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信息质量分析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2013-02-24杨罗新华
薛 杨罗新华
(1,2.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 济南 520100)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分析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薛 杨1罗新华2
(1,2.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 济南 520100)
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对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研究,并进一步研究公司的治理结构。会计信息反映了公司各方的利益关系,通过对会计信息的研究,可以得出公司各方的利益博弈关系,进而寻找平衡点。首先分析了公司治理参与者的行为特征及对会计信息的关注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会计人员在公司中的经济博弈过程以及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博弈过程;最后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会计信息质量;公司治理;博弈论
一、引言
在公司制企业中,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是设计特定机制来解决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导致的利益冲突问题,达到是经理人和资本所有者的行动一致的目的。委托代理理论是最早提出的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理论,在委托代理框架中,公司所有者需要对经营者有所制约,但是另一方面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激励经营者,来达到保持行为一致的目的。
在公司治理中,会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职能,在公司的治理结构构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不仅是公司股东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会计信息虽然由会计人员提供,但是会计信息反映了公司各方利益的博弈关系,在公司治理博弈中,部分利益相关者可能利用有利地位,来指使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修改,一旦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那么肯定会影响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时会引起一系列的经济事件。所以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入手来研究公司各方的博弈关系,进而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公司治理的博弈分析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相关研究。Aoki[1]认为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均衡过程,企业的参与者之间通过博弈规则进行连接,企业的活动即股东和员工进行合作博弈的结果;马小军[2]利用博弈论对公司治理风险的产生进行了分析;胡鞍钢[3]提出公司治理包括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和公司外部控制系统,包含了权力博弈、控制权争夺以及信息披露三种机制;刘长庚[4]等利用博弈论对防止“内部人控制”进行了分析;敬景程[5]认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很多利益博弈关系,利益相关者的均衡博弈结果能够提高公司绩效。
二、基于会计信息质量分析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的可行性
股东和管理层在公司治理中的行为特征不同,所以对会计信息的处理方式也不同,由于这种行为特征的不同,以会计信息为切入点,用博弈论的方法来研究公司治理结构是可行的。
股东分为分散的小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对于分散的小股东,由于参与公司治理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这种成本是现实存在的,但是不一定能够获得收益,即使获得收益,分散的小股东也只能占得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分散的小股东更倾向于通过接受市场传递过来的信号来进行决策,而不直接参与公司治理。同时,小股东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在股票市场买卖的差价,所以小股
东更加关注会计信息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对于机构投资者,其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较低,而且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所以能够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并对公司有害的建议极力反对。机构投资者集中了分散的股权,能够加强从公司内部对经营者进行控制,同时机构投资者由于拥有大量的公司股票,其收益来源于公司股价的持续高位,所以更加关心通过财务分析来研究公司长期发展的能力。
