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的发展历程及其语法化考察

2013-03-07李倩倩

关键词:实词语素句法

李倩倩,力 量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一、“休”的发展历程

“休”是词义和词性极为复杂的词,它的词义和词性多样并不断变化着,下面就从历时角度对“休”的词义和词性进行考察。

(一)动词的“休”。

1、《说文解字》:“休,息止也。”许慎认为“休”的本义是“停下休息”之义。如:

(1)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诗经·十月之交》)

(2)戎王喜,迷惑大乱,饮酒昼夜不休,由余骤谏而不听,因怒而归缪公也。(《吕氏春秋·不苟》)

(3)如此,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得休,复与之战,破楚必矣。(《史记·项羽本纪》)

(4)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汉书·李广苏建传》)

可见息止义的“休”在上古汉语已经在使用了,对于“休”本义,后代多采用许慎的说法。

又:“疑、休,戾也”。(《尔雅·释言第二》)《尔雅注疏》郭璞、邢昺:“○释曰:戾,止也。《书》曰:‘疑谋勿成。’《月令》云:‘百工休是。’疑、休皆为止也。”如:

(5)兵休而国富,故秦武帝于天下,立魏诸侯。(《战国策》卷五·秦三)

(6)而强秦以休兵承赵之敝,此乃强吴之所以亡,而弱越之所以霸。(《战国策》卷二十·赵三)

(7)人莫鉴于沫雨,而鉴于澄水者,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训》)

“休”在此时已经开始在句中和其他词组成动词结构出现,如(5)的主谓结构“兵休”,(6)的动宾结构“休兵”,(7)的并列结构“休止”。

2、唐代以后,作为实词的“休”保留大部分原始意义外,“休息”的意义及其引申义的“休”在近现代汉语用得较为普遍,往往构成合成词“休养”、“休假”等。而作“喜庆,美善”之义的“休”很少使用,大多出现于如流传下来的固定短语中。另外又引申出了一些新的意义:

“休”由“停止,罢休”之意发展出“离弃”的意义。如:

(8)我不曾有半点儿沾污,如何把我休了。(《水浒传》)

(9)适值老计爷儿两个先到了前边,传与晁大舍道:“休书写了不曾?我来领闺女回去。”(《醒世姻缘传》第八回)

以及“完了,了结”之意。

(10)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失街亭》)

(11)地久天长难过遣,旧愁新怅几时休?(《窦娥冤》)

(12)股东当中有两个稍微强硬点的,吃了亏,又听了外头的说话,自然便不肯干休。(《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

由“休息,修整”引申为退职,辞官。如:

(13)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14)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吕氏春秋·上农》)

(二)名词、形容词“休”。

1、与许慎不同,裘锡圭认为“休”的本义应该是“人在树荫下休息”,如:

(15)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诗经·周南·汉广》)

“休”字正用此义。[1]这里的这个“休”仍是作动词,但是“人在树荫下休息”这个意义却能看到“休”引申出名词意义的可能性。由此义引申,“休”在古代可以当“树荫”讲。如:

(16)愿归骨于山足,依松柏之余休。(《汉书·外戚传》)

当“树荫”讲的“休”又可以引申为“荫庇,庇佑”,“荫庇,庇佑”义的“休”既可以用作为动词,也可以看做名词。如:

(17)《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国语·周语中》)

(18)曰:“其何德之修,而少光王室,以逆天休?”(《国语·周语下》)

“天休”可译为“上天的庇护”。

“休”或作“尊者荫庇卑者”之意:

(19)诚上休陛下余光而下依辟公之故也。(《汉书·王莽上》)

“上休”可看做“受上位者的荫庇”。

“休”还可作“赦宥”讲。如:

(20)“虽休勿休。”(《尚书·吕刑》)

2、古书里的有些“休”字是作为形容词的。如有“美,善”义的“休”:

“暀暀、皇皇、藐藐、穆穆、休、嘉、珍、祎、懿、铄,美也。”(《尔雅·释诂第一》)(郭璞注:皆美盛之貌。其余常语。)《大禹谟》云:“戒之用休。”

