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农村初中“生活化微型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2013-02-27赵中明

化学教与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化学实验教学

赵中明

(江苏省赣榆县赣马第二中学江苏赣榆222124)

谈农村初中“生活化微型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赵中明

(江苏省赣榆县赣马第二中学江苏赣榆222124)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使得实验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文章从实际教学出发,根据农村实验教学的现状,采取实验教学生活化、微型化等措施,以促进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开展。

农村初中;生活化;微型化;实验;有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将有利于加深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实验课并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特别是农村初级中学,由于缺乏专职化学实验员,化学实验药品不充足,器材保管不到位;学生化学实验能力低,有兴趣但时间不够;领导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等原因导致农村中学化学实验不能很好地开展,那么,怎样才能根据农村初级中学的实际,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呢?下面结合本人实践谈谈有效开展农村初中生活化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一、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1.重实验结论,轻操作过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理应重视实验教学,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仍然是课上讲实验,学生课下背实验,没有器材的不做实验,有实验器材的实验器材利用率低,处于闲置状态。本该分组的改成了演示,本该演示的改成了黑板上画画、课本上圈圈,学生只是生硬地记住实验结论,至于器材的选择、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收集、信息的处理、实验的评价等就无从谈起了,学生不能动手实验,何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验室建设重外表,轻内部配置

近年来依托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农村的初级中学资金投入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各校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却忽略了实验室建设的内部配置,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药品不足、不全和器材短缺的问题。没有足够的实验药品和完备的实验器材,化学实验又如何开展呢?

3.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薄弱

多数地处农村的初级中学实验员配备不到位,课任教师兼实验员、教学仪器管理员的现象十分突出,课任教师既要自己准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去上课,又要管理教学仪器室,这给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二、农村初中生活化微型化学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1.开展家庭小实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后小实验的重要性,鼓励并帮助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钻研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智力和创作才能的发展,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对课后小实验加以指导、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例如在学习了“水的净化”后,可以指导学生完成课后小实验。如果完全按照课本上的装置进行实验,效果很明显,但是很难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哪层吸附掉了液体中的色素。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进实验,利用网络及家中的物品设计有创意的装置。例如:利用废弃的塑料瓶瓶口和瓶底,将瓶口部分倒置于瓶中,把三个这个的装置串在一起,中间用棉花隔开,从上到下分别放上石子、沙子、木炭(布袋包好)。将红墨水从上端倒入,最终得到无色的液体,从而很明显地说明了是木炭吸附了色素。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有利于他们提高以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特别是一些经典实验就更是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优秀范例,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设计闪耀着科学家的智慧,体现了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引导,从模仿创新开始,逐步发展到独立的原创创新,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

2.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在化学实验中,学生自己动脑设计的实验、动手制作的仪器,其体验要比教材设计的理想实验、教师提供的成套仪器来得更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就不要用教材中的实验或教师的经验来代替。比如一些实验的设计、药品的选择、仪器的安装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制仪器代用品、自选低成本药品,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实验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有趣,学生通过自行操作获得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实际操作经验。

3.利用农村乡土环境,创造条件开展实验探究教学

资源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使在落后的农村地区,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但缺乏的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利用的意识能力。在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现实下,农村化学教师应该结合农村实际,把乡土环境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课程资源。开发探究学习资源,这是弥补农村中学校内资源不足的重要方式,也更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探究活动。

在农村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农业生产活动中涉及的化学知识,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化学观测、考察、调查、专题研究等活动。这样不仅使多种课程资源得到综合利用,而且让学生把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学会用化学的眼光考察自然状况,考察社会问题,考察家乡,从而强化学生对社会的“参与意识和对家乡的责任感。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家乡和社会的热爱,组织学生开展“对家庭用水情况的调查”、“对生活环境的调查”、“对家庭废弃物的调查”等等;又比如学“自然界的水”时,让学生调查附近区域河流的水质状况,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农村化学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例如测土壤的pH、化肥的认识和利用等等。这样,一方面节约学校的开支,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化学探究的动力,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化学离他们很近。

4.实验教学生活化促进实验教学的深入开展

(1)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做实验

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不仅可以节约药品,亦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可以用饮料管代替导管、玻璃棒做相关化学实验;利用饮料瓶做二氧化碳溶解水的实验;在教学酸和盐的反应时,可让学生捡一些各种各样的小石子或从家中带一些常用物品如鸡蛋壳和醋,既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积极性,又达到实验目的。

(2)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做实验

在讲授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家庭中的各种瓶子、注射器等组装一套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运用该装置制取并验证氧气的相关性质。

在讲授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家中的食盐、茶杯和筷子来自制食盐水。在讲授碳酸钙与酸反应时,利用家中的鸡蛋和食醋让同学们自制无壳鸡蛋。

在讲授《水的净化》时,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来设计实验完成过滤操作,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化学。

图1 学生自制水的净化装置

图2 学生自制漏斗

生活用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生活物品的引入使得化学实验不再局限于课堂,从而实现初中化学实验的生活化及全面化。

(3)观察、记录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从生活走向化学

生活中许多事物、现象都是学习化学的良好素材,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不断地了解和学习其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如在学习食盐的时候可让学生回家多留意家中的食盐,通过观察、触摸等手段全面了解食盐,通过阅读包装袋上的说明可以获知在烹调时加碘盐如何使用能使其效果最大化?当学习金属材料时可以让学生寻找家中的金属制品,同时观察长时间放置在外的金属制品有什么变化?菜刀为什么会生锈?通过广泛的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有化学,在生活中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5.实验教学微型化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低碳社会生活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目前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低碳与环保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各大中小学实验室,这些地方目前已经成为了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有害物的重要地方。微型实验的开展必将为改变这一现状起到重要的作用。低碳环保呼唤微型实验,微型实验顺应低碳时代的潮流。

三、农村初中开展生活化微型化学实验教学效率高,还很好地体现了微型化和绿色化的特点。

1008-0546(2013)04-027-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3.04.011

*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生活化微型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编号C/2011/12/159)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生活化化学实验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