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大麦品种扬农啤8号的高产性与稳产性分析
2013-02-27张新忠许如根郭宝健鞠军华于新民苏建权
张新忠 吕 超,许如根,郭宝健,鞠军华,于新民,苏建权
(1.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9;2.江苏省大中农场,江苏大丰224100)
啤酒大麦品种扬农啤8号的高产性与稳产性分析
张新忠1吕 超1,许如根1,郭宝健1,鞠军华2,于新民2,苏建权2
(1.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9;2.江苏省大中农场,江苏大丰224100)
为加快啤酒大麦新品种扬农啤8号的示范推广,本文以扬农啤8号2年江苏大麦区试和1年江苏大麦生产试验资料为依据,对扬农啤8号主要性状与对照91单2的差异、不同年份主要性状不同参试点的平均数及变异、增产幅度及增产比率、高产潜力及高产产量要素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明确扬农啤8号产量在6 750~7 500 kg/hm2之间的产量结构为:穗数825万/hm2左右、每穗实粒数在23粒左右、千粒重在45 g左右。
啤酒大麦;扬农啤8号;高产;稳产;产量结构
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大麦新品种选育,随着我国啤酒工业对啤酒大麦原料数量和质量需求的增加,20世纪80年代开始啤用大麦新品种选育,本世纪已育成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2号、扬农啤4号、扬农啤5号、扬农啤6号、扬农啤7号。为进一步提高育成大麦新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在大麦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注重加强高代品系的改造与新引进优质资源的利用。1999年以扬农啤2号为母本,以自育啤酒大麦品系苏农16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多年系谱选育,2006年育成代号为苏B0608的大麦新品系,经过大麦多点试验,2年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江苏省大麦生产试验,该品系综合性状优良、增产明显,于2010年8月通过江苏省中间试验,于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扬农啤8号”[1]。本文对该品种在江苏省大麦中间试验中的高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系统分分析,为该品种在江苏适宜大麦生产地区推广提供依据[2-5]。
1 试验基本情况
本试验数据主要来源2008至2010年江苏省大麦新品系中间试验总结,扬农啤8号参试品系代号为苏B0608。2007至2008年度江苏省大麦新品系区域试验参试品系9个,对照为91单2,共计10个参试材料;2008至2009年度江苏省大麦新品系区域试验参试品系8个,对照为91单2和扬农啤5号,共计10个参试材料;2009至2010年度江苏省大麦新品系生产试验参试品系3个,对照为91单2,共计4个参试材料;不同年份的承试单位见表1。
表1 2008至2010江苏大麦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承试单位
2 结果分析
2.1 扬农啤8号主要性状与对照91单2的比较
不同年份扬农啤8号与91单2主要性状的表现及差异列于表2。从表2可以看出,扬农啤8号的株高在90 cm左右,比对照91单2矮8 cm左右;扬农啤8号的全生育期在不同年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与对照91单2相比较,扬农啤8号的生育期与对照91单2相当;扬农啤8号平均单位面积穗数在800万/hm2左右,与91单2相当或略多;扬农啤8号每穗粒数22粒左右,与91单2相当或略少;扬农啤8号平均千粒重在44 g左右,比91单2高8 g左右;扬农啤8号和91单2平均产量因年份气候条件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2008年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2009年和2010年大麦单位面积的产量相当,扬农啤8号的单位面积的产量均比对照91单2增产,其增产幅度随产量水平的提供而增加。
表2 不同年份扬农啤8号与和91单2主要性状的表现及差异
表3 不同年份扬农啤8号主要性状不同参试点的平均数及变异
2.2 扬农啤8号稳定性与高产性分析
不同年份扬农啤8号主要性状不同参试点的平均数、变幅及变异系数列于表3。从表3可以看出,因各试验点生态条件和生产管理水平的不同,扬农啤8号的主要性状在同一年份不同试点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从不同性状的变幅来看,产量和穗数的变异幅度较大。扬农啤8号各性状在不同试点的变异程度也因年份不同而异。2010年大麦生产试验各点间的穗数变异最大为23.2%。
不同年份扬农啤8号增产点数、增产幅度及位次列于表4。从表4可以看出,除2010年大麦生产试验中出现1个试点扬农啤8号的产量比对照略减产外,其余各点均表现为增产,3年18个点次中17个试点增产。从增产幅度来看,最低增产幅度为4%,最高可达41.31%,3年的平均增产幅度在17%左右,2009年大麦区域试验和2010的大麦生产试验中,扬农啤8号的产量均居参试品系之首。
表4 不同年份扬农啤8号增产点数、增产幅度及位次
2.3 扬农啤8号高产产量结构分析
不同年份部分高产试点扬农啤8号的产量结构列于表5。从表5可以看出,扬农啤8号在不同年份试验中高产点的产量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以2009年淮海农场区试点的产量水平最高,达9 620.0 kg/hm2,其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穗足、粒大,以2008年扬州大学农学院试点的产量相对较低,产量为6 604.5 kg/hm2,该点的千粒重相对较低。综合3年6个高产点的产量结构及产量来看,扬农啤8号的高产潜力可达9 600 kg/hm2以上,一般产量在6 750~7 500 kg/hm2之间,其产量结构为:穗数825万/hm2左右、每穗实粒数在23粒左右、千粒重在45 g左右。
表5 不同年份部分高产试点扬农啤8号的产量结构
3 小结与讨论
从2008年2010年扬农啤8号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综合表现分析,扬农啤8号是一个产量潜力大的高产、稳产品种,不同生态地区的产量潜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年份,江苏北部地区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扬农啤8号高产潜力的发挥。扬农啤8号产量在6 750~7 500 kg/hm2之间的产量结构为:穗数825万/hm2左右、每穗实粒数在23粒左右、千粒重在45 g左右。
[1]吕超,许如根.啤酒大麦新品种扬农啤8号[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4):86-87
[2]王树杰,郜战宁,冯辉.高产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驻大麦7号选育[J].农业科技通讯,2012(12):194-195
[3]包海柱,张凤英,刘志萍.大麦新品种蒙啤麦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2(3):61-62
[4]吕超,孙兰英,李忠芹等.啤酒大麦品种扬农啤7号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2,4O(9):181-182
[5]陈和,许如根,王龙俊,等.江苏啤酒大麦品种发展及其品质定位[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4):1-4
2013-08-03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05);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2012GB2C1001720);国家863计划(2012AA101105)。
张新忠(1985-),讲师,主要从事大麦遗传育种研究。
许如根(1967-),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大麦遗传育种与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