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灰堆里的微光
2013-03-11王春鸣
王春鸣
那种光芒就是力量,但是它来自何处?我们总以为是时间造就了历史与文物,造就了它们的价值,越远古的越珍奇。可我从小就暗暗觉得,一定有些什么,会比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更重要,是它们成全了一盏灯,一把银壶,或者一件瓷器。
当我偶然接触到耿玉洲父子的锦灰堆作品时,面对这种奇特的创作,不由自主地再三玩味,古旧字画、废旧拓片、青铜器拓片、瓦当拓片、虫蛀的古书、废弃的画稿以及扇面信札,这些杂物以破碎、撕裂、火烧、沾污、破旧不堪的形状在一个非常写实的空间里逼真呈现,看似杂乱无章,却又充满内在的秩序感,同时又不乏中国画的疏密浓淡,非常雅痞。这锦灰堆也许起初只是才子的笔墨游戏,但是它对作画者近乎苛责的全面要求:能书能画、亦工笔亦写意、剑走偏锋的审美格调,使得这一技艺渐成绝响,邓达甫等人的旧作,亦成为千金难求的文物。
锦灰堆也被称为“八破图”、“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其实那个被称为历史的历史亦是锦灰一堆,我们用典籍叙述它,而浩浩荡荡的文物,正用残缺之相,作它无声的呈供。锅碗灯盏、金玉陶土、秦砖汉瓦们代代相传,远古的力量在时光的白驹过隙中不断地积淀。
我疑心锦灰堆的始创者,或许正是饱读诗书,对历史有独特的理解,才会在鼻烟壶上,以一己之力,尽心描摹文物的残片。“我们民族用文物证明的历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绝不缥缈。一砖一瓦,一木一石,在先人的手中都有灵性,跨越时空,送达至今。关键看我们有无能力解释它们,让祖先的灵性变成我们的力量。”马未都在《茶当酒集》中如是说。我不是收藏家,所以只能在博物馆和历史书这样泛泛的地方,得到一些零星的体会。那些好的博物馆,正如画了锦灰堆的鼻烟壶,或者发黄的旧宣纸,看似杂乱无序,其实精心布排,一个年份,一个朝代都不好颠倒重来,每一样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前世今生……
一
中国人似乎从未说过:上帝说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但是,中国的历史是亮的。在古旧的锦灰堆里,从一灯如豆的幽明到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璀璨,皆生于一种奇特的文物:油灯。我总想着要去扬中市的油灯博物馆,拖了两年没去,就听说它“油尽灯枯”闭馆了。也许,锦灰堆中的一个拓片一点遗迹,你将它生生剥离出来,它是没法独自存活的,尤其是油灯,你不要以为光熄灭了,它就死了。当然,如今还是有很多城市都在打造单品博物馆,把某种文物身后绵延的时空全部撤离,看上去有清晰的线索,其实,就像单音符的长恨歌,缺少其他音符的唱和呼应,无论如何也不会动听。
喜欢那些尽量“集破”、“集珍”的大博物馆,当然,在稀世奇珍的仿制品面前流连,最勾我魂魄的,还是错落地排布在其中的一盏盏油灯。顺着白瓷灯上开片裂下去的纹路,陶灯上烟熏火燎的痕迹,青花灯碗上烤黑的印记,你会看见光阴是如何力不从心地从这些物事上滑过去,沾染上不朽的烟火气。
可是我印象里的第一盏灯,却不是在博物馆看到的,而是五岁的时候,点在太祖母脚下的长明灯,青瓷碗里漾着一点琥珀色的菜籽油,几缕白棉线捻成一股灯芯,有人跪下去,那灯芯一头的火苗就微微一颤。在哭声和喧闹里,太祖母着绫罗绸缎,一动不动地躺着,瘪下去的嘴里衔着一小块红纸。在这之前,我对光,对灯一点印象都没有,它开始走进记忆,是因为死。它却是活的,尤其是在有风的时候。
为太祖母照亮她人间最后一程的那一盏长明灯,或许不叫灯,而是豆,它如此简单,就来自太祖母的灶头,是她平时喝玉米粥的碗,有流水纹的青花,碗沿磕了一个小小的口子,因为与唇齿的摩挲,已经不再锐利。我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豆”,一个小小的、表面坑坑洼洼的陶碗,碗的底部有一个把手支撑,简单、粗糙,却有让人落泪的温暖。它们之间有奇怪的相似。
