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腰部斜切口在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2013-03-04王宏权胡自力于圣杰张唯力徐光勇张荣贵林艳君胡海洋谭晓军
王宏权,刘 川,胡自力,姜 庆,于圣杰,张唯力,徐光勇,张荣贵,林艳君,胡海洋,谭晓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400010)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其治疗方式也较多。目前,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逐渐普及和成熟,开放输尿管结石手术越来越少。但对于一些体积较大、质地硬、梗阻时间长、局部粘连、肉芽包裹的结石,微创手术治疗容易失败,往往改为开放手术[1]。在中国基层医院及偏远地方医院,由于缺乏微创手术的器械及技术,输尿管结石仍然多选择开放手术。因此,开放手术作为一项基础的传统治疗手段仍不能被取代,可以作为微创取石术的补充和保证[2]。其中,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切口有直切口及斜切口2种。现将本院采用改良的腰部斜切口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43例患者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本院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1例,按照手术切口不同分为3组。采用传统腰部斜切口患者32例为传统组,其中,男20例,女12例。左侧18例,右侧14例。年龄17~72岁,平均(42.2±5.34)岁,结石大小7~19mm,平均(13.54±6.57)mm。采用腰部直切口手术患者26例为直切口组,其中,男17例,女9例。左侧8例,右侧18例。年龄20~72岁,平均(47.4±6.25)岁,结石大小7~20mm,平均(12.74±5.47)mm。采用改良腰部斜切口手术患者43例为改良组。其中,男17例,女26例。左侧24例,右侧19例。年龄18~74岁,平均(43.4±7.24)岁,结石大小7~20mm,平均(14.14±6.83)mm。入选标准:(1)结石位于第4腰椎横突水平以上,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水平以下;(2)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输尿管镜下碎石(URL)等微创手术治疗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3)直径大于1.5cm,需行多次ESWL或输尿管镜治疗,或输尿管扭曲估计微创手术治疗较困难。排除标准:(1)术中发现合并其他疾病,同时进行了其他手术治疗,如肾盂成形术,输尿管吻合术;(2)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患者;(3)双侧输尿管结石。术前通过超声、腹部平片(plain film of kidneys、ureter and bladder,KUB)加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或逆行尿路造影检查,全腹部CT(whole 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 CT)平扫确诊为输尿管上段结石。3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传统组:取第12肋骨下(腰切口)或第11肋间切口斜向前下方,达髂嵴上3cm,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切开各层肌肉(背阔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筋膜),暴露输尿管取石[3];直切口组:在脊柱棘突外约四横指处作垂直切口,上端达第12肋,下端至髂骨上缘,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即可见腰骶肌后筋膜(腰背筋膜后层),切开后并向脊柱方向拉开腰骶肌,再切开腰背筋膜中层,暴露腰方肌,向内拉开后,打开腰背筋膜内层,切开gerota筋膜,触摸到结石后于结石上用细尿管或输尿管钳提起,以防止结石移动,常规行输尿管切开取石[4];改良组:起点自第12肋下(腰切口)或第11肋间,斜向前下方朝髂前上棘方向,长约8~10cm,切开皮肤、浅筋膜,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肌纤维方向钝性分开肌肉,进入腹膜后间隙,触摸到结石后于结石上用细尿管或输尿管钳提起,以防结石移动,常规行输尿管切开取石。见图1。
表1 3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指数和结石移位比较
图1 改良腰部斜切口手术步骤图
1.3 疗效评价 采用文献[5]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7分,重度疼痛为8~1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指数和结石移位比较见表1。
3 讨 论
输尿管结石发生率较高,占尿路结石的33%~54%[6]。随着腔道泌尿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输尿管结石可以采用微创技术完成,如输尿管镜下碎石、经皮肾碎石等,碎石成功率已从50%上升至97%[7-9],开放手术比例明显下降。国外文献报道开放手术的比例从26%(1987~1995年)下降到8%(1996~1998年)[10]。即使部分开放手术,也考虑腹腔镜代替开放手术。常宝元等[11]研究认为,腹腔镜手术以腹壁为支点,需要反方向操作才能达到目标,加上摄像系统为二维图像,初学者不易定位,腹腔镜的缝合、置双J管等操作较困难,需较长的学习过程。钬激光碎石、超声气压弹道碎石等疗效满意,但设备昂贵,治疗费用较高,相关技术在基层医院尚不能普及,也不能完全替代开放手术。虽然现在泌尿外科技术总体趋势强调无创或微创,但开放手术作为其他手术的补充和保证仍不可忽视。尤其是一些合并泌尿系统解剖畸形的复杂结石,开放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12]。
目前,输尿管上段结石开放手术中切口选择主要有传统腰部斜切口、腰部直切口。本研究显示,传统腰部斜切口手术切口大,需切断肌肉和损伤部分神经,导致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明显、恢复时间长等问题[13]。腰部直切口由于切口小,不切断肌肉、少有损伤神经等优点;但术中切口小、输尿管位置深,视野暴露不充分,特别是肥胖患者,可能术中不能发现结石甚至结石移位[14],而一旦发生结石移位,很难延长手术切口寻找结石。本研究直切口组26例患者中,2例由于结石移位而改为传统腰部斜切口行肾盂切开取石术,从而导致两种手术切口在腰部交叉成角,影响美观,且延长手术时间。针对上述两种手术的不足,结合二者优势,采用改良腰部斜切口,但不切断肌肉,而是顺肌肉纤维方向钝性分开肌肉,并能保护腰部主要血管、神经,因此,患者术后伤口疼痛较轻,恢复较快。如果术中结石移位,可以很方便延长切口或切断腰部肌肉,改善切口暴露,尽快找到结石,克服了腰部直切口的缺点。因此,改良腰部斜切口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1]那彦群,叶章群,孙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4-245.
[2]陆曙炎,周忠兴,莫伟高,等.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案的改进[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39(1):71.
[3]梅骅,陈凌武,高新.泌尿外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4-176.
[4]汪强.背部直切口在治疗肾盂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0,15(1):33.
[5]冯金娥.术后疼痛护理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8):36-37.
[6]李碧锦,谭毅.输尿管上段结石微创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3(5):267-269.
[7]Sofer M,Watterson JD,Wollin TA,et al.Holmium:YAG laser lithotripsy for upper urinary tract calculi in 598patients[J].J Urol,2002,167(1):31-34.
[8]Sprunger JK,Herrell SD.Techniques of ureteroscopy[J].Urol Clin North Am,2004,31(1):61-69.
[9]Elashry OM,Elgamasy AK,Sabaa MA,et al.Ureteroscopic management of lower ureteric calculi:a 15-year single-centre experience[J].BJU Int,2008,102(8):1010-1017.
[10]Ather MH,Paryani J,Memon A,et al.A 10-year experience of managing ureteric calculi:changing trends towards endour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there a role for open sur-gery[J].BJU Int,2001,88(3):173-177.
[11]常宝元,莫乃新,吴斌,等.洞穴式切口输尿管切开取石术63例报告[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1(1):77-78.
[12]Honeck P,Wendt-Nordahl G,Krombach P,et al.Does open stone surgery still play a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urolithiasis?Data of a primary urolithiasis center[J].J Endourol,2009,23(7):1209-1212.
[13]吴岑伍,伯聪,苏仲,等.腰背部小切口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附80例报告[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7):145-146.
[14]张佳义.经腹直肌外侧缘直切口治疗输尿管结石5例报告[J].基层医学论坛,2005,9(7):6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