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绿谷”为什么是西充

2013-03-02蓝定香

决策 2013年12期
关键词:西充县百强县县域

■蓝定香

县强则市强,县强则省强。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西部许多县不可能再仿效东部地区“工业强县”的发展路子。如何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增强西部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县强则市强,县强则省强。长三角、珠三角和辽东半岛等区域集中了全国绝大部分的百强县。然而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中国西部许多县则不可能再仿效东部地区“工业强县”的发展路子。那么,如何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增强西部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呢?

“西部绿谷”

西充县隶属四川省南充市,地处嘉陵江、涪江的脊背地带,长期以传统农业为主,属于典型的丘陵区农业县。

过去的西充曾是“资本不愿来,人才留不住”的闭塞之地。交通区位与自然条件先天不足,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因此长期处于农业传统陈旧、财政收支缺口巨大、社会矛盾尖锐的窘境。

2001年,西充经济更是跌入历史谷底,工业经济位列南充市倒数第一名。到2008年,在四川全省区县综合实力的排名中仍居倒数第三,全县干部群众长期陷入“工业无力、发展无望、致富无门”的迷茫之中,难见曙光。

穷则思变。

在受惠于浙江对口帮扶中,西充县于2003年顺势引进浙江客商林一飞。林一飞是台湾人,大学里学习的是农经专业,毕业后长期研究有机农业和创意观光农业。在东西部对口帮扶过程中,他带着自己的团队扎根西充,组建了广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有经验的林一飞团队借助西充特殊的自然环境,大力种植雷竹、茭白、灵芝、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并于2004年5月通过有机认证,成为四川省首家有机产品生产基地,直供成、渝、港、澳等地高端市场,农业的附加价值陡然提升。

受成功经验启发,西充县委政府班子根据西充生态资源优良、农业基础雄厚的比较优势,通过科学论证,采取了“出位发展”策略,于2008年10月提出“发展有机农业、建设生态强县”的构想,确立建设“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的战略目标,并专门成立由县长挂帅的西充县“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副科级事业单位“西充县有机食品办公室”,实现机构、人员、经费、任务同时“落地”。

与此同时,县委政府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招商引资的目标和重点,制定了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大力度地引进了台湾商人等一大批投资者从事有机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并采取“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模式,构建信息、物流、结算“三系统”,促进保鲜、冷藏、检测、运输“四配套”,支持企业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重庆等8个一线城市建设了西充有机农产品生活旗舰会馆,使西充迈上了有机农业(食品)发展的快轨。

2010年5月,西充县有机产品成功进入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并被授予“低碳中国行品牌建设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四川龙兴等4个公司被授予“特许有机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等荣誉称号,自此,赞誉不断叠加。

西充的转身也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2008年西充县与境内的5条高速公路集中建设、通车,骤然改变了交通区位状况,进入了成渝两大核心城市的2小时经济圈。而随着各地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加剧,人们对生态资源需求强烈。西充的劣势因此转身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工业薄弱但生态环境却保存良好,生态价值凸显。

截至2013年9月,5大类、92个品种通过了有机认证,建成有机农产品基地8万亩、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3个,有机农业覆盖面达到30%以上,总规模居西部第一。

在此过程中,西充县以有机农业为基础,协同发展了有机农产品加工业等绿色低碳工业,同时通过香桃等有机农业基地的景点化,带动了特色乡村旅游业大发展,逐步建立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三次产业协同共进的“绿色”产业体系,县域经济生态化、有机化发展模式雏形显现。

最近,西充县正在酝酿升级打造以有机农业为基础,以乡村生态旅游业为核心,以有机农产品加工等新型工业和有机农产品交易中心、冷链物流运输等绿色产业为辅助的“中国西部最大绿谷”和“中国西部最美乡村”。

为何是西充?

十年时间,西充县域经济由低迷走向振兴,这为西部县域发展提供的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与大多数贫困山区类似,西充曾经的农业都为小规模分户经营,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之后,当地改变了传统经营方式,以密切相关方利益纽带为核心,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等现代农业组织模式,较快地建成了一批有机农产品(食品)基地。

当地养殖公司由于其自身生产的牛奶猪、有机蔬菜和莲花茶等无法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提供仔猪和技术且进行严格监管的条件下,带动周边群众大规模养殖牛奶猪,用牛奶猪产生的粪便做成有机肥,再种有机蔬菜,形成有机农业的循环产业链,而且施肥、除草、浇水和收获都是机械化作业,实现了有机农业的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与现代化。

另外,西充农业发展机制有了创新。众所周知,传统农业由于其天然的弱质特性,很难获得社会资本的支持,长期以来只能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而地方政府出于“快出政绩”和“财政增收”等考虑,往往又极不情愿支持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业处于弱势地位的状况就很难改变。

西充县有机农业的发展则改变了传统农业的“依赖政府型”发展机制,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全新发展机制。一方面,政府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小微水利、标准农田、土地整治、退耕还林、现代畜牧等涉农项目资金7.8亿元,集中投向重点基地和龙头企业。另一方面,由于有机农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各种风险投资蜂拥而入,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聚集了人才、吸纳了先进理念。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市场化、商品化的路子。

再有,创新了招商方式。过去,无资源优势、大江大河的小县西充招商十分艰难,成本高、让利大而成效却很差。现在,有机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有机农产品物流业、乡村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吸引着八方客商涌入西充,使西充从5年前的“求商求资”很快转变为“等商上门”、“招商选资”,成本低、让利小而成效却很好的新阶段。

最后,形成了真正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由于有机农业要求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品,因此,西充县以有机农业为基础的“绿色”产业体系能够显著减少传统农业的“面源”污染和土壤损害,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打破农产品国际贸易“绿色壁垒”中,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互动、协调融合。

走出一条新路

中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而且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各有特色。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见上图)。

其中,全国百强县的发展模式特别值得关注。2012年,全国百强县分布在东部地区93个、中部地区4个、西部地区3个(新疆库尔勒市、四川双流县、内蒙古准格尔旗)。这些百强县绝大多数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特别是东部地区的百强县,加工制造业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中西部的百强县以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业为主。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主要靠的是工业,走的是“工业强县”的道路。这也是不少后发县提出“工业强县”战略、追赶百强县的根本原因。

但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的背景下,西部地区许多县已是不可能再像东部地区那样走“工业强县”的发展路子。

一是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位,国家对其重要战略定位之一是全国的生态屏障。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分中,西部地区多县都属于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而且国家两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重点之一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一战略功能定位的意义在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等重要地位的新形势下将会更加突出,也预示着西部地区许多县的发展必须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不可能再大规模发展工业尤其是“三高(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工业。

二是西部地区县域工业基础薄弱,且交通、人才等发展条件相对较差,发展整体要求较高的绿色低碳工业也有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地区各县须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创新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从西充县域经济生态化、有机化的发展经验来看,对南充市、四川省、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各县特别是后发县如何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大胆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西充县百强县县域
百强县榜中的发展“密码”
西充县: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推进“温暖人社”建设
3-6岁幼儿日常行为礼仪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充市西充县东风路幼儿园为例
江阴蝉联2020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首
提高西充蚕茧质量的建议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中国百强县市排行榜出炉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基于农用地分等与土地二次调查成果的西充县耕地质量评价更新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