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牦牛一年一产试验
2013-03-10石红梅丁考仁青祁红霞马登录
石红梅,丁考仁青*,杨 勤,祁红霞,马登录
(1.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甘南综合试验站,甘肃 甘南 747000;2.甘南州畜牧科学研究所,甘肃 合作 747000)
甘南牦牛一年一产试验
石红梅1,2,丁考仁青*1,2,杨 勤1,2,祁红霞1,2,马登录1,2
(1.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甘南综合试验站,甘肃 甘南 747000;2.甘南州畜牧科学研究所,甘肃 合作 747000)
[目的]通过改善母牦牛妊娠期营养条件,提高甘南牦牛的繁殖率。[方法]试验组母牛白天放牧,分早晚两次每天补饲颗粒饲料1kg/头,产犊后每天挤一次奶。[结果]70%以上牦牛实现了一年一产,犊牛成活率也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改善母牦牛妊娠期的营养条件,减少挤奶次数,可提高甘南牦牛的繁殖率和犊牛成活率。
甘南牦牛;一年一产;试验
1 目的及技术简介
牦牛是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特有的遗传资源,生活地区具有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牧草生长期较短、氧分压低的特点,草场以高山及亚高山草场为主体。在严酷生态环境条件下生存的牦牛,具有极强的生活能力,耐粗耐寒,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有别于其他牛种的体型结构、外形特征、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可在极其粗放的饲养条件下生存并繁衍后代。牦牛较其他牛种晚熟、繁殖力低,一般两年一胎或三年二胎。甘南牦牛常年放牧饲养,管理粗放,冷季营养匮乏;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母牛产犊后挤奶,犊牛胎儿期和出生后营养不良,导致甘南牦牛生产性能逐年下降。近些年,草场退化超载、酥油曲拉价格上涨,加剧了牦牛生产性能的下降。甘南牦牛连年产犊的母牛据李恰如牧场(1993年)调查统计约占20%[1]。在卓尼县、夏河县、合作市,母牦牛基本是两年一产,三年两产的比例都很少[2]。随着近些年草场退化和人畜争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12年调查统计甘南牦牛连年产犊率为17.97%[2]。但根据牧区群众反映和调查发现,在草场充足和犊牛人工断奶或母牛不挤奶的地区,60%以上的牦牛可实现一年一产。牦牛一年一产可减少空怀母牦牛饲养期草场的损耗,增加母牦牛繁殖周期内的产犊数和牛群周转速度,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益。鉴于此,甘南综合试验站在碌曲县尕海乡示范基地开展了甘南牦牛一年一产试验。
本试验通过改善母牦牛妊娠期营养条件,使70%以上牦牛实现了一年一产,犊牛成活率也明显提高。养殖模式的转变,既缓解了草场压力,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 技术形成过程
2.1 试验地概况
碌曲县尕海乡,距碌曲县城53km,地理座标为东经102°09′~102°46′,北纬33°58′~34°32′,海拔3479.7m,年均降水量为600~800mm,夏季气温12~20℃。耕地面积153.3hm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6.6hm2,草场面积8.2万hm2;各类牲畜年末存栏9.5958万头(只),其中牛4.0189万头,绵羊5.3784万只。尕海乡动植物资源丰富,水草茂盛,尕海草原是亚洲最优良的草场之一。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牦牛 试验组为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第一村民小组示范基地养殖户40头健康怀孕母牦牛,对照组为相邻牧场另一户40头怀孕母牦牛。
2.2.2 补饲饲料 补饲饲料是从张掖市天邦饲料有限公司购进的颗粒饲料,其营养分析保证值:粗蛋白(CP)≥17.00%,粗纤维≤6.00%,粗灰分≤9.00%,钙0.50~1.20%,总磷≥0.40%,氯化钠0.30~1.00%,赖氨酸≥0.70%。
2.3 试验设计
2.3.1 时间安排 试验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2012年1月对试验牦牛进行组群,试验组母牛开始补饲,补饲至5月底结束;5月开始接产,测量犊牛初生体尺、体重,统计2012年产犊数;7~9月份,投放2只种公牛自然交配配种;12月测量犊牛6月龄体尺、体重。2013年1~5月继续补饲,5~6月接产统计产犊数,测量2012年产犊牛1岁体尺、体重。
2.3.2 饲养管理 试验组母牛每天补饲颗粒饲料1kg/头,分早晚两次补饲,对照组母牛不补饲。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牛白天和其他牛同群放牧,产犊后每天挤一次奶,犊牛5~12月龄自然断奶。牦牛均为人工挤奶,犊牛哺乳使母牛产生排乳反射,有助于人工挤奶,并延长母牛泌乳时间,因此牦犊牛断奶时间较迟。
3 结果和应用潜力
3.1 结果和分析
3.1.1 2012年产犊情况 试验组母牛2012年产犊40头,繁殖成活率为97.5%;对照组2头母牛流
产,产犊38头,5头犊牛死亡,繁殖成活率为82.5%。试验组母牛在妊娠后期补饲,母牛营养状况较好,没有母牛流产,繁殖成活率比对照组高15%。
3.1.2 犊牛生长发育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犊牛从初生到6月龄生长发育较快,试验组平均日增重245.83g、对照组212g;在6月龄到12月龄长达半年的时间里,犊牛体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这主要是应为草场退化、超载过牧、冷季牧草营养缺乏,导致牦牛体重下降;试验组犊牛初生、一月龄、六月龄、十二月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79kg(P<0.05)、3.11kg(P<0.05)、5.92kg(P<0.05)、7.00kg(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母牦牛在妊娠期补饲,为胎儿发育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营养,犊牛在出生后体重较对照组高。由此可见,胎儿期营养好坏,影响出生后的生长发育。
3.1.3 2012年发情统计 由于牦牛放牧饲养,母牦牛的发情症状也不像普通牛那样明显,且采用自然交配,种公牛野性较大,因此发情统计依据放牧人员的观察。经放牧员观察统计,试验组有32头母牦牛有发情表现和种公牛爬跨现象,对照组只有10头。试验组母牛在妊娠后期补饲,产后体能恢复较快,发情牛只较多,对照组没有补饲,产后哺育犊牛、挤奶,体能没有恢复,发情牛只相对较少。
表1 2012年产犊牛体重表