“休,庆也。”(《尔雅·释言第二》)邢昺疏:“休,庆也。”释曰:谓嘉庆也。《商颂》曰:“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如:

(21)无弃尔劳,以为王休。(《诗经·大雅·民劳》)

(22)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史记·秦始皇本纪》)

(23)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史记·夏本纪》)

(24)向见尚书洪范,箕子为武王陈五行阴阳休咎之应。(《汉书·楚元王传》)

这里的“休”是作为形容词来用的,表示“美好”的褒义形容词。

“休”又可以用为“安、心安”。

(25)作德心逸日休。(《尚书·周官》)

在两汉及稍后,“休”作为一个表示美感的词汇使用,构成了不少新的语词[2]。如:(22)中的“休烈”意指辉煌美好。又如:

(26)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史记·秦始皇本纪》)

(27)孟康曰:“语,古语也。言地之有汉,若天之有河汉,名号休美。”(《汉书·萧何曹参传》)

(28)今陛下念思祖考,术追厥功,图所以昭光洪业休德。(《汉书·贾邹枚路传》)

(29)使群下得望盛德休光,以立基桢。(《汉书·匡衡传》)

大概是基于“休”的这种意义,后期“休”被广泛用于人名之中。《三国志》中“休”频繁出现在人名中,如:“征东大将军曹休”、“尚书黄休”、“左内史程休”、“诸葛诞字公休”、“琅邪王休”,等等。

3、“休”还有一些未延续下来或不常见的古意,如:“休”可以作“节俭”讲:“瞿瞿、休休,俭也。”(郭璞注:皆良士节俭。)(《尔雅·释训第三)

古时候的“休”甚至是一种果实的名称:“休,无实李(一名赵李)。痤,接虑李(今之麦李)。驳,赤李(子赤)。”(《尔雅·释木第十四)

可见,在先秦两汉时期,“休”多是作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来讲的。

(三)副词“休”。

魏晋以后,“休”作为一个形容词和名词的意义使用者渐渐少了,大多作动词来用。大概和许慎的《说文》关于“休”的解释有关。

直到唐代以后,出现了用作表示否定义的副词“休”以及作为语气词的“休”。

近代汉语“休”又增加了作副词的用法,表示禁止或劝阻的意思。如:

(30)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杜甫·月》)

(31)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失街亭》)

(32)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唐·无名氏《杂诗》)

(33)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唐·李朴《中秋》)

(34)王进连忙撇下棒,向前扶住道:“休怪,休怪!”(《水浒传》第二回)

禁止性否定副词“休”在唐五代的文献中已见使用,到宋代已广泛使用[3],后起的禁止性否定副词“休”是近代时期的一个主要的单音节否定副词。近代时期由“休”构成的否定短语也渐渐出现并大量使用,如“休要”“休得”等。

唐代以后,“休”作为虚词出现的几率逐渐增加,作为虚词尤其是作为禁止性的否定副词的“休”的地位也越来越重,下面选取唐代以后几个时期的白话文语料,对其中“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

表1

可见,早期的白话文作品中,副词“休”占据了极大的地位。常常构成固定格式存在,如:“休要见怪”、“休得无礼”,等等。

(四)助词“休”。

近代汉语还出现了“休”的后起义。作语气助词的“休”:相当于“罢”、“了”。

(35)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李清照《玉楼春》)

(36)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苏轼《苍舒醉墨堂》)

(37)老都管道:“既是有贼,我们去休。”(《水浒传》第十六回)

此外还有表疑问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么”、“吗”。

(38)丈夫生儿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杜甫《徐卿二子歌》)

“休”的语气助词用法在近代汉语中使用并不普遍,并且很快被后起的语气助词“罢”所排挤并最终替代。[4]

(五)现代汉语中的“休”。

1、现代汉语中的“休”只作为副词和动词来使用,而且单独使用的概率较低。以下选取几部现代汉语语料作为对象,对现代汉语中“休”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见表2):

