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隐喻视角下的“前”“后”认知
2013-03-07付添爵刘朝武
付添爵,刘朝武
(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隐喻的研究历时已久,很多知名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对其做出过论述。Aristotle[1]认为,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它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他是从修辞的角度将隐喻放到词平面上进行考量的。因而,隐喻在传统的修辞学里是为了寻求语言表达的主动性,新奇性[2]。而当代认知科学普遍认为,隐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活动,对我们的认识世界有着潜在的、深刻的影响,从而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406。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代表人物当属Lakoff和Johnson(L&J)[4]5,他们认为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体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体,强调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在语言中,而且在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都是这样。因此,我们的语言和思维过程中充满了隐喻,人类思维本质上是隐喻性的[5]。L&J[4]根据始源域的不同,还将隐喻分为三大类:结构性隐喻(structuralmetaphors)、方位性隐喻(orientationalmetaphors)、本体性隐喻(ontologicalmetaphors)。其中方位性隐喻,亦即空间隐喻(spatialmetaphors),是运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远近、深浅、中心—边缘等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一概念系统[4]14。
请看下面关于“前”“后”的两组例子:
1)他的目光注视着前方。
2)国庆节的前夕,人民已经举国欢腾了。
b1)在我舰的后方,发现一艘潜艇。
b2)这些远古的事,大都是后代人们的推测。
以上例子中的“前方”、“前夕”、“后方”、“后代”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惯用词语,并由词典编撰学家列入词库,形成由“前”“后”组织搭配的规约意义。Goatly[6]31认为某个词语能够进入词典形成规约意义,是因为其隐喻拓展和转换都已经词汇化了(lexicalized)。以上四组词语都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体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身体构造和行为方式等,对“前”“后”进行隐喻拓展获得其意义的,具有认知理据性。因此,本论文基于认知框架,从空间隐喻的视角,以体验的模式来解析“前”“后”的意象图式及意义拓展。
1 空间隐喻与意象图式
L&J[4]14指出,空间隐喻(spatialmetaphors)是以空间域为始源域,通过将空间结构映射到非空间的、抽象域之上,赋予该非空间概念一个空间方位,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空间概念来理解、思考和谈论非空间概念。比如,蓝纯[7]对汉语的“上”“下”构建的四个目标域(数量(quantity)、社会等级(socialhierarchy)、时间(time)和状态(states))进行了隐喻拓展分析,得出了“工资上调、消费下降”(赋予数量一个上下的空间方位),“上流社会、下流社会”(赋予社会等级一个上下的空间方位),“上半夜、下半夜”(赋予时间一个上下的空间方位)和“上德、下贱”(赋予状态一个上下的空间方位)等诸多非空间概念的意义。
以上定义中的“映射”是空间概念通过隐喻获得非空间概念的过程和手段。Fauconnier[8]区分了三种映射:投射映射(projectionmappings),即将一个域的部分结构投射到另一个域之上;语用功能映射(pragmatic functionmappings),它所涉及的两个相关的域多位两个物体范畴,通过某种语用功能彼此映射;图式映射(schemamappings),产生于一个图式、框架或模式被用于构建某个情景之时。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空间隐喻亦是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并受到“恒定原则”的制约(Invariance Principle),即“隐喻映射以一种与目标域的内在结构相吻合的方式保留了始源域的意象图式结构”[9]。
因此,定义中的“空间结构”就是一种“意象图式”。正如Lakoff&Turner[10]认为,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对于我们概念的形成过程和范畴化过程是不可或缺的。更细致来说,研究空间隐喻实际上是要深层次的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意象图式,如果空间隐喻是一幅画,那么意象图式就是这幅画的一部分,当这幅画所有的轮廓结构都失去后,意象图式犹在[11]。
