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180例
2013-03-10陈香妹
陈香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教学医院,南平353000)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180例
陈香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教学医院,南平353000)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对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对照组76例。观察组患者给与醒脑开窍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与抗抑郁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以72.8%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6.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积分和严重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量表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能够达到达明元神、平衡阴阳、冲和气血、畅达经络的效果,从而纾解患者的郁证,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醒脑开窍针法;卒中后抑郁症;针刺疗法
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后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疾病,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且病情持续时间较久,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心理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1]。因此,临床在治疗脑卒中的过程中,对于卒中后抑郁症的防治也十分重视,但是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的是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此类药物大多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和撒药综合征,因此,并不是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醒脑开窍针法的提出与应用给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其在临床治疗中克服了抗抑郁药物的弊端,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2]。我院对醒脑开窍针法对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卒中后抑郁症患者2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对照组76例。观察组180例患者,男138例,女42例;患者年龄(53.16±11.20)岁;患者的病程为(4.15±2.23)月。对照组76例患者,男57例,女19例;患者年龄(53.86±12.34)岁;患者的病程为(4.03±2.1)月。
1.2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与醒脑开窍针法进行治疗,选取的穴位为内关、人中、印堂、百会和患侧的三阴交。对照组患者给与抗抑郁药物治疗,给与口服阿米替林进行治疗[3]。
1.3疗效标准根据汉密尔顿(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HAMD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临床治愈:减分率≥75%;显效:减分率≥50%;有效:减分率≥25%;无效:减分率<2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以72.8%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6.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积分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积分和严重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积分和严重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积分变化情况 (χ±S)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积分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量表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量表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疗前后HAMD积分变化情况对比 (χ±S)
2.4两组患者副作用对比观察组有29例患者对针刺具有害怕和疼痛的感觉,经过减轻手法强度后可以接受治疗,无其他副作用发生。对照组患者出现38例口干,29例便秘,11例头晕,7例排尿困难和8例心电图改变。
3 讨论
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由于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从中医角度来看,卒中后抑郁症属于 “郁证”的范畴,其根本的致病机制是 “窍闭神匿,神不导气”。醒脑开窍针法,从患者的根本致病机制入手,精选穴位,切中要害,针刺内关穴能够改善患者的左右心输出量,改善脑血氧供应情况,达到宁心、安神和调血的功效;针刺印堂、人中和百会三穴能够达到醒元神、开窍启闭的功效;针刺三阴交能够达到益脑髓、补三阴和调血气的功效。同时作用于以上诸多穴位,能够达到达明元神、平衡阴阳、冲和气血、畅达经络的效果,从而纾解患者的郁证,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1]张建博.任路.孙艳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Meta分析[J].中国针灸,2009(7):527-528.
[2]孙培养.储浩然脑卒中后抑郁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6):237-239.
[3]聂容荣.针灸与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J].世界中医药,2012(2):94-95.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2.056
:1672-2779(2013)-22-0071-01
苏 玲
201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