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TE物理信道容量理论分析*

2013-02-28蒋杭州陈晓冬

电信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子帧信道容量用户数

蒋杭州,陈晓冬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研究院 广州510630)

1 引言

LTE系统采用OFDM及MIMO等关键技术,具有更高速率、更高频谱效率、更高小区边缘速率以及更低时延等特点,全球绝大多数运营商选择LTE作为最终的网络演进方向。覆盖和容量是LTE运营商进行网络规划部署首要考虑的问题。运营商在进行容量规划时,考虑最多的是业务信道,但PDCCH、PUCCH、PRACH以及寻呼涉及用户接入、被叫、系统控制及调度等关键技术,其信道容量对网络性能影响也较大。本文从理论出发,详细分析信道结构、功能及容量特性,并寻求在理论上对其容量进行评估,探讨影响容量的一些因素。

2 PDCCH容量

2.1 概述

在LTE中,PDCCH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控制信道,承载着下行和部分上行的控制信息。其控制信息包括上下行资源分配信息、上行功率控制信息、HARQ信息等,它是终端与基站之间进行业务通信、数据传输和上行同步的前提。

PDCCH信息占用每个子帧的第一个时隙中的前n个符号(n=0~3)。具体占用的符号数,由PCFICH指示。PDCCH由 多个CCE(1、2、4、8)构成,每个CCE对应9个REG,每个REG包含4个RE,每个REG在相同的OFDM符号内沿频率轴进行放置,并避开下行参考信号及PHICH信道所占用的资源位置。由此可见,系统有多少CCE可以使用,决定了在每个子帧可调度的用户数。

2.2 理论容量计算及分析

以10 MHz带宽为例计算CCE数,预置条件:CFI=1(PDCCH只占用一个符号);系统带宽为10 MHz,天线配置 为2×2 MIMO;PCFICH固 定 占 用16个RE;Ng=1,PHICH占用84个RE。10 MHz带宽中用于PDCCH的RE数就是总的RE数减去参考信号、PCFICH、PHICH占用的RE数。总的RE数为50×12=600;参考信号占用的RE数为50×4=200。那么 可以算出用于PDCCH的RE数为600-200-16-84=300,CCE数为300÷36=8。

按照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在10 MHz带宽下CFI=1、2、3时的CCE数,见表1。

表1 10 MHz系统带宽下不同CFI配置下的CCE数

CCE的数量代表着PDCCH可以调度的用户数,CCE数越多,系统可以调度的用户数越多。CCE的数量主要与系统带宽、天线数(天线口数目越多,参考信号占用的RE越多)及PHICH配置有关。每个用户需要的CCE数与用户所处的无线环境有关,如无线环境恶劣,则需要8个CCE以提高PDCCH解调准确性,反之可能需要1/2/4个CCE即可。随着用户数的增多,则需要大量的控制信道开销,对于一些时延敏感业务,如VoIP业务,下行控制信息则可能成为瓶颈。对于VoIP业务,系统可配置PDCCH为半静态调度,以节约PDCCH资源,满足更多用户接入。不同的CFI配置代表着PDCCH占用每个子帧第一个时隙的不同数目符号数,PDCCH自适应有利于系统根据用户数的多少配置不同数目符号数,提高资源分配的灵活度。

3 PUCCH容量

3.1 概述

PUCCH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请求PUSCH资源用于数据传输;

·HARQ信息,HARQ响应信息ACK/NACK,用于对下行数据的应答;

·下行信道质量信息,UE测量并反馈下行信道CQI、PMI、RI信息。

PUCCH可使用带宽的两端位置RB资源,且为对角线方式放置;PUSCH占用带宽的中间位置RB资源,如图1所示。

图1 PUCCH资源位置

PUCCH包含5种格式,每种格式代表PUCCH发送不同内容,见表2。

表2 PUCCH格式

PUCCH在相同的RB资源上还可以进行多用户复用。对于Format1、1a、1b,多个UE通过选用不同的Zadoff-Chu序列,在频域上进行扩展,实现共享一个PUCCH RB资源。该Zadoff-Chu序列为12 bit,因此最大可以产生12个Zadoff-Chu码用于区分用户。同时,每个PUCCH RB又可以使用正交序列,在时域上进行扩展,可应用3个正交码用于区分用户。对于Format2、2a、2b,多个UE通过选用不同的Zadoff-Chu序列,在频域上进行扩展,实现共享一个PUCCH RB资源。该Zadoff-Chu序列为12 bit,因此最大可以产生12个Zadoff-Chu码用于区分用户。因此PUCCH Format1、1a、1b占用一个时隙,可在一个PUCCH RB内最大实现12×3=36个UE的复用。PUCCH Format2、2a、2b占用2个时隙,可以在一个PUCCH RB内最大实现12个UE的复用。