公司的经营管理层者的行为目标与股东的存在冲突,因为公司经营管理层的目标并不是企业所有者所要求的利润最大化,同时,他们的薪金是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而增多的,所以他们可能会片面追求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忽略利润的增长。同时,公司管理层不仅需要会计信息来进行投资、筹资等活动,还需要将业绩用会计信息提供给股东,会计信息表明了公司的经营状况,能够影响管理层的人事任免等决策,所以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希望能够提供较为好看的会计信息给股东,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事业。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股东和管理层的不同行为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待会计信息的关注点不同,股东希望获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来研究公司长期发展的能力,而管理层期望提供较为好看的会计信息给股东。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博弈论来研究公司治理机制是可行的。
三、公司治理中的博弈分析
公司治理中的博弈分析包括股东和管理层的静态博弈、动态博弈以及会计人员和授意方之间的博弈三种。在股东和管理层的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中,管理层的行为包括提供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和不造假两种,股东的行为包括根据会计信息来决定是否对公司追加投资,结合投资收益函数,来得出股东和管理层的最优行为,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1.股东和管理层的单期静态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
可以应用博弈论来分析委托-代理理论下的公司治理机制,属于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在委托代理活动中,由于股东和经理之间存在着利益不一致的情况,所以经营者可能在会计信息披露中造假。股东为了掌控公司,肯定会希望得到真实的会计信息,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来决定是否进行或者追加投资,而要获得会计信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由于双方之间的信息不一致,所以可能股东并不能确定经理是否违规,只能以一定的概率来进行推理。结合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贝叶斯博弈理论来构建博弈模型。
贝叶斯博弈是指博弈参与者对于对手的收益函数没有完全信息,因此贝叶斯博弈也称为不完全信息博弈,不完全信息指的是至少存在一个参与者,他(她)不能确定其他某个参与者的类型,从而也不能确定其收益函数。结合委托代理理论,贝叶斯博弈模型建立如下:
假设C0代表经营者的正常收益,C1代表经营者因为会计信息造假所获得的额外收益,B为经营者进行会计信息造假被查到的概率,P0为经营者进行会计信息造假被查到时受到的惩罚,M为股东根据经营者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所得的收益,D为股东获得会计信息而付出的代价或成本,S为股东因为会计信息失真而遭受的损失,P1为股东不进行投资而遭受的额外损失,F为会计信息失真对社会造成的负效用,λ为经营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概率,θ为投资者进行或者追加投资的概率。则整个博弈过程的支付矩阵如下所示:
表1 博弈支付矩阵
从支付矩阵中可以看出,作为股东,他们的投资收益函数可以表示为:
经营者的投资收益函数可以表示为
通过对经营者的投资收益函数就造假概率λ求导可得:
通过对(3-3)和(3-4)进行求解可得:
通过推理分析可知,当λ、θ分别取以上值的时候,存在纳什均衡。从上面两个式子可以看出:股东获得会计信息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越高,经营者对会计信息造假的概率就越高;股东根据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所获得收益越大,经营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概率越小;经营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造成的负面效用越大,相关监管部门就会加大惩罚力度,降低造假概率;股东因为会计信息失真所造成的损失越大,经营者提供虚假信息的概率也越大;监管部门的惩罚力度以及经营者被发现的概率越大,其造假概率越低。
2.股东和管理层的多期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
在股东和管理层的单期静态不完全信息博弈过程中,没有考虑股东和管理层的质检博弈的顺序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博弈不仅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还存在博弈的顺序问题。因此,在此主要考虑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多次重复博弈过程,在此过程中,股东和管理层进行有限次重复动态博弈,并且双方都不知道动态博弈的次数,任何一方的行为都会引发下一轮博弈的开始,同时,博弈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行为类型和策略,但是可以通过观察对方行为来修改自己的行为。双方的博弈行为如下:
图1 股东和管理层的动态博弈过程
图1表示了一个两阶段的动态博弈过程,T=1时,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博弈过程等同于静态博弈过程;T=2时,股东根据管理者在T=1时期中的行为表现来确定第二个时期的进行投资的概率η,同时,管理者也会根据在第二阶段的行为来重新确定自己概率。
T=1的动态博弈阶段等同于静态博弈过程,可以采取上述博弈矩阵。在第二个阶段,股东和管理者根据对方上一期的行为来修正自己的先验概率,并得到对方的后验概率,即管理层对股东进行投资的后验概率选择为η,股东对管理层造假的后验概率选择为λ2。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且后验概率取决于对方上一期的行为,所以后验行为更加接近真实。如果第一阶段股东采取的策略是进行投资,则第二阶段管理层根据股东在第一阶段的行为,立即将第二阶段造假的概率提高,即λ2>λ,那么在第二阶段,管理者的期望收益会大大增加。
如果第一阶段股东采取的是不投资,那么在第二阶段管理层就会根据股东的不投资行为降低会计信息造假的概率,使在第二阶段管理层的最优策略是不造假;然后到了第三阶段,股东又会根据管理层在第二阶段的不造假行为来提高投资的概率,管理层在此阶段会由于机会主义而增加会计信息造假的概率。如此进行循环,直到有一方离开。
3.会计人员的博弈分析