表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现代汉语中的副词“休”很少出现,并且只出现在一些书面语中,口语中基本绝迹了。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休”延续了作为副词的用法。有“不用”、“不要”、“别”的意思,表示劝阻、制止。如:

(39)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是他的处世的哲学,只要枪声不在他的院中,他便犯不上动心。(《四世同堂》)

(40)“告诉你,空山,拣干脆的说,你引诱了招弟,我还没惩治你呢!结婚,休想!两个山字落在一块儿,你请出!”(《四世同堂》)

2、现代汉语中动词“休”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来使用的几率大大降低。作为独立动词“休”基本上只在表示一种意义时出现——“离弃、抛弃”:

(41)“她提出来的?新新!自古以来,有休妻,没有休丈夫的!这简直是胡闹!”(《四世同堂》)

现代汉语中的这种用法已经很少出现了。

表示其他意义的动词“休”在现代汉语中大多已经不能作为词来用了,只能作为语素和其他成分构成词来使用,这种情况下的“休”只能是动词性语素。作为语素的“休”在现代汉语中存在几个意义:

停止,完结。如:

(42)谈过三、四个晚上,哥俩把要说的话都说了,还不乐意就此罢休。(《四世同堂》)休息。如:

(43)这个并不是什么重症,不过是受了一点刺激,好好的休养两天就行了。(《啼笑姻缘》)

这里的“罢休”、“休养”是一个词,“休”不单用。

3、此外,现代汉语中保留的一些包含“休”的其他意义的固定结构,如“休戚与共”,这里的表示“吉庆”的“休”也应该是作为语素而不是词的存在。

二、“休”的语法化探究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虚化有程度的差别,实词变为虚词是虚化,虚词变为更虚的成分如词缀和屈折形态也是虚化。[6]

虚化不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发生的。能够引起词汇单位丧失其原有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并使其语法性质和语法功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因素我们称之为虚化机制。[7]

简而言之,语法化就是指语法成分和语法范畴产生、形成的现象或过程,具体来说是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变成没有实在意义,仅仅表示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是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

(一)“休”的语法化的机制。

1、近代汉语“休”的语法化分析。

通过上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近代汉语“休”发生了显著的语法化,这表现在其功能、意义乃至在句子结构中的分布上的变化。

上古汉语中的“休”作动词时在句子中常常单独出现,作为一个独立的词存在。如“我独不敢休”中的“休”可以理解为动词“休息”,在句中作谓语成分;还有例(3)中的“汉得休”等;例(5)中的“兵休”和例(6)的“休兵”充分说明了“休”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来使用。

a、动词“休”到副词“休”的发展。

近代汉语的“休”出现了作为副词的用法,如:“休照国西营”中的休就是一个副词,在句中作状语。显而易见,副词“休”是由“息止”义的动词“休”直接或间接演变而来的,副词“休”的仍有较强的动词性。这和“息止”义的动词使用频率增加有着一定的关系,这就构成了副词“休”产生的语义条件。

动词“休”在句子中由单独使用逐渐转向和其他词组合起来出现,动词“休”构成连动结构时发生虚化的几率较高。连动结构中两个本来都是主要动词的动词,在表意重点逐渐转移到后一个动词的情况下,前面的动词就会渐渐地虚化,连动结构进而虚化为状中结构。如:“休听”、“休道”中的“休”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虚化的。而构成其他结构的动词“休”依旧保持着其动词的用法。如:并列结构的“休止”动宾结构的“休兵”等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着,如:“休假”、“休息”等,这里的“休”虽然已经不是能独立使用的词,但仍然保留着它作为动词时的特征。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语义及结构条件产生了副词“休”,最终使得近代汉语中否定副词“休”的大行其道。

由以上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描绘出“息止”义的“休”的一段语法化历程:“休”单独作谓语(动词)→组合作谓语(动词)→谓语动词核心位置逐渐转移→修饰谓语动词的状语(副词)。

b、动词“休”到助词“休”的发展。

后起义为“罢,了”的“休”,作句末语气助词。作语气助词的“休”是由动词“休”演变而来的,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演变出语气助词“休”的动词不可能是“休息,停止”义。“休息,停止”义的“休”动词性很强,一般处在谓语动词的核心位置,语义上占据优势。