晋代郭璞注《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云:“即膏登也。”在郭璞看来,人们最早是借用盛大羹的瓦豆(镫)等一些食器皿来点燃照明的。最早的灯具以青铜为主体,其次是民间使用的陶质灯。一开始仅仅是比豆多了碗底一个小小的尖锥,这个尖锥叫支钉,用来插蜡烛,这个小小的改变成了豆与灯的分界线。
经由青铜文化的洗礼,油灯和其他器物一样,在造型上得到了重要的发展。春秋至两汉,油灯在无数次点燃和熄灭之间,一部分光焰从实用的具体要求中逃逸出去,“兰膏明烛,华灯错些”,它和其他器物一样,成为特定时代的礼器。而器用上升为艺术的表现手段是古人在不自觉中完成的,当他们发现灯不仅仅是可供使用的器皿时,平常的家用,也就获得了艺术的生命。当一样器物,人们对它的要求,从纯粹的功能中解脱了出来,是多么幸福的时代啊!“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古人借由这一点光亮,不仅看到了当下,也看到了过往和自己的内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青瓷技术的成熟,青瓷灯开始取代了此前的青铜灯。我更喜欢这种材质的灯器,它轻盈,取之于土,焠成于火,照亮了民间。南京清凉山吴墓出土的三国青瓷熊灯,浙江瑞安出土的东晋青瓷牛形灯,山西太原出土的北齐瓷灯、隋末唐初的白瓷蟠龙灯、唐三彩狮子莲花灯,……从稚拙到典雅再到繁华,灯的审美和时代的氛围结合得如此紧。光渐渐地不仅仅是用来照明了,你看明清之际的青花和粉彩油灯,灯与瓷器相互成全,形而下的器物在极简的色彩和造型里,升华为最形而上的精神。“短檠二尺便且光”,“长檠高张照珠翠”,“万古分明看简册,一生照耀付文章”,灯照见了那么多繁华,那么多热闹里的孤独。古人将它带进风俗和节气,试图用它改变生活,宋代的京师“每一瓦陇中皆置莲灯一盏”,“向晚灯烛荧煌,上下映照”,然而无论哪个时代还是有“灯下黑”的一块。
二
当我在雨天点起玫瑰精油的香薰炉时,看着薄薄的青花瓷上摇曳的烛火,常常感慨,两三千年的时间于历史只是一瞬,于我们已是遥不可及。刚去过陕西历史博物馆,玛瑙兽首杯、鸳鸯莲瓣金碗、五马衔杯银壶……都是绝世的珍品,有不可企及的华丽,即使在那个消逝的时空里,它们很明显也不属于寻常的生活。我隔着玻璃拍下一盏盏灯,它们熄灭的样子,孤独地伫立的样子,仍然传达出一种远古温暖的信息,有深切的家园感。
一盏两千多年前的彩绘铜雁鱼灯,已经微微地锈了,雁回首衔鱼的伫立姿态,憨稚古朴。据说这盏灯的设计很环保,当它在两千多年前的一双巧手上诞生的时候,它的光芒,照亮了多少眼睛啊!稚拙的牛灯呈圆身牛形,昂首,俯卧,牛背部为可活动灯碗。还有一盏建昭三年的“雁足铜灯”,一个局部站立的姿态,是很多古油灯惯常取用的造型,从其他的生命那里,古人学会了站立、平衡、支撑。
绿釉陶孔雀灯是东汉的,通身施翠绿色釉,胎质红色。灯自下而上共分三层,第一层下端底座呈喇叭形,上托一折唇平沿大灯碗,碗沿上有对称的四个小孔,各插一支小灯盏,小灯盏外侧附柿蒂形花。第二层底座上大下小,其上灯碗口略小于一层,其余与第一层无异,第三层底座似钟形,上塑出一昂首开屏的孔雀,孔雀背驼一盏灯。因通身有九个灯碗可以同时点燃,所以又称“九连灯”。有多少纤纤素手点燃过它,借着它看清过黑暗和夜晚。
在我年幼的黑暗里,眸中常常端立一盏小小的煤油灯,真正的茅屋里,熏黑然而又画满五彩民俗画的灶台旁,祖母搂着铜烘缸,给我讲宝莲灯的传说,沉香救母,三圣母手中女娲相赠的宝莲灯在正义和邪恶的战争面前大放异彩。虽然后来被改编成无数动漫影视剧,为了做研究,我一一看过,真的没有看出宝莲灯的材质,但是总不如童年的故事来得强悍,那个故事里的宝莲灯,有一道金光照进我的心里,同时祖母的声音也如烘缸中一粒黄豆的炸响。
那种光芒就是力量,但是它来自何处?我们总以为是时间造就了历史与文物,造就了它们的价值,越远古的越珍奇。可我从小就暗暗觉得,一定有些什么,会比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更重要,是它们成全了一盏灯,一把银壶,或者一件瓷器。差不多就是在我想这些问题的时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启用了一个名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那些有形的器物来说,就是指附着在它们身上的技艺吧!
