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反复发作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2013-03-10魏亚丽
魏亚丽
(甘肃省平凉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平凉744000)
盆腔炎反复发作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魏亚丽
(甘肃省平凉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平凉744000)
目的 本文将对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及临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54例反复组盆腔炎患者与10例非反复组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两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结果给予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与未反复发作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得出结论。结果 反复组盆腔炎患者中医分型大多为肾阳虚及肾阴虚证,而非反复组上述两类中医分型患者与其他分型患者数量并无显著差异,非反复组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较为平均,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正确判断其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从而采取准确治疗方式,对症治疗,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盆腔炎;反复发作;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我院对2012年1至12月前来就诊的64例盆腔炎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及临床有效治疗措施,为提高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对2012年1至12月前来就诊的64例盆腔炎患者给予临床分析,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2~46岁,平均年龄为(33.64±1.22)岁;病程在3个月~2年,平均病程在(9.24±1.07)个月;已婚患者为55例,未婚患者为9例。按患者是否出现反复发作情况给予分组分析,其中反复组患者为54例,非反复组患者为10例。反复组与非反复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婚姻状态、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纳入标准[1]①两组患者均出现性交痛、腰骶疼痛、少腹胀痛、性欲减退、白带增多、子宫颈或宫体摇摆痛、月经失调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同时伴有尿路刺激症状;②患者经临床B超医学影像检查可知体内附件出现增厚情况或炎性包块,子宫体发生增大,盆腔结缔组织炎症改变,部分患者可出现盆腔积液;③患者未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准备妊娠等特殊时期;④患者无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血液等严重疾病;⑤患者意识清醒,可积极配合临床治疗;⑥反复组患者一年内发作次数不小于2次,或两年内发作次数不小于3次,或盆腔炎症状持续发作时间不小于三个月;⑦患者无任何精神类疾病;⑧患者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中医证候[2]根据 《中医妇科学》 (第七版)、《中医诊断学》中关于盆腔炎证候论述内容可知:①气虚证。患者出现乏力、气短、神疲、小腹空坠不适、懒言、月经先期且过多、自汗、经血色淡且质稀、舌质淡、脉缓弱等现象,即可诊断为气虚型盆腔炎;②血瘀证。患者出现小腹定处刺痛、舌质紫暗或边缘出现瘀点、少腹出现结块且质硬、舌下脉络曲张、经期或经血量不定、经血色暗且有块状物、经期腹痛程度加重、肌肤甲错、脉涩或弦沉、弦迟等情况,即可诊断为血瘀型盆腔炎;③肝郁证。患者若出现少腹胀痛、经前乳房胀痛、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经期腹痛加重且无定处、善太息、经期不定、经血淋漓不畅、闭经、胸胁胀闷或窜痛、经血色暗且有块状物、苔薄、脉弦等,即可诊断为肝瘀型盆腔炎;④肾气虚证。患者若出现腰腿酸软、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夜尿频多、经血及经期不定、经血色暗质稀、尿后余沥不尽、脉沉弱或沉细、健忘等情况,即可判断为肾气虚型盆腔炎;⑤肾阳虚证。患者若出现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夜尿频多、性欲减退、带下量多、舌淡苔白、性欲减退、脉沉细无力或沉迟、经期推后或闭经等情况,即可诊断为肾阳虚型盆腔炎;⑥肾阴虚证。患者若出现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腿酸软、潮热盗汗、健忘、口干咽干、月经提前或经期延长、经血色鲜艳或暗淡、经血质稠、失眠、舌红少津、舌苔少或无、脉细数等情况,即可诊断为肾阴虚型盆腔炎;⑦湿热证。患者若出现舌苔黄腻、小腹灼痛、口干不欲饮、带下量多且黄稠、经血色暗红且质稠 (可伴有血块)、经血量多或经期延长、脘近视腹胀痛、小便赤短、口腻纳呆、行经腹痛程度加重、低热起伏、脉弦滑或滑数等情况,即可诊断为湿热型盆腔炎;⑧寒湿证。患者若出现畏寒肢冷、带下量多且色白质稀、下腹胀痛且有冷感 (暖热后疼痛感减轻)、面色青白、小便清长、腰骶冷痛不适、月经后期且经量少、经血色暗、经行腹痛程度加重、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象沉紧或沉迟等情况,即可诊断为寒湿性盆腔炎;⑨脾虚证。患者若出现纳呆、脘腹胀闷、大便无形、面色萎黄、经血色淡且质稀、神疲乏力、经行腹泻、带下量多且色白质稀、舌质淡、舌苔白或腻、脉象缓弱等情况,即可诊断为脾虚型盆腔炎。
1.2.3研究方法对54例反复组盆腔炎患者与10例非反复组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两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结果给予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与未反复发作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得出结论。