“休”和其他动词构成了连动式,且一般位于连动式的末梢,如果这个动词处在谓语动词的核心位置,在句子结构中起了主要作用,这样就导致了“休”的语义弱化,还可能会逐渐丧失“休”的动词性功能。如:

(44)而宋置太子以为王,下亲其上而守坚,臣是以于足下之速归休士民也。(《战国策》卷二十一·赵四)

“归休”原是动词“归”与动词“休”构成的连动式,这里的“归休”可以理解为“回家休息”。后来“归休”的词义却逐渐偏向了“归”,如:

(45)为我慢归休,缓留连。(《牡丹亭》第十二出)

这一句中的“归休”作“归家”的意味更浓一些。“休”在句子中的语义作用降低了,逐渐沦为助词成分。“休”与近义的其他词(如此处的“归”)连类而及,承担词义的是前者,如“归”“去”等词,造成“休”居于末尾,且不承担主要语义角色,是“休”成为语气助词的重要条件。

这里的“休”不仅是在句中所处位置有变化,在词义上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如:

(46)这条命急切难休。(《西游记》第21回)

“完结,了结”、“停止、作罢”这样的意义出现,逐渐发展成为作句末的语气词的意义“吧”。

2、现代汉语“休”的语法化分析。

现代汉语中,“休”作为语气助词和副词的用法又逐渐萎缩了。现代汉语中的“休”大多时候作为动词性语素和动词来使用,多由“休息”义直接或间接引申而来。其他意义或用法几乎消失或只存在于古汉语流传下来的固定结构中,如:“休明盛世”、“休戚相关”等。

现代汉语中的动词“休”多作动词性语素,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来使用几乎已经绝迹,“休”已由原来的独立的词逐渐退化成为语素或可以说词素,功能上又进一步虚化了。“休”在现代汉语中常与其他成分构成诸如并列、动宾、偏正等关系的词。如:

并列关系:

(47)道静的心却痛着,忍不住低声问他:“痛吗?你该在我这儿休养几天。”(《青春之歌》)

(48)战士的歌声,可以休止一时,却永远不会沙哑;战士的明眼,可以关闭一时,却永远不会昏瞎。(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49)假若连胖太太也没申斥他,他或者还许留下胡子,和祖父一样的退休养老呢!(《四世同堂》)

还有与名词构成动宾关系的词,大多在现代汉语中出现。如:

(50)一来二去,他去看丁约翰,当约翰休假的时候,他想讨换几个英国字,好能读留声机片上的洋字。(《四世同堂》)

(51)休会十分钟。

构成偏正关系的词,如“不休”、“无休”、“午休”等:

(52)小雀儿新制求婚的艳曲,在媚唱无休——我们的小园庭,有时荡漾着无限温柔。(徐志摩《石虎胡同七号》)

(53)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被二诸葛拦回去,还骂个不休。(《小二黑结婚》)

与休组合出的动词往往包含了“休”本身的意义,如:“休息”中“息”承担了整个词语的意义,“休止”的“止”、“退休”的“退”等都是如此。这也是促使“休”进一步虚化的重要原因。

现代汉语中还会有一些动词义的“休”单独出现的情况,如:“退了休”、“休十分钟会”、“休几天假”,等等。

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休”可以是独立的词,这些由动词性语素的“休”构成的词是作为离合词而存在的。

(二)“休”的语法化的动因。

刘坚等认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因素主要有句法位置改变、词义变化、语境影响、重新分析等。[8]实词的虚化,要以意义为依据,以句法地位为途径。也就是说,一个词由实词转化为虚词,一般是由于它经常出现在一些适于表现某种语法关系的位置上,从而引起词义的逐渐虚化,并进而实现句法地位的固定,转化为虚词。[9]

