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保安企业内控机制建设的思考
2013-03-02韦忠义
■ 韦忠义
2010年1月1日,《保安服务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我国的保安服务业开始走向“管办分离”和“自由竞争”的格局。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过:“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企业亦是如此。企业的内控机制就如同城市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化企业内控机制的含义及意义
企业的内部控制理论由来已久,自19世纪30年代产生内控思想以来,人们不断研究并扩展它的含义。广义上的内控机制,指企业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有效提高经营效益和使用各种资源,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对企业内部流程进行全过程的介入和监控,采取权力分解、相互制衡等手段,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较为严密和完整的体系。通俗地讲,就是企业为了减少决策失误和工作缺陷、防止舞弊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增强在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实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企业强化内控机制建设,能够从源头上明确权责体系、规范权力运用、促进内在制约力,不仅有利于掌握准确信息,及时规避各类经营风险和纠正失误偏差,而且有利于规范企业自身的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流程,保证资产和资本安全完整。此外,内控机制还运用监督、检查等手段,促使全体员工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认真执行各项企业制度,是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对提高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内控机制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载体,内控机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主要体现在与风险管理和法人治理的相互联系上。
与风险管理的关联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事件,影响着企业目标的实现,这些不确定性事件就是风险。目前情况下,企业对风险管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风险的存在不仅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其变化也要求内部控制做出同步调整,因此,风险管理是内控机制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同时,内部控制的实施一般又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各类风险点进行设置、识别和分析,并综合运用规避、降低、分担或承受等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关联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企业作为法人,由法律赋予其人格化,具有权利主体资格,能够独立享有财产权利,并担负责任和义务。基于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定原则,为企业内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基础和法律保障。然而,内控机制又对法人治理过程中每一角色、每一动作进行设计和规范,使得法人治理结构中每一名成员的行为都有章可循,有利于法人治理目标的实现。
无论是风险管理还是法人治理结构,其实质都是为了控制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问题。根据当前形势,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和行业之间的竞争,鉴于此,内部控制更侧重关注经营战略;同时,随着企业不断由自然人公司向法人公司过渡,内部控制又逐步向法人治理转移。
三、我国保安企业内控机制简析
2010年1月1日,《保安服务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我国的保安服务业从经历了近30年的行政上“管办合一”管理、市场上“单一垄断”经营,开始走向“管办分离”、“自由竞争”的格局,标志着我国保安服务业进入了崭新的市场经济发展时期。
保安企业发展现状
从宏观上讲,保安企业的内部控制需求与一般企业基本一致,集中体现在:一是如何增强市场导向意识,应对市场变化、挖掘市场潜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加快企业发展步伐;二是如何规范各项流程和预警措施,建立健全系统控制体系,以有效控制成本,预防舞弊;三是如何完善化企业内部责任制,强化各层级员工责任意识,以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提升核心竞争力。
然而,就目前我国保安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鉴于大多数脱胎于公安机关,尽管“管办分离”的脚步越走越快,但在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下形成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依旧影响甚至阻碍了保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保安企业对内控机制的重要意义和内容理解不深,又往往得意于创业时“白手起家”所获得的成绩,导致“养尊处优”的惰性思想深根固蒂,既缺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市场变化和市场关系的分析,又缺乏竞争意识和按经济规律办事的能力,从而错失了提前应对调整的时机。二是管理方法不科学,简单沿用行政化、命令型、粗放式管理的保安企业仍然非常普遍。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各级责任制不健全和“轻过程重结果”的功利心态已成为保安企业的“三大通病”,直接减缓了企业在信息获取、商务谈判、项目管理、质量监控、成本核算、盈利分析等一系列经营活动过程中规范化运作的速度。三是企业文化不重视,由于部分保安企业经营者之前长期从事行政工作,因而既缺乏有针对性的企业发展总体理念,又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比较弱化,虽然绝大多数都提出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宗旨,但其中“作秀”成分较多,实用效果不明显;同时,受到思维定式影响,在企业中延续行政机关的绩效考核方法较多,符合企业实际的方法较少,优秀先进轮流转,激励效果不突出;此外,“求贤若渴”的态度也不强烈,缺少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紧迫感,通常是“矮子堆里拔高个”,加之论资排辈和排外现象仍然司空见惯,人才接力跟不上,用人效果不理想。
从市场上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的任务繁重艰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安服务工作,周永康同志在接见第三届全国先进保安服务公司和保安员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探索一条社会责任为先的中国特色保安事业发展路子。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保安服务的需求更是日益多元,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无疑为保安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
保安企业内控机制建设的意义
在这承前启后的转型阶段,加强保安企业内控机制建设,不仅对保安企业个体,甚至对整个保安服务业走出瓶颈、创新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保安企业是为社会提供安全服务的特殊企业,但有些保安企业在业务处理程序环节存在种种纰漏,影响了为客户服务的安全质量。在此背景下,加强内控机制建设能够有效促进保安企业规范化运作。其次,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仅以上海为例,短短2年间,保安企业就已经从30家陡然增加至100余家,并另有许多家正在审批过程中。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现有的保安企业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内控机制,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抵御市场冲击,赢得客户认可。再者,虽然我国保安服务从业人员人数众多,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又相对缺乏,导致其工资标准和职业地位长期处于社会较低水平。要想改变这种局面,保安企业唯有“修己安人”,即通过运用内部控制完善自身“修养”,从而提高社会对整个保安服务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加强保安企业内控机制建设的主要途径