意象图式(image schema)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4]一书中。Johnson[12]23认为,意象图式不是具体的意象或心理图像,比意象要抽象概括。同时,意象图式也不像图式(schema)那样是某种抽象的结构或者固定的模板(fixed templates)。意象图式介于抽象的图式与具体的意象之间。他[12]XIV还指出意象图式是在我们感知互动和运动程序中一种反复出现的、动态性的式样,可为我们的经验提供连贯性和结构性。在从身体(感知体验)到心智(认知运作)的过程中,具有想象力的意象图式和隐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强调了主客观结合的原则,他列出了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27个意象图式[12]126。同时,Lakoff[13]267指出,意象图式是我们日常身体经验中反复出现的比较简单的结构,他[13]282-283也主要论述了七类意象图式:容器、始源—路径—目标、连接、部分—整体、中心边缘、上下、前后,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形式空间化假设。
本文并没有将“前后”作为一类单独的意象图式进行考究,而是基于语料,尝试将这类意象图式与“中心边缘”图式相结合,分析汉语中“前”“后”的意象图式,重点探究二者的隐喻拓展,揭示汉语中这一对高频词语的认知内核。
2 语料收集与研究任务
以汉语中“前”“后”这两个空间概念为研究对象,从各类词典中收录含有“前”“后”的词语,并分析其隐喻义,力图揭示“前”“后”这一对空间概念背后的意象图式,从而说明二者是沿着怎样的隐喻路径拓展其意义的。
语料的收集主要来自各类词典,因为从词典中搜寻相关语料是认知语言学领域广为运用的研究手段[14]。与“前”“后”相关的各类词语已经“词汇化”,具有了某种规约意义。因此,作为规约隐喻的栖息地[6]31,词典便成为本论文收集语料的不二选择。
从词典中一共检索出200个含有“前”的词条和249个含有“后”的词条。根据资料显示,在所选取的四类材料中,“前”“后”词频的统计结果如表1,2和表4所示。
表1 “前”“后”的统计数据Tab.1 Statisticsof FRONT and BACK
表2 使用度最高的前8 000个词Tab.2 Utility frequency ofwords-top 8 000
表3 频率最高的前8 000个词Tab.3 Word frequency-top 8 000
表4 分布最广的词语频率Tab.4 Distribution of themostw idely used word
综合以上语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汉语中的“前”“后”属于高频词,其使用度、频率和分布都排在前列;
2)综合词次、类、篇三方因素,“前”“后”的使用度和词次很接近(前:1 146,1 260、后:1 151,1 233),说明二者在汉语中的分布很均匀且使用面广;
3)从字源解析可知,“前”“后”首先是用来表示空间方位的,次之引申为表示社会等级、时间和状态等,这种依靠空间关系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的假设是一种形式空间化假设(SFH)[13]283;
4)基于身体经验,“前”“后”空间方位的形成是以人的身体(可以具体到某一器官)为中心进行空间认知的。如:“眼前,脚前,前身,前额,前头,前者,后面,前面,后头,后者,后背,后手,目前,身后,拖后腿”等;
5)经过隐喻拓展,“前”“后”形成的词条具有因果、时间、顺序等理据性色彩。如:“前因后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先来后到,先礼后兵,前前后后,先斩后奏,争前恐后”等。
因此,对于汉语中的这对高频词语,有必要分析二者的认知概念及隐喻实现。具体来说,本论文的研究任务有:1分析并揭示“前”“后”的意象图式概念;2在语料的基础上分析“前”“后”的经验基础及隐喻拓展。
3 “前”“后”的意象图式结构及隐喻拓展
据《汉语字源字典》[15]载:“前字是个会意字。古文字的前,从止从舟,从止表示行进之意,从舟表示乘船而行。《说文解字》:‘不行而进谓之前。’前的本义为向前行进,引申为方位和时间,与“后”相对。甲骨文、金文的后字,表示行动;又从倒止(即趾)上有绳索形,象人足有所牵绊。人足有所牵绊,则行动迟缓,后字本义为迟缓、落后。引申指位置在后,与“前”相对;又指时间在后,与“先”相对。”由此可见,“前”“后”意义的形成具有理据性(motivation),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如乘舟向前去旅行)与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相互作用(原出发地被抛在后面)而产生的一切经验,在这一经验获得过程中,人体被当作中心。人体与物理空间的接触而产生的经验是意象图式产生的基础,空间经验是人们最基本的经验,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各种空间经验。人们与周围的事物构成一种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经过高度抽象与概括就形成了意象图式[16]46。因此,“前”“后”的意象图式概念首先是一种以人体为中心的空间概念。
Lakoff[13]274认为,人体结构直接体现了中心边缘图式(图1),人体躯干和内部器官是中心,而手指、脚趾和头发相比起来则是边缘成分。
中心-边缘图式作为一种动觉意象图式,其基本逻辑是:边缘成分依靠中心成分[16]55。就人体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而言,人体是中心,客观世界是边缘,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anthropocentric perspective)[17]。这种世界观也体现了中心边缘图式,即以人体自我为中心,其他人或事物均为边缘。
