对艺术实践环节予以大力的完善。上至学校领导,中至每一位教师,下至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实践对钢琴学习的重要意义。作为学校来说,在校内应该下大力气完善各类实践设施和基地的建设,比如为学生提供数量充足的钢琴、修建或改造音乐厅等,从设施和场地上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在校外则需要由学校出面和牵头,主动和当地一些文艺团体和单位取得联系,根据实际情况和他们签订用人协议,将其建设成为校外的实习基地,既能够满足这些单位用人需要,也让学生得到了充分锻炼。作为教师来说,应该努力多给学生创设一些上台演奏的机会,比如每一个教师都要带多名学生,教师完全可以定期举办汇报演出,演奏曲目的难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安排,重要是让学生感受上台演奏的气氛。教师和其他同学既是观众,又是评委,演奏完之后教师在从公开演奏的角度对每一个学生的演奏进行点评,让舞台演奏常态化,自然就能获得艺术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学生自身来说,也应该认识到艺术实践对自己今后就业重要意义,珍惜学校和教师为自己提供的每一次艺术实践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寻求更多的机会。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3.增加钢琴欣赏和史论类课程
无论是主修还是副修钢琴的学生,都没有较为系统的钢琴欣赏和史论类课程的开设,然而这两类课程对于钢琴演奏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陷入了一种“唯技术论”的误区,为了技术而技术,对于作品的风格和内涵等要素却一无所知。如肖邦,肖邦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对祖国波兰和波兰人民都饱含着深切的关爱,但是多数学生都只知道肖邦的作品很有激情,但是这种激情从而何来,是一种什么激情,却一概不知。这都是钢琴理论素养缺乏的表现。所幸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载体获得所需的多种相关资料,例如,钢琴艺术史和钢琴文献及其研究资料;与钢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作曲家及其风格、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资料;其它相关艺术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资料;钢琴演奏家的演奏录音、录像介绍与赏析资料;各种乐谱版本资料;各种相关的美学研究资料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有机组织和介绍,可以使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突破钢琴课程学时以及自身弹奏水平所带来的限制,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对钢琴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这应该是开设钢琴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
综上所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人才需求,是高校教学活动开展最高要求。如果意识到当前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实际需要有着不契合之处,那么就要及时的做出调整和变革。本文所研究的高校钢琴课程体系的扩展和的变革,就是从这个大方向出发的。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扩展和变革,使学生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更加具有针对性,毕业之后能够从容的面对工作实际需要,真正学有所长,学以致用,这才是我们教学的初衷之所在。
[1]魏素萍.科学承传创新)))音乐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音乐,2007,(1): 215.
[2]陈思.高师人本音乐教育初探[J].中国音乐,2007,(2): 178.
[3]赵阿光.浅论钢琴教学中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J].中国音乐,2007,(3):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