就目前而言,与其他成熟企业比较,保安企业的内部控制还相对薄弱,其成因也绝非“一日之寒”。内控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加强保安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必须要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克服单一性和片面性,做到全面控制、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主要途径如下: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环节。一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健全有效制衡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引入“共同治理”概念,完善企业多层治理体系,理顺权责关系,规范企业运作;二是要建立保安职业经理人队伍,随着保安企业改制的逐步深入,为职业经理人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保安职业经理人不仅是行业“管办分离”的需要,更是市场多元化竞争的需要,为企业注入新鲜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营销策略、运用营销手段、提高营销质量,打造保安著名品牌,为企业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提高团队综合素质
企业内部控制,说到底,就是对人的控制与管理,关键在人。因此,进一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内控机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要“以人为本”构筑保安企业人才高地,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树立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的理念,加紧培育符合保安企业发展的专业性、技术性人才,并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及时完善人力资源相关对策;二是要制定各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轮岗制度,形成相关岗位员工内部合理、有序流动,并着力培养年轻员工,形成储备充分的后备人才梯队,推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三是要加强干部团队建设,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明确领导干部退出的条件和程序,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四是要提高全体保安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律意识,促使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恪守职业道德,减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合力,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
提升制度管理水平
美国“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曾经提出:“在引进最好的制度之后,获得成功的程度就同管理人员的能力、言行一致及其职权受到尊重成正比例。”由此可见,提升制度管理水平对加强企业内控机制的作用不言而喻。一是要把制度落实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保证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二是要结合企业实际,严格采用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审批、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等措施,确定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明确责任分配,避免舞弊现象发生;三是要加强合同管理,确定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和人员,按时对合同履行情况及效果进行检查、分析和验收,确保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密不可分。内控机制是企业正常运营的行为标准,企业文化则是统一认识、统一信念、统一价值,构建和谐企业的思想保证,因而,好的企业文化是内控机制得到贯彻执行的关键必要条件。一是要充分发挥党、团、工会组织作用,开展典型示范活动,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成长感、成就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与企业共赢;二是要维护好全体员工的公平公正,统筹协调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确保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三是要倡导企业核心价值观,促进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营造出“学先进、赶先进、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敢于并善于驱恶扬善”的思想氛围,以及“生动活泼、互相关爱”的生活氛围,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
加强成本控制意识
成本控制作为一种管控行为,能够在有效的企业内控机制下,最大限度实现成本降低的目标,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增加强大动力。一是要加强预算管理,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建立严格的采购和验收制度,并降低人力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比重,实现人员使用的高效益;二是要引入激励机制,建立成本节约奖励、成本超支惩罚的奖惩体系,明确员工在职责范围内均对成本指出负有管理和控制责任,提高成本控制意识;三是要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培训,满足员工自我发展需求,促使每一名员工把降低成本作为自觉自愿行为,达到全员控制成本目的。
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运营状况,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效率。一是要畅通“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渠道,让员工明确自己在企业内控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与他人工作的关联性,深刻了解哪些行为是企业所期望的,哪些行为则不被接受;二是要健全“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渠道,便于员工及时将自身接触到的问题反馈至上一级,帮助企业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三是要建立“横向到边”的信息交流渠道,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进程,使信息能够在每个业务流程控制点上实现共享,全面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强化内部监督职能
企业内控绝不是“纸上谈兵”之事,在执行内控制度过程中,除了要履行有“规”可依、执“规”必严外,还必须依靠监督机制来保证其违“规”必究。一是要强化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内控机制的一个部分,其作用不仅在于监督内控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还应帮助企业营造“软控制”环境,成为企业内控机制设计的“专家顾问”;二是要强化自我评估,企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自身的内控机制进行评估,能够更好地达到内控的目的和效果,对改进业务经营程序、内部审计流程,以及控制风险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