Langacker[18]认为语义的中心部分是意象图式,这类图式是由一些基本的拓扑结构和几何图形所构成的图象。具体而言,意象图式主要由动体(Trajector/TR)、陆标(Landmark/LM)和路径(Path)三部分组成[],动体一般相对于陆标做路径运动。本论文并没有将“前”“后”作为一类意象图式单独进行剖析,而是将其与“中心边缘”图式的基本逻辑相联系。因此,“前”“后”勾勒的是动体在空间范围内相对于陆标所经过的路径,其中陆标作为中心,动体则是边缘成分,这种运动或位置主要有静态“前”“后”和动态“前”“后”两种。以下便对这两种主要情况作出阐述。
3.1 “前”“后”的静态意象图式
相对于陆标,当动体的位置不变,也即路径为零时,“前”和“后”的意象图式为静态模式。如图2。
图1 中心边缘图式Fig.1 Center-periphery schema
图2 静态“前”和“后”Fig.2 Schema for the static FRONT and BACK
例如:
1)房屋前有一辆自行车,后有一部小轿车。
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3)她意识超前,总能未卜先知。
在例1)中,陆标是“房屋”,动体分别是“自行车”和“小轿车”。例2)中,陆标是“树”,动体分别是“前人”和“后人”,这里的“前”“后”已经发展出了一个隐喻义,即“年代较早为前,年代较晚为后”。例3)中,陆标是“大众意识”,动体是“个人意识”,同样,“前”“后”已经发展出了“能够积极预见为前”的隐喻义。
汉语中的“前”和“后”还有静态接触模式,即动体和陆标之间的接触,如图3所示。
例如:
4)天安门城楼前面是一条护城河,后面便是故宫。
5)我们定于8月15日前后出发。
例4)中,动体“护城河”和“故宫”位于陆标“天安门城楼”一前一后,地理位置上紧密相接。例5)中,相对于陆标“8月15日”,动体“(我们的)出发时间”与之紧紧相邻。
3.2 “前”“后”的动态意象图式
相对于陆标,当动体处于运动中时,即路径的绝对值大于零时(|路径|>0),“前”和“后”的意象图式为动态模式,如图4。
图3 静态接触模式“前”和“后”Fig.3 Schema for the contact FRONT and BACK
图4 动态“前”和“后”Fig.4 Schema for the dynam ic FRONT and BACK
例如:
1)火车离开站台向前驶去。
2)他总是脱离时尚的脚步,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3)在生活中,人要不断前进,不能后退。
例1)和例2)中,陆标分别是“站台”和“时尚”,动体则分别是“火车”和“他”,这里的“前”“后”具有动态图式效果。例3)中,陆标是“生活(指数)”,动体是“人”,这里的“前”“后”已经发展出了“进步为前,退步为后”的隐喻义。
在分析语料时,动态的“后”,即TR2是相对于陆标而言的,因此,TR2也可与TR1的方向一致(即TR3图式),这便是“后中有前”的辩证性语言思维。同理,“前中有后”。例如:
1)后来居上
2)前赴后继
3)后起之秀
4)后生可畏
简言之,3.1和3.2分别揭示了“前”“后”的三种意象图式,即静态、静态接触和动态意象图式。在使用空间概念“前”“后”进行非空间隐喻时,实际上是借助于空间横坐标、陆标和动体三者之间的辩证的位置关系来拓展其隐喻意义的。
3.3 “前”“后”的隐喻拓展分析
意象图式主要是以空间关系(如:in-out图式、up-down图式、front-back图式等)为基础再通过隐喻等方式扩及至其它认知域(CD)。因此,人们最初获得的是有关空间的经验,最初的意象图式是空间意象图式(空间图式),它是人们理解其它概念的基础[3]192。语料分析显示,“前”和“后”通过隐喻的意义拓展方式主要被用于构建以下三个目标域:社会等级(socialhierarchy),状态(states),时间(time)。
1)地位较重要为前,地位较次要为后。2)时间较早为前,时间较晚为后。
3)状态较理想为前,状态较不理想为后。
由于篇幅有限,本论文只探讨“前”“后”的隐喻拓展意义用于构建社会等级这一目标域的情况。
空间图式“前”和“后”通过隐喻映射,将其图式结构投射到目标域社会等级上。对于社会等级这一日常生活中基本而重要的概念,Lakoff&Johnson[4]22-24都对其作出过论述,他们认为地位是重要还是次要因人而异,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因而会作出不同的判断。但是正如蓝纯[20]所认为,尽管各文化群体对于社会地位的界定和排序不同,但是他们仍继承了主流社会的空间隐喻。所以,本论文以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为判断标准,提出“地位较重要为前地位较次要为后”这一对空间隐喻。
经验基础。自人类始源起,人类最基本的经历就是对自己身体和周围空间的理解[3]191。他们以自身作为标尺,以其与外部世界的相对位置来作出体验认知。具体来说,人类将自身的身体结构分为两部分,面部和胸部向外的朝向为“前”,背部的朝向为“后”。另外,人类的直立行走方向是向前的,而朝前的身体器官明显多于朝后的,所以向“前”往往表达主流的、积极的、未知的意象。反之,向“后”就是逆行的、消极的、已知的。在原始部落和阶级社会中,权力越大、地位越高者总是处于普通民众的前列,总是走在人群的前面。
隐喻实现。人们的身体经验成为各种各样隐喻的来源模式,由“前”“后”这一对基于身体经验的空间图示在其隐喻拓展方面可以表达各式各样较为生疏和抽象的概念。以下分别从社会礼仪、社会行为和性别色彩三个方面进行内省式分析。
社会礼仪。会议厅或演出厅的前排总是留给位高权重的人士就座,因此,“前座”要比“后座”的社会等级度高;社会中人讲究尊老敬孝,各式各样的社会场合中“后辈”们通常要向“前辈”表示尊敬、谦恭,这表明了“前辈”比“后辈”的社会等级要高;空间图示“前”“后”可以隐喻拓展为时间,而时间的“前”“后”亦能体现地位的尊卑,所以“后爸”“后妈”等词的家庭等级色彩较弱。