在公司经济活动中,如果会计人员从投资方的角度出发,在实际情况中就有可能从大股东的利益出发来提供会计信息,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如果会计人员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在实际情况中就可能在管理层的授意下对会计信息进行改变,做出较为好看的财务报表。
在会计人员的经济博弈中,会计人员会在授意方的授意下,进行舞弊行为,所以会计人员不仅要同监督方进行博弈,还需要同授意方进行博弈,授意方授意会计人员进行舞弊并且能够给予会计人员相关利益。会计人员同监督方的博弈过程类似于股东和管理层的博弈,在此不再赘述。
假设会计人员的薪酬为A,会计人员违法时获得的利益为C,违法被发现时的损失为B,授意人未授意会计人员违法时候的收益为D,在授意会计人员违法后增加的收益为H,授意方授意会计人员违法时的被发现的损失为L,授意方授意会计人员违法被发现的概率为Q。会计人员和授
意方之间的博弈矩阵如下所示:
不授意舞弊A,D A(1-Q),D+H(预知)会计人员合法会计人员违法授意舞弊A,D(独立)/ 0,D(不独立)(C+A)(1-Q)-BQ,(D+H)(1-Q)-LQ
在会计人员不独立时,授意方授意,当(C+A)(1-Q)-BQ>0时,会计人员选择违法,反之选择不违法,不授意的时候肯定选择合法行为。当会计人员独立时,只有(D+H)(1-Q)-LQ>D时,会计人员才违法,所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能够减少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
在实际工作中,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会计人员在授意方的授意下进行舞弊,而监督方对此进行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会计人员独立,那么其行为合法所得收益为A,违法行为所得收益为(A+C)(1-Q)-BQ;如果会计人员不独立,那么其行为合法所得收益为0,违法行为所得收益为(A+C) (1-Q)-BQ。从博弈模型中可看出,会计人员的行为取决于会计人员违法所得收益,而会计人员违法所得收益取决于C、B和Q,这三个量都不是会计人员自己能够决定的,而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给予的,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调整C、B和Q三个变量,可以有效降低会计失真现象的发生。
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通过对公司治理中的博弈分析可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应该从建立制约机制、加强监管等方面来进行,具体如下:
1.建立健全的会计披露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
通过对会计人员的经济博弈分析可知,当授意方给予的利益C较低,而且会计人员违法时被发现的损失B较大以及监督方发现违法的概率增大时,并且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较强时,可以有效降低会计失真现象的发生,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要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并且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加强公司利益各方对会计信息的监督程度。
2.行业内积极发展经理市场,完善制约机制
在行业内发展完善的经理市场机制,在经理市场上,经理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资源,在不同的公司之间进行流动和交换,在经理市场上,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和选择经理的体系,用来对经理进行选择,同时经理的各种活动都能够在市场上公开、公平的得以体现,并且能够为各个公司所获得,这就能够约束管理者过度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
3.限制股东的权力,引入利益相关者的监控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职工等,在委托-代理形式下,股东具有较大的权力,可以对公司决策、人事任免等产生决定性作用,所以有必要限制股东的权力,例如限制股东的投票权,控制其在公司股份中的比例,同时提高包括债权人、职工在内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比例,使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进入董事会,共同参与公司治理。
4.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信息透明度
加强信息的开放和中介的监督力度,能够加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知情权,并且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决策,同时防止内部舞弊的产生。
5.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加大执法力度
有效的公司治理不仅取决于公司内部模式的建立,还取决于外部环境,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和经济环境能够减少违规操作的可能性,从而规范公司治理活动。
[1]Aoki,Masahiko,A model of the firm as a stockholder-employee cooperative gam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0(4),1980:600-610.
[2]马小军.公司治理风险产生的内在机理研究—理论解释与案例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11.
[3]胡鞍钢,胡光宇.公司治理中外比较[M].新华出版社,2004.
[4]刘长庚,龚志勇,杨东华.有效防治“内部人控制”的博弈分析[J].中国经济评论,2003,10(23).
[5]敬景程.利益相关者博弈均衡与公司治理绩效[J].四川大学学报,2004,(4):125—131.
F270.7
:A
:1671-6469(2013)03-0019-04
2013-05-20
薛杨(1987—),女,新疆昌吉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治理。罗新华(1965—),男,浙江绍兴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治理。