3.2 理论容量计算及分析

对于Format 1a/1b,由于HARQ进程中ACK/NACK反馈是以一个时隙上的数据为单位进行反馈的,那么一个PUCCH RB在0.5 ms内,最大支持36个UE的ACK/NACK反馈。对于Format 2,由于CQI反馈的周期及占用RB数可以通过参数cqi-pmi-ConfigIndex及nRB-CQI分别设置,假设CQI的反馈周期为40 ms,占用RB数为2,则在一个CQI上报周期内,最大支持用户数为2×12×40=960。

由上可知,当CQI/PMI/RI上报占用的RB数越多,上报周期越长,可以支持的用户数越多,但由于上报周期长,对下行信道估计准确度降低,会影响下行吞吐量。反之,用于CQI/PMI/RI上报的RB数越少,上报周期越短,可以让系统掌握更丰富的下行信道信息,但是付出消耗较多上行资源,支持用户数少的代价。另外,当UE建立了PUSCH后,ACK/NACK和CQI信息将在PUSCH中传输,无需占用PUCCH资源。而且PUCCH的占用RB数是可以设置为2个甚至更多。因此,一般情况下,PUCCH不会成为空口容量的瓶颈。

4 PRACH容量

PRACH主要用于用户接入并与系统取得同步,其前导码包括4种格式,不同格式对应不同的小区半径。PRACH在频域上连续占用6个RB资源,其容量主要受参数PRACH configuration index影响。PRACH根据不同前导码格式有64种不同配置,下面以Format0进行说明。对于随机接入前导Format0,PRACH在时域上,有16种配置,对应PRACH所占用的不同子帧,见表3。

表3 前导码Format 0下PRACH的不同配置

在一个子帧内,最多有64个前导码可用,因此允许的最大用户数为64个。若设置为每个子帧都配置PRACH,则一个无线帧内,允许最大接入用户数为64×10=640个。若用于PRACH的子帧增多,可以提高PRACH的信道容量,但会对上行吞吐量造成影响,反之则反。在LTE网络部署初期,由于用户数量不大,建议的配置为PRACH index 3/4/5。

5 寻呼信道容量

处于空闲态的LTE终端通过在DRX周期内监听PDCCH,判断该寻呼时刻是否有自己的寻呼指示P-RNTI。若终端监听到P-RNTI,就去PDSCH指定资源位置解调寻呼消息。系统在广播消息中会下发两个重要参数,一个是T,表示DRX周期,取值范围为32、64、128、256,单位是无线帧;另一个是nB,表示寻呼密度,取值范围为T/32、T/16、T/8、T/4、T/2、T、2T、4T,比如4T代表一个寻呼帧中4个寻呼时刻(PO)。PDSCH中一个寻呼消息最多可同时携带16个UE的寻呼指示。

(1)寻呼无线帧号(PF)计算

SFN mod T=(T/N)×(UE_ID mod N)

满足上述公式的SFN的值即终端的寻呼帧号(PF)。N取min(T,nB),

UE_ID=IMSI mod 1 024。

(2)寻呼时刻(PO)计算

PO为UE需要监听PDCCH的子帧号。计算公式为i_s=Floor(UE_ID/N)mod Ns,其中i_s是指向相应寻呼子帧,Ns=max(1,nB/T),表示寻呼帧中寻呼子帧的数目。

PO取决于系统消息中广播的i_s和Ns,对应关系见表4。

表4 不同i_s和Ns对应的寻呼时刻

因此在一个无线帧内,寻呼时刻占用最大子帧数为4个。在一个无线帧内(1 ms),最大寻呼用户数为16×4=64个。在一个寻呼周期内,最大寻呼用户数为64T,当T=32时(320 ms),64×32=2 048。

6 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数据业务的需求愈来愈强劲,LTE商用步伐势必进一步加快。容量指标是LTE网络建设部署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也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基本要求。在容量规划中除了对业务信道的考虑外,还需要重点考虑接入控制信道的容量因素。本文重点分析了PDCCH、PUCCH、PRACH及寻呼信道理论容量,并分析了对信道容量影响的相关因素,对将来的LTE网络规划和优化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1 TS 36.20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LTE Physical Layer General Description

2 TS 36.21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3 TS 36.212.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4 TS 36.21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

5 TS 36.33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

猜你喜欢

子帧信道容量用户数
MIMO无线通信系统容量研究
离散信道信道容量的计算
中国移动LTE FDD&TDD载波聚合部署建议
LAA系统在非授权频段上的动态子帧配置策略
一种基于切换失败概率和认知用户信道容量联合优化的访问策略
基于VBS实现BRAS在线用户数的自动提取
基于目协调函数的信道容量和最大熵的计算
TD—LTE特殊子帧配比的优化设计
2013年12月电话用户分省情况
2014年8月电话用户分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