1、句法位置。句法位置的改变及其固定化通常表现为某个实词由在句子结构中的核心句法位置变成经常出现在某个适合于语法关系的句法位置上,从而引起其词义的变化(抽象化→虚化),发展下去,便虚化为表示这种语法关系或语法功能的虚词。[8]“休”由谓语成分到充当状语的变化就是其句法位置的改变的具体表现。主、谓、宾为核心成分,主要由实词承担的句法位置。定、状、补为非核心成分,词汇意义实在或不太实在的词都有进入的可能,因此处在非核心位置的“休”相对而言更容易产生语法化。

上古汉语时期,动词“休”通常的句法位置是在“主—谓—宾”格式中充当谓语。如:

(54)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尚书·康诰》)

(55)妇无公事,休其蚕织。(《诗经·瞻卬》)

(56)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史记·秦始皇本纪》)

(54)的“帝休”是“主—谓—宾”结构,(55)“(主—)谓—宾”结构及(56)中动补结构的“休于树下”。此时的“休”是句子中的核心成分,是表示实在的状态或动作。

而后期的动词“休”逐渐不是句子中惟一的动词。这种情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存在。如:

(57)多驰步,少休息,常觉而不眠。(《列子·周穆王》)

(58)言秦天下之民,若檐重物,不得休息,今来归汉,得息肩膊。(《文选·京都中》)

(59)善万物之得时,感吾身之行休!(《陶渊明集·归去来兮辞》)

并列结构的“休息”,连动结构的“行休”的出现,“休”的动词性开始减弱,如(59)中的“行休”是“偏义”,偏重“行”,“休”逐渐沦为次要的动词。当它的这种语法位置固定下来后,它的词义也慢慢抽象、虚化,“休”的语法功能也就发生了变化:

(60)休效牛山,空对江天凝咽。(《柳永词·应天长》)

(61)休惆怅、好归去。(《柳永词·中吕调》)

(62)我先自辞了回乡去休。(《水浒传》第四十四回)

到了唐宋时期,动词“休”开始衍生出副词如例(58)例(59)、助词如例(60)的用法,而到了现代“休”便沦为语素。

2、词义变化。句法位置与结构关系的改变会引起词义的变化,导致实词的语法化;同样,词义的演变、虚化,也会引起词的功能的改变,使之用于新的语法位置、结构关系上。词义变化也是影响词汇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8]

显而易见,“休”的词义发生了发展和演变,其名词义和形容词义已基本消失,动词义也发生了明显的复杂变化:

从早期的“休息”、“休假”等逐渐又衍生出“停止,罢休”、“完结,了结”、“离弃”等动词义。其词义明显发生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由实在的动作、状态逐渐抽象化、虚化了,动词性和状态性减弱。而比较抽象、不实在的意义容易发生语法化。副词“休”便是由动词“停止,罢休”义中发展而来。

3、语境影响。语境影响也是语法化发生的重要因素,助词“休”的产生与语境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关系。肯定的陈述句、祈使句和疑问句的语言环境中动词“休”更容易发生虚化成表示肯定的陈述语气助词,表示祈使、疑问的语气助词。如例(35)—(38)。

“休”与其他词连用时,与其连用的成分的语义特征对其虚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休”与另一个动词性成分连用时,容易发生虚化,如“休怪”、“休道”,等等。

文章从语法化角度对“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休”的词义和词性的可能演变和虚化途径,对“休”的副词和助词用法及来源以及现代汉语中的用法进行了一些解释。对于“休”演变中的其他影响因素如,“休”的轻读对其演变为语气词的影响,方言中“休”的用法等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

[1]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43.

[2] 陈良运.“休”——一个起源于远古的美学观念[J].文史哲,2002(2).

[3] 吴福祥.近代汉语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444-445.

[4] 潘志刚.近代汉语“休”之语法化探因[J].求索,2010(3).

[5] 车淑娅.古代汉语语义语法发展专题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8:256-257.

[6]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17-19.

[7] 洪波.论汉语实词虚化的机制[M]//古汉语语法论集.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372.

[8]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164.

[9] 解惠全.谈实词的虚化[J].语文研究论丛,1982(4).

责任编辑:刘海宁

猜你喜欢

实词语素句法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因果复合词
句法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