3.1.4 2013年产犊情况 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牦牛均无流产,截止2013年6月,试验组产犊16头,还有13头待产,对照组产犊2头,还有4头待产。试验组连产率为72.5%,对照组仅为15%,试验组比对照组高57.5%,效果显著。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牛均为去年产犊母牛,由于群众不接受犊牛人工断奶和应用生殖激素,母牛在带犊、挤奶的情况下发情配种时间相对较晚,也不集中。因此,产犊时间也不集中,且较去年没有产犊母牛晚。
表2 2013年产犊统计表
3.1.5 经济效益分析 2013年犊牛成活率参照2012年数据,试验组两年产犊67头,对照组38头,犊牛一岁售价按1400元计算;颗粒饲料2.8元/kg,每天补饲量1kg/头,两年共补饲300d。除去饲料成本,每头母牛增收247.5元/头,经济效益显著。
表3 一年一产经济效益分析
3.2 应用潜力
3.2.1 改善牦牛饲养管理条件 放牧是牦牛的传统饲养管理方式,也是牦牛饲养管理的主要手段。要充分利用暖季光热条件和牧草资源,做好母牦牛的发情配种工作。总的原则是:“夏秋季早出晚归,冬春季迟出早归”,以利于采食,抓膘和提供产品[3]。
1)夏秋季放牧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抓膘和配种,使当年配种的牦牛在入冬前抓膘,为越冬过春打好基础。
2)冬春季放牧的主要任务是保膘和保胎。防止牦牛乏弱,使牛只安全越冬过春,妊娠母牦牛安全产仔,提高犊牛的成活率。
3)发育正常、健康、体重、营养状况基本一致的母牦牛,采用牦牛冷季暖棚养殖、放牧兼补饲饲养,实现牦牛一年一产。
3.2.2 犊牛全哺乳培育 ①在早期断奶过程中,通过补饲,可以弥补母体奶所不足的营养量。采用牦犊牛在2月龄或3月龄前全哺乳,之后半哺乳,或用代乳品、代乳料之类饲养至1岁左右;②犊牛早期断奶对母牛可提早发情[4,5]。如及时配种,产犊正值春季,气温暖和,易管理,又富有青绿多汁饲料,犊牛成活率高,增重速度快。
3.2.3 加强牦牛选育及配种 ①选育要求双亲的体躯高大,结构紧凑匀称,见青就上膘,掉膘慢,抗病力强。公牛具有偏肉用牛体态。母牛母性强,奶量高。经鉴定整群将体型外貌大体相似,生产性能基本一致而略高于平均水平的牦牛选出组成核心群,选配特一级公牛,作为选育的基础;②配种是牦牛繁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它不仅直接影响牦牛的增殖、牦牛群的管理和产品的生产,而且与牦牛的选种选配、后代的品质等关系密切,因而在牦牛管理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人工辅助配种,来提高受胎率。
3.2.4 养殖犏雌牛解决人犊争奶矛盾 牛奶是牧民重要的生活资料,为满足牧民对牛奶的需求,过度挤奶也是影响牦牛繁殖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可适当饲养2~3头犏雌牛产奶,解决人犊争奶矛盾,对繁殖母牦牛不挤奶或少挤奶。
3.2.5 借助科学技术提高繁殖力 通过人工断乳和使用生殖激素可促使母牛提早和同期发情,使产犊相对整齐[6,7]。但由于牧户不接受使用生殖激素和人工断乳,还需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1]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
[2]石红梅,杨 勤,马登录,等.甘南牦牛繁殖性能调查及提高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J].中国牛业科学,2013,39(1):80-83.
[3]阎 萍.牦牛养殖实用技术问答[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
[4]王 伟.牦牛繁殖性能低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1,(6):41-42.
[5]王 伟.不同时期断奶对牦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7,(6):18.
[6]张 君.提高牦母牛繁殖性能的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7,(3):8-11.
[7]张 君,孙 建,更求久乃.提高青年牦母牛繁殖性能的试验[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6,(6):21-22.
Experiment of Annual Litter Size of Gannan Yark
SHI Hong-mei 1,2,DING Kao-renqing*1,2,YANG Qin1,2,QI Hong-xia1,2,MA Deng-lu1,2
(1.Gannan Synthetical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National Beef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Hezuo,Gansu747000;2.Gannan District Animal Science Institute,Hezuo,Gansu747000)
【Objective】To improve reproduction rate of the Gannanyak by improving the nutrition conditions of the female yak gestation.【Methods】The female yaks from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razed during the day,were fed supplementary feeding pellet(1kg/head)every day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then was milked once a day after calving milk.【Results】More than 70%of the yak with supplementary feeding gave birth to a yak calf per one year,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calf had also obviously improved.【Conclusion】The improvement of the nutritional condition of the female yak during pregnancy and reduce of the number of milking can improve reproductive rate and survival rate of the Gannan yak.
Gannan yak;annual litter size;experiment
S823
A
1001-9111(2013)06-0035-03
2013-08-11
2013-11-24
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8)
石红梅(1980-),女,甘肃民勤人,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专业技术研究与推广。
*通讯作者:丁考仁青(1980-),男,甘肃合作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专业技术研究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