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清末民初苏籍报人的地理分布

2013-03-07刘中猛

关键词:报人士子苏南

刘中猛

(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报人为知识分子的重要构成部分,指从事报刊创办、编辑和新闻采访等报业活动的人员。清末民初苏省投身报业活动的士子数量庞大,受经济、文化发展、社会风气及报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苏籍报人主要来源于苏州、常州、无锡和上海等地,而其主要活动区域则集中于上海、北京和武汉等地。本文江苏包括上海,苏南指江苏长江以南地区,苏北指江苏长江以北地区,但不包括江宁府。

我国近代意义上的报人肇始于外人在华报刊事业。1833年,郭士腊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是我国内地最早的中文报刊,此后以传教士为主体的外人在华创办的报刊日益增多。道光三十年(1850)8月3日,江苏第一份近代报刊《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于上海创刊。由此,包括上海在内的江苏省成为近代报刊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据1905年5月《大公报》的《报界最近调查表》统计,国内各省报刊数前三位省份分别是江苏124种(其中上海119种)、北京25种和天津15种。特别是上海开埠后,日益发展成全国商业和贸易中心,促进了新闻报业的发展。从1860年到1895年,上海新办报刊(含更名者)达86种之多,差不多占同期全国新办报刊总数的二分之一,中外文报刊都十分兴盛。从19世纪60年代起,上海已成为全国的新闻中心。[1]17-20

清末民初苏省(尤其是上海地区)报业的繁荣,给江浙士子创造了新的就业契机,促动了一批士子投身报业,催生了数量可观的报人群体。早在外人在华开办报馆之际,苏籍王韬、沈毓桂、蔡尔康、黄协埙、李杕、伍廷旭与范祎等士子就入职外人报馆,佣书西人,襄办报务。1874年1月5日,基于“主笔之士虽系华人,但开设新闻馆者仍系西士,其措词命意,未免径庭……欲矫其蔽,则莫如由我华人日报始”的认识[2]165,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开创了苏籍士子乃至国人自办报刊的先河。此后,创办或参与编辑报刊的苏籍士子不断增多,除在苏省以外,北京、武汉、广东等地都有他们的身影。

报人地理分布包括籍贯和主要活动区域分布。笔者据俞洪帆、穆纬铭的《江苏出版人物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尹韵公《中国新闻界人物》(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编《中国新闻界人物》(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张耘田和陈巍《苏州艺文志》(广陵书局,2005年)、沈秋农《常熟老报刊》(广陵书局,2007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江苏省志·报业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及江苏13个地市的市志,以报坛主要活动在1919年前为限,整理筛选出清末民初苏籍较有影响的81位报人,进行了籍贯和主要活动地点的归类:

表1 清末民初苏籍报人籍贯和主要活动区域表

表1反映出清末民初苏籍报人籍贯以苏州、常州、上海和无锡为主,包括上海在内的苏南籍共70人,比例高达占86%,而扬州、南通、徐州、盐城和淮安苏北五市只有11人,仅占14%。苏南籍报人数量远远超过苏北。该群体活动区域则主要集中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北京和武汉等地。

清末民初苏籍报人中苏南籍占有较大的比重,原因之一是此期苏南经济和文化教育较为发达,而苏北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全面衰败,加之交通闭塞,受上海与苏南的辐射减弱,制约了人才的培养和报业的发展。

苏北“在历史上也可算是一个人文荟萃之区”[3],黄河夺淮前,地处淮河下游的苏北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农业发达,民间有“江淮熟,天下足”,“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俗谚。但随着黄河南徙夺淮,夹带的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苏北膏腴之地变为碱土,失去了适宜农耕的农业生产地理环境,自然灾害频发。从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起至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徙的661年中,淮河流域发生了一千多次水旱灾害,成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之地[4]104。1831年,清廷取消了引商专卖制度,徽籍和苏北盐商受到致命打击。1835年,江南漕运改由海道北上,河漕开始呈现动摇之势。1901年,清廷正式宣布“自本年为始,(各)直省河运、海运一律改征折色”[5]4689,苏北失去了河防重地与漕运要冲的战略地位。河运、漕运与盐政的衰败引起苏北社会全面衰退,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天灾人祸造成地域组织的不稳定,从而导致文化积累的干扰和间断。人们时常处于水患与冻馁的胁迫之中,何从谈得上文化教育的推行”[6]197,导致苏北“百分之九十是农民,其余的是商人,剩下一点点才挨到是读书人”[7]。灾害频发、经济落后与基础教育薄弱,使得苏北高层次人才也大大少于苏南,“宋代之后,苏北平原的文化发展就较周围地区,尤其是较其南部的江南地区,日渐落后,形成苏北文化的低谷”。吴必虎的《苏北平原及其周围进士的圈层分布(以兴化为区域中心)》直观地呈现出苏北与苏南在人才分布上的强烈对比[8]69,表 2《光绪年间江苏各府(州)进士人数表》亦清晰地反映出苏南和苏北在人才数量方面的差异。