小时候读书用的灯,比灶台上的要高级一点,有玻璃灯罩,叫做美孚灯,常有飞蛾扑火,虫子送死,惹得作业本前香气扑鼻。所谓篱落呼灯,童年的我有异常宁静的心境,从来不想考满分、当班长。三年级以后家里装了电灯,我常常长久地仰头凝视它们,圆圆的灯泡里吐出晕黄的光来,一直看到眼花,我觉得电灯的光异常明亮,却是死的,无关风月的,所以它只能成为现代文明的一部分,钉在橱窗里,照着那些年代久远的灯具,那些需要火石点燃才亮的油灯。
三
曾去听琴,尽管幽兰操已成绝响,听琴仍是雅事。每一场琴会都组织得华丽精心。每一首琴歌,都配上古典的衣饰、太极拳舞,书画吟唱,有时候还用上传世的宋琴。正是一幅三维的锦灰堆图。图中不乏知音,然而被画在最前排的,往往是最不懂琴的人。他们纷纷迟到,也许才参加完一场酒肉宴而来,也许强压着,才没有在九十分钟的时间里,一个接一个打呵欠。可是他们没有来齐,琴会就不能开始。有人弹错了音,掌声照样响起,绝不是喝倒彩,真正明了一切的也许只有那张布满冰裂和云纹的古琴,几百年来,它搔首问天,经历了多少高山流水,深知如今,一切动静俱是末流余响。
有些消逝不可避免,因为承载它的道和技艺都已淡薄。我们怀着别样的心情去作各种挽留,最终只是将它们变成表演,一场一场的表演,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个常态,表演成遗产。那些美和光芒,在表演中一一死去。
其实,那些消逝的,都是普通的日子。但是因为经过了一千年,两千年,甚至更久,它们成了历史,成了文物,有了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价值是漫长的时间,也是不可再相遇的空间。那个时空里逐渐成熟又逐渐衰微的技艺,在那时是寻常生活的一部分,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则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往往通过他人的表演来了解它,并感到悲伤。文物可以留下来,因为它们是物质,而那些非物质的东西,使千万年前的日常生活与寻常器物成为历史与文物的技艺,就如同火焰,如同光,没有就没有了。
每年长者的祭日,我们家族的女子都会自己动手做一盏红色的莲花灯,后来,因为河流渐渐干涸,又开始放孔明灯,看着它们悠然向上,不知道在远方某个时空,它是否与三十年前那一盏青花瓷碗的长明灯辉映了。太祖母的一生只是一个人的历史,我对生前的她一无印象,就记得一灯如豆,把最后的她像文物一样地照亮。是什么样的物质和非物质堆积出了她一生的历史?不会有人在哭泣中如此追问。我们继续孜孜不倦地活下去,即使所有的油灯都在这个时代黯然无光。我们说,不要紧,有电就好了。油灯、东巴纸、蓝印花布、养心的古琴声,没有它们的生活也是充实的。
古时候,充满意识形态的正史只能由达官贵人构建,但是很多文物,却都来自寻常百姓的生活。所以在今天,我们如何剪影声光电化的生活,再埋下一些什么代代流传,使历史与文物相互成全?在今天被我们弄残缺和破损的物质与非物质,是否能成为明天的锦灰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