1.2.4疗效标准显著:盆腔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妇科检查无压痛感,经B超检查后无炎症;有效:盆腔炎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仍有压痛感,经B超检查后炎症范围缩小但未消失;无效:症状未减轻。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反复组与非反复组盆腔炎患者经临床中医辨证分型后,两组分型结构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反复组与非反复组盆腔炎患者临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对比分析
由表1可知,反复组盆腔炎患者中医分型大多为肾阳虚及肾阴虚证,而非反复组上述两类中医分型患者与其他分型患者数量并无显著差异,非反复组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较为平均,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临床简称盆腔炎,是育龄期女性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包括输卵管炎(salpingitis)、子宫内膜炎(endometriosis)、盆腔腹膜炎(penitonitis)以及输卵管卵巢脓肿(tube-ovarian abscess)等[3]。临床研究表明,盆腔炎患者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或患者本身体质较差,将导致其发生盆腔炎性后遗症,从而加重患者盆腔疼痛临床表现,甚至导致患者不孕,从而对患者身心均造成一定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4]。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临床流产率不断增加,盆腔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5]。
本文研究可知,根据盆腔炎患者不同临床表现,可对其分为气虚证、血瘀证、肝郁证、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湿热证、寒湿证、脾虚证九大类中医症候分型,盆腔炎患者根据其临床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不同,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与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因此,对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正确判断其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从而采取准确治疗方式,对症治疗,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军.中药保留灌肠加离子导入治疗盆腔炎6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5(1):17.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13-319.
[3]傅式琦,李玉荣.慢性盆腔炎感染因素280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0(11):1359-1360.
[4]江霞,廖慧慧.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5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1,33(5):26.
[5]金亚蓓.针灸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36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3(12):772-783.
蚤休——治疗毒蛇咬伤之王
【歌诀】
蛇药苦凉王蚤休,
解毒散结止痛尤,
毒蛇咬伤惊痫抽,
痈疽疔疮癌毒瘤。
【释义】 中药治疗毒蛇咬伤首选重楼,又名蚤休、七叶一枝花、草河车。重楼味苦,性凉,具有很好的解蛇毒的功效,不仅善解蛇毒,还可以解热毒结节,止热毒肿痛。由于其解毒效优,所以还能用于痈疽疔毒以及恶性肿瘤。重楼走入肝经,能解肝经火热,定惊风抽搐。
【药解】 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或七叶一枝花P.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Hara的干燥根茎,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主治:①用于痈肿疔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②用于外伤肿痛,跌打损伤。③肝热烦惊,摇头动舌,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捣烂或研末调涂患处。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2.《本草汇言》:“蚤休,凉血去风,解痈毒之药也。但气味苦寒,虽为凉血,不过为痈疽疮疡血热致疾者宜用,中病即止。又不可多服久服。”
【常用药类】 拳参、半边莲、白花蛇舌草、重楼都具有解蛇毒之功效。拳参解蛇毒之功效不及重楼,长于治疗水、火烫伤以及热病神昏之惊痫抽搐;半边莲解蛇毒之功强于拳参,但不及于蚤休,长于解疮疡热毒,还有利水消肿之功;白花蛇舌草,其解蛇毒、痈肿疮毒之功均优于半边莲,解痈肿热毒之功强于蚤休,但解蛇毒之功却不及重楼,且长于治疗热淋,这是蚤休之所不及的。
【临证应用】 重楼具有很强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乙肝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其有毒成分研究尚未清楚,其毒性成分能抑制精子的生成,所以临证应用时应多加注意。蚤休苦寒降泻,功善清热解毒,临床上与黄连、赤芍、金银花等同用,来治疗痈肿疔毒,如夺命汤 (《外科全生集》);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时,则常与牛蒡子、连翘、板蓝根等为伍同用;治疗毒蛇咬伤可用其鲜根捣烂外敷患处,或与半边莲配伍使用。又因其性能入肝,与钩藤、菊花、蝉蜕等配伍可用于治疗小儿热惊风,手足抽搐等。伤科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则常与三七、自然铜、血竭等药同用。
——摘编自人民军医出版社 《临证药王歌诀》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2.001
:1672-2779(2013)-22-0001-02
吴义红
201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