表2 光绪年间江苏各府(州)进士人数表

表2统计的进士包括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类。光绪年间共有14次科考,其中恩科四次(1876、1890、1894、1904 年),经济特科一次(1902年)。在317名苏籍进士中,苏南234人,占全省总数的74%,苏北只有83人,仅占全省26%。此外,清末民初江苏专门学堂、实业学堂、师范学堂、中小学堂学生的数量及分布亦可以看出苏省南北在教育方面的差异。

表3 1903年江苏各地专门、实业、师范三类学堂及学生人数表

从表3和表4中不难看出清末苏南在专门学堂、实业学堂、师范学堂、中小学堂数量和学生人数方面均远超过苏北。以专门学堂为例,苏南的苏州府、松江府和常州府各有1—2所,而扬州、淮安、徐州、海州、通州和海门等苏北各府州竟无一所。教育与人才优势为苏南士子投身报业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这亦是苏籍报人主要来源于苏南的重要成因。

清末民初苏南发达的经济给办报经费和印刷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当地近代报业的起源提供了可能。1898年5月,裘廷梁创办无锡第一份报纸《无锡白话报》,1900年创办的《独立报》是苏州最早的报刊,镇江首份民办报纸是1904年创办的《扬子江白话报》。1911年,《民苏报》在常州创刊,这是苏南五个地市中创办报纸较迟的市。除扬州外,苏北各地报业基本都迟至民初才发端。扬州最早的报刊是光绪年间创办的《淮南日报》和《广陵涛》,1912年8月陈星南主办的《东台日报》是盐城最早的报纸。1913年,高勉之在徐州创办当地最早的报纸《醒徐日报》,纸张还并非如上海、苏南报馆所用的新闻纸,而是毛边纸,只能以写腊纸油印,单面印刷[9]15。1926年 12月创办的《共青周报》是连云港市最早的刊物,次年国民党宿迁县党部编印《宿迁民报》,则是宿迁最早的地方报刊。报业发展的滞后直接影响到苏北报人的产生与发展,尤乏知名的报人,只有李涵秋、贡少芹、张丹斧与戈公振等人。

表4 1903年江苏各地中小学堂及学生人数表

清末民初苏南与苏北社会风气及士子择业观是影响苏籍报人来源的另一重要因素。鸦片战争后,晚清社会对强行闯入国门的外人,普遍表现出较强的排斥与抗拒,西学与学习西学亦属不被认可之列,“向时中国之能操泰西言语,能识英人文字者,当局者辄深恶痛疾,中国文士亦鄙之而不屑与交”[10]31。甚至有习西语者沦为“露天通事”,“洋船水手登岸,人地生疏,有曾习西语无业之人,沿江守候,跟随指引。遇有买卖,则代论价值,于中取利。因衣多露肘,无室无家,故以‘露天通事’名之”[11]232。早期士子入职外人报馆,为西人译书,襄助西人办理报刊业务,他们的境遇与学习西学并以此谋生的士子颇为相似,因报人职业非正途而为社会舆论与正统知识分子讥讽与不齿。“当时,一般报社主笔、访员均为不誉之职业。不仅官场中人仇视之,即社会上一般人,亦以其搬弄是非而轻薄之。”左宗棠亦有“江浙无赖文人,以报馆为末路”的评论[12]109。可见,当地社会风气与社会舆论制约着士子投身报业。甲午之前,国人思想观念渐趋变化,开始接受新的事物,社会风气也悄然发生变易,江苏等较早开埠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留学风气就是其中一个显例。1872年至1875年,清政府共派遣四批120名幼童留美,其中有苏省幼童21名,皆为苏南(包括上海)籍。虽然留美幼童地理分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地方社会风气开化与否,是否愿意接受新事物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毕竟首批跨出国门幼童的父兄“要被迫在一份类似于卖身契的‘甘结书’上签字画押,声明子弟‘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13]146。