社会行为。领导视察工作,主要领导总是走在前列,其他陪同紧随其后;人们对于前卫的东西总是好奇、渴望,对落后的事物则是丢弃、排斥;人们更期望名列至前茅,而非落 后孙山外。
性别色彩。古代讲究男尊女卑,在各种场合,地位较高的男性处于前,地位较卑微的女性处于后,因此古代有“皇后”、“后妃”之说。现代人也经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社会男女地位平等趋势不断加强,女白领女强人到处都是,因此有人也喊出“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有一个了不起的男人”,这也恰好验证了上述语言辩证的观点(后中有进),同时也说明了女性地位的提高。
总之,在社会等级这一目标域中,汉语中的“前”“后”理据性的形成了一套和谐、系统的隐喻意义拓展模式,即“地位较重要为前地位较次要为后”。
4 结语
总的来说,本论文采用语料统计和内省式的语言研究方法对汉语“前”“后”进行了认知分析。经过语料统计,汉语中关于“前”“后”所形成的词条有将近450条,大多数词条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惯用语,其意义都已经规约化。本论文创新性的结合中心-边缘图式的基本逻辑来揭示“前”“后”的意象图式,以动体、陆标和路径为参数总结出静态意象图式、静态接触意象图式和动态意象图式。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两词的隐喻拓展意义,提出“前”“后”主要被用来构建以下三个目标域:社会等级、状态和时间,并重点分析了在目标域社会等级中,“前”“后”是基于怎样的经验基础来实现其隐喻拓展的。
本论文仅仅是对汉语中“前”“后”研究的冰山一隅,有关“前”“后”在其它目标域的隐喻拓展及其英汉front、back、前、后的对比研究将会在后续研究中陆续剖析。
[1]ARISTOTLE.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王文斌.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1):57-60.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 live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束定芳.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外国语,1996,102(2):9-16.
[6]GOATLYA.The language ofmetaphors[M].Routledge:London&New York,1997.
[7]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0(4):7-15.
[8]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and language[M].Cambridge:CUP,1997:9-11.
[9] 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metaphor In A 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15.
[10]LAKOFFG,TURNERM.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of guide to poeticmetaphor[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99-100.
[11]HOLMQVISTK.Implementing cognitive semantics[D].Lund:Lund University,1993:31-32.
[12]JOHNSON M.The body in them ind:the bodily basis ofmeaning,imagination,and reas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13] 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14]HERSKOVITSA.Language and spatial cognition: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the prepositions in englis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15]谢光辉.汉语字源字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1.
[16]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7]DIRVEN R,VERSAPOORM.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Amsterdam:John Benjam 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6.
[18] LANGACKER RW.Concept,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1/2002.
[19]陈月娥.介词over的意象图式及其空间隐喻认知[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143-144.
[20]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