苏北社会风习相对保守,进取意识不足,“许多总以为苏南人好安逸,好享受,这话不很准确。因为真正苏北人并不比江南人肯克苦耐劳,不过他们生活要求比较低,不像江南人专门在享受上打算盘。镇集上的男子们整体消磨在茶馆里,而女子除了种田而外,并没有像江南的有养蚕,采茶等副业可做。江南照例布谷以后,还有很多田事。而苏北人布谷,从此便听天由命,并不想百尺竿头更上一步。他们虽没有享受,生活是困苦的,同时他们却整天闲着没有事做”[14]。与此同时,“‘教育’和‘文化’一类的奢侈品在这里当然找不到,然而旧礼教的观念却深入人心”[15]337。在此社会习气影响之下,苏北文人亦“平实淳朴”,某种程度上说即是“欠进取”。直至抗战后期,苏北一些地方,如如皋“仅余的一点点读书青年”,才“摆脱了那一贯平日而欠进取的遗传习性”[7]。1901年,江苏南通士子拟办报刊,开书报公社,遭到当地官员查拿,训斥道:“朝廷取士,专重文章,你们只要做文章就罢了。士子们应该安分守己,那里可做这等摇惑人心的事?”[16]5从这个意义上说来,苏南社会风气显较苏北开化,士子自然也就较苏北的士子易于选择报人这一新的职业。

清末民初苏籍报人活动区域主要集中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和北京、武汉等地,尤以上海居多。沈毓桂、李杕、蔡尔康、李伯元与包天笑等大部分报人一生皆以上海为其报刊活动舞台,苏北报人李涵秋、贡秋芹、张丹斧与戈公振等到上海后才逐渐为世人所识,成为知名报人。江苏留日学生初期报刊活动主要在日本,但归来后他们中相当部分人的活动区域仍是在上海,如陈去病、秦毓鎏与雷奋等。

鸦片战后,上海作为首批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逐渐取代广州,成为对外贸易中心。1855年,经上海出口的茶叶,超过广州、福州两口之和的30%。从上海运往美国一国的茶叶,比广州对外出口总和还要多[17]69。马克思也曾指出,五口通商和占领香港使得贸易中心从广州转移到了上海[18]348。前文曾述及从1860年到1895年,上海新办和更名的报刊约占全国同期新办报刊总数的一半,逐渐成为全国的新闻中心。上海经济与新闻事业的发展,给士人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苏籍报人开始到上海谋生和寻找发展的机遇。1849年夏,江南连月大雨,没有收成,“遍灾连郡县”,“江村成巨浸”,“满目流者,三吴近赤贫”。王韬父亲在上海病逝,归葬乡里。王韬在“衣食愁贫岁,艰辛厄盛年”的情况下[19]19,受麦都思之邀,至上海入墨海书馆,开始佣书西人的生活。包天笑在苏州开办东来书庄,创办《苏州白话报》,在山东青州主持中学堂,但最终至上海供职《时报》馆,主编《妇女时报》、《小说时报》和《小说画报》等报刊,成就他通俗盟主的地位。与上海相比,清末民初苏州已呈衰败迹象,后来省城迁往镇江,“苏州省城一变而成为县城,真有一落千丈之势”。因此,苏南报人亦多选择去上海发展,“科举既废,读书人觉得在苏州无出路。也往上海跑了”[20]117。扬州报人、小说家张碧梧小时家境窘迫,在本地难以改变困境。他的表兄毕倚虹知晓张碧梧情况后,引其至上海翻译小说,并代为介绍,终走上文学之路,开始饮誉上海。

江苏民性素有尊崇教育、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教育事业十分发达,通过科举入仕者遥遥领先于他省,这又反过来增强了苏省重教育、视科举为正途的社会风尚。江苏历年参加科考的士子群体都较为庞大,清代淮安府黄钧宰曾回忆他一行人等赴金陵赶考盛况:“江南和两省为一,与试者多至六、七千,向因点名拥挤,停止搜检,竟一尽夜而不能蕆事。”[21]46在苏省这样的社会风尚下,入职报馆、佣书西人,很难为社会认同,自难提供报人就业的平台,士子不得不转向社会风气较为开通的上海,谋求发展。1906年,包天笑准备接受狄葆贤之请,入职《时报》馆而商于家人时,他的岳父陈挹之以“当报馆主笔,就是暗中操人生死之权的,最伤阴德”为由[22]74,予以反对。其他长亲也认为报人“最伤阴鸷,你笔下一不留神,人家的名誉,甚至生命,也许便被你断送”。包天笑认为如果他的祖母在世,也会不同意他从事报人职业的[23]322。

与上海相较,清末苏省的印刷技术相对落后,还没有印刷报刊的机器设备,报刊只能或送至上海印刷,或用笔刻、石印、油印等方式进行。包天笑等人在苏州办《励学译编》时,因为当时苏州还没有铅字的印刷所,只能采用木刻,或者排好后去上海印刷。[23]1661904年,常熟创办的第一家刊物《女子世界》及《江苏白话报》均由上海大同书局承印。1910年常熟第一份新闻纸《虞阳新闻》创办后,开始转到苏州承印。1911年,常熟第一家机器印刷厂——开文印刷社成立,结束了常熟报刊外印的历史。[24]

作为当时政治中心的北京成为苏籍报人活动的另一重要地域,彭翼仲长期客居北京,先后主办过《启蒙画报》(1902年)、《京话日报》(1904年)和《中华报》(1904年)三种报刊。华中重镇武汉亦有苏籍报人的活动,1904年3月14日,扬州报人凤竹荪主编的《武汉小报》在汉口出版,到1906年5月,该报和德商《汉口中西报》中文版合并扩充而成《汉口中西报》,仍由凤竹荪任总编辑,其同乡贡少芹参与报刊的编辑工作。

可见,当地报业与经济发展影响着苏籍报人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海新闻中心与商贸中心的地位、武汉开埠后经济的发展和北京政治中心的地位吸引着大批苏籍报人,形成清末民初苏籍报人主要分布于上海、北京和武汉的重要特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随着南京新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南京报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许多官办报刊在南京创办,苏籍报人活动的地理分布得到了显著的改变,包括南京在内的苏省成为他们新的活动区域,且随着苏省报业的整体发展,苏北籍的报人也日益增多起来。

[1] 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2] 倡设日报小引[M]//王立群.中国早期口岸知识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王韬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丛大猷.苏北教育的苦况[J].时事评论,1948(8).

[4] 徐光耀,向民.江苏人的经济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5]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M].张静庐,等,校.北京:中华书局,1958.

[6] 吴必虎.苏北平原区域发展的历史地理研究[M]//历史地理:第八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 管惟霖.苏北素描[J].文史,1944(1).

[8] 吴必虎.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 李大坤.徐州报业春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

[10] 王韬.弢园录外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 赘翁(沈毓桂).洋场杂说[M]//李天纲.万国公报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

[12] 姚公鹤.上海闲话[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

[13] 田正平.中国教育近代化丛书:近代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 陶淦.苏北拉杂谈[J].人人周报,1947(4).

[15] 嘉谟.江北农村的旅行丐团[M]//论语选萃·随笔卷 吾乡风情.上海:上海书店,1997.

[16] 书报公社[M]//江乃武,刘瑞兴.连续出版物管理史料选.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17] 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2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9] 张志春.王韬年谱[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20]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M].香港:大华出版社,1973.

[21] 黄钧宰.金壶浪墨·卷四·乡闱章程[M]//金壶七墨全集:第一册.上海:上海进步书局印行,出版时间不详.

[22] 栾梅健.通俗文学之王包天笑[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23]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

[24] 常熟市志[EB/OL].(2012-12-10)[2013-01-05].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507027.htm.

责任编辑:仇海燕

猜你喜欢

报人士子苏南
2023年《中国地市报人》征订单
赶考步履不停
苏南年俗亦动人
中国地市报人
《中国地市报人》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中国地市报人》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良知”的颜色
五代时期士子入宋对宋初公文文风的影响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近代苏南